第6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陶渊明集译注",免费读到尾

  桃花源记并诗

  [说明]

  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

  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

  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

  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6)。复前行,

  欲穷其林(7)。林尽水源(8),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入。初极狭,才通人(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

  然(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3);阡陌交通(14),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

  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5);黄发垂髫(16),并怡然自乐(17)。见渔人,乃大

  惊;问所从来(18),具答之(19)。便要还家(20)。为设酒杀鸡作食(21)。村中闻

  有此人,咸来问讯(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4),不

  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6)。此

  人——为具言所闻(27),皆叹惋(2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9),皆出酒食。停数

  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31),处处志之(32)。及郡下(33),诣太守(34),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35),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6)。

  未果(37),寻病终(38)。后遂无问津者(39)。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40)。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41)。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42)。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43)。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44)。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45)。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46)。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47)。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8)。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49)。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50)。

  治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51)?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52)。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53)。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54)?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55)。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2)武陵:晋时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3)缘:沿着。

  (4)夹岸:溪流的两岸。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朵。屈原《离骚》:“夕飡秋菊之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屈原《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

  (6)异:惊奇。之:指桃花林。

  (7)穷:尽,走完。

  (8)林尽水源: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流的源头。

  (9)才通人: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10)豁然开朗:形容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11)平旷:平整广阔。

  (12)俨(yǎn掩)然:整齐的样子。

  (13)属:类。

  (14)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交通:互相通达。

  (15)悉:都,全。

  (16)黄发:指老人。《诗经?鲁颂?I宫》:“黄发台背。”郑玄笺:“皆寿征也。”《尚书?秦

  誓》:“尚猷(犹)询兹黄发。”垂髫(tiáo条):指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故称。潘岳

  《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17)怡然:愉悦的样子。

  (18)所从来:从何处来。

  (19)具:全,都。之:他们,指桃花源中人。

  (20)要(yāo腰):通“邀”,邀请。

  (21)为:远本据曾本、苏写本补。

  (22)咸:都。问讯:询问消息。

  (23)自云:指桃花源中人自己说。先世:先辈,祖先。

  (24)邑人:同乡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5)间(jiàn见)隔:隔绝,断绝往来。

  (26)无论:更不用说。

  (27)此人:指渔人。为:给。具言:元备陈述。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间的情形。

  (28)惋:怅恨,叹惜。

  (29)延:邀请。

  (30)不足:不值得,没必要。

  (31)扶:沿着。向路:先前进来时的路。

  (32)志:作标记。

  (33)及郡下:到了武陵郡的城下。

  (34)诣(yì意):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35)南阳: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驎之,隐居不仕,爱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

  (36)规:计划,打算。

  (37)未果:没有实现。

  (38)寻:不久。

  (39)问津:问路。这里指前去探寻、访求。

  (40)嬴氏:指秦始皇。秦为嬴姓。天纪:日月星辰历数,这里指正常的社会政治秩序。

  (41)黄绮:夏黄公与绮里季。这里指商山四皓。见《赠羊长史》注(9)。之:到,往。伊人:他

  们。指最初来到桃花源的人。云:语助词,无意义。逝:去,逃隐。

  (42)往迹:指桃花源中人最初避乱往桃花源的踪迹。浸复湮:逐渐消失埋没。来径;通往桃花

  源的道路。

  (43)相命:互相招呼。肆:致力。从:相随,结伴归来的意思。憩:休息。

  (44)余荫:浓荫。菽:豆类的总称。稷:高粱。一说谷物。随时:按照季节。艺:种植。

  (45)靡:无。

  (46)暧(ài爱):昏暗不明。指路为荒草遮掩,若有若无。交通:指行走。鸡犬互鸣吠:即记

  中所说“鸡犬相闻”之意。

  (47)俎(zǔ祖)豆:古代祭祀的礼器,这里指祭祀的仪式。俎用以载牲,豆用以盛肉。犹古法:

  仍旧用古代的礼法。新制:新的样式。

  (48)童孺:儿童。纵:尽情,无拘无束。行歌:边走边唱。斑白:头发花白的老人。游诣:游

  玩。诣:往。

  (49)节和:“育气和暖,指春天。木衰:指草木凋零。风厉:风声凄厉,指秋天。

  (50)纪历志:岁时的记载,即历书。四时:四季。

  (51)余乐:不尽的欢乐。于何:在哪里。劳:动用。智慧:指心机。

  (52)奇踪:奇异的踪迹,指桃花源。五百:自秦至晋太元不足六百年,五百是举其成数。敞:

  敞开,神界:神仙般的世界。

  (53)淳:指桃花源中淳朴的风尚。薄:指世间浮薄的社会风气。源:根源。旋:很快。复:又,

  再。幽蔽:深深地隐蔽。

  (54)游方士:游于方内之士,指世俗之人。方:区域,指世间。《庄子?大宗师》:“孔子曰:

  ‘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焉:哪里,如何。尘嚣(xiāo消)外:喧哗的世尘

  之外。

  (55)言:语助词,无意义。蹑:踏着。高举:高飞。契:契合,投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人。一天他划着小船沿溪前

  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百步之内,除桃树外没

  有其它杂树。芳草鲜艳美好,落下的桃花瓣飘飘洒洒。渔人十分惊异眼前的

  景色。他继续往前划行,想走到桃花林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也正是这条溪

  水发源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山。山间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透出一点光亮。

  渔人离船上岸,进入山洞。山洞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再往前走几

  十步。便一下于开阔明亮起来。只见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这里有

  肥沃的田地,清澈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还能听到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来来往往耕种田地的人们,不论男女,

  衣着打扮同山外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显得那么愉快

  而自得自乐。他们看到渔人,十分惊讶。问他从何处来,渔人都作了回答。

  山里人邀请渔人到家里,为他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听说来了这样

  一位客人,都跑来打听外界的消息。据山里人自己讲,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

  秦朝的暴政,带领妻儿。乡亲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那以后就再也没

  有出去过,于是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如今外界是何朝何代,他们竞不

  知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之事一一

  他讲给他们听,大家听后都感慨叹惜。其他人也分别把他邀至家中,都拿出

  酒食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向大家告辞。山里人嘱告渔人说:“这里的情

  况可没有必要对外面的人讲啊。”渔人从山洞出来,找到自己的船,便沿着

  原路往回行,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来到武陵郡城下,前去拜见太守,述说

  自己此行的所见所闻。太守马上派人随渔人到桃花源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

  记,结果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原路。南阳有位刘子骇,是个高雅之人;听

  说此事后,高兴地要计划前往寻找桃花源。尚未成行,不久因病去世。以后

  就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秦王暴政乱纲纪,

  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

  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

  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

  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

  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

  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

  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

  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

  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

  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

  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

  哪还需要动知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

  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

  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

  可知尘外此奇迹?

