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温病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李翰卿",免费读到尾

  温热之邪初犯肺卫

  虽用辛凉夹配温散

  温热之邪,初入肺卫,治以银翘散时,不可因初起病轻而忽略兼夹。必须详审病情,随症适当加减,方能见效。如初起恶寒,可将芦根易葱白,或将芥穗适当增量,再辅以防风,酌情采用。如无恶寒,芥穗即可不用。咳者,牛蒡子、桔梗适当增量。热甚者,又当辨其性质,如燥热甚加石膏、知母;湿热有火则加黄芩之类。温病初起,治宜清凉辛散,最易忽略兼夹恶寒,须要配以温散的一面。只有细察之,并随症加减,庶几面面周到,用药必然有效,否则虽不致一下坏事,但亦能迁延病机,损耗津液,成为以后变证的因素。这是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

  温病重在辨舌

  温病化燥伤阴最速,表现在舌的方面最为显著,通过舌诊可以辨别受邪的浅深,疾病的轻重,津液的存亡,所以李老在诊治温病时非常注重辨舌。他认为舌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舌苔、舌质及舌的感觉等方面,而且辨舌应该结合患者的兼见症状,综合分析辨证,进而提出治法及方剂。

  现将李老对舌诊的论述总结于下:

  一、舌质

  (一)红舌

  凡见红舌,均系热证,凡温热病初起,舌质深红者都是伏气温病,因为郁热在里的缘故。

  1.舌尖红赤起刺,系心火上炎,治宜清凉泻火。

  2.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者,系心火内燔,热毒熏蒸。

  3.舌红中有红点者系热毒更盛。

  以上二证均可于清凉泻火中加入解毒药品。

  4.舌质光红柔嫩,望之似觉潮润,扪之干燥无津者名镜面舌,系津液枯竭的现象,温病后期多见此舌。

  5.舌淡红无色,干而不荣者,系心脾气血虚弱,胃津已伤,气不化液之证,用药不可过于寒凉,可仿炙甘草汤法治之。

  6.舌四边色红,中心干燥,兼黄白苔者,系上焦气分无形之邪热灼伤津液,切忌早用咸寒滋腻血分的药品,以免邪不外解,有误病机。

  7.红舌兼黄白苔者,系上焦气分之邪未尽,不可早用滋腻血分之药。

  (二)绛舌

  绛,系红色之深者,舌色由红而绛,乃热邪深入,由营分入血分的主要表现,以苔之有无,色之深浅、鲜晦,质之燥润、荣枯为辨证的准则。但必须结合其他营分血分的症状方能准确辨证。

  1.舌绛而不干燥,兼有黄白苔者

  系邪入营分血分,而气分之邪未尽,滓液未伤。治宜宣气透营,使邪仍由气分而解,不可单纯用凉血药,因血药滋腻,易致邪气遏伏,不能外透。

  2.舌纯绛无苔,色鲜泽者

  乃舌苔尽化,邪已人营血。治宜清营凉血。若邪入心包络则神昏内闭,治宜清心开窍,轻者用菖蒲、郁金开之,重者用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芳香开窍;若兼火痰,必致痰火内闭,更当加西黄、川贝、竹沥、竺黄之类清火豁痰。

  3.舌绛,兼有粘腻,似苔非苔现象者

  乃营分有热,夹秽浊之气也。治宜清泄营热,兼用芳香逐秽之品。

  4.舌绛,望之若干,扪之有津者

  乃津液不足,湿热熏蒸,痰浊将要蒙蔽心包。急宜化痰泄浊,清心开窍。

  5.舌绛而中心干燥者

  系心胃火燔,劫灼津液也。治宜清营救液。

  6.舌绛而光亮如镜者

  系心营被灼,胃阴亦亡也。治宜急用甘凉濡润之品大剂频服,色转红活者可救,板滞者多不救。(红活、板滞系津液复与否的表现。)

  7.舌绛苔少,兼脉虚气弱欲脱者

  系温邪深入下焦,劫灼真阴,邪少虚多之证。治宜急用大剂咸寒救阴。兼手蠕动者,宜加潜阳之品以镇摄内风。

  8.舌绛不鲜,舌质干枯而萎者

  系肾阴将竭之危证。治宜急滋阴液,缓则肾阴涸极,无法挽救。

  9.初起舌红绛无苔,经清营透泄治疗后,红绛渐退,苔垢渐生者

  乃伏气温病,由营分血分转出气分也。

  (三)紫舌

  紫较绛色更深,舌由绛变紫,系热势更盛之表现,但淡紫、青紫多是寒证。

  1.舌紫而干燥

  系热结下焦,劫灼肝肾之阴,这是一种坏证,虽兼大便秘结、齿黑、唇焦等里热证,不可攻下。治宜滋水养阴,佐以清热。

  2.舌焦紫起刺,形如杨梅

  为热邪深入血分,甚则引起痉厥之证。治宜清热凉血,兼痉厥者兼用熄风之药。伴有大便秘结者,乃大热大毒之证,治宜清热解毒,方用更衣丸,加金汁、人中黄之类大清大解。

  3.舌紫而干枯,或如猪肝晦暗无津者

  都是肾液已竭难治之症。

  4.舌淡紫而带青滑,兼恶寒肢冷、脉微者

  阳虚有寒也。治宜温运。

  5.舌紫而瘀暗,扪之润泽,或兼胸胁腹部刺痛者

  乃胸膈素有瘀血,遇热传营血,二证互结之证。治宜清热散瘀,否则易导致如狂之变证。二、舌苔(一)舌无苔多系表证。脉诀云:舌上无苔为在表。但必须兼有表证症状,否则为正常现象。

