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春秋公羊傳",免费读到尾

  莊公(經四·一)四年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三月,紀伯姬卒。

  (經四·二)夏,齊侯、陳侯、鄭伯遇于垂。

  (經四·三)紀侯大去其國。

  (傳)大去者何?滅也。孰滅之?齊滅之。曷為不言齊滅之?為襄公諱也。《春秋》為賢諱。何賢乎襄公?復讎也。何讎爾?遠祖也。哀公亨乎周,紀侯譖之。以襄公之為於此焉者,事祖禰之心盡矣。盡者何?襄公將復讎乎紀,卜之曰:“師喪分焉。寡人死之,不為不吉也。”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讎乎?雖百世可也。家亦可乎?曰:不可。國何以可?國君一體也;先君之恥猶今君之恥也,今君之恥猶先君之恥也。國君何以為一體?國君以國為體,諸侯世,故國君為一體也。今紀無罪,此非怒與?曰:非也。古者有明天子,則紀侯必誅,必無紀者。紀侯之不誅,至今有紀者,猶無明天子也。古者諸侯必有會聚之事、相朝聘之道,號辭必稱先君以相接,然則齊、紀無說焉,不可以并立乎天下。故將去紀侯者,不得不去紀也。有明天子,則襄公得為若行乎?曰:不得也。不得則襄公曷為為之?上無天子,下無方伯,緣恩疾者可也。

  (經四·四)六月乙丑,齊侯葬紀伯姬。

  (傳)外夫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隱之也。何隱爾?其國亡矣,徒葬於齊爾。此復讎也,曷為葬之?滅其可滅,葬其可葬。此其為可葬奈何?復讎者非將殺之,逐之也。以為雖遇紀侯之殯,亦將葬之也。

  (經四·五)秋,七月。

  (經四·六)冬,公及齊人狩於郜。

  (傳)公曷為與微者狩?齊侯也。齊侯則其稱人何?諱與讎狩也。前此者有事矣,後此者有事矣,則曷為讀於此焉譏?於讎者將壹譏而已,故擇其重者而譏焉,莫重乎其與讎狩也。於讎者則曷為將壹譏而已?讎者無時,焉可與通;通則為大譏,不可勝譏,故將壹譏而已,其餘從同。

  莊公(經五·一)五年

  春,王正月。

  (經五·二)夏,夫人姜氏如齊師。

  (經五·三)秋,倪黎來來朝。

  (傳)倪者何?小邾婁也。小邾婁則曷為謂之倪?未能以其名通也。黎來者何?名也。其名何?微國也。

  (經五·四)冬,公會齊人、宋人、陳人、蔡人,伐衛。

  (傳)此伐衛何?納朔也。曷為不言納衛侯朔?辟王也。

  莊公(經六·一)六年

  春,王三月,王人子突救衛。

  (傳)王人者何?微者也。子突者何?貴也。貴則其稱人何?系諸人也。曷為系諸人?王人耳。

  (經六·二)夏,六月,衛侯朔入於衛。

  (傳)衛侯朔何以名?絕。曷為絕之?犯命也。其言入何?篡辭也。

  (經六·三)秋,公至自伐衛。

  (傳)曷為或言致會?或言致伐?得意致會,不得意致伐。衛侯朔入於衛,何以致伐?不敢勝天子也。

  (經六·四)螟。

  (經六·五)冬,齊人來歸衛寶。

  (傳)此衛寶也,則齊人曷為來歸之?衛人歸之也。衛人歸之,則其稱齊人何?讓乎我也。其讓乎我奈何?齊侯曰:“此非寡人之力,魯侯之力也。”

  莊公(經七·一)七年

  春,夫人姜氏會齊侯於防。

  (經七·二)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見,夜中星霣如雨。

  (傳)恒星者何?列星也。列星不見,則何以知?夜之中星反也。如雨者何?如雨者非雨也。非雨則曷為謂之如雨?不修《春秋》曰:“雨星不及地尺而復。”君子修之曰:“星霣如雨。”何以書?記異也。

