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陵国家传奇",免费读到尾

  二十世纪初叶,朝庭腐败无能,内忧外患不断,大清气数将尽。改朝换代的呼声响遍朝野。其中最惹人注目、最振聋发聩的当属革命党,在全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暗杀狂潮,安徽有徐锡麟,浙江有秋瑾,虽然都杀身成仁,没有成功,但却为清王朝敲响了丧钟。在先烈们的感召下,血气方刚的汪精卫坐不住了,也决心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1909年11月2日,清精卫带着恋人陈璧君及黄复生、喻培伦、罗世勋等人,秘密潜入北京,在琉璃厂火神庙附近买了一幢小房子,办起一家照相馆,取名“守真照相馆”。白天陈璧君在家守摊,汪精卫带人出去采点,寻找刺杀目标,晚上汇总情况,研究线索。功夫不负苦心人,机会终于来了。

  宣统皇帝的叔叔摄政王载沣,权倾朝野,是朝庭的显赫人物。打蛇打七寸,载沣成为汪精卫暗杀的主要目标。摄政王府三面环水,出行只有一条通道,而且必经什刹海旁边的银淀桥。1910年2月21日夜,汪精卫带着黄复生、喻培伦二人把一罐炸药埋在桥下,计划次日早上载沣经过银淀桥时引爆炸药。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由于计算不精,电线长度不够,当晚只好临时终止。22日夜,他们带着电线再去,恰好被巡逻的禁卫军士兵撞见。三人仓皇而逃。清庭根据铁罐线索,很快追踪到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黄复生、罗世勋逮捕。喻培伦、陈璧君当时外出,侥幸躲过一劫。

  刺杀摄政王可算得上一件惊天大案了,按大清律例,当斩首示众。但思想较为开放的肃亲王善耆认为,革命党人都是不怕死的亡命之徒,只会越杀越多,不如采用软化、笼络的办法把他们都拉过来为朝庭所用。于是建议载沣赦免他们。

  载沣也觉得汪精卫等人是块烫手的山芋,杀不是,放也不是。善耆晋言说,这好办,即定其死罪,以维护我大清法典之庄严,再从轻发落免其不死,以证明皇恩浩荡,岂不是两全其美?载沣大嘴一咧笑了:高见高见,即刻责令刑部照此办理。4月10日,刑部的告示在菜市口贴了出来,清精卫、黄复生判永远监禁,罗世勋只判了10年有期徒刑。

  在风云变换的动荡时代,形势发展之快几乎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武昌起义爆发,动摇了大清王朝的根基。袁世凯见朝庭大势已去,暗中勾结革命党,企图借革命党的势力推翻朝庭,自己取而代之。载沣、善耆为了改善同革命党人的关系,决定释放所有在押的革命党人,同时作出一副开明的姿态,开放了党禁,允许民众建党结社,民主气氛浓郁了许多。

  1911年10月27日,因谋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入狱的汪精卫等人获释。隆裕太后亲自在后花园会见了汪精卫,狠狠地夸奖赞扬了一通。临行前,太后把一个画轴赠给汪精卫,款款道:“义士,我很佩服你的勇敢,也尊重你的志向。临别送你一件礼物,不成敬意,留个念想吧。”说完,令人将《乾隆大阅图》的第三卷《阅阵》递给了汪精卫。

  汪精卫打开画轴,只觉眼前彩虹一闪,一团紫气氤氲开来。以他的学识,只一眼便看出这是一副十分罕见的国宝级文物,价值不可估量。

  汪精卫不由得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大声说:“谢太后恩典!”在一旁作陪的肃亲王善耆将汪精卫扶起,亲切地拍拍他的肩膀:“年轻人,希望你不要辜负太后的美意,好自为之吧!”

  汪精卫紧抱画轴,恍恍惚惚出了灵诏轩,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有一种重回人间的感觉。他知道自己不但自由了,而且得到一幅绝世珍品,真是人走时气马走膘,运气来了就像小鬼撞门,挡不住躺不过。他找到一家旅店住下,让店小二给京城的几位好友送信,并设法找到陈璧君。

  傍晚时分,友人陆续来到旅店,汪精卫早已摆好一桌酒席,待众人落座后,汪精卫突然站起身,表情庄重地宣布道:“诸位亲友、战友,在我重获自由之际,我向你们宣布一个重要决定,我要正式向陈璧君小姐求婚,今天在场的诸位,都是证婚人,希望能够祝福我。”

  汪又转向陈璧君,真诚地说:“冰如,嫁给我吧!”汪精卫的话对陈璧君来说是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陈璧君喜极而泣,脸色微红道:“四哥,我答应你。能与你相携相扶白头偕老,是我最大的愿望!”