  舌无苔而舌质异常也是病象。

  (二)白苔

  1.白苔在诊疗方面应注意苔之厚薄和燥润,以及其他_些情况。

  (1)薄厚:薄者病在表而势轻,厚者邪多偏里而势重。

  (2)润燥:润泽者系津液尚足,干燥者系津液已伤。

  (3)湿痰、秽浊:粘腻者多夹湿痰,腐垢者多兼秽浊。

  (4)可下、不可下:白苔一般不可下,但白砂苔非下不可。

  (5)轻重:白苔病情一般轻浅,但白霉苔病情十分险恶。

  2.根据白苔的具体表现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舌苔薄白而润,舌质正常者

  兼恶寒重,发热轻,口中和,小便清白等,为外感风寒的太阳病。治宜辛温解表的方法。

  (2)舌苔薄白而滑者

  兼头身疼重,寒热无汗,胸闷者,为湿温初起。治宜“雷氏芳香化浊法”。

  (3)舌苔薄白欠润,舌边或舌尖色红者

  兼开始微恶风寒,继则但发热不恶寒,口干,小便黄,为新感温病或新邪引动伏邪的春温病。治宜辛凉透解、辛凉解表等方法。

  (4)舌苔薄白而干,舌边或舌尖色红者

  为表未解而肺滓已伤的证候。治宜凉散之中佐以甘凉生津之品。凉散即辛凉解表之法,甘凉生津之品常用生石膏、花粉、玉竹、麦冬、知母之类。注意此时生津之品不宜过用,恐柔润滞邪。

  (5)舌苔白厚而粘腻者

  或兼吐浊厚涎沫,为温邪夹湿之证。治宜芳香辛散之品.如藿香正气散之类。

  (6)舌苔白厚而干燥者

  为胃燥气伤之证。治宜滋润药中加甘草。滋润药用生石膏、麦冬、元参、生地、知母之类,甘草取甘守津还之意。

  (7)舌苔白腻而质绛者

  有两种现象:一系湿遏热伏之证,治宜先辛开苦降以泄湿透热(系化湿法中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湿渐化热或湿遏热伏之证,如小陷胸汤),次用苦辛甘凉,从里透外,使胃气化而津输布,舌虽干燥(这是湿化以后的现象,与标题上的腻并不矛盾),也易转润而热随汗解。二系营分有热兼夹痰浊,脉滑胸闷,须防浊痰蒙闭,形成神志昏迷之证。

  (8)舌苔白如碱状者

  系胃中有宿滞,夹秽浊郁伏之证。治宜急行开泄,以防闭结中湿,不能外达。

  (9)舌苔自如粉而滑,舌质四边紫绛者

  系秽浊壅盛,热邪被其郁闭,不得透达于外,时疫邪入膜原,未归胃腑,多有此苔。治宜急速透解,以防传陷。

  (10)舌苔由白变黄燥或变黑色者

  白而兼黄者,为人气分之征象;变黄燥者,系邪已入胃腑,宜加大黄;变黑色者,病势更甚,宜承气攻下;一日三变者,其热更剧,更宜急下。

  (11)舌苔白干硬如砂皮者

  名为白砂舌,由于燥热过甚,津液被灼所致。治宜急行攻下,并佐以甘凉救液之品,最忌表散。(白苔主表,一般不可攻下,但此苔非急于攻下不可,这是应该注意的。)

  (12)满舌生白衣如霉,或生白点如细碎饭粒,甚者弥漫满舌及唇腭者,叫白霉舌。多见于湿毒、湿温、伏暑等证,多系胃气败的征象,预后多不良。治宜急用甘淡养胃,待胃气渐复或可挽救,如口气秽恶,汤水难咽,或糜点拭去旋生,病多危险。