  (經七·三)秋,大水。無麥、苗。

  (傳)無苗,則曷為先言無麥,而後言無苗?一災不書,待無麥,然後書無苗。何以書?記災也。

  (經七·四)冬,夫人姜氏會齊侯於穀。

  莊公(經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師次于郎,以俟陳人、蔡人。

  (傳)次不言俟,此其言俟何?托不得已也。

  (經八·二)甲午,祠兵。

  (傳)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禮一也,皆習戰也。何言乎祠兵?為久也。曷為為久?吾將以甲午之日,然後祠兵於是。

  (經八·三)夏,師及齊師圍成,成降于齊師。

  (傳)成者何?盛也。盛則曷為謂之成?諱滅同姓也。曷為不言降吾師?辟之也。

  (經八·四)秋,師還。

  (傳)還者何?善辭也。此滅同姓何善爾?病之也,曰:師病矣!曷為病之?非師之罪也!

  (經八·五)冬,十有一月癸未,齊無知弒其君諸兒。

  莊公(經九·一)九年

  春,齊人殺無知。公及齊大夫盟于暨。

  (傳)公曷為與大夫盟?齊無君也。然則何以不名?其諱與大夫盟也,使若眾然。

  (經九·二)夏,公伐齊納糾。

  (傳)納者何?入辭也。其言伐之何?伐而言納者,猶不能納也。糾者何?公子糾也。何以不稱公子?君前臣名也。

  (經九·三)齊小白入于齊。

  (傳)曷為以國氏?當國也。其言入何?篡辭也。

  (經九·四)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

  (經九·五)八月庚申,及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

  (傳)內不言敗,此其言敗何?伐敗也。曷為伐敗?復讎也。此復讎乎大國,曷為使微者?公也。公則曷為不言公?不與公復讎也。曷為不與公復讎?復讎者在下也。

  (經九·六)九月,齊人取子糾殺之。

  (傳)其言取之何?內辭也;脅我,使我殺之也。其稱子糾何?貴也。其貴奈何?宜為君者也。

  (經九·七)冬,浚洙。

  (傳)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為深之?畏齊也。曷為畏齊也?辭殺子糾也。

  莊公(經十·一)十年

  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

  (經十·二)二月,公侵宋。

  (傳)曷為或言侵?或言伐?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戰不言伐,圍不言戰,入不言圍,滅不言入——書其重者也。

  (經十·三)三月,宋人遷宿。

  (傳)遷之者何?不通也,以地遷之也。子沈子曰:“不通者,蓋因而臣之也。”

  (經十·四)夏,六月,齊師、宋師次于郎,公敗宋師于乘丘。

  (傳)其言次于郎何?伐也。伐則其言次何?齊與伐而不與戰,故言伐也。我能敗之,故言次也。

  (經十·五)秋,九月,荊敗蔡師于莘,以蔡侯獻舞歸。

  (傳)荊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國,國不若氏,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蔡侯獻舞何以名?絕。曷為絕之?獲也。曷為不言其獲?不與夷狄之獲中國也。

  (經十·六)冬,十月,齊師滅譚,譚子奔莒。

  (傳)何以不言出?國以滅矣,無所出也。

  莊公(經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

  (經十一·二)夏,五月戊寅,公敗宋師于鄑。

  (經十一·三)秋,宋大水。

  (傳)何以書?記災也。外災不書,此何以書?及我也。

  (經十一·四)冬,王姬歸于齊。

  (傳)何以書?過我也。

  莊公(經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王三月,紀叔姬歸于酅。

  (傳)其言歸于酅何?隱之也。何隱爾?其國亡矣,徒歸于叔爾也。

  (經十二·二)夏,四月。

  (經十二·三)秋,八月甲午,宋萬弒其君接及其大夫仇牧。

  (傳)及者何?累也。弒君多矣,舍此無累者乎?孔父、荀息皆累也。舍孔父、荀息,無累者乎?曰:有。有則此何以書?賢也。何賢乎仇牧?仇牧可謂不畏強禦矣!其不畏強禦奈何?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莊公歸,散舍諸宮中,數月,然後歸之。歸反為大夫於宋。與閔公博,婦人皆在側。萬曰:“甚矣,魯侯之淑,魯侯之美也!天下諸侯宜為君者,唯魯侯爾!”閔公矜此婦人,妒其言,顧曰:“此虜也!爾虜焉故,魯侯之美惡乎至?”萬怒,搏閔公,絕其脰。仇牧聞君弒,趨而至,遇之于門,手劍而叱之。萬辟殺仇牧,碎其首,齒著乎門闔。仇牧可謂不畏強禦矣!(經十二·四)冬,十月,宋萬出奔陳。莊公(經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齊侯、宋人、陳人、蔡人、邾婁人會于北杏。

