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周游列国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让孔子的智慧照亮人生——献给孩子和家长的书",免费读到尾

  从五十五岁离鲁出走,到六十八岁碰壁回国,整整经历了十四年时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与困苦,面临着生死危难的煎熬,尽管困难重重,他依然毫不动摇,为了实现仁政德治的理想,他始终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到了黄河心不死,撞上南墙不回头,也许正是孔子这段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

  一、居卫期间

  1、卫女才智

  离开鲁国,一股凄凉之情油然而生。随着马蹄声声,车轮滚滚,离开祖国的孔子体验着魂断魄离的苦楚。

  一路上他紧锁眉头,心情十分郁闷。生性活泼的弟子们,十分理解老师的心情,此刻也一个个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经过了一路的沉寂,车子已进入卫国。卫国虽与鲁国相接,可境况大不一样。但见卫地一马平川,视野辽阔,树木葱茏,田地肥沃,百姓们正投身于春耕播种的农忙之中。看到这里,他那颗沉重的心,稍稍得到了舒缓。

  看见老师心情略有好转,颜回心中暗暗高兴,琢磨着得想个什么办法让老师开心才好,抬眼看见前面有一条小河,河水碧波荡漾,缓缓向东流去。河中一条小桥,一位年轻姑娘端着一盆衣服正往桥边走去,只见那姑娘身材婀娜,举止之间,气质不凡。

  颜回心中一动,起身施了一礼说:“老师已来到了卫国,是不是出去采采风,探探本地的风土民情。”

  孔子这才抬起头来,扫了车外一眼,顿时被外面的小桥流水所吸引,于是,点点头道:“好吧,停车,谁下去问一问。”

  子路本性喜动不好静,一路沉闷的气氛,早就憋不住了,一听可下去问问民情,当即自告奋勇道:“我去吧。”声落已经翻身下车。

  可是四面一看,只有一望无际的田野,一条静静东去的河流,并没有人。这可傻眼了,没有人向谁打听当地民风呀。

  子贡站在车上指着桥下洗衣的姑娘说:“那不是人么,可以去问问那姑娘呀。”

  “姑娘,我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向姑娘问东问西呢,这事我可干不来。”子路无奈地说。

  “这可是你自告奋勇的,干不来也得干呀。”子贡奚落道。

  “学弟,能不能帮学长一个忙。”子路涎着脸笑道。

  “让我当你的替罪羊,我可不干。”子贡一言戳穿了子路的诡计。

  “颜回学弟,这里面数你办法最多,心肠最好,你一定能帮学长这个忙的。”见子贡不愿意,子路只得向颜回求救。

  颜回腼腆地笑了笑说:“好吧,我去试试。”说着往桥边走去。来到桥边,看见那位姑娘拿着衣服正在水里不停地摆动,姑娘低着头,神情十分专注。根本不理睬站在旁边颜回。

  颜回这可为难了,这位姑娘不搭理自己,又如何与她说话呢。心里着急,只得暗暗思考对策,抬眼望了姑娘一眼,发现姑娘头上有把梳子,顿时有了主意。于是上前施礼道:“这位姑娘,在下请了。”

  姑娘这才回过头,看了颜回一眼道:“有什么事么?”

  颜回稽首道:“我有一座徘徊之山,百树生于上,有枝却无叶,万兽集其中,想借姑娘一面罗网来捕捉这些野兽。”

  姑娘听颜回这么一说,暗忖:这书生说的什么呀,又是山又是兽,看起来文质彬彬,不像是说胡话呀,哦,一定是有什么事,对我这个姑娘不好明说。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姑娘上下打量着颜回,看见颜回头上的一头乱发,心里恍然大悟:一定是要我头上的梳子。于是,她取下头上的梳子递了过去。

  “为什么给我梳子。”颜回有意问道。

  “这不是你自己说的么。”姑娘说道:“徘徊之山,不就是指头么;百树生其上,有枝而无叶,是头发;百兽集其中,是因为你一路奔波,几天没洗澡,所以头上长虱子了;借罗网来捕捉,不就是借梳子么。”

  听姑娘说得头头是道,颜回双手接过梳子,连声赞道:“姑娘真是蕙质兰心,说得很有道理,在下十分佩服。”

  当颜回兴冲冲地回来讲述借梳子的经过后,孔子点点头对弟子们说道:“颜回的采风表现得十分机智,而那姑娘能够这么快就猜到了谜底,说明她的聪慧,而且也由此可以看出卫国的教化的确比鲁国高了许多,看来我们这次来到卫国是走对了。”

  2、初拜卫灵公

  孔子领着弟子们来到了卫国的都城帝丘(今之河南濮阳县),但见长街之上,人烟稠密,熙来攘往,比肩接踵,真的是车水马龙,繁荣异常。

  见此情景他心里赞叹不已,由衷赞道:“这才是国家安定昌盛的标志呀。”

  正在这时,他的早期弟子卫国的大夫颜浊邹迎了过来:“老师辛苦了,弟子已在家里安排了住宿之处,请随弟子回家以便随时请教。”

