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慎行论2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春秋左传",免费读到尾

  求人【正文】

  五曰: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①。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②,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

  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③。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④,此二国者,虽至于今存可也。则是国可寿也⑤。有能益人之寿者,则人莫不愿之;今寿国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过矣。

  尧传天下于舜,礼之诸侯,妻以二女⑥,臣以十子,身请北面朝之:至卑也。伊尹,庖厨之臣也⑦;傅说,殷之胥靡也⑧,皆上相天子:至贱也。禹东至搏木之地⑨,日出九津⑩,青羌之野,攒树之所,天之山,鸟谷、青丘之乡,黑齿之国;南至交阯、孙朴续之国,丹粟漆树沸水漂漂九阳之山,羽人、裸民之处,不死之乡;西至三危之国,巫山之下,饮露吸气之民,积金之山,其肱、一臂、三面之乡;北至人正之国,夏海之穷,衡山之上,犬戎之国,夸父之野,禺强之所,积水、积石之山。不有懈堕,忧其黔首,颜色黎黑,窍藏不通,步不相过,以求贤人,欲尽地利:至劳也。得陶、化益、真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

  昔者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十日出而焦火不息,不亦劳乎?夫子为天子,而天下已治矣,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故贤主之于贤者也,物莫之妨,戚爱习故不以害之,故贤者聚焉。贤者所聚,天地不坏,鬼神不害,人事不谋,此五常之本事也。

  皋子,众疑取国,召南宫虔、孔伯产而众口止。

  晋人欲攻郑,令叔向聘焉,视其有人与无人。子产为之诗曰:“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叔向归曰:“郑有人,子产在焉,不可攻也。秦、荆近,其诗有异心,不可攻也。”晋人乃辍攻郑。孔子曰:“《诗》云:‘无竞惟人。’子产一称而郑国免。”【解说】

  本篇旨在阐发“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的政治主张,着重论述君主求贤的态度。作者把这种态度概括为八个字:“极卑极贱,极远极劳”,要君主屈尊下士,惟贤是举,不避遥远劳苦。即使如此,有些贤士仍然难以求致,坚辞天下的许由就是这样。因此,贤主求贤还需排除干扰,精诚专一,孜孜不息。最后,文章以皋子和郑国赖贤者得安为例,说明“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的道理。【注释】

  ①必贤人:一定要依赖贤人。

  ②七十一圣:具体所指不详。

  ③以:用。

  ④虞用宫之奇、吴用伍子胥之言:这是假设之辞。春秋时期,虞国国君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谏,吴国国君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谏,最终都导致了灭亡。

  ⑤寿:用如使动。

  ⑥妻:用如动词,以女嫁人。

  ⑦臣:奴隶。

  ⑧胥靡:刑徒,受刑而罚作劳役的罪人。

  ⑨榑(fú)木:传说中的地名,即扶桑,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的尽头。

  ⑩九津:当为传说中的山名,日出之处。津:崖(依高诱注)。

  青羌之野:东方的原野。

  攒(cuán)树之所:树木丛生之处。攒,聚集。

  (mǐn)天之山:耸入云天的高山。,抚。

  鸟谷:未详。松皋圆等疑作“旸谷”(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引)。青丘:传说中东方海外之国,产九尾狐。

  黑齿之国:传说中东方国名,其民皆黑齿。

  交阯:古地名,指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一带。孙朴续:未详,疑为二地名。

  丹粟:丹砂,因为形状如粟,故称“丹栗”。沸水:喷泉,多指温泉。沸,泉水喷涌的样子。漂漂:水流急速的样子。九阳之山:南方山名。依五行学说,南方积阳,阳数终于九,故称“九阳之山”。

  羽人、裸民: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国家,据说羽人国的人长着翅膀,裸民国的人不穿衣服。