  (經十三·二)夏,六月,齊人滅遂。

  (經十三·三)秋,七月。

  (經十三·四)冬,公會齊侯,盟于柯。

  (傳)何以不日?易也。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會不致,信之也。其不日何以始乎此?莊公將會乎桓,曹子進曰:“君之意何如?”莊公曰:“寡人之生,則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則君請當其君,臣請當其臣。”莊公曰:“諾。”於是會乎桓。莊公升壇,曹子手劍而從之。管子進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壞壓竟,君不圖與?”管子曰:“然則君將何求?”曹子曰:“愿請汶陽之田。”管子顧曰:“君許諾。”桓公曰:“諾。”曹子請盟,桓公下與之盟。已盟,曹子摽劍而去之。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讎,而桓公不怨。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

  莊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齊人、陳人、曹人伐宋。

  (經十四·二)夏,單伯會伐宋。

  (傳)其言會伐宋何?後會也。

  (經十四·三)秋,七月,荊入蔡。

  (經十四·四)冬,單伯會齊侯、宋公、衛侯、鄭伯于鄄。

  莊公(經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會于鄄。

  (經十五·二)夏,夫人姜氏如齊。

  (經十五·三)秋,宋人、齊人、邾婁人伐兒。鄭人侵宋。

  (經十五·四)冬,十月。

  莊公(經十六·一)十有六年

  春,王正月。

  (經十六·二)夏,宋人、齊人、衛人伐鄭。

  (經十六·三)荊伐鄭。

  (經十六·四)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

  (傳)同盟者何?同欲也。

  (經十六·五)邾婁子克卒。

  莊公(經十七·一)十有七年

  春,齊人執鄭瞻。

  (傳)鄭瞻者何?鄭之微者也。此鄭之微者,何言乎齊人執之?書甚佞也。

  (經十七·二)夏,齊人瀸于遂。

  (傳)瀸者何?瀸,積也,眾殺戍者也。

  (經十七·三)秋,鄭瞻自齊逃來。

  (傳)何以書?書甚佞也。曰:佞人來矣!佞人來矣!

  (經十七·四)冬,多糜。

  (傳)何以書?記異也。

  莊公(經十八·一)十有八年

  春,王三月,日有食之。

  (經十八·二)夏,公追戎于濟西。

  (傳)此未有言伐者,其言追何?大其為中國追也。此未有伐中國者,則其言為中國追何?大其未至而豫禦之也。其言于濟西何?大之也。

  (經十八·三)秋,有蜮。

  (傳)何以書?記異也。

  (經十八·四)冬,十月。

  莊公(經十九·一)十有九年

  春,王正月。

  (經十九·二)夏,四月。

  (經十九·三)秋,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遂及齊侯、宋公盟。

  (傳)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貳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壹聘九女,諸侯不再娶。媵不書,此何以書?為其有遂事書。大夫無遂事,此其言遂何?聘禮:大夫受命不受辭,出竟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者,則專之可也。

  (經十九·四)夫人姜氏如莒。

  (經十九·五)冬,齊人、宋人、陳人伐我西鄙。

  莊公(經二十·一)二十年

  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

  (經二十·二)夏,齊大災。

  (傳)大災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癘也。何以書?記災也。外災不書,此何以書?及我也。