  (二)黄苔

  1.舌苔黄而兼白者

  为邪在气分而卫分之邪犹未尽也,或系湿遏热伏。治宜辛凉开泄,宣透气分。不可轻投二黄苦泄之品,以免引邪入里。

  2.舌苔黄而燥者

  为邪已入阳明之里,热炽津伤,必大渴引饮。治宜辛凉清热,方用白虎汤之类。

  3.舌苔黄厚坚敛或燥起刺,或中有裂纹者

  症兼腹胀,硬痛拒按,大便秘者,系阳明热燥实之证。治宜攻下之法,以泄热救阴。方用承气汤之类,如增液承气汤。

  4.舌苔黄而腻,或黄而浊,光滑不燥者

  系无形之湿热熏蒸,虽兼脘痛痞胀,慎不可乱投苦泄攻下,宜从开泄为治,轻则用杏、蔻、橘等轻苦微辛之品,以宣通气滞,重则用枳实、黄连、半夏等。5.黄苔兼黑者为大热伤津也。(四)黑苔舌苔黑有寒热虚实之别,但温病实热证多,虚寒证少。1.黑苔枯燥裂起刺,舌质干涩苍老者是大热大毒之证,如腹硬痛拒按,脉沉数有力者,为津伤液燥,阳明腑实,治宜急下存阴,或与增液养阴之剂同用;如热邪尚未结实,腹不拒按者,宜用大剂清热之剂治之。2.黑苔焦黑干枯者脉虚数或细数,胸腹不胀满拒按者,系温邪日久不愈,深入下焦,津枯液竭,真阴衰微,水不制火之证。治宜急用大剂咸寒利水之剂,缓则液涸不救。此证绝对禁忌攻下!

  3.黑苔,其黑色不浓或黑中灰滑而润,舌质也不红赤者

  兼脉微肢冷,便溏不渴等症者,乃虚寒证也。治宜温经回阳,佐以补气血之剂。王孟英云:“凡虚寒证,虽见黑苔,其舌必润而紫赤。”

  4.温病初起遍舌色黑而润者

  兼发热胸闷,渴喜热饮,此外无其他险恶症状者,乃胸膈素有伏痰,不必张皇。治宜凉散中佐以辛温或辛滑开泄之品。伏痰一化,黑苔自退。

  5.温病后期,邪入血分,大量出血,舌质淡白无华,舌苔发黑者

  乃阴伤气脱之证,其脉必微弱或虚数。治宜独参汤以益气固脱,绝不可拘泥于苔黑而恣意寒凉。

  6.苔由黄转黑或黑而燥刺者

  系温病大热伤津之证。

  (五)灰苔

  舌灰苔系由白苔或黄苔转黑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舌苔,在病势程度上较黑苔稍轻,诊断方法与黑苔大体相同。

  1.灰苔而润或灰腻、灰黄者

  如始病即见为湿温夹食或夹停饮之证,当随兼证决定治法。

  2.灰而白腻,舌色红者

  兼胸闷烦渴,为伏暑或湿温,湿热交阻,热处湿中之证。治宜苦辛淡渗,行气化湿。

  3.灰苔清滑者

  兼四肢逆冷,下利者,乃少阴虚寒之证。治宜温阳祛寒,方用理中、四逆等。

  湿温病的发热特点及其证治

  湿温病多发于长夏初秋,大暑至白露的季节,因为该时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人在这样湿热交蒸的气候中,如果中阳素虚,或恣食肥甘生冷,或劳倦饥饱过度,使脾胃受伤,最易发生本病。

  发热是湿温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与其他疾病相比,湿温病的发热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掌握这些特征,对辨证用药很有好处。兹详述于下:

  1.发热兼恶风寒

  始恶寒,后但热不寒:始恶寒者阳为湿郁而恶寒,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久成热。反恶热矣。

  恶寒,身重头痛,有汗或无汗:为湿在表分,卫阳被遏之证也。宜羌活、葛根、苍术等药治之,头不痛者去羌活。

  2.午后身热或午后热重

  此证与疟疾不同的关键是湿温的热没有退清的时候,疟疾的热不限于午后,且有退清的时候。

  此证与阴虚不同的关键是阴虚有咳嗽痰血的病史,且是慢性病;湿温病没有那些病史,而且是季节性的急性病。

  3.高热突然降至常温以下

  兼汗出、肢冷、脉细者每有虚脱之变,这是恶候症状之一。

  4.乍寒乍热如疟

  这是卫分气分兼见之症。

  以上是湿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见到的发热类型及其特点。对于湿温初起的发热,其治疗也不同于一般温病及伤寒之治。

  湿温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重、体痛等,兼胸满舌腻者,为表阳被湿邪所遏之证,治宜芳香宣化,开痰理湿(即开肺气、化脾湿)。若单纯疏散解表,不兼开泄宽胸之药,则热必不除或更加炽甚。因为这是湿热互相郁结之证,与风寒在表之热完全不同,单纯疏散,不但扰动在内之湿痰,使之益形猖獗,也易损伤津液,致热势更甚。

  湿温初起之发热,尤忌辛温发汗,不可用解表药。仲景所言误汗证,大致是指湿温而言。清代医家谓忌麻、桂、姜、辛,因为这些是寒郁表阳(即寒邪伤表)的治法,若误用之,轻则高热不解,重则发生神昏、耳聋、目瞑不言的变证。

点击下载App,搜索"李翰卿",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