  不死之乡:不死国,传说中的国家,据说那里的人长生不老。

  三危:神话中的西方山名,传说山上住着西王母的三只青鸟。

  巫山:山名,在四川巫山县东,属巴山山脉。关于这座山也有很多神话传说。

  饮露吸气之民:以清虚之道养生全性的仙人。这里指其民所居之处。

  积金之山:西方山名。西方属金,所以称为“积金之山”。

  其肱:即“奇(jī)肱”。奇肱、一臂、三面:都是神话传说中的西方国家。奇肱国的人“一臂三目”,一臂国的人“一臂一目一鼻孔”,三面国人则生着三张脸。

  人正:地名,据说在北海。

  夏海:大海,指传说中的北海。夏,大。穷:尽头。

  衡山:传说中最北方的山。

  犬戎: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国。

  夸父(fǔ):神话中的勇士,曾与太阳赛跑,半路渴死。

  禺强:北海之神,传说人面鸟身。

  积水:当为山名。积石:山名,大积石山在今青海省南部,小积石山在今甘肃临夏西北,传说禹疏导河水曾至此二山。

  懈堕:懈怠。堕,通“惰”。

  窍:九窍。藏(zdàg):五脏。

  步不相过:走路后脚不能超过前脚,步子很小,行动很慢,这是非常疲惫的表现。

  尽地利: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之利。尽,用如使动。

  陶(yáo):即皋陶。化益:即伯益。真窥:疑为“直窥(chēng)”之讹(依毕沅校说),《荀子·成相》作“直成”。直成、横革:也是禹的臣,事不详。之交:不详。梁玉绳疑为“支父”之讹,即《贵生》、《尊师》等篇的子州支父,然此处与《贵生》、《尊师》所载支父事不同,疑未是。

  铭:在金石上刻写文字。金:钟鼎等铜器。石:指碑碣等。

  盘:浅而敞口的器皿,一般为铜制,用于沐浴或盛物。盂:碗状盛食器。

  朝:拜见。沛泽:水草丰茂的大泽。

  焦火:炬火。焦,通“爝”。火炬。息:熄灭。

  夫子:指许由。

  属(zhǔ):交付,委托。

  啁噍(zhōujiāo):鸟名,即鹪鹩(jiāoliáo),又名桃雀。

  偃(yǎn)鼠:鼠类,又作“鼹鼠”。

  已:句尾语气词。

  恶(wú):何,哪里。

  箕山:在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后世又名“许由山”。

  颍水: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阳:水的北岸。

  经:理,治。

  妨:妨害。

  戚:亲属。爱:爱幸的人。习:近习,身边的人。故:故旧。“戚爱习故”都是“以”的宾语。

  坏:毁坏,使衰败。

  五常:同“五教”,五种封建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皋子:人名,当为贤者,其事未详。许维遹以为即《列女传》中的“睪子”,亦即伯益。

  南宫虔、孔伯产:据文意,当是皋子罗致门下的贤者。

  聘:聘问,者侯间派大夫问候修好。

  为之诗:给他诵诗。这是一个双宾语句。子产所诵见《诗经·郑风·褰裳》。

  惠:爱。

  褰(qiān):把衣服提起来。裳:下衣。洧(wiě):水名,源出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春秋时其地属郑。

  士:未婚男子。

  其诗有异心:子产以男女情爱喻晋郑两国关系,意思是说如果晋不与郑修好(“子不我思”),郑就将与他国结盟(“岂无他士”),所以说“其诗有异心”。在外交场合赋诗言志,这是春秋时期的普遍风气。

  无竞惟人:国家强大完全在于有贤人。无,发语词,无义。竞,强。诗句见《诗经·大雅·抑》。

  称:这里指诵诗。

  察传【正文】

  六曰: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①,玃似母猴②,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③,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句践于太宰嚭④,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⑤,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⑥,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⑦,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⑧,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⑨,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⑩,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解说】

  本篇指出对传言必须加以辨察,以定其是非。作者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文章意在向君主建白治国方策,而又善于以日常生活中的习见现象为例加以论证,所以读来非常亲切、生动,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些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论说技巧。

  关于察传的方法,作者只是提出“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即根据情理加以判断。这与我们今天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注释】

  ①玃(jué):兽名,似猕猴而形体较大。

  ②母猴:兽名,又称猕猴、沐猴。

  ③而:如果。审:审察。

  ④太宰嚭(pǐ):伯嚭,春秋楚人,为吴王夫差太宰,所以称为“太宰嚭”。夫差败越之后,伯嚭接受越人贿赂,极力劝说夫差允许越国求和,使吴国终为越王勾践所灭。

  ⑤智伯:名瑶,春秋晋哀公卿。赵襄子:名无恤,晋卿。张武:智伯的家臣。张武劝智伯纠合韩康子、魏桓子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后韩、赵、魏三家暗中联合,反灭了智伯。

  ⑥熟论:深入研究、考察。

  ⑦乐正:乐官之长。夔(kuí):人名,善音律,舜时为乐正。

  ⑧传教:传布教化。古人认为音乐与推行教化关系极大,把音乐看作移风易俗的工具。

  ⑨重(chóng)黎:相传尧时掌管时令,后为舜臣。草莽:草野,指民间。

  ⑩六律:指音乐上作为基准的各种乐调。古代以长短不同的竹管定音,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

  五声:指宫商角征羽五音。

  通:调和。八风:八方之风。

  节:关键。

  平:安定。

  溉:灌注。汲:打水。这里“溉”“汲”连用,就是打水的意思。

  史记:记载历史的书。

  豕:猪。涉河:渡黄河。

  己亥:干支纪日。

  古文“己”与“三”、“豕”与“亥”字形相近易混。

  经:界限。

  缘:顺着。为:动词,这里指审察。

点击下载App,搜索"春秋左传",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