  众人听了,一起鼓掌道贺。有人问:“兆铭,你向陈小姐求婚,拿什么做定情物啊?”汪精卫取出画轴,微微一笑道:“我已备下一份礼物,虽不贵重,却代表我一片心意啊。冰如,希望你能够喜欢。”言毕,打开画轴。“哇——”众人眼睛一下子拉直了,被眼前这幅大气磅礴的精美之作惊呆了。

  《乾隆大阅图》堪称画中绝品。用这样的国宝做定情物,陈璧君知足了。

  汪精卫与陈璧君相识于1907年。汪精卫奉孙中山之命,到马来西亚槟榔岛进行反清革命宣传,并筹集活动经费,发展革命组织。十六岁的陈璧君被汪精卫英俊的外表和雄辩的口才所倾倒,从此追随汪精卫走上革命道路,出钱帮助汪精卫在新加坡创办《中兴日报》,后来又一道东渡日本,并将一笔巨款捐献给同盟会,成为革命党中著名的巾帼英豪。

  这次赴京前,两人料定凶多吉少,遂在行动前立下婚约,决心生则同生死则同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汪精卫事败入狱,陈璧君奔走营救,甚至想出开挖地道直通牢内的妙计。遗撼的是,孙中山决定发动广州起义,令滞留京城的同盟会成员全部南下香港集中,致使陈璧君的营救计划落了空。通过这件事,两人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汪精卫对她愈加敬重。此后三十余年,汪精卫对陈璧君言听计从,不能不说与这件事有直接关系。

  1912年春,汪精卫与陈璧君在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喜庆气氛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然而婚后不久形势突变,孙中山为了迫使清帝退位,与袁世凯达成协议,交出只坐了七十四天临时大总统的宝座。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袁世凯登上权力顶峰后,立刻翻脸不认人,肆意捕杀革命党人。革命军胜利大逃亡,孙中山被迫再赴日本,辛亥革命宣告失败。

  形势的突变,令汪精卫极度悲观失望,心灰意冷。由于汪精卫与清廷曾达成默契,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的次日,即打电报给汪精卫,聘请他为“高等顾问”,敦请他从速进京共商国是。汪精卫大喜过望,像在波涛中抓住一棵草,说什么也不想撒手。然而这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惊醒了他的美梦。

  汪陈婚后客居天津,住在友人张一帆家中。张一帆与陈璧君的父亲陈耕基是老朋友,早年曾在一起经商,交情甚厚。发财后,因厌倦商场的险恶,便悄悄退出江湖,在天津卫买了一块地皮建起一处豪宅,过起隐居生活。张一帆的子女均在外地,孤身一人独守偌大空旷的宅院,颇感孤独寂寞,陈璧君夫妇的到来,老先生满心欢喜。

  过了几天,张一帆去看望在旅顺做官的儿子,想让陈璧君陪同。陈璧君活泼好动,一口应承下来。汪精卫也想静下心来,想一想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也就送个顺水人情,并嘱咐陈璧君要照顾好老人。

  张一帆和陈璧君在旅顺住了7天,3月12日返回天津。下午四点钟光景,“宁波”号一声长鸣,在塘沽码头缓缓靠岸。二人下船后,叫了两辆黄包车,一前一后出了码头,拐过街角,进入一条偏僻肃静的小巷。

  车夫刚想撒鸭子加速,突然有四五条大汉拦住了去路,为首的一个三十左右岁年纪,窄脑门,宽下巴,小眼睛,一脸的凶残狡诈。见了张一帆,二话不说,从怀里掏出一支六连发左轮手枪,连连扣动板机。张一帆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已中了三弹,当即昏迷过去。暴徒们一声唿哨,瞬间便逃得无影无踪。

  陈璧君把张一帆送到附近一家医院,让车夫赶快给汪精卫送信。汪精卫赶到医院时,张一帆已经死在了手术台上。汪精卫忙去警察局报案,然后又上电报局给远在旅顺的张望云发电报,让张望云速回天津处理后事。

  做完这些,天就快亮了。汪陈二人回到张家。见大门洞开,一片狼藉,汪精卫头皮一炸,刚刚松驰的神经立马又绷紧了。这时,隔壁的老黄头气喘吁吁跑进来,结结巴巴地说:“汪先生,你可回来了,土匪打劫呀!”

  汪精卫问:“黄老伯,发生了什么事,您慢慢说。”

  老黄头告诉他,昨晚汪精卫出去不久,一伙歹徒突然闯了进来,门口留下两个望风的,其余冲进内宅,只听一阵翻箱倒柜砸盆摔碗的声音,足有一袋烟的功夫才消停下来。“汪先生,快看看少了哪些财物,要不要报官?”

  清精卫大致清点一下,见贵重物品都还在,心里似乎宽慰了少许。这时,汪精卫突然想起隆裕太后所赐那幅《乾隆大阅图》,匆匆跑进里屋,打开装画的紫檀木匣,眼睛立刻瞪圆了,匣中空空如也,哪还有什么名画!汪精卫双腿一软,重重跌坐在地上。

点击下载App,搜索"皇陵国家传奇",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