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明堂灸经",免费读到尾

  正人形第十九

  属性:尺泽二穴,在肘中约上两筋动脉中。甄权云∶在臂屈伸横纹中,筋骨罅陷者中,

  不宜灸。主癫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头。

  天枢二穴,夹脐两傍各二寸陷者中。灸五壮。主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

  ,女子漏下赤白,及肚大坚,食不化,面色苍苍也。

  曲骨一穴,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其毛际陷者中。灸七壮。主五淋,小便黄,

  水病胀满,妇人带下赤白,恶合阴阳,小便闭涩不通,但是虚乏冷极者,皆宜灸之。

  阳陵泉二穴,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灸一壮。主膝股内外廉痛不仁,屈伸难,

  及喉中鸣,惊恐如人将捕之。

  正人形第十九

  丘墟二穴,在外踝如前,去临泣三寸。灸三壮。主胸胁痛,善太息,胸满膨膨然

  ,足腕不收,足胫偏细。

  正人形第二十

  属性:正人形第二十

  率谷二穴,在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陷者宛宛中,嚼而取之。灸三壮。主醉后酒

  风发,头重,皮肤肿,两角眩痛也。

  中府二穴,在云门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灸五壮。主肺急,胸中

  满,喘逆,唾浊,善噎,皮肤痛也。

  养老二穴,在手太阳踝骨上一穴,后一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肩欲折,臂如拔,

  手不能自上下也。

  张文仲传《神仙灸法》∶疗腰重痛,不可转侧,起坐难,及冷痹,脚筋挛急不可屈伸。

  灸曲两文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艾炷才烧到肉,初觉痛,便用两人

  两边齐吹至火灭。午时着灸,至人定已来,自行动脏腑一两回,或脏腑转动如雷声,其疾立

  愈。此法神效,卒不可量也。

  背人形第一

  属性:背人形第一

  风府一穴,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禁不可灸。主头痛,项急不得顾,

  暴喑不得言,多悲恐惊悸,狂走欲自杀,目反视。

  大杼二穴,在项第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颈项痛,不可俯仰,

  左右罔顾,癫病螈,身热目眩,项强急,卧不安席。

  心俞二穴,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寒热心痛,背相引痛,

  胸中满闷,咳嗽不得息,烦心,多涎,胃中弱,食饮不可,目KTKT泪出,悲伤也。

  膈俞二穴,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咳逆,呕吐,膈上寒,

  食饮不下,胁腹满,胃弱食少,嗜卧怠惰,不欲动身。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七壮。主咳逆,两胁满闷,肋中

  痛,目生白翳,气短,唾血,目上视,多怒,狂衄,目KTKT无远视也。

  肾俞二穴,在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壮。主腰疼不可俯仰,转侧难

  ,身寒热,饮食倍多,身羸瘦,面黄黑,目KTKT,兼主丈夫妇人久积冷气变成劳疾也。

  背人形第二

  属性:风门二穴,在第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头疼风眩,鼻衄不止

  ,鼻流清涕也。

  背人形第二

  魂户二穴,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灸三壮。主背田满闷,项急强不得顾

  ,劳损虚乏,尸厥走疰,胸背连痛也。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节下间,微俯而取之宛宛中,灸七壮。主四肢重,少气难言

  ,脊急强也。

  胃俞二穴,在第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宛宛中,灸七壮。主胃中寒气不能食,胸

  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腰脊痛,腹中鸣也。

  膀胱俞二穴,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七壮。主腰脊急强,腰以下

  酸重,劳损不仁,腹中痛,大便难也。

  仆参二穴,在跟骨下陷者中,拱足得之,灸三壮。主腰痛不可举足,承山下重,

  脚痿癫疾,尸厥,霍乱,马痫也。

  背人形第三

  属性:大椎一穴,在项第一椎下陷者中,灸七壮。主五劳虚损,七伤乏力,疰气背膊间

  闷,项强不得顾,及疟久不愈也。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下间宛宛中,灸三壮。主癫狂螈,怒欲杀人,狂走见鬼。

  秦承祖明堂云∶主小儿惊痫也。《千金》杨玄操同。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俯而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惊痫狂走,癫病多言

  ,脊急强,两目转上,及目瞪也。

  背人形第三

  胆俞二穴,在第十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正坐取之陷者中,灸五壮。主胸胁支满,

  呕无所出,舌干饮食不下。

  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灸五壮。主腹中胀满,引背间痛

  ,食饮多,身羸瘦,四肢烦热,嗜卧怠惰,四肢不欲动摇。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明堂灸经",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