  我愿踏乘轻云去,

  高飞寻找我知己。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1)

  [说明]

  此文是陶渊明为其已故外祖父孟嘉写的一篇传记。文中记述了孟嘉的生

  平事迹,并着重表现其温雅平旷、任怀适意的气质个性,以及他身在官场而

  能坚守“行不苟合,言无夸矜”的清操美德。

  君讳嘉(2),字万年,江夏鄂人也(3)。曾祖父宗,以孝行称(4),仕吴司空

  (5)。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6)。宗葬武昌新阳县(7),子孙家焉(8),遂为

  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9),闺门孝

  友(10),人无能间(11),乡里称之。冲默有远量(12)。弱冠(13),祷类咸敬之(14)。

  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15),常叹君温雅平旷(16),自以为不及。

  逊从弟立(17),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18),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

  流京邑(19)。太尉颍川庾亮(20),以帝舅民望(21),受分陕之重(22),镇武昌,

  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23)。下郡还,亮引见(24),问风俗得失。对曰:

  “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25)。”亮以麈尾掩口而笑(26)。诸从事既去,唤弟

  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

  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27)。旬有余日(28),更版为劝学从事(29)。时

  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30),故应尚德之举(31)。太傅河南褚裒(32),

  简穆有器识(33),时为豫章太守,出朝宗亮(34),正旦大会州府人士(35),率多

  时彦(36),君坐次甚远(37)。裒问亮:“江州有孟嘉,其人何在?”亮云:“在

  坐,卿但自觅。”裒历观,遂指君谓亮曰:“将无是耶(38)?”亮欣然而笑,

  喜裒之得君,奇君为裒之所得,乃益器焉(39)。举秀才(40),又为安西将军庾

  翼府功曹(41),再为江州别驾(42)、巴丘令(43)、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44)。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45),参佐毕集(46),四弟二甥

  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47),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48),

  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49),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

  议参军(50),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51)。君归,

  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52)。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

  删定郎(53),不拜(54)。孝宗穆皇帝闻其名(55),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

  拜起(56),诏使人扶入。君尝为刺史谢永别驾。永,会稽人(57),丧亡,君求

  赴义(58),路由永兴(59)。高阳许询(60),有隽才(61),辞荣不仕,每纵心独往,

  客居县界(62)。尝乘船进行,适逢君过,叹曰:“都邑美士,吾尽识之,独不

  识此人。唯闻中州有孟嘉者,将非是乎?然亦何由来此?”使问君之从者。

  君谓其使曰:“本心相过(63),今先赴义,寻还就君(64)。”及归,遂止信宿

  (65),雅相知得(66),有若旧交。还至,转从事中郎,俄迁长史(67)。在朝溃然

  (68),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69),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70),

  顾景酣宴(71),造夕乃归(72)。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73),我乃能驾御

  卿。”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始自总发(74),至于知命(75),行不苟合,

  言无夸矜(76),未尝有喜温之容(77)。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

  然远寄(78),傍若无人。温尝问君:“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

  “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79)。”又问听妓(80),丝不如竹(81),竹不如肉(82),

  答曰:“渐近自然(83)。”中散大夫桂阳罗含(84),赋之曰:“盂生善酣,不

  愆其意(85)。”光禄大夫南阳刘耽(86),昔与君同在温府,渊明从父太常夔尝

  问耽(87):“君若在,当已作公否(88)?答云:“此本是三司人(89)。”为时所

  重如此。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凯风》“寒泉”之思(90),实钟厥心(91)。

  谨按采行事(92),撰为此传。惧或乖谬,有亏大雅君子之德,所以战战兢兢,

  若履深薄云尔(93)。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94)。”君清蹈衡门(95),则令闻

  孔昭(96),振缨公朝(97),则德音允集(98)。道悠运促(99),不终远业(100),惜

  哉!仁者必寿(101),岂斯言之谬乎!

  [注释]

  (1)故:亡故。征西大将军:指温桓。温桓,字元子,谯国(今安徽省怀远县)人,晋明帝时为

  征西大将军。长史:是温桓属下的一种官职名称,总理幕府。孟府君:指孟嘉。汉、晋时尊称太守为

  府君,子孙对先父先祖也称府君。

  (2)讳:避讳,讳名。旧时对帝王将相或尊长不直称其名,叫做避讳。所以用来指所避讳的名字。

  (3)江夏:郡名,郡治在今湖北省安陆县。鄂:江夏郡下属的县,在今湖北武昌。按《晋书?孟

  嘉传》作“”(méng盟),在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也是江夏郡下属的县。

  (4)称:称誉,闻名。

  (5)吴:三国时吴国。司空:古代官职名,掌管工程建设。

  (6)元康:晋惠帝司马衷年号(291—299)。庐陵:郡名,在今江西省吉水县东北。太守:郡的

  最高行政长官。

  (7)宗:指盂宗。武昌:晋时郡名。新阳县:当作阳新县,三国时吴所置。《晋书?地理志》武

  昌郡下有阳新县,而无新阳县。

  (8)家焉:在那里安家。焉:代词,指阳新。

  (9)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父,曾任太尉,封长沙郡公,后拜大将军,死后追赠大司马。

  (10)闺(guī归)门:室内的门,这里指在家中。孝友:孝敬长辈,友于兄弟。《礼记?乐记》:

  “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11)间:离间,使关系疏远。

  (12)冲默:襟怀淡泊,语言简默。远量:胸怀阔大,度量大。

  (13)弱冠:指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14)祷类:同辈之人。咸:都。

  (15)右:上。古人以有为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

  (16)温雅:温文儒雅。平旷:平易旷达。

  (17)从弟:堂弟,同祖父的兄弟。立:名,即郭立。

  (18)齐誉:名声相当,不分上下。

  (19)流:流传。京邑:京城,指东晋都城建康。

  (20)太尉: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庾亮死后被追赠为太尉。颖川:郡名,郡治在今河南许昌。