  孔子点点头,一行人跟在后面。颜大夫是子路的内兄,一路上,子路向内兄讲述了老师离鲁的经过。

  颜浊邹听了后十分感概地说:“想不到鲁定公如此昏庸,我们在卫国也被老师的丰功伟绩所震撼,原以为鲁国在老师的治理下会强盛起来,却没想到被这样一位昏君所误。老师来到卫国,可是卫国的大幸,我会尽快禀告国君重用老师,让老师在这里尽展其才。”

  第二天一大早,颜大夫就来到宫中,向卫灵公报告道:“鲁国的大司寇孔夫子,率领三十名弟子客居卫国,其原因是鲁君沉湎于女色之中,不理朝政,拒不纳谏,夫子因无法实现辅助鲁君治国的理想,这才负气来到卫国。夫子现在五十五岁,身强力壮,学识渊博,尤其在治国安邦上颇有经验,因此特向主公推荐。”

  卫灵公年岁已大,坐在龙椅上已经昏昏欲睡,可听了颜大夫的启奏后,不觉精神一振,睁开眼睛问:“什么孔夫子,就是鲁国的大司寇么,他可是天下扬名的大圣人啦,既然来到了卫国,我就要委他以重任,让他为卫国效力,我们卫国定可以称霸诸侯了,大家说怎样。”

  宫中文武百官,本来在朝中议论鲁国的大司寇,都是佩服之极,可得知孔子真的来到卫国,尤其是国君还有重用之意,其嫉妒本性自然而生,于是均缄口不言。见没有人附和自己的观点,昏聩的灵公倒有点拿不定主意了,不过话已说得很满,一时也无法改口,看到颜大夫询问的目光,便一挥手道:“好吧,明天请夫子进宫来吧。”

  散朝之后,卫灵公暗忖,文武百官都不表态,我还是去问问南子吧。

  卫灵公对这位南妃可是宠爱有加,这南妃不仅年轻貌美,而且特别娇媚可人,灵公比他大了四五十岁,可谓老牛吃嫩草,尤其是南妃聪明伶俐,见识不凡,每每朝中大事委决不下,总是依赖这位宠妃来定夺。因此,是否启用孔夫子的大事也只有依靠南妃来拿主意。

  南妃事先已经得到了灵公想启用孔夫子的信息。这位南妃原本是一位淫荡的女子,而且恰值欲望炽烈春心荡漾之际,可这位老态龙钟的灵公,如何能够满足自己呢。免不了红杏出墙,与灵公身边的一位身强力壮的宠臣弥子暇勾搭上了。

  南妃想如果真让铁面无私的大司寇来治理卫国,他若发现了我们的关系,首先就会依照周礼杀了弥子暇的,自己也会身败名裂。这可不行,我一个女子,要紧的是眼前的幸福,至于卫国发展与我何相干,因此一定要设法阻止这个老东西启用他。

  她知道卫灵公生性多疑,而且是越老疑心越重,假如自己如果一口回绝,反而会引起老家伙的怀疑,一定得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她心思电转,很快找到了一个十分充足的理由。她装出深思熟虑的样子说:“鲁君对孔丘是十分重视的,曾委以重任,可他却忘恩负义,不知图报,竟因小事而负气出走,可见他并不是忠君的主儿。他的确很有本事,身边又有着文武双全的弟子,你一旦委他重任,他一旦生出异心,谁能驾驭他呢,卫国的江山岂不会落入外人之手。因此,对这个外人,我们还是观察一段时间再说,绝不可盲目用之。”

  听了南妃的话,灵公打消了使用他的念头,但因为知道他是列国中颇享盛名的圣人,为了沽钓爱贤之名,还是盛情接待了他们师徒。

  “天下盛赞夫子门下弟子人才济济,今日亲睹风采,有幸之至!还请夫子指点迷津,阐述治国安邦之道,以开寡人之茅塞。”卫灵公表面装得十分热情。

  听灵公如此一说,孔子暗忖:弟子之中确有许多贤哲之士,小者可辅助诸侯,大者胜似诸侯王公。既有可治千乘之国的贤士,也有可事工商贾肆的能人。的确是群星荟萃,可这些怎么能与一个刚见面的国君说呢?

  就在他思忖之际,卫国的公孙朝、弥子瑕、王孙贾等嫉贤妒能的大臣,见国君如此推崇孔子,心中极为不满,故意提出许多希奇古怪的问题,进行冷讽热嘲,故意刁难。

  面对这班小人的挑衅,孔子嗤之以鼻,不予理睬,他带着微笑十分冷静地看着跳梁小丑的表演,他想看看卫灵公对自己到底是什么态度。

  只见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臣颤微微地说:“早就风闻夫子学识渊博,但不知夫子师承何人?既然身为圣人,又有众多弟子相携,为什么不在父母之邦效力,却跑来卫国干什么?”