  (經二十·三)秋,七月。

  (經二十·四)冬,齊人伐戎。

  莊公(經二一?一)二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

  (經二一?二)夏,五月辛酉,鄭伯突卒。

  (經二一?三)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經二一?四)冬,十有二月,葬鄭厲公。

  莊公(經二二?一)二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肆大省。

  (傳)肆者何?跌也。大省者何?災省也。肆大省,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忌省也。

  (經二二?二)癸醜,葬我小君文姜。

  (傳)文姜者何?莊公之母也。

  (經二二?三)陳人殺其公子禦寇。

  (經二二?四)夏,五月。

  (經二二?五)秋,七月丙申,及齊高傒盟于防。

  (傳)齊高傒者何?貴大夫也。曷為就吾微者而盟?公也。公則曷為不言公?諱與大夫盟也。

  (經二二?六)冬,公如齊納幣。

  (傳)納幣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親納幣,非禮也。

  莊公(經二三?一)二十有三年

  春,公至自齊。

  (傳)桓之盟不日,其會不致,信之也;此之桓國何以致?危之也。何危爾?公一陳佗也。

  (經二三?二)蔡叔來聘。

  (經二三?三)夏,公如齊觀社。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諸侯越竟觀社,非禮也。

  (經二三?四)公至自齊。

  (經二三?五)荊人來聘。

  (傳)荊何以稱人?始能聘也。

  (經二三?六)公及齊侯遇于穀。蕭叔朝公。

  (傳)其言朝公何?公在外也。

  (經二三?七)秋,丹桓宮楹。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丹桓宮楹,非禮也。

  (經二三?八)冬,十有一月,曹伯射姑卒。

  (經二三?九)十有二月甲寅,公會齊侯盟于扈。

  (傳)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爾?我貳也。魯子曰:“我貳者,非彼然,我然也。”

  莊公(經二四?一)二十有四年

  春,王三月,刻桓宮桷。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刻桓宮桷,非禮也。

  (經二四?二)葬曹莊公。

  (經二四?三)夏,公如齊逆女。

  (傳)何以書?親迎禮也。

  (經二四?四)秋,公至自齊。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傳)其言入何?難也。其言日何?難也。其難奈何?夫人不僂不可使入;與公有所約,然後入。

  (經二四?五)戊寅,大夫、宗婦覿用幣。

  (傳)宗婦者何?大夫之妻也。覿者何?見也。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見用幣,非禮也。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腶、修云乎!

  (經二四?六)大水。

  (經二四?七)冬,戎侵曹,曹羈出奔陳。

  (傳)曹羈者何?曹大夫也。曹無大夫,此何以書?賢也。何賢乎曹羈?戎將侵曹,曹羈諫曰:“戎眾以無義,君請勿自敵也。”曹伯曰:“不可。”三諫,不從,遂去之,故君子以為得君臣之義也。

  (經二四?八)赤歸于曹郭公。

  (傳)赤者何?曹無赤者,蓋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莊公(經二五?一)二十有五年

  春,陳侯使女叔來聘。

  (經二五?二)夏,五月癸醜,衛侯朔卒。

  (經二五?三)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傳)食之則曷為鼓、用牲于社?求乎陰之道也,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或曰闇之,恐人犯之,故營之。

  (經二五?四)伯姬歸于杞。

  (經二五?五)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門。

  (傳)其言于社于門何?于社,禮也;于門,非禮也。

  (經二五?六)冬,公子友如陳。

  莊公(經二六?一)二十有六年

  春,公伐戎。

  (經二六?二)夏,公至自伐戎。

  (經二六?三)曹殺其大夫。

  (傳)何以不名?眾也。曷為眾殺之?不死于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滅,曷為不言其滅?為曹羈諱也。此蓋戰也,何以不言戰?為曹羈諱也。

  (經二六?四)秋,公會宋人、齊人伐徐。

  (經二六?五)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莊公(經二七?一)二十有七年

  春,公會齊伯姬于洮。

  (經二七?二)夏,六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鄭伯,同盟于幽。

  (經二七?三)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

  (傳)原仲者何?陳大夫也。大夫不書葬,此何以書?通乎季子之私行也。何通乎季子之私行?辟內難也。君子辟內難而不辟外難。內難者何?公子慶父、公子牙、公子友皆莊公之母弟也。公子慶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脅公,季子起而治之,則不得與于國政,坐而視之則親親。因不忍見也,故於是復請至于陳,而葬原仲也。

