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免费读到尾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夫人之生也,本乃神清心靜,及其長也,為情欲所牽如此者,欲生也。故欲字從谷、從欠,谷者無漏之稱,欠者不足之號。神有所愛為之情,心有所欲為之貪。亢倉子曰:水性本清而不得清,為土渾之;人性本靜而不得靜,為事汨之。汨者,亂也。太上言此二品,夫人神本好清靜而不得清靜者,為心不能體清靜之道,心有愛戀之情,故擾亂之,心不能得清靜矣。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心元本好清靜,而所以不得清靜者,為心中有好欲之貪而牽引之。故曰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文中子曰:靡者常樂無求,貪者常憂不足。爢者常樂無求則神好清,心好靜;貪者常憂則不足,心擾之,欲牽之。白雲翁曰:欲者,貪愛之源,奢淫之本。若人能稟此清淨之道,神必清,神清則心不能擾之,心靜則欲不能牽之。

  或曰:看此經者還得神磨而心不擾,還得心靜而欲不牽,有驗乎?答曰:昔唐懿宗皇帝有女號曰同昌公主,娶韋駙馬。公主欲其官嫌不自在,帝乃賜一宅,奇過王官,金樓玉閣,賜內庫錢五百萬貫。公主心中不足,重奏曰:無寶貨也。皇帝罄內庫之寶以實其宅,至于房攏戶牖,無不差珍異寶飾之。又以金銀為欄藥臼、食樻、水槽、金鐺、金盆瓮,以銀絲為笊籬箕筐,以水晶、瑠璃、玳瑁為床榻,以金龜銀驚。又琢五色為合盤,百寶為圖案。公主尚起欲心,又奏無米麥。皇帝開內庫,將到金麥銀米五十斛賜與公主。又奏曰:堂內無坐室幃幕。於是帝又賜公主連珍帳幔,綴珍珠為邊。又賜與公主寒溫藥一把,冬懸即暖,夏懸即涼。又賜公主九鸞寶釵一隻,每戴之頭上,有九色霞光。公主每出,乘之七寶車駕,四面綴五色玉,香囊貯辟寒香、辟邪香、辟塵香,皆別國之貢也。其筆上以雜寶龍腦,金屑刻鏤,水晶碼瑙等盤為龍鳳瑞,四面纓絡、珍珠裝綴於筆上,周圍之頂用碧玉蓮花,上綴金珍一顆,珠上霞光高三尺,四面用金絲掛玉流蘇,其中自然有天樂之音聲。每一出遊,香風滿路,馥郁芬芳,奇香半載不息,珠光燦爛,熒熒照耀。往往看之者唯見其目,不見其端。公主富貴甚

  極,尚有不足之心,意想皆不及蓬萊之境,因此而病。公主居於大內,自小常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甚謹。公主召醫官至,乃米宗為治之。至晚,與香臘燭二寸,使米宗歸之。其香氣酷烈異常,而散於四鄰。或有人登門而問之,米宗以實言之,是其燭香也。燭長二寸,被五色文,卷之而熱,至於天明,不盡香氣,三二百步聞之。其煙上結成華蓋樓臺之狀,仙花朵朵而奇異也。公主疾甚重,令左右取《太上老君清靜經》,於碧玉匣中取寶香名為通天之香,焚之,念此真經。未及一七遍,有朱衣使二人曰:府君請。公主曰:我乃帝王之女,安能坐邀我?令左右執之,左右弗應。其使曰:乃陰府之事,何管帝女。

  二使以手拽之起,公主叫左右,左右無救,被二使持駈擁而行。似出長安北門,行數里,公主害腳痛,不能行。一使曰:我取馬一疋。須臾牽馬,引白馬一疋。陰暗之中行百餘里,前到一大城中,亦有人煙。公主曰:我乃飢也。史曰:此中食皆焦竟爛心,不可聞見之。須臾,風吹復初如故。公主掩目不敢睹之。又見數十男女,脫衣露體以火燒鐵錍通紅絡其身,流血滿地,皆成血泥。公主問吏曰:此人何罪,受其苦痛?吏曰:此人於陽間乃奢佚之罪也。公主驚曰:我還如何?吏曰:亦復如是。須央之問,有鬼吏,頭生兩角,手提鐵槌曰:公主脫衣。公主曰:我乃帝王之女也。鬼曰:此問不管帝王女,脫衣。公主知不得已,而乃脫其冠服,默念《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真經》一卷。其鬼吏曰:疾脫衣。公主念經,又脫一件。其鬼吏遂以手攬其衣。公主身如熱油沃心而痛,又急念之,至三毒消滅之處,忽然見金光一道,其鬼吏盡皆乘空而禮拜,見一真人乘紫雲而下,乃太極真人也。太清官中聞念《混元老君常清靜經》。自念經一卷,已達三清之境,太上老君使吾下降幽獄,赦宥罪人。

点击下载App,搜索"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