  孔子正思索如何回答,子贡上前施礼道:“文武周公之道犹在,唯贤者能识之,庸人岂能知之。我们夫子乃当今之圣人,当然学自周公之道,寻常之师焉能授之!今日諸位大人以此问道,可见根本不知何者为道。夫子之道,如日中天,普照天下,又岂能只照一邦一国?夫子在鲁国,既有盛名,又有厚禄,之所以辞官来此,并非求名求利,而是为了推行仁道。就因为鲁卫是兄弟之国,夫子才来到这里,如果实施夫子的仁政,只要三年就能大见成效,那时根本就不必担心晋国来侵犯了。至于夫子门下,的确是拥有各类人才……”

  子贡侃侃而谈,正气凛然,口若悬河。卫君不时颔首称是。几位大臣听得目瞪口呆,羞得面红耳赤,低垂了头。子贡说完,扫视朝堂,众人默然无对。

  见大家神情尴尬,为了缓和气氛,孔子笑道:“我们进入卫国集镇之后,就感觉到贵国生机勃勃,这说明君侯治国有方呀。”

  灵公道:“惭愧,惭愧!卫国经历了六代,也一直没有富强起来,却得知夫子在鲁国只有四年,鲁国就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叫人好生羡慕,寡人虽然年事已高,仍想让国家繁荣昌盛起来,只是苦无良策,还请夫子不吝赐教。”

  孔子淡淡一笑道:“君侯过谦,卫国多年以来虽然发展缓慢,但一直能够保持稳定,没有战争,也相当不易,可见君侯治国有方。至于如何治国,孔丘确有一些体会,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丘以为,国家振兴就得实施仁政,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农商,才能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

  卫灵公点头赞道:“夫子真不愧为当今之圣人,刚才所言,可谓金玉良言,夫子在鲁俸粟六万,孤亦供粟六万,来日定然委以重任!”

  孔子虽然听出这不过是灵公的搪塞之词,可心里依然充满着渴望,希望能够得到灵公的重用,能够借助卫国的地盘,推行自己仁政治国方针。

  3、遭遇监视

  孔子住在颜浊邹家里,灵公按时派人将俸禄送来,每天讲讲学,看看书,倒也过得清闲自在。只是他的心里十分焦急,眼见日子一天天飞逝,可灵公启用之事,有如泥牛入海全无消息。

  他哪里知道,灵公因听信小人之言,已再次放弃了用他的念头。这个小人就是灵公身边的宠臣南妃的相好弥子瑕。

  卫灵公听了他的治国安邦之策后,颇受感染,觉得这样的治国良才可遇不可求,自己要想在有生之年里有所作为,只有依靠这种治世之能人。希望卫国振兴的强烈愿望,占了上风,因而淡化了南妃话语的影响,再次动了启用他的念头。灵公生性多疑,每逢大事总是犹豫不决,很难下定决心。在旁侍候的弥子暇,摸透了灵公的心思,暗忖:如果让孔夫子上来,遭殃的一定是自己这样的人,要保住自己的饭碗,要维持与南妃的关系,必须彻底打消灵公启用夫子的念头。弥子暇低头沉思一阵,突然想到了一套说辞,这才上前问道:“主公莫非想重用鲁国来的那老头?”

  “那可不是一般的老头,满肚子渊博知识,满脑子治国良策,如果有他辅助寡人,用不了三年五载,卫国就会象鲁国一样,出现经济繁荣的景象,寡人就能含笑面见祖先于泉下了。”卫灵公说得信心十足。

  弥子暇顺着灵公的思路说道:“孔夫子之才,天下尽知,尤其是在短短的四年里,就让贫穷落后的鲁国出现了这么显著的变化,可见夫子之能非同一般。”见灵公不断地点头,知道灵公已被自己的话语打动,于是话语一转道:“只是,主公忘却文王以西岐片席之地而灭殷纣的故事么?”

  卫灵公回答说:“先祖的丰功伟业,寡人岂敢忘却!”

  弥子瑕上前一步,来到灵公面前,故作神秘地说:“夫子可是当代的圣人呀,而且还有颜回、子路、子贡等一大帮子贤才能士辅助,主公如果委他以重任,就如猛虎添翼,蛟龙入海,倘若他生异心,那么我们卫国的江山,岂不拱手而让给他了么?”

  卫灵公听这么一说,身子一震说:“爱卿言之有理。”说到这里,卫灵公紧锁眉头地说:“不过寡人已许诺委以重任,如果不用他,岂不失信于人,爱卿可有两全其美之良策。”

  弥子暇装模作样地沉思一阵,这才说道:“依微臣之见,主公不如虚尊孔子,供给他大夫的俸禄,却不委他官职实权,同时另派一人侍候他,当然是名为招待,实则监督,这样就能注视他的一举一动,以防不测。这样一来,既博得了爱贤之名,又确保了卫国江山万古长青,岂不一举两得。

  卫灵公一听,十分赞赏地说道:“好主意,真是好主意。”卫灵公采纳了弥子暇的意见,从此将委任重用孔子之事彻底搁置了。

  孔子当然无法知道这些内幕,仍然一边给弟子们讲学,一边热切地企盼着。

  那日他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为弟子讲学,一位油头粉面的奶油后生走过来,彬彬有礼的朝他敬了一个礼,自我介绍说:“鄙人公孙余假,奉主公之令,前来侍候夫子,请予赐教。”