  庾亮:字元规,晋明帝庾皇后之兄。明帝时累迁中书监,加左卫将军,以功封永昌县公。成帝初徙中

  书令,官至征西将军,镇武昌。死后谥号文康,追赠太尉。

  (21)帝舅:庾亮为晋明帝皇后之兄;晋成帝即位,他便是皇帝的舅父。民望:指在国内的声望。

  (22)分陕之重:指辅佐君主朝政的重任。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旦与召公》奭(shì是)辅佐

  朝政,分陕而治,周公主治陕之东,召公主治陕之西。后因用此典表示幼主临朝,大臣辅政。

  (23)辟:征召。部:所部,即属下。从事:官名,刺史的佐吏。

  (24)引见:召见。

  (25)传(zhuàn撰):传舍,客舍。古时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汉书?郦食其传》:“沛公

  至高阳传舍。”颜师古注:“传舍者,人所止息,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从吏:跟从官

  僚的下级随员。

  (26)麈(zhǔ主)尾:拂尘。麈:兽名,似鹿而大,其尾辟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

  用麈的尾毛制成。

  (27)怡怡(yí夷):和悦的样子。如:然。

  (28)旬有余日:十多天。十天为一旬。

  (29)更:更换,改。版:名册。指载有职官的名册。劝学从事:掌管教育的佐吏。

  (30)望实:名望与实才。

  (31)应:适合。尚德:重视道德修养,指教育之事。举:荐举,举用,指职务。

  (32)太傅:官名,辅佐君主或辅导太子的官。褚裒(póu抔):诸本皆作“褒”,逯本据《晋书》

  校改,今从后者。襦裒,字季野。女为晋康帝皇后。曾任豫章太守。死后追赠太傅。

  (33)简穆:干练而温和。器识:指度量与才识。

  (34)出朝宗亮:指离开豫章来朝见庾亮。朝宗:诸侯朝见天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

  见曰朝,夏见曰宗。”这里指下级晋见上级。

  (35)正旦:正月初一。

  (36)率多:大多为。时彦:当时的名流。彦:贤俊之士。《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

  孔安国传:“美士曰彦。”《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37)远:指距离主座远。

  (38)将无:岂不,难道不。是:这,这人。

  (39)益器:更加器重。

  (40)举秀才:指孟嘉被推举力秀才。

  (41)庾翼:庾亮之弟。亮卒后翼接任都督江。荆等州军事,以安西将军号兼荆州刺史,镇武昌。

  府:州府。功曹:官名,掌管选署功劳之职。

  (42)别驾:州刺史的佐吏。

  (43)已丘令:已丘县令。巴丘:在今江西省峡江县北。

  (44)参军:将军府佐僚。

  (45)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西北。

  (46)参佐:泛指将军府属官吏。毕集:都会集一处。

  (47)著:穿着。戎服:军装。

  (48)目:目示,使眼色。

  (49)如厕:上厕所。如:往。

  (50)廷尉:掌刑狱之官。孙盛:字安国,太原人,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等书。

  (51)著:放置。坐处:指孟嘉的坐处。

  (52)了不容思:丝毫不加考虑,构思。

  (53)除:授职,拜官。尚书删定郎:官名。

  (54)不拜:不接受任命,不受官职。

  (55)孝宗穆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庙号孝宗,谥为穆。

  (56)不任:不胜任,不能做到。拜起:指拜见的礼节。

  (57)会稽:郡名,在今浙江绍兴。

  (58)赴义:指前往吊丧。

  (59)由:经由,经过。永兴:县名,在今浙江萧山县西。

  (60)高阳:今河北蠡县一带。许询:字元度,高阳人,好游山水,为当时名士。

  (61)隽(jùn峻):通“俊”,英俊,俊秀。

  (62)客居:旅居,指许询游至此而客居。县界:指永兴县境内。

  (63)本心:本想。过:访。

  (64)寻:不久。就:接近,这里指拜访。

  (65)止:停留,逗留。信宿:连宿两夜,再宿口信。

  (66)雅:很,甚。相知得:相互成为知音,彼此情投意合。

  (67)俄:不久。迁:升迁,提官。

  (68)朝:指州府。(tuì颓)然:随顺柔和的样子。《周易?系辞下》:“夫坤,然示人简矣。”(69)会:遇,适逢。神情独得:指内心有所体悟。

  (70)径之:径直前往,直到。

  (71)景:同“影;,指自己的身影。

  (72)造夕:到了晚上。

  (73)势:指地位权势。

  (74)总发:亦作“总角”,指儿童时代。

  (75)知命:指五十岁。《论语?为政调“五十而知天命。”

  (76)夸矜:犹矜夸,夸耀自己的长处,自我吹虚。矜:自以为贤能。《尚书?大禹谟》:“唯

  汝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

  (77)愠(yùn运):含怒,怨恨。

  (78)融然:恬适的样子。远寄:心寄世外。

  (79)明公;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80)听妓:听歌妓弹奏演唱。

  (81)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82)肉:指歌喉,声乐。

  (83)渐近自然:因丝、竹乐器皆人工制成,而歌喉乃是天生,所以说是“渐近自然”。

  (84)中散大夫:官职名。桂阳:今湖南省郴县。罗含:字君章,桂阳未阳人。尝为州主簿,桓

  温极重其才,以为江左之秀。累迁廷尉、长沙相。

  (85)不愆(qiān千)其意:谓内心清醒,没有过失。愆:过失,失误。

  (86)光禄大夫:官职名。南阳:今河南南阳。刘耽:字敬道,南阳人。少有行检,以义尚著称,

  历度支尚书,公平廉慎。为桓玄之岳父,玄辅政时,以耽为尚书令,加侍中,不拜卒。

  (87)从父:叔父,指陶夔。太常:即大常卿,掌国家祭把礼乐之职。

  (88)公:指三公(司徒、司马、司空),又称三司,为全国军政最高长官。否:录本作“不”,

  今从焦本、李本改。

  (89)本是:本来应当是。三司人:三司中人。三司即三公。

  (90)《凯风)“寒泉”之恩:指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

  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爱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91)钟:汇聚,专注。厥:其。

  (92)按:审察,研求。采:采集,搜集。行事:行踪事迹。

  (93)如履深薄:好像是行走在深渊的边缘、薄冰之上。《诗经。小雅。小晃):“战战兢兢,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云尔:句未助词。

  (94)进德修业: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及时:谓及时为世所用。孔子此二句见《周易?文

  言?乾卦):“子曰: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95)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清:情操,高洁。蹈:谓出入。横门:陋室。