  (經二七?四)冬,杞伯姬來。

  (傳)其言來何?直來曰來,大歸曰來歸。

  (經二七?五)莒慶來逆叔姬。

  (傳)莒慶者何?莒大夫也。莒無大夫,此何以書?譏。何譏爾?大夫越竟逆女,非禮也。

  (經二七?六)杞伯來朝。

  (經二七?七)公會齊侯于城濮。

  莊公(經二八?一)二十有八年

  春,王三月甲寅,齊人伐衛,衛人及齊人戰,衛人敗績。

  (傳)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戰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春秋》伐者為客,伐者為主,故使衛主之也。曷為使衛主之?衛未有罪爾。敗者稱師,衛何以不稱師?未得乎師也。

  (經二八?二)夏,四月丁未,邾婁子瑣卒。

  (經二八?三)秋,荊伐鄭,公會齊人、宋人、邾婁人救鄭。

  (經二八?四)冬,筑微。大無麥、禾。

  (傳)既見無麥、禾矣,曷為先言筑微,而後言無麥、禾?諱以兇年造邑也。

  (經二八?五)臧孫辰告糴于齊。

  (傳)告糴者何?請糴也。何以不稱使?以為臧孫辰之私行也。曷為以為臧孫辰之私行?君子之為國也,必有三年之委;一年不熟,告糴,譏也。

  莊公(經二九?一)二十有九年

  春,新延廄。

  (傳)新延廄者何?修舊也。修舊不書,此何以書?譏。何譏爾?兇年不修。

  (經二九?二)夏,鄭人侵許。

  (經二九?三)秋,有蜚。

  (傳)何以書?記異也。

  (經二九?四)冬,十有二月,紀叔姬卒。

  (經二九?五)城諸及防。

  莊公(經三十?一)三十年

  春,王正月。(經三十?二)夏,師次于成。

  (經三十?三)秋,七月,齊人降鄣。

  (傳)鄣者何?紀之遺邑也。降之者何?取之也。取之則曷為不言取之?為桓公諱也。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盡也。

  (經三十?四)八月癸亥,葬紀叔姬。

  (傳)外夫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隱之也。何隱爾?其國亡矣,徒葬乎叔爾。

  (經三十?五)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經三十?六)冬,公及齊侯遇于魯濟。

  (經三十?七)齊人伐山戎。

  (傳)此齊侯也,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子司馬子曰:“蓋以操之為已蹙以矣!”此蓋戰也,何以不言戰?《春秋》敵者言戰,桓公之與戎狄,驅之爾。

  莊公(經三一?一)三十有一年

  春,筑臺于郎。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臨民之所漱浣也。

  (經三一?二)夏,四月,薛伯卒。

  (經三一?三)筑臺于薛。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遠也。

  (經三一?四)六月,齊侯來獻戎捷。

  (傳)齊,大國也,曷為親來獻戎捷?威我也。其威我奈何?旗獲而過我也。

  (經三一?五)秋,筑臺于秦。

  (傳)何以書?譏。何譏爾?臨國也。

  (經三一?六)冬,不雨。

  (傳)何以書?記異也。

  莊公(經三二?一)三十有二年

  春,城小穀。

  (經三二?二)夏,宋公、齊侯遇于梁丘。

  (經三二?三)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傳)何以不稱弟?殺也。殺則曷為不言刺?為季子諱殺也。曷為為季子諱殺?季子之遏惡也,不以為國獄,緣季子之心而為之諱。季子之遏惡奈何?莊公并將死,以病召季子,季子至而授之以國政,曰:“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將焉致乎魯國?”季子曰:“般也存,君何憂焉?”公曰:“庸得若是乎?牙謂我曰:‘魯一生一及,君已知之矣。’慶父也存。”季子曰:“夫何敢?是將為亂乎!夫何敢!”俄而,牙弒械成。季子和藥而飲之,曰:“公子從吾言而飲此,則必可以無為天下戮笑,必有後乎魯國。不從吾言而不飲此,則必為天下戮笑,必無後乎魯國。”於是從其言而飲之,飲之無傫氏,至乎王堤而死。公子牙今將爾,辭曷為與親弒者同?君親無將,將而誅焉。然則善之與?曰:然。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季子殺母兄,何善爾?誅不得辟兄,君臣之義也。然則曷為不直誅,而酖之?行諸乎兄,隱而逃之,使托若以疾死然,親親之道也。