  孔子还了一礼,诧异道:“丘师徒一行来到贵国,已给国君和颜大夫带来不少麻烦,心中已是不安,现君侯又让你来此帮忙,丘无尺寸之功,焉敢享此厚禄,实在受之有愧,还请您回报君侯,厚意心领,但不敢劳你大驾。”

  公孙余假答道:“夫子此言见外了,主公历来礼贤下士,而夫子是天下闻名的圣人,君侯派鄙人来侍候,理所当然,鄙人有机会聆听夫子的教诲,实是三生有幸。”

  见对方如此一说,孔子不好推辞,只得予以默许。谁知这位公孙余假,就如一块牛皮糖,牢牢地粘在他和弟子们的身旁,这种反常的举动,立即引起了他的警惕,他让子贡去打听公孙余假的底细,消息反馈过来,粉面后生的公孙余假为人十分奸诈,不仅是灵公的宠臣,而且与南妃关系暧昧,这可是他心里最厌恶、最不齿的地地道道小人。

  他顿时明白,这位粉面后生哪里是服侍自己,分明是在监视自己,那么是谁派来监视自己的呢,难道是灵公么,他的心里充满了疑惑。

  他心有不甘,为了施展治国才华,实现推行仁政治国理想,即便只有一线希望也得尝试,也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因此,他想再次拜见卫灵公,当面再试探一下灵公,如果……,他不敢再想下去,心里也开始有了新的打算。

  而在这时,灵公通过公孙余假的监视,知道所谓的不利卫国之说,实属子虚乌有,不过,弥子暇的那套说辞在灵公的脑子里扎下了根,已经彻底打消了使用孔子的念头,想想自己的承诺,心中的内疚之感油然而生,为弥补这种愧疚,灵公再次主动召见了孔子。

  只是整个召见弥漫在虚情假意的氛围之中,在会见的过程中,灵公不停地请教治国之道,起初孔子还是尽其所能地阐述治国要义,希望自己的讲解能让灵公领悟治国之道,从而打动灵公的心,使自己能有机会在卫国一展治国之抱负,可是就在详细地解说之时,他突然发现了灵公脸上露出的倦意,有时居然还发出了鼾睡之声。

  他宛如从九天云端跌落在尘埃里,满腔的热情仿佛遭遇了寒流,顿时凉透了,他这才恍然大悟,灵公的热情只是对于自己的一种应付而已,没有起码的诚意,更没有半点启用自己的意思,看来在卫国自己是无法推行仁政治国的方针了,只有离开这里,重新去寻找实现理想的地方。在告辞灵公回家的路上,他萌生了这种想法。

  4、畅谈兴国策

  孔子准备离开卫国,因此必须去拜见一下蘧伯玉大夫。这位已经辞职退休的大夫,是他的忘年交,虽然大了二十岁,可却是志同道合,神交已久。早在三年前,蘧大夫就曾前往大司寇府拜访并请教政事,得知孔子和弟子来到卫国,蘧大夫还特意派人送来钱粮,因此,无论从情感还是礼貌上,他都必须前往拜访。于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他领着弟子来到了蘧府。

  蘧伯玉大夫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一阵寒暄后,蘧大夫直奔主题:“夫子,您来到卫国已经大半年了,可是君侯一直未能启用您,足见君侯已是年老糊涂了,这才埋没了夫子这样的贤才,假如有哪位贤君能识得夫子这块美玉,夫子将如何施展自己的才华呢?”

  他微微一笑,用一种十分自信地口吻说:“如果有幸让丘辅助一国贤君治国,丘保证一年就会让国家初见成效,只要三年就能使民富国强。”

  “啊,这么短的时间就能使民富国强,夫子可有何治国妙诀。”蘧大夫诧异道。

  “哪有什么妙诀,只是靠自己清正廉明而已。”他解释说。

  “清正廉明,我在做大夫期间,也是洁身从政,可却没能使卫国富强,这是为什么。”蘧大夫不解地问。

  “大人的清正廉明,得到了卫国百姓地拥戴,丘如雷贯耳。只是大人您没能促使君侯清正廉明,毕竟君侯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如果君侯能够清正廉明,才能用贤人、远小人、兴正气、去邪气、惩治贪官污吏,全心为民造福,发展农商,繁荣经济,国家能不富强起来么。”他振振有词的侃侃而谈。

  蘧大夫话锋一转,说道:“老朽从政数十年,现在辞官闲居在家也有五年了,可每每闭门思过,很想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却无缘听到别人的批评,还请夫子指点一二。”

  他身子一正,肃然起敬道:“丘早在鲁国就听说蘧大夫是位知错必改,闻过则喜的贤达之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能够如大人这样虚心求教,求人指错者,在当今可谓凤毛麟角了。丘听说卫国的老大夫史鰌,曾多次向灵公荐贤说:‘伯玉是胜任相国的高德贤才,望君侯重用。’可灵公却置若罔闻,并不采纳史大夫的意见。史大夫临终时还用尸谏之法,才使灵公重用了大人。后来因灵公的迂腐,大人不肯同流合污,这才告老辞职。大人可谓明智之至。君侯清明,勤政爱民,君侯昏聩,洁身引退。可见您和史大夫都是当今少见的贤臣啊。”