  (96)令闻:美名传扬。孔昭:很显著。

  (97)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振缨:振动冠上的缨带,即戴上官帽。《晋书?周馥传):“馥

  振缨中朝,素有俊彦之称。”

  (98)德音:犹令闻,好的声誉。(诗经?豳风?狼跋):“德音不暇。”允:诚信。

  (99)道悠运促:天道悠远,人命短促。

  (100)远业:大业。

  (101)仁者必寿:《论语?雍也):“知(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已故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江夏郡鄂县人氏。曾祖父孟宗,因孝行而闻

  名,在吴国做官,为司空。祖父孟揖,晋惠帝元康年间做过庐陵太守。孟宗

  死后葬在武昌郡新阳县,子孙在那里安家,于是成为该县人氏。孟嘉少年丧

  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

  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

  嘉襟怀淡泊,语言简默,很有度量,二十岁时,已受到同辈人的敬佩。同郡

  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

  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之

  人,他与孟嘉同时而名声相当,却常对孟嘉推许心服。因此孟嘉名冠卅里,

  声传京城。太尉庚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受命

  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

  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质亮召见,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

  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瘦亮拿着拂尘掩口而笑。诸

  位从事离开后,瘦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

  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老母在堂,兄弟

  共相欢乐,一派和悦。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庚

  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

  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太傅褚裒是河南人,他干练而温和,很有度量

  且有才识,当时他任豫章太守。一次他离开豫章来朝见厦亮,适逢正月初一

  庾亮大会州府人士,其中大多是贤俊名流之辈,孟嘉的座位离主座很远。诸

  裒问庚亮:“江州有位孟嘉,他在哪里?”庾亮说:“他在此,您只管自己

  寻找。”褚裒一一看过,于是指着孟嘉对庚亮说:“难道不是这人吗?”庾

  亮高兴地笑了,喜的是褚裒能认出盂嘉来,同时也为盂嘉能被褚裒认出来而

  感到惊奇,于是就更加器重孟嘉。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

  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谁国人桓温的参军。孟

  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

  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坐。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

  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

  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

  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谘议参军,当时在坐,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

  写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

  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细毫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

  越,四座之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

  任命。晋穆帝司马耽闻其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

  辞不去,说自己不能做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曾经做过刺史谢永的别驾。谢永是会稽人,不幸去世,孟嘉请求前去吊

  丧,以尽往日下属之情,途经永兴县。高阳人许询,有俊才,辞去荣禄不愿

  做官,常常随心所欲,独来独往,此时正客居在永兴县界。一次他乘船到附

  近去,正遇孟嘉经过,他赞叹道:“都市中的优秀人物我全都认识,唯独不

  识此人。也只有中州的孟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这难道不正是他吗?可是

  他又因何而至此地呢?”许询请人去向孟嘉的随从打听。孟嘉告诉来人说:

  “我本就打算前去拜访,现在我先去吊丧尽义,不久回头就到许先生那里

  去。”孟嘉返回时,于是就在许询处连住两夜,两人相互成为知音,彼此很

  是投机,像是多年的老友。孟嘉回到桓温府后,转官为从事中郎,很快又升

  迁为长史。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

  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尝遇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直去龙山,

  顾影痛饮,至晚方归。桓温曾经和缓地对孟嘉说:“人不能没有权势,这样

  我才能驾驭您。”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从儿童时代直到

  五十岁,孟嘉行事从不苟且求合,言辞之中从不自我吹虚,从未有过喜怒哀

  乐的表情。喜欢酣畅饮酒,即使过量仍言行不乱。至于放纵情怀、得其意趣

  之时,便心寄世外、恬适安然,旁若无人。桓温曾经问孟嘉:“酒有什么好

  处,而您如此嗜好它?”孟嘉笑着回答说:“明公您只是没得到酒中的意趣

  罢了。”桓温又问关于歌妓弹唱,为什么听起来弦乐不如管乐,管乐不如歌

  喉声乐呢?孟嘉回答说:“那是因为逐渐接近自然的缘故。”中散大夫桂阳

  人罗含,为孟嘉赋诗说:“孟嘉善饮酒,不失其本意。”光禄大夫南阳人刘

  耽,过去与孟嘉同在桓温府中供职,我的叔父太常卿陶夔曾经问刘耽:“孟

  嘉如还在世,是否可以做到三公的职位?”刘耽回答说:“他本来就应当是

  三公中的人物。”孟嘉就是如此被当时人所推重。我已故的母亲,是孟嘉的

  第四个女儿。正如《诗经?凯风》“寒泉”之诗那样,对母亲的思念,充满

  我的内心。我谨慎地采录。考察孟嘉生平的行踪事迹,写成这篇传记。只恐

  有错误之处,而有损于大雅君于的德行。所以我战战兢兢,真像是临深渊。

  履薄冰啊。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

  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有

  口皆碑。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者必定长寿,

  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五柳先生传

  [说明]

  从文中所述家贫之状看,此文当为渊明晚年所作。

  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可见是一篇自传性的散文。文中叙写五柳先生的

  兴趣。爱好,着重突出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安贫乐道。任

  真自得的志向与性情。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

  嗜酒(6),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7)。造饮辄尽(8),期

  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9)。环堵萧然(10),不蔽风日。短褐穿结(11),

  箪瓢屡空(12),晏如也(1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4)。”其言兹若

  人之俦乎(15)?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钦?葛天氏之民欤(16)?

  [注释]

  (1)何许:何处,什么地方。

  (2)姓字:姓名与表字。

  (3)号:别号,指人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一般是自称。

  (4)不求甚解: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

  (5)会意:领悟其意。

  (6)性嗜(shì试)酒:生性喜好饮酒。

  (7)置:设,备好。之:指五柳先生。

  (8)造:往,到。辄:就,总是。尽:指尽兴。

  (9)曾:乃。不吝情去留:谓不以去留为意。吝:惜,舍不得。不吝情:即一切都尽情尽性,不

  拘俗礼。

  (10)环堵萧然:犹家徒四壁。环堵:房屋的四面墙。萧然:空空荡荡的样子。

  (11)短褐(hè贺):粗布短衣。穿结:指衣上的破洞和补绽。

  (12)箪瓢屡空:谓穷得揭不开锅。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的器具。《论语?雍也)说颜回

  贫穷,“一箪良,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3)晏如:平静安逸的样子。曹植《求自试表》:“方今天下统一,九州晏如。”

  (14)戚戚:忧惧的样子。《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戚戚其惧。”汲汲:急切追求的