  (經三二?四)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寢。

  (傳)路寢者何?正寢也。

  (經三二?五)冬,十月乙未,子般卒。

  (傳)子卒云子卒,此其稱子般卒何?君存稱世子,君薨稱子某,既葬稱子,逾年稱公。子般卒,何以不書葬?未逾年之君也。有子則廟,廟則書葬;無子不廟,不廟則不書葬。

  (經三二?六)公子慶父如齊。狄伐邢。

  公羊傳?閔公

  閔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

  (傳)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弒君不言即位。孰繼?繼子般也。孰弒子般?慶父也。殺公子牙,今將爾,季子不免。慶父弒君,何以不誅?將而不免遏惡也。既而不可及,因獄有所歸,不探其情而誅焉,親親之道也。惡乎歸獄?歸獄仆人鄧扈樂。曷為歸獄仆人鄧扈樂?莊公存之時,樂曾淫于宮中,子般執而鞭之。莊公死,慶父謂樂曰:“般之辱爾,國人莫不知,盍弒之矣?”使弒子般,然後誅鄧扈樂而歸獄焉,季子至而不變也。

  (經一·二)齊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經一·三)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洛姑。季子來歸。

  (傳)其稱季子何?賢也。其言來歸何?喜之也。

  (經一·四)冬,齊仲孫來。

  (傳)齊仲孫者何?公子慶父也。公子慶父,則曷為謂之齊仲孫?系之齊也。曷為系之齊?外之也。曷為外之?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子女子曰:“以‘春秋’為《春秋》,齊無仲孫,其諸吾仲孫與?”

  閔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齊人遷陽。

  (經二·二)夏,五月乙酉,吉禘于莊公。

  (傳)其言吉何?言吉者,未可以吉也。曷為未可以吉?未三年也。三年矣,曷為謂之未三年?三年之喪,實以二十五月。其言于莊公何?未可以稱宮廟也。曷為未可以稱宮廟?在三年之中矣。吉禘于莊公,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不三年也。

  (經二·三)秋,八月辛丑,公薨。

  (傳)公薨何以不地?隱之也。何隱爾?弒也。孰弒之?慶父也。殺公子牙,今將爾,季子不免。慶父弒二君,何以不誅?將而不免,遏惡也;既而不可及,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經二·四)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婁。

  (經二·五)公子慶父出奔莒。

  (經二·六)冬,齊高子來盟。

  (傳)高子者何?齊大夫也。何以不稱使?我無君也。然則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爾?正我也。其正我奈何?莊公死,子般弒,閔公弒,比三君死,曠年無君。設以齊取魯,曾不興師,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或曰自鹿門至于爭門者是也,或曰自爭門至于吏門者是也。魯人至今以為美談,曰:“猶望高子也。”

  (經二·七)十有二月,狄入衛。鄭棄其師。

  (傳)鄭棄其師者何?惡其將也。鄭伯惡高克,使之將逐而不納,棄師之道也。

  公羊傳?僖公

  僖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

  (傳)公何以不言即位?繼弒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稱子何?臣、子一例也。

  (經一·二)齊師、宋師、曹師次于聶北,救邢。

  (傳)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孰亡之?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曷為先言次而後言救?君也。君則其稱師何?不與諸侯專封也。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諸侯之義不得專封也。諸侯之義不得專封,則其曰實與之何?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力能救之,則救之可也。

  (經一·三)夏,六月,邢遷于陳儀。

  (傳)遷者何?其意也。遷之者何?非其意也。

  (經一·四)齊師、宋師、曹師城邢。

  (傳)此一事也,曷為復言齊師、宋師、曹師?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

  (經一·五)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齊人以歸。

  (傳)夷者何?齊地也。齊地,則其言齊人以歸何?夫人薨于夷,則齊人以歸。夫人薨于夷,則齊人曷為以歸?桓公召而縊殺之。

  (經一·六)楚人伐鄭。八月,公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婁人于朾。九月,公敗邾婁師于纓。