  “夫子过誉,老朽愧不敢当。我想请教夫子,你领着弟子风尘仆仆离乡背井,不辞辛劳,来到卫国,是因为什么才具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呢。”蘧大夫问。

  他稍一沉思,一字一顿地说道:“丘与弟子们的最终理想,就是能够找到贤德的君侯,说服君侯效法尧舜、行周礼、施仁政、去战争、弃暴政,使天下太平,同时端正民风、以和为贵、以民为本,发展经济、富民强国,乃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蘧大夫一听,十分赞赏地说:“好,太好了,假如真如夫子所愿,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朗朗乾坤的清平世界,处处莺歌燕舞,人人安居乐业,那么老朽的终身愿望,也会由夫子代为实现了。”

  “不过,看来灵公并非这等贤君,夫子有何打算。”蘧大夫关切地问。

  孔子点了点头说:“大人所言极是,灵公的兴国之望,似乎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已,在这里根本无法找到施政的平台,因此,丘将领着弟子到陈国去看看。”

  蘧大夫有些无奈地说道:“看来也只有这样了,不过陈国到底如何,也是无法预料,如果不顺利,还请夫子返回,住在这里,以便老朽随时请教。”

  对蘧大夫的好意,他表示了由衷感激,这才告辞出来,回到颜府后,立即吩咐弟子收拾行李,开始登上赴陈国的行程。

  5、匡城被围

  孔子一行告别颜大夫和卫国的朋友,分乘七辆车,一路扬鞭催马,直奔前程。这一日来到卫国境内的匡城,驾车的弟子颜刻用马鞭指着城墙的一个缺口说道:“当年阳虎就是从这里攻进匡城的。”

  听颜刻说起阳虎,其他弟子也纷纷议论起来,这些话被城中居民听到,有人朝车上的人看去,正好看到身材高大的孔子,正拉开车帘在观赏匡城的风光,忽然一名骑马的年轻人快马一鞭,往前急驰而去,而匡城的百姓们,有的朝他们怒目而视,有的则惊慌逃窜,致使他和弟子们感到莫名其妙。

  原来,当年阳虎叛乱,兵败逃齐。齐景公欲以阳虎结好鲁国,便将阳虎囚禁,准备献给季孙大夫。不料阳虎买通了狱卒,半夜潜逃,经过卫国的匡城逃到了晋国。阳虎当年就是从这个缺口入城的,杀人放火,洗劫财物,祸害匡城百姓,匡城人民对阳虎恨之入骨。恰好颜刻议论阳虎时被人听见,而孔子的长相又酷似阳虎,便以为是当年的阳虎又来了,于是忙跑去报告了邑宰公孙戌。公孙戌立即召集人马气势汹汹杀奔而来。

  孔子和弟子们正投宿在城中的一家客店里,就待安歇之际。忽然外面人声喧哗,灯火通明。子路依窗窥探,只见店外人头攒动,喊声震天,匡人个个怒目圆睁,黑暗中更觉气势逼人。大家十分纳闷,忙找来店家询问究竟。店家告知说:“你们之中的那位阳虎,早年曾骚扰过匡城居民,杀人放火,无恶不做。见他复来,匡人自发聚集,欲捕之报仇雪恨。”

  子路暗忖:阳虎现居晋国,这里只有我们师徒几人,哪有什么阳虎!于是对店家说:“烦请店家到外边解释,阳虎现在晋国,这里没有阳虎,请他们快快退去吧。”

  店主十分为难地说:“这个,小人去说恐怕没人肯信。”

  子路道:“你如果不去,等众人冲进来,必会引起一场混战,只怕小店难保。”

  店主不得已这才答应前去说明,当夜外面的人并没有冲进来。可第二天一早,门外喊声又起,子路又找店家询问。店家说:“本来他们昨夜就要入店来捉拿阳虎,小人苦苦哀求,方才答应只围不攻,可他们发誓一定要捉住阳虎,食其肉,寝其皮,以泄民愤。”

  子路一听怒火直窜,拔剑而起厉声喝道:“这群不分青红皂白的家伙,怎么不打听清楚,就胡乱喊打喊杀的,待我冲出去杀他几个回合,挫挫他们的锐气。”说着欲往外冲。

  孔子制止道:“子路不得乱来,匡人是认错人了,才造成误会,你这一冲出去,无异火上浇油,更会激起民愤,你只能赤手前往向对方说明。”

  子路闻言取下佩剑走了出去,来到公孙戌马前,施礼道:“在下子路奉老师之命,前来向邑宰说明,我们师徒是经匡地去陈国,并非阳虎。”

  公孙戌冷冷说道:“我的探兵去年曾亲眼见过阳虎的模样,今天你们进城也在谈论阳虎,可见你们是阳虎一伙无疑。”说着公孙戌指着站在门边观望地孔子说道:“你看,那个大个子不就是阳虎么?”