  样子。《列女传):“鲁黔娄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焉。曰何以为溢?其妻曰:“以康为谥。昔先

  王尝赐之粟三十钟,先生辞而不受,是其余富也;君尝欲授之以国相,先生辞而弗为,是其余贵也。

  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急急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其溢为康不亦宜乎?”又《汉书?扬雄传》:“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15)兹:这,指五柳先生。若人:那人,指黔娄。

  俦:类,辈。

  (16)无怀氏、葛天氏:都是传说中上古盛世的帝王。(见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宋代罗泌

  《路史?禅通纪))这两句是说五柳先生朴质淳真,像是上古无怀氏、葛天氏那个时代的人。

  [译文]

  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表字。他的住宅边有五棵

  柳树,因而就用“五柳”当作自己的别号。悠闲恬静,少言寡语,不羡慕荣

  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于其意每当有所

  领悟,便高兴得忘记吃饭。生性喜好饮酒,家中贫困不能经常得到。亲戚老

  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备好酒请他去。去喝酒就总是要喝尽兴,希一醉方休。

  喝醉之后就退席,去留任情,毫不在意。家徒四壁,空空荡荡,又不能挡风

  遮日。粗布短衣破了就打补绽,常常揭不开锅,即便如此他还是一副平静安

  逸的模样。常写文章以自寻乐趣,也很能表达自己的心志。得与失皆置之度

  外,就这样了此一生。

  赞语是:黔娄的妻子说过:“不为贫贱忧虑烦恼,不为富贵钻营奔忙。”

  她所说的那人(黔娄)与五柳先生大概是一类人吧?畅快地饮酒作诗,愉悦

  自己的心志。他是上古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扇上画赞附尚长禽庆赞

  [说明]

  扇_________上画赞,就是为扇面上人物画像所题写的赞辞。这些人物都是古代的

  隐士,陶渊明借此抒发对古代隐士生活的羡慕与景仰,并表现自己的隐居之

  志。这篇赞文用四言韵语写成,除前后各八句是全文的开头与结束外,中间

  部分每四句赞美一人,共八人。

  荷ò丈人长沮桀溺於陵仲于张长公丙曼容郑次都薛孟尝

  周阳硅

  三五道邈(1),淳风日尽;九流参差(2),互相推陨(3)。形逐物迁(4),心无

  常准(5);是以达人(6),有时而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7)。辽辽沮溺,耦耕自欣;

  入鸟不骇,杂兽斯群(8)。至矣放陵,养气浩然;蔑彼结驷,甘此灌园(9)。张

  生一仕,曾以事还;顾我不能,高谢人间(10)。岧岧丙公,望崖辄归;匪骄匪

  吝,前路威夷(11)。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12)。孟尝游

  学,天网时疏;眷言哲友,振褐偕徂(13)。美哉周子,称疾闲居;寄心清尚、

  悠然白娱(14)。

  翳翳衡门(15),洋洋泌流(16);曰琴曰书,顾盼有俦(17)。饮河既足(18),

  自外皆休(19);缅怀千载(20),托契孤游(21)。

  [注释]

  (1)三五:指三皇五帝。道:治世之道。邈:遥远。

  (2)九流:先秦至汉初的学术流派,即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家。(见《汉

  书?艺文志》)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指见解各不相同。

  (3)互相推陨(yǔn允):互为消长,此起彼伏。推:推进。陨:陨落。

  (4)形逐物迁:外在的形象随着事物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周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

  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5)常准:一定的标准。常:永久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

  (6)是以:所以,因此。达人:通达事理、达观之人。贾谊(鹏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

  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7)这四句咏赞荷菜(diào吊)丈人。事出(论语?微子》,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

  一注(7)。四体:四肢。勤:劳,出力。超超:超凡脱俗的样子。耘:除草。

  (8)这四句咏赞长沮、桀溺。事出《论语?微子),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

  又(论语?微子》载桀溺对子路说:“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子路将此语告诉孔

  子,孔子说:“乌鲁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辽辽:遥远的

  样子。(楚辞?九叹?优苦):“山修远其辽辽兮,涂(途)漫漫其无时。”人鸟不骇,杂兽斯群:

  是说长沮、桀溺过着与乌兽同群的隐居生活。斯:语助词,无意义。

  (9)这四句咏赞於(wū乌)陵仲子。皇甫谧《高士传):楚王听说於陵(地名,在今山东长山县

  西南)有位陈仲子有贤才,遣使者聘他为相,仲子入告其妻,其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

  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干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乱

  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于是他们夫妻一起逃走。为人灌园。至矣:多么高尚啊。养气浩然:有

  坦荡的正直之气。《盂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结驷:车马众多,指做高官。(史记?仲

  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

  (10)这四句咏赞张长公。西汉张挚,字长公,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史记?张释之列传))。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

  终身与世辞。”与此四句意同。顾:念。谢:辞。人间:指官场。

  (11)这四句咏赞邴曼容。丙公:指邴丹,字曼容,西汉未琅邪(今山东诸城)人。丙是“邴”

  的借字。《汉书?两龚传):“汉兄子曼容亦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其名过于汉。”

  按:“汉”即那汉,以清行征用至京兆尹,后为太中大夫。王莽秉政,乞骸骨归乡里。岧岧(tiáo条):

  山高高的样子。张衡《西京赋):“状亭亭以岧岧。”崖:山崖,指高官。辄:就,总是。匪:同“非”。

  吝:贪鄙。威夷:险阻。《尔雅?释地调“西陵威夷。”郝懿行义疏:“《文选?西征赋》云:‘登

  崤权之威夷。’李善注引《韩诗)曰:‘周道威夷。’薛君曰:‘威夷,险也。’”

  (12)这四句咏赞郑次都。郑叟:指郑敬,字次都,东汉汝南人。清志高世,新蔡都尉逼他做了

  功曹之职。厅事前树时有清汁,以为甘露,郑敬兑:“明府政未能致甘露,此青木汁耳。”遂称病辞

  去,隐大阳山中,渔钓自娱。同郡好友邓敬作了督邮,前去看他,他正在大泽钓鱼。遂在泽旁折荷为

  坐,饮酒畅谈终日。(事见《后汉书?郅恽传)及注)湄(méi梅):水边。微:精妙的道理。

  (13)这四句咏赞薛孟尝。薛包,字孟尝,东汉汝南人。好学笃行,以孝梯闻名当世。建光中征

  拜侍中,称病不起。年八十余卒。(事见《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天网:指朝廷法令严