  (經一·七)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犁,獲莒挐。

  (傳)莒挐者何?莒大夫也。莒無大夫,此何以書?大季子之獲也。何大乎季子之獲?季子治內難以正,禦外難以正。其禦外難以正奈何?公子慶父弒閔公,走而之莒,莒人逐之,將由乎齊,齊人不納,卻反舍于汶水之上,使公子奚斯入請。季子曰:“公子不可以入,入則殺矣!”奚斯不忍反命于慶父,自南涘,北面而哭。慶父聞之曰:“嘻!此奚斯之聲也,諾已。”曰:“吾不得入矣!”於是抗輈經而死。莒人聞之曰:“吾已得子之賊\矣!”以求賂乎魯。魯人不與,為是興師而伐魯,季子待之以偏戰。

  (經一·八)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喪至自齊。

  (傳)夫人何以不稱姜氏?貶。曷為貶?與弒公也。然則曷為不於弒焉貶?貶必於其重者,莫重乎其以喪至也。

  僖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城楚丘。

  (傳)孰城之?城衛也。曷為不言城衛?滅也。孰滅之?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也。然則孰城之?桓公城之。曷為不言桓公城之?不與諸侯專封也。曷為不與?實與而文不與。文曷為不與?諸侯之義,不得專封。諸侯之義不得專封,則其曰實與之何?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力能救之,則救之可也。

  (經二·二)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哀姜。

  (傳)哀姜者何?莊公之夫人也。

  (經二·三)虞師、晉師滅夏陽。

  (傳)虞,微國也,曷為序乎大國之上?使虞首惡也。曷為使虞首惡?虞受賂,假滅國者道,以取亡焉。其受賂奈何?獻公朝諸大夫而問焉,曰:“寡人夜者寢而不寐,其意也何?”諸大夫有進對者曰:“寢不安與?其諸侍御有不在側者與?”獻公不應。荀息進曰:“虞郭見與?”獻公揖而進之,遂與之入而謀\曰:“吾欲攻郭,則虞救之;攻虞,則郭救之,如之何?愿與子慮之。”荀息對曰:“君若用臣之謀\,則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爾,君何憂焉?”獻公曰:“然則奈何?”荀息曰:“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白璧,往必可得也。則寶出之內藏,藏之外府;馬出之內廄,系之外廄爾,君何喪焉?”獻公曰:“諾。雖然,宮之奇存焉,如之何?”荀息曰:“宮之奇知則知矣!雖然,虞公貪而好寶,見寶必不從其言,請終以往。”於是終以往,虞公見寶許諾。宮之奇果諫:“記曰:‘唇亡則齒寒。’虞、郭之相救,非相為賜,則晉今日取郭,而明日虞從而亡爾。君請勿許也。”虞公不從其言,終假之道以取郭。還,四年,反取虞。虞公抱寶牽馬而至。荀息見曰:“臣之謀\何如?”獻公曰:“子之謀\則已行矣,寶則吾寶也,雖然,吾馬之齒亦已長矣!”蓋戲之也。夏陽者何?郭之邑也。曷為不系于郭?國之也。曷為國之?君存焉爾。

  (經二·四)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澤。(傳)江人、黃人者何?遠國之辭也。遠國至矣,則中國曷為獨言齊、宋至爾?大國言齊、宋,遠國言江、黃,則以其餘為莫敢不至也。

  (經二·五)冬,十月,不雨。

  (傳)何以書?記異也。(經二·六)楚人侵鄭。

  僖公(經三·一)三年

  春,王正月,不雨。

  (經三·二)夏,四月,不雨。

  (傳)何以書?記異也。

  (經三·三)徐人取舒。

  (傳)其言取之何?易也。

  (經三·四)六月,雨。

  (傳)其言六月雨何?上雨而不甚也。

  (經三·五)秋,齊侯、宋公、江人、黃人會于陽穀。

  (傳)此大會也,曷為末言爾?桓公曰:“無障穀,無貯粟,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

  (經三·六)冬,公子友如齊蒞盟。

  (傳)蒞盟者何?往盟乎彼也。其言來盟者何?來盟于我也。(經三·七)楚人伐鄭。

点击下载App,搜索"春秋公羊傳",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