  子路哈哈大笑道:“大人差矣,阳虎是叛国贼,已经逃往晋国了,你说的那位身材伟岸之人是我们的老师,世人皆知的圣人孔子。”

  “孔子,就是那个鲁国的大司寇孔丘么。”公孙戌带着惊疑参半的神情问。

  “不错,正是大司寇。”子路回答。

  公孙戌沉思一阵,朝子路说:“好,我就暂且听信你的话,将人马撤退一箭之地,但是你们只能在客店附近活动,不要妄想逃出去,待我查证核实再说。”

  听了子路的回报,孔子吩咐弟子们就在客店休息,不得出门,免生祸患。

  只是对方虽然没有进攻,可围在里面也不是个滋味,尤其是客店按照公孙戌的指令,不准提供食物,而自己带来的食物早已吃完,几餐没进食,弟子们饿得头昏眼花,一个个显得面色憔悴。为了安慰弟子们,孔子十分镇定地开导说:“文王死了后,周公的文化岂不全部掌握在为师的手上么?假如上天要毁灭这种文化,为什么要让我掌握它呢?上天如果不想毁灭这种文化,这匡人又岂能奈何我们?”

  听了老师的教诲,弟子们这才静下心来。只是肚中空空如也,饿得十分难受,而外面的围兵却大呼小叫的喝酒吃菜,阵阵菜香扑鼻,更勾起大家的食欲,子路忍耐不住,大声说道:“老师,那些人太无理,我已经向他们解释过了,他们围错了人,可仍然不肯放过我们,不如让弟子带几人冲杀出去,搬救兵来,也比在这里被活活饿死强。”

  “子路,绝不能莽撞。”说到这里,他闭目沉思片刻,高兴地拍案而起,说:“围可解了。”

  弟子们闻声抬起头,疑惑地望着老师。他不急不忙地说道:“我们来引亢高歌,用悲壮之歌来感化他们,其围岂不自解。”

  子路听老师说可以解围,心中大喜,以为老师有何妙计,谁知竟是这种不着边际的办法,那种喜悦还没涌上来,就已消失,十分失落地“唉”了一声,重又低垂了头。其他弟子也同样感受了这种失落,有的双手抱膝,把头扭向一边。有的气恼地躺在床上,一言不发。

  他笑着说:“大家为何遇到一点挫折,就打不起精神来?子路,你先领个头唱起来!”

  子路举起宝剑,两眼湿润,望着着他:“老师,现在的情景,用剑可比唱歌更管用呀。”

  孔子耐心地劝说道:“子路呀,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武夫气呀,在这里除了为师,你就是兄长了,必须要学会做到遇事不惊不惧,这样才能做到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不能只知一味地拼命厮杀,而不去动脑筋想办法。”

  “可我们的琴瑟都在颜回他们的车上,而颜回被围在外面无法进来,没有琴瑟如何放歌?”子路为难地说。

  “拿剑来,剑不仅是格斗厮杀之武器,亦可做抒情达意之乐器。”他笑吟吟地走到子路面前,拿过他手中的宝剑,屈指弹了剑身几下,顿时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

  于是,他席地而坐,支起双膝,将剑架于两膝之间,正欲弹奏之时,忽然抬首朝弟子们问道:“你们谁能回答,歌自何出?”

  子贡应声答道:“歌自心出。”

  见子贡没有下文,又追问道:“还有么?“

  子贡摇摇头无言可对,其他弟子相互看了看,也说不出什么,孔子缓缓说道:“子贡啊,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歌是出自心声,因此歌也可以感人,可以告知匡人,我们不是阳虎。来,为师弹剑,你们唱歌!”

  说完他便铮铮地弹奏起来,边弹奏边摇头晃脑地放声歌道:“周室衰微了啊,王道失去作用。诸侯干政了啊,到处倚强凌弱。百姓难得安宁,纲纪已经破坏。人伦道德不修啊,我辈徒呼奈何。为求仁德之大道啊,到处奔波求索。不避艰难坎坷啊,只望救民于水火。”

  在他的带领下,弟子们跟着唱了起来,刚开始还是三三两两,参差不齐,唱了两篇,大家都被歌中的意境所感染,渐渐沉浸其中,一个个放开喉咙,高声唱了起来,歌声穿过房梁,乘风传了出去,在围兵们的上空回荡,匡人们顿时也受到歌声的影响,一个个变得如醉如狂,

  公孙戌听到歌声,心道:“早闻阳虎乃是不学无术之粗鄙之辈,身边也都是些市井无赖,如何能够唱出如此忧国忧民之歌,看来被围的真是孔子。”就在公孙戌思前想后之际,公孙戌的好朋友宁武子领着颜回来到营前,解释了被围的的确是当代圣人孔子,而并非当代恶人阳虎,公孙戌这才打消疑虑,一场误会冰消,公孙戌设宴为孔子一行压惊。

  看见颜回来到,心中十分喜悦,便风趣地对颜回说:“回呀,你一直未归,为师真担心你成了匡人刀下之鬼,再也不能相见了!”