  密。时疏:时有疏漏,指薛孟尝可以拒绝为官,不听号令。眷:眷恋,顾念。言:语助词,无意义。

  哲友:贤智之友。振褐:犹振衣。拂拭、抖搂衣服。(楚辞?渔父):“新沐者心弹冠,新浴者必振

  衣。”陶诗此处言抖掉世俗灰尘去隐居。褐:粗布衣服。偕徂(cú):同往。指隐居。

  (14)这四句咏赞周阳硅。周阳硅事迹未详,据诗意知其称病辞官闲居,性恬淡有清操。

  (15)翳翳:这里指树荫遮蔽、光线不明的样子。衡门:柴门,陋室。衡同“横”,横木为门。

  (16)洋洋泌(bì必)流:涌出的泉水激荡流淌。洋洋:形容盛大、众多。泌:涌出的泉水。《诗

  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17)俦:类,同伴。

  (18)饮河既足:《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里指生活所需不用太多,稍

  有即可满足。河:指河水。

  (19)自外皆休:此外都不需要。

  (20)缅:遥远的样子。怀;想,思念。

  (21)托:寄托,托身。契: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文]

  三皇五帝盛世遥远,淳朴风尚日渐消尽;九流学派见解不一,相互之间

  有增有损。外形随着物体改变,心中没有一定标准;所以那些明智之人,审

  时不容逃去归隐。

  孔子不能参加劳动,五谷庄稼不能区分;荷ò丈人隐居世外,日暮仍在

  田中耕耘。长沮桀溺距今遥远,并肩耕作自得欢欣;鸟儿飞近并不惊心,隐

  居偏远与兽为群。道德高尚陈仲子君,涵养深厚正气浩然;蔑视那些高官厚

  禄,甘心隐去为人灌园。张挚曾经一度出仕,后因有事把家来还;自念与世

  不能相容,高蹈远去不再为官。邴曼容君德操高尚,被封高官便把家还;既

  不骄纵也不贪鄙,仕途多有险阻艰难。郑敬与世不能相合,隐居垂钓大泽之

  边;故友来访林下共饮,畅谈终日大义微言。薛包笃行潜心游学,仕途罗网

  也能逃避;顾念往日贤智之友,一同振衣携手逃离。周阳拄君值得赞美,托

  疾辞官在家闲居;寄心尘外清操高尚,悠然适意自得欢娱。

  树荫之下柴门陋舍,泉水涌出激荡长流;有琴可弹有书可读,左顾右盼

  琴书为友。生活所需稍有即足,其他一切皆无所求;遥遥怀念千载之上,寄

  心知音独自邀游。

  尚长禽庆赞(1)

  尚子昔薄宦,妻孥共早晚(2)。

  贫贱与富贵,读易悟益损(3)。

  禽生善周游,周游日已远(4)。

  去矣寻名山,上山岂知返(5)!

  [注释]

  (1)本集不载此篇,远本据(艺文类聚)补附于此。尚长:此据《高士传),《后汉书)作向长,

  字子平,东汉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北)人。隐居不仕,精通《老子)、(周易)。家贫无资给,好事

  者债之,取足而反其余。建武中儿女嫁娶既毕,遂肆意与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见(高士

  传》、《后汉书》)禽庆:字子夏,东汉北海(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人。以儒生去官,不仕王莽。

  (见同上)

  (2)薄宦:鄙薄仕宦,以做官为耻。孥(nú奴):儿女。(诗经?小雅?常棣):“乐尔妻孥。”(3)此二句本(高士传》:向长“读《易)至损益卦,喟然叹曰:‘吾已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但未知死何如生耳。’”易:指《周易)。益损:《周易)中的益卦和损卦。“与”字原缺,据何注

  本补。

  (4)周游:指到处游赏山水。

  (5)此二句即《高士传》所说向长与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

  [译文]

  向长昔日耻为官,

  妻子儿女共早晚。

  富贵不如贫贱好,

  读《易》悟出益与损。

  禽庆喜欢遍游赏,

  游赏之地已遥远。

  离开尘世访名山,

  上山哪里知还返!

  读史述九章

  [说明]

  本文各章都是用四言韵语写成,是渊明读《史记》时有感而作的。文中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论,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抒发了自己的怀抱。文

  章当作于晋室亡后不久。

  余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

  夷齐(1)

  二子让国(2),相将海隅(3)。天人革命(4),绝景穷居(5)。采蔽高歌(6),

  慨想黄虞(7)。贞风凌俗(8),爱感懦夫(9)。

  [注释]

  (1)这一章述评伯夷、叔齐,颂扬他们坚贞超俗的品格。伯夷、叔齐:事

  见《饮酒二十首》其二注(2)。

  (2)二子:指伯夷。叔齐。子:古代男于的尊称。让国:互让君位。(史

  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国君临死前遗命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因伯

  夷是兄,请伯夷继位。伯夷因父命在先,不肯违背,便逃去。叔齐也不肯继

  位而随兄逃去。

  (3)相将:相随,相伴。海隅:海滨。(孟子?尽心》“伯夷避纣,居北

  海之滨。”

  (4)天人革命:指周武玉伐纣,周朝取代商朝。《周易?革卦?象辞调“汤

  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5)绝景:灭绝踪影,指隐居。景通“影”。穷居:居住在偏僻之处。

  (6)采薇高歌:《史记?伯夷列传):怕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

  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祖兮,命之衰矣!’薇:

  野菜。

  (7)黄虞:黄帝和虞舜。

  (8)凌:逾越,超越。

  (9)爱:乃。感懦夫:使懦弱之人感奋振动。(孟子?万章):伯夷“当

  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

  立志。”

  [译文]

  伯夷叔齐互让君位,相伴逃离至于海滨。顺天应人武王伐纣,夷叔匿迹

  远居穷困。采蔽充饥悲哀高歌,慷慨思念黄帝虞舜。贞廉之风超越世俗,感

  奋振动懦弱之人。

  箕子(1)

  去乡之感(2),犹有迟迟(3)。矧伊代谢(4),触物皆非。哀哀箕子,云胡能

  夷(5)?狡童之歌(6),凄矣其悲。

  [注释]

  (1)这一章述评箕子,表现改朝换代后的悲哀。箕子:名胥余,殷纣王的大臣,任太师。纣王淫

  乱暴虐,杀少师比干。箕子恐惧,佯装疯颠,做了奴隶,被纣王所囚禁。周武王灭商,才把箕子释放。

  (事见《史记?殷本纪))

