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刮痧疗法的经络理论2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刮沙健康法大全",免费读到尾

  (二)六腑

  1、胆

  胆,即胆囊,为一囊性器官。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直接相连,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饮食物的正常消化。

  胆汁味苦,其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水谷之纳化,故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所控制与调节。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生化正常,排泄畅达,脾胃的运化功能也就健旺。反之,若肝失疏泄,则可导致胆汁生成和排泄异常,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可出现多种消化不良症状,如胁下胀满疼痛,食欲减退,腹胀,便溏等。若胆汁上逆,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症。若胆汁外溢,逆流入血脉,熏染肌肤,则可发作黄疸,可见一身面目发黄等病症。

  总之,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故胆为六腑之一。但是,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与胃、肠等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2、胃

  胃,又称胃脘,分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胃与脾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为表里。

  (1)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

  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部分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方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可以看出,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胃功能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

  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正是由于脾胃具有消化饮食物,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中医临床诊治疾病,都十分重视“胃气”的盛衰。一般而言,胃气不衰,预后较好;胃气衰竭,则预后多为不且。所以又有“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说法,并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治疗原则。

  (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在藏象学说中,主要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机体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因此,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胃的通降作用即是降浊,而浊降则是受纳得以正常的前提条件。所以,若胃失和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由于浊气在上还可发生口臭、脘腹胀满疼痛,以及大便秘结不通等病症。若胃气不仅失于和降,进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3、小肠

  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有经脉相互络属,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1)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的受盛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明小肠为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之盛器。二是指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小肠有化物功能,则体现于将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从而将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以利于彻底吸收。

  (2)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将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膀胱。这就进一步指出,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与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也就是说小肠内的水液量之多寡与尿量有关。

  总之,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在水谷化为精微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亦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的功能失调,既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之便溏、泄泻等症。

  4、大肠

  大肠居于下腹中,其上口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其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大肠与肺有经脉相互络属,故相为表里。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而排出体外。可以看出,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亦是胃的降浊功能的沿伸,同时亦与肺的肃降有关。正是由于大肠具有吸收部分水液的作用,因而又有“大肠主津”的说法。

  5、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在人体脏腑之中,膀胱是人体多余水液汇聚之处。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膀胱和肾直接相通,二者又有经脉相互络属,故膀胱与肾相为表里。

  膀胱是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之一,人体饮入的水液,在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化为津液分布于全身。而经过津液代谢后多余的水液,经三焦通调之道而下达于肾和膀胱,并由膀胱暂时贮存之。故尿液为津液所化,是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尿液在膀胱内贮留至一定程度时,在膀胱气化作用下,以排出体外。

  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气化,实际上隶属于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或为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应当指出,膀胱的这些病变,归根结底,亦多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6、三焦

  三焦亦为六腑之一。因为在人体十二脏腑中,唯它最大,故又有“孤府”之称。正如《类经》所指出的,三焦是“藏府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藏,一腔之大府也。”

  三焦的生理功能,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来理解。

  在整体方面,可概括为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通行元气、疏通水道,水液运行之通路。

  1.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布达于周身,以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从而起到主持诸气的作用。

  2.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是人体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全身的津液代谢,是由肺、脾胃和肠、肾、膀胱等许多脏腑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水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因此,三焦的功能正常,则水道通调,津液代谢方能维持正常。若三焦不利,气机阻塞,则津液代谢障碍,而肺、脾、肾等脏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因而常可致水湿之邪泛滥,可形成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

  应当指出,三焦的上述两个方面的功能,是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水液的运行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人体的气是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的。因此,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必然是血或津液的通道;津液升降出入的通道,亦必然是气的通道。

  在局部方面三焦划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等部位,各部位又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

  上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即包括了心、肺两脏。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将饮食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故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以“开发”、“宣化”和“若雾露之溉”为主。也就是说,上焦是主气的升发和宣散,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了脾胃在内。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其生理功能特点,以“泌糟粕,蒸津液”为主,为升降之枢。枢,即指枢纽。

  下焦下焦的部位是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如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等,均属于下焦。下焦的生理功能,是指排泄糟粕和尿液。故其功能特点,以向外排出糟粕和水液为主。

  二、经络的构造与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有一个经络系统,它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路。“经”,指的是主干;“络”,指的是分支。人体通过经络把各个组织器官连成一个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经络具有流通气血、营养全身、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作用。

  当人体有病时,如外感风寒,首先侵袭皮毛肌表,进而传入肺脏引起咳嗽、胸痛、吐痰。相反,内脏有病,又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如肾病可见腰痛,肝病可见胁痛等。由于每条经络都分别属于某一脏腑,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病人临床出现的症候进行辨证,判定病在哪一经或哪几经、哪一脏腑或哪几脏腑,然后再有的放矢地选穴配方,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因此,经络不论在诊断或治疗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其基本内容列表如下(表1):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都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根据阴阳学说而给予不同名称,如将其中隶属于六腑,循行于四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隶属于五脏,循行于四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并根据阴阳衍化的道理分为三阴三阳,这样就订出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等十二经脉名称。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它们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的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是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经同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便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等等;在四肢又通过络脉的衔接加强了表里经之间的联系。这样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就形成了六组表里络属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十二经脉的交接:①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趋足心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跗上斜趋足大趾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②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在头面部相接。如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都通过于鼻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均通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均通于目外眦。③阴经与阴经(即手足三阴经)在胸部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由于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所以就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内到脏腑器官,外达肌表,营养全身。其流注次序列表示意如下(表2):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

  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其中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带脉起于胁下,环行腰间一周。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腿股内侧上行,至咽喉与任脉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跗外侧,沿腿膝外侧上行,至项后与督脉会合。阴跷起于足跟内侧,随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沿足太阳经上额,于项后会合足少阳经。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刮痧治疗的基础。

  (三)经络的作用

  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四)经络在临床中的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喘促、胸闷、胸痛等肺的病症。说明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变途径。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例如,心移热于小肠,肝病影响到胃,胃病影响到脾等,这是脏腑病变通过经络传注而相互影响的结果。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应到体表组织器官,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心火上炎可致舌部生疮,大肠、胃腑有热可致牙龈肿痛等等。都说明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2.指导辨证归经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例如,头痛一症,即可根据经脉在头部的循行分布而辨别,其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颈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项者多与厥阴经有关。又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此外,某些疾病的过程中常发现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和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电阻改变等,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肠痈(阑尾炎)患者,有时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巨虚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有时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刮痧临床上采用刮痧板循经刮拭(用棱角)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作诊断参考。

  3.指导刮痧治疗刮痧治病是通过刮拭腧穴,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刮痧选穴,一般是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胃痛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胁痛循经远取阳陵泉、太冲等。又如头痛,因前头痛与阳明经有关,可循经远取上肢的合谷穴,下肢的内庭穴治疗等等。

点击下载App,搜索"刮沙健康法大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