  颜回彬彬有礼地回答:“恩师健在,大事未成,弟子何敢离去!”这一句话,逗得众人哈哈大笑。宴罢之后,公孙戌带领兵丁亲自护送他们师徒出了匡境。

  6、蒲地遭扣

  孔子一行出了匡境,连夜驱车疾驰,天明时分已来到蒲城,看见一家饭店,便让弟子停车入店吃饭休息。用完早餐正准备出发,就听店外传来一阵喧闹之声,原来是一队官兵将饭店团团围住了。

  原来这蒲城处在卫、晋、楚三国交汇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卫国公叔氏把守。这位公叔氏早有反叛之心,眼见灵公昏聩无能,南子荒淫无耻,卫国政治混乱,便滋生了以蒲地为大本营,煽动百姓反对卫灵公,形成独立王国的野心。

  公叔氏城府极深,一切阴谋都在暗中悄悄进行,为了不让走漏风声,对外进行了非常严密封锁。得知孔子一行来到蒲地,公叔氏又喜又惊,喜的是孔子乃当今圣人,具有杰出的理政治国之才,如果灵公重用了他,就会很快发现自己的反叛意图,轻易将自己的击败,而孔子离开卫国,说明昏聩地灵公并不会任用他了,也就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惊的是孔子此番来蒲地,莫不是卫灵公派来的的奸细,来此或是探听虚实;或是做卫灵公的说客,规劝他放弃反叛邪念。如果孔子真的站到国君一边,凭他的德高望重,和众弟子文武兼备,对自己将会具有很大的威胁。想到这里,公叔氏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要么将孔子一行消灭于城下,要么将他们驱逐出卫境。于是,公叔氏根据探子密报,亲自领兵包围了孔子落脚的饭店。

  对于公叔氏的所作所为,孔子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这些人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采取如此卑鄙的行为,可是既然碰上了,就得沉着面对。于是,他领着子路、冉求和新收的弟子公良孺走了出来。

  公叔氏骑着高头大马,手提宝剑,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一见身材高大的他领着弟子走了出来,不知为什么心里竟感到发怵、心惊、胆战,为了掩饰内心的怯弱,公叔氏色厉内荏地用剑指着孔子,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

  他面带微笑,十分镇静地回答说:“我是鲁国的孔丘。”

  公叔氏指着他狂傲地喝道:“哈哈,我拿的就是你孔老二,来人,将这几人给我拿下。”

  “且慢,不知将军因何要拿下我们。”他面无惧色,十分沉着地质问道。

  公叔氏颇为自负地说:“明人不做暗事,我正在秣兵厉马积极准备,欲一举拿下帝丘,杀死卫灵公而取而代之,而你们则是前来刺探消息的奸细,我能不拿下你们么。”

  “不知将军凭什么认定我们是奸细?”他反问道。

  “我听说卫灵公按照大夫的标准供你俸禄,有道是无功不受禄,既然你们拿了这么高的俸禄,当然就会给灵公办事了。”公叔氏武断地说。

  “不错,灵公的确给予我不低的俸禄,就因为我不愿意无功受禄,这才准备离开卫国,前往陈国。”他耐心解释。

  公叔氏不耐烦地说道:“我可不愿意听你们狡辩,弟兄们,上!”

  随着公叔氏的一挥手,几十个兵丁如狼似虎地扑了过来。

  子路、冉求正欲上前,公良孺说道:“师兄们保护老师,让小弟松松筋骨。”

  公良孺虽是刚入门的弟子,可却是一位武功高手,具有万夫不当之勇。在匡城时,眼见被官兵莫名其妙的围住,就憋了一肚子火,只是因为老师不允许动武,这才忍气吞声,谁知到了蒲地,又遭受这般侮辱,早就是义愤填膺,见官兵扑来,他上前一步迎了过去,拳打脚踢,不到一炷香时光,冲上前的兵丁一个个已躺在地上爬不起来。

  公叔氏没料到几十个兵丁竟轻易地全部被击倒,大吃一惊,暗忖:“早就听说孔子门下人才济济,原以为不过是些书生而已,如何还有如此武艺高强之辈,看来得让弓箭手对付他们才行。”于是,准备令士兵退后,让弓箭手上前。

  可是公叔氏的手还没抬起来,公良孺已纵身而起,身如展翅之大鹏,从空中降落下来,如老鹰捕鸡般地将公叔氏从马上抓了下来,扔在了老师的前面。

  公叔氏惊魂未定,忽见子路怒目圆睁,手按剑柄走了过来,心里不由得害怕起来,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连忙朝着他大声说道:“孔夫子,我相信你们不是奸细,不过必须击掌盟誓保证不将我们进攻帝丘的消息告知卫君。”

  他虽然十分厌恶公叔氏这样的乱臣贼子,可处在这非常时刻,为避免流血事件的发生,处于策略上的考虑,他违心地答应了公叔氏的要求,并与之击掌盟誓。

  公叔氏道:“久闻夫子以信义立天下,既然盟誓,想必不会反悔了。”于是,将兵撤走。

  他急令弟子驱车急行,走过蒲城之境,对驾车的颜刻说:“我们暂时不宜去陈国,快,赶快拨转车头,直奔帝丘。”