  (2)去乡:离开故乡。

  (3)迟迟:形容不忍离去而前行迟缓的样子。

  (4)矧(shěn审):况且,何况。伊:语助词,无意义。代谢:指改朝换代。

  (5)云:句首语助词,无意义。胡:何。夷:平。

  (6)狡童之歌:指箕子所作《麦秀》之诗。《史记?宋微于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

  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位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

  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

  [译文]

  离开家乡那种感情,尚且依恋难以舍弃。更何况是改朝换代,眼前一切

  总觉其非。箕子哀伤无限悲痛,心中如何才能平息?感慨所作《麦秀》之诗,

  哀伤凄凉深表其悲。

  管鲍(1)

  知人未易,相知实难(2),淡美初交(3),利乖岁寒(4)。管生称心,鲍叔必

  安。奇情双亮(5),令名俱完(6)。

  [注释]

  (1)这一章述评管仲与鲍叔牙,赞美二人相互知心,亲密无间的友情。管:指管仲,名夷吾,字

  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鲍:指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与管仲相友善。管仲

  与鲍叔牙同处于齐,二人甚相友善。管仲事公子纠,鲍叔牙事公子小白。小白继立为齐桓公,杀公子

  纠,囚禁管仲,鲍叔牙力谏桓公释放管仲,以为管仲可以辅成霸王之业。桓公遂召管仲,使之位于高

  国之上,鲍叔牙以身下之。任以国政,号曰仲父,桓公遂成霸业。管仲曾说:吾与叔牙分财多取,不

  以我为贪,知我贫也;谋事困穷,不以我为愚,知时不利也;二仕三退,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也;三战三走,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事见《列子?力命)、

  《史记?管晏列传))

  (2)相知:相互知心。

  (3)淡美:指君子之交,以淡泊为美。《礼记?表记》:“故君子之接若水,小人之接如醴。君

  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4)利乖岁寒:是说即使利益相违背,仍保持坚贞不渝的友谊。乖:违背,冲突。岁寒:借指坚

  贞的松柏。《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奇情:谓世间罕见的友情;双亮:交相辉映。

  (6)令名:美名。充:完美无缺。

  [译文]

  了解别人已不容易,能获知音实在困难。君子之交淡泊为美,利益相违

  友情不变。只要管仲能得称心,鲍叔无怨必定心安。罕见友情交相辉映,完

  美名声永远流传。

  程杵(1)

  遗生良难(2),士为知己(3)。望义如归(4),允伊二子(5)。程生挥剑,惧兹

  余耻(6)。令德永闻(7),百代见纪(8)。

  [注释]

  (1)这一章述评程婴与公孙杵臼(chūjiù楚旧),颂扬他们为知己而重义轻生的行为和品德。程

  杵:即程婴与公孙杵臼,二人皆春秋时晋国人。程为赵朔之友,公孙为赵朔门人。时赵朔为司寇屠岸

  贾所杀害,并要灭其族。赵朔妻遗腹生一儿,屠岸贾仍准备加害。程与公孙设计,由公孙抱别人的婴

  儿隐藏于山中,而由程去屠岸贾处告发。于是屠岸贾派人到山中将公孙杵臼和假婴儿杀害。程婴则抱

  着赵朔的遗孤隐藏于山中。后赵朔遗孤长成,即赵武,攻灭了屠岸贾。程婴为报公孙杵白之大义,遂

  亦自杀。(事见(史记?赵世家))

  (2)遗生:舍弃生命。良:实在。

  (3)为知己:谓为知己者而死。

  (4)望义如归:为义而死,视死如归。

  (5)允:诚信。(诗经?小雅?车攻):“允矣君子。亦谓诚然,信然。《尚书?益稷):“庶

  尹允谐。”

  (6)惧兹余耻:谓如果活下去则是一种耻辱,所以内心不安。是说公孙杵臼为义而死,自己亦当

  以死相报,否则便对不起公孙杵臼。

  (7)令德:美德。

  (8)百代:指百代以后。纪:记载。

  [译文]

  舍弃生命实在不易,君子献身甘为知己。为义而死视之如归,程婴杵臼

  确实如此。程婴赴义挥剑自尽,只怕独存视为羞耻。二人美德永远传扬,百

  代之后可见所记。

  七十二弟子(1)

  询询舞雩(2),莫曰匪贤(3)。俱映日月(4),共飡至言(5)。恸由才难(6),

  感为情牵(7)。回也早夭(8),赐独长年(9)。

  [注释]

  (1)这一章述评孔子七十二弟子,赞扬他们高尚的人品道德。(史记?扎子世家》:“孔子以诗

  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2)询询(xún旬):?谦恭谨慎的样子。《汉书?李广苏建传赞):“李将军询询如鄙人,口

  不能出辞。”舞零(yú于):求雨的祭坛,在曲阜县东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藏(diān点,

  《论语)作点)字皙(xī西)。恃孔子,孔子曰:‘言尔志。’咸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平舞零,咏而归。’孔子唱尔叹曰:‘吾与藏也!’”这里指孔子众弟子从学

  于孔子。

  (3)莫曰匪贤:意谓无一不是贤人。匪同“非”。

  (4)映日月:与日月相辉映。极赞孔子弟子高尚的品德。《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谓屈原:“推

  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5)飡:同“餐”。这里是体会。理解的意思。至言:至理名言。最正确、最有价值的话。这里

  指孔子的教诲之语。

  (6)恸(tòng痛)由才难:是说孔子为才华难得的弟子的死去而悲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

  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7)感为情迁:是说孔子总是为弟子们而挂念、担忧。

  (8)回:指颜回。

  (9)赐:指端木赐,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长年:长寿。《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常

  相鲁、卫,家累干金,卒终于齐。”

  [译文]

  仲尼弟子恭敬从学,没有一个不是忠贤。高尚道德辉映日月,一同领悟

  至理名言。孔子悲痛人才难得,情感总为弟子所牵。颜回不幸过早去世,唯

  独子贡享得长年。

  屈贾(1)

  进德修业,将以及时(2)。如彼稷契(3),孰不愿之?嗟乎二贤,逢世多疑

  (4)。候詹写志(5),感鹏献辞(6)

  [注释]

  (1)这一章述评屈原和贾谊,为他们既德且贤却不得时遇而感慨。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名平,

