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明堂灸经",免费读到尾

  志室二穴,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三寸半陷者中,正坐微俯而取之,灸七壮。主腰

  痛脊急,两胁胀满,大便难,食饮不下,背气俯仰不得也。

  背人形第四

  属性:岐伯灸法∶疗头旋,目眩,及偏头痛不可忍,牵眼KTKT不远视,灸两眼小上发际,各

  一壮,立瘥。

  长强一穴,在腰俞下脊骸端陷者中,灸五壮。主腰脊急强不可俯仰,癫狂病,大

  小便难,洞泄不禁,五淋,久痔,小儿惊痫病。

  背人形第四

  委中二穴,在曲内两筋两骨中,宛宛是也,令病患合面卧,舒挺两脚取之,灸三壮。主脚弱无力,腰尻重,曲中筋急,半身不遂。

  背人形第五

  属性:陶道一穴,在项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头目眩重,疟寒热洒淅矣。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宛宛中,灸三壮。主肺寒热,肺痿,上喘咳

  嗽,唾血,胸胁气满不得卧,不嗜食,汗不出,及背强弦急也。

  神道一穴,在五椎下间陷者中,灸五壮。主身热头痛进退,往来疟,恍惚悲愁

  背人形第五

  噫嘻二穴,在第六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灸五壮。主疟久不愈者,背气满闷,

  胸中气噎,劳损虚乏不得睡也。

  阳刚二穴,在十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微俯而取之,灸七壮。主饮食不下

  ,腹中雷鸣,腹满胪胀,大便泄,消渴,身热,面目黄,不嗜食,怠惰也。

  三焦俞二穴,在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正坐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背痛,身

  热,腹胀肠鸣,腰脊急强也。

  卷中

  背人形第六

  属性:玉枕二穴,在络却后七分半侠脑卢旁一寸三分,入发际三寸,灸三壮。主头重如

  石,目痛如脱,不能远视。

  背人形第六

  天牖二穴,在白骨穴下发际宛宛中,灸三壮。主瘰寒热,颈有积气,暴聋,肩

  中痛,头风目眩,鼻塞不闻香臭。

  神堂二穴,在五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取之,灸三壮。主肩背连胸痛不可

  俯仰,腰脊急强,逆气上攻,时复噎也。

  命门一穴,在十四椎节下间,微俯而取之,灸三壮。主身热如火,头痛如破,寒

  热疟,腰腹相引痛。

  白环俞二穴,在二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灸三壮。主腰脊急强不能俯仰,起坐

  难,手足不仁,小便黄,腰尻重不举也。

  承扶二穴,在尻臀下衡文中,灸三壮。主腰脊尻臀股阴寒痛五肿,痔疾泻鲜血,

  尻椎中肿。大便难,小便不利。

  背人形第七

  属性:背人形第七

  天柱二穴,在项后大筋外宛宛中。灸三壮。主头晕脑重,目如脱,项如拔,项痛

  急强,左右罔顾也。

  魄户二穴,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三寸,正坐取之宛宛中。灸五壮。主肩膊间急痛,

  背气不能引顾,咳逆上喘也。

  意舍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正坐阔肩取之。灸七壮。主胸胁胀

  满,背痛,恶寒,饮食不下,呕吐不留住也。

  悬枢一穴,在第十一椎节下陷者中。灸三壮。主腹中积气上下行,腠中尽痛也。

  胞肓二穴,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俯而取之。灸五壮。主腰痛不可

  忍,俯仰难,恶寒,小便涩也。

  中膂俞二穴,在第二十椎下,两旁各一寸半。主腰痛不可俯仰,夹背膂痛,上下

  按之,应者从项后至此穴,痛者灸之立愈也。

  >背人形第八

  属性:强间一穴,在后顶后一寸五分宛宛中。灸三壮。主头痛如针刺,不可动,项如拔

  ,左右不得顾。岐伯曰∶兼治风痫病。

  翳风二穴,在耳后尖角陷者中,按之引耳是也。灸三壮。主耳鸣聋失欠,暴哑不

  能言,口噤不开,及口吻也。

  列缺二穴,在腕上一寸,筋骨罅间宛宛中。灸三壮。主偏风,半身不举,口,

  腕劳肘臂痛,及疟,面色不定。

  合谷二穴,一名虎口,在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灸三壮,主疟寒热,热病汗

  不出,目不明,生白翳,皮肤痂疥,遍身风疹。

  飞阳二穴,在外踝上七寸陷者中。灸五壮。主体重,起坐不能步,失履不收,脚

  酸重,战栗不能久立。

  背人形第八r

  附阳二穴,在外踝上二寸后筋骨间陷者中。灸五壮。主腰痛不能久立,腿膝胫酸重,

  筋急,屈伸难,坐不能起,四肢不举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明堂灸经",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