  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阎大夫,主张联齐抗秦。后遭诬陷而被放逐。顷襄王

  时再遭谗毁,滴于江南,自投泪罗江而死。传世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

  贾谊,汉洛阳人。以年少能通诸家书,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谊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

  礼乐。又数上疏陈政事,言时弊,为大臣所忌,出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工大傅而卒,年三十三。世

  称贾太傅,又称贾生。传世有(治安策)、《吊屈原赋》、(鵩鸟赋)等作品。二人事见《史记?屈

  原贾生列传》。

  (2)此二句参见《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句注。

  (3)稷(jì计):即后稷,名弃,为舜农官,别姓姬氏。(见《诗经。大雅?生民》及《史记?周

  本纪》)契(xiè谢):传说中商族始祖帝舍的儿子,虞舜之臣。舜时助禹治水有功,任为司徒。赐

  姓子氏,封于商。(见《史记?殷本纪》)

  (4)疑:猜忌,即不被信任。

  (5)候詹写志:是说屈原向郑詹问卜后写《卜居》以抒发怀抱。候:占验。《淮南子?兵略训》:

  “望气候星。”詹:郑詹尹。《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往见大卜郑詹尹曰:

  ‘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

  (6)感鵩(fú扶)献辞:是说贾谊有感于鹏鸟飞到舍间而写下《鹏鸟赋》以自伤悼。《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鹃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鹃曰‘服’。贾生

  既以滴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赋以自广。”

  [译文]

  增进道德提高学业,盼望及时有为世上。就像舜时后稷与契,谁不希望

  他们那样?可叹二贤屈原贾谊,遭逢猜忌疏远忠良。问卜詹尹抒发怀抱,有

  感鹏乌作赋自伤。

  韩非(1)

  丰狐隐穴(2),以文自残(3)。君子失时,白首抱关(4)。巧行居灾(5),伎辩

  召患(6)。哀矣韩生,竟死《说难》(7)。

  [注释]

  (1)这一章述评韩非,为其可悲的命运而哀伤。韩非,战国时韩国诸公于。与李斯同师事苟卿,

  李斯自以为不如。曾建议韩王变法,不被采纳。后使秦国,李斯忌其才,入狱自杀。尝作《孤愤》、

  《五蠹》、《内外储》、《说难》等篇,十余万言,即今传《韩非子》二十卷。事见《史记?老子韩

  非列传》。

  (2)丰狐隐穴:大狐狸隐藏于山穴之中。《庄于?山木):“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

  穴,静也。”丰狐即大狐。

  (3)以文自残:是说丰狐、文豹因其漂亮的毛皮而给自己带来灾祸。文:花纹。《韩非子?喻

  老》:“翟人有献丰狐玄豹之皮于晋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叹曰;‘此以皮之美自为罪。’”陶诗此处

  比喻韩非以才华出众而给自己带来灾祸。

  (4)抱关:守门的小吏,喻地位卑微。《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

  抱关击忻。”又《苟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个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拆,而下自以为

  寡。”注:”抱关,门卒也。击析,击木所以警夜者。”

  (5)巧行居灾:美善的行为容易处祸。巧:美善,美好。《诗经?卫风?硕人):“巧笑情兮,

  美目盼兮。”

  (6)忮(zhì志)辩:强辩。这里指韩非善于著书立说。

  (7)竟死《说难》:是说尽管韩非写了《说难》指出游说之人易遭祸患的种种情况,可是他自己

  却并没有避免像《说难》中所写的那样,终因游说于秦而死。《史记?老于韩非列传》:“然韩非知

  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译文]

  大的狐狸隐藏山穴,皮毛美丽因而遭难。君子不被时所重。用,到老看

  门地位低贱。美善行为容易处祸,强辩也能引来灾患。韩非遭遇实在可哀,

  说秦而死竟如《说难》。

  鲁二儒(1)

  易代随时(2),迷变则愚(3)。介介若人(4),特为贞夫(5)。德不百年,污我

  诗书(6)。逝然不顾(7),被褐幽居(8)

  [注释]

  (1)这一章述评西汉初鲁地的两位儒生,赞美他们耿介孤高的品德。《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载: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叔孙通谏议前往征鲁诸生以定礼仪,“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

  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

  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

  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2)易代:诸本皆作“易代”,逯本据(艺文类聚)校改为“易大”;今仍从前者。随时:即随

  时而变。

  (3)迷变:迷于变化,即不知随时变化。以上二句指叔孙通“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之语。

  (4)介介:耿直孤高的样子。若人:那样的人,指鲁二儒。

  (5)侍:出众,卓异。《诗经?秦风?黄鸟》:“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贞夫:忠直的人。《晋

  书?桓玄传》:“乃下书曰:‘夫三才相资,天人所以成功;理由一统,贞夫所以司契。’”

  (6)污我诗书:即鲁二儒所说:“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诗书:指古代诗

  书所载礼乐制度。

  (7)逝:通“誓”,决意。不顾:即不顾叔孙通之征召。

  (8)被褐:穿着粗布衣。幽居:犹隐居。

  [译文]

  改朝换代随时改变,若不改变视为愚笨。耿介孤高鲁之二儒,品德出众

  忠直之人。积德尚未能达百年,违反古法有辱斯文。决意不理朝廷征召,穿

  粗布衣幽然而隐。

  张长公(1)

  远哉长公(2),萧然何事(3)?世路多端(4),皆为我异(5)。敛辔蝎来(6),

  独养其志。寝迹穷年(7),谁知斯音(8)!

  [注释]

  (1)这一章述评张长公,颂扬其能保持高洁的节操。张长公,即张挚,字长公。张释之之子。“官

  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索引》:“谓性公

  直,不能曲屈见容于当世,故至免官不仕也。”

  (2)远:指距写此文的时间已经遥远。

  (3)萧然:寂寞冷落的样子。何事:为了什么。

  (4)世路:指世间的人生道路。多端:即很多。端:头绪。

  (5)为:与。《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6)敛辔:收起马缰绳。指归隐不再出仕。与“敛策”意同。朅(jiē揭)来:即去来。指张挚

  辞官归隐。

  (7)寝迹:隐迹。谓隐居。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

  绝。”穷年:指终生。即上引《史记》所说“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8)斯:此,这。

  [译文]

  张挚距今已很遥远,寂寞冷落竟为何事?人生道路多种多样,世人竟然

  皆与我异。收起缰绳辞去官职,独自修养他那高志。隐居终身不再出仕,谁

  能理解此中深意!

点击下载App,搜索"陶渊明集译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