  子贡,奇怪地问:“我们不是要去陈国吗,为什么又要回帝丘。”

  “情况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告知卫君,匡城、蒲城将会发生叛乱,要速作准备,免得措手不及。”他解释道。

  “可是老师,刚才不是和他们击掌盟誓了么,我们这样做,岂不是违约。”子路质疑道。

  “这得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正常情况下盟约,当然必须不折不扣地履行,这才是君子之道,可是如果是被迫订约,当然不能作数,尤其是对于叛贼而言,只有审时度势善施计谋,何来君子守诺之说。”

  7、对天发誓

  孔子日夜兼程回到帝丘,直奔蘧伯玉大夫家,蘧大夫一见欢喜异常,忙命人收拾房屋安排住宿,安顿车马。他急忙告知了途径匡、蒲两地所发生的情况。讲述完后,他忧心忡忡地说:“看来卫国内乱在即,得告知君侯早做准备,免致生灵涂炭。”

  蘧大夫肃然而拜道:“夫子可谓忧国忧民,时时不忘天下苍生,可敬可佩。老朽立即安排让君侯面见夫子。”

  第二天一大早,蘧大夫就将卫君召见的消息告知。他立即随着蘧大夫前往宫中。

  卫灵公亲自将他迎至宫内,十分欣慰地说:“夫子能回来实乃寡人之幸,希望夫子能久居敝国,帮助寡人治理好卫国。”

  孔子十分郑重地说:“丘正是为了贵国安危,这才半途返回。丘路过匡城与蒲城时,发现匡城有些异常,而蒲城已明确表示了反叛之意,还逼丘不得返回告知君侯,故此,丘等设计瞒过叛贼,赶回来禀报君侯,请君侯速派精兵,一举平定匡、蒲之乱。”

  灵公听了,沉默一阵,表情淡薄地说:“匡地的公孙戌,不过是边城的小将,翻不起大浪的,至于公叔氏也不过是一个痴心妄想之徒,成不了气候,暂时留着这家伙,还有着抵抗晋楚骚扰的作用,可以作为卫国的一道防线呢,因此,对这两人都不宜发兵剿灭,还是看看他们的动静再说。”

  听了灵公的话,他心里一惊,万万没想到这位君侯如此昏聩,居然能够容忍叛贼的谋反滋事,他心中对灵公充满了失望,怀着失落的心情走出了卫宫。

  回到蘧府,他将对卫君的失望之心,向蘧大夫和盘托出。听了孔子的倾诉,蘧大夫长叹一声:“唉——,夫子,灵公是很昏聩,要不然我也不会早早地辞职回家,不过,我倒是想通过蒲地的叛乱,能够让君侯震惊、清醒过来,那么卫国也许还有希望,夫子的抱负也许能够在卫国实现,不如你就在这里教教弟子,静观其变。”

  在蘧大夫的劝慰下,孔子这才安下心,在蘧府定居授徒,只是很少往卫宫去了。而这时的灵公却沉浸于玩鹤的娱乐中,已经不理朝政,将朝中大小事一股脑地推给了宠妃南子,而南子也借此机会,将朝中大权一揽在手,开始品味着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滋味。由于一直对孔子心存忌讳,南妃有意疏远他,似乎已忘记了授徒教学的孔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的声名在卫国朝野广为留传,越传越神,人们津津乐道于他的德才兼备,他的智勇双全,重用他的呼声开始响起,而且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南子令相好弥子暇来到蘧府,邀他进宫相见。接到邀请后,孔子十分为难,去吧,这位弥子暇是一位淫邪之徒,南子是一位淫妇,去见这样的人,岂不有辱自己的清誉。可是不去呢,却显得失礼,甚至有可能失去由南子奉劝灵公启用自己的机会。权衡再三,为了早日实现自己仁政治国的愿望,他决定还是进宫一趟。于是,他安排子路驾车,硬着头皮,随弥子暇来到南子居住的内宫。

  他依礼趋步进宫,神情肃穆地行了跪拜之礼。

  坐在帐后的南子,隔着珠帘看到跪在地上的孔子,心中不由一震,南子发现这位传言中的圣人,的确与众不同,跪着的他,甚至比站着的灵公还要高,尤其是那种气质,那种风度,那种不卑不亢、彬彬有礼的举止,令人为之心仪不已。她用娇滴滴的声音说道:“夫子平身。”

  他立起身目光盯着面前的地面,问道:“君侯夫人相召,不知有何指教。”

  南子感觉到了刚才的失态,立即声音一正,说:“听说你任中都宰一年,全邑五谷丰登,经济繁荣;任大司寇则使鲁国得到大治,国家由弱变强,夫子治国有何诀窍。”

  他平静地说道:“哪有什么诀窍,只是鲁君圣明,能够让丘全力推行周礼,施行仁政。”

  南子问道:“夫子治鲁,鲁国兴旺,夫子现居卫,能为卫国的富强出力么。”

  他身子一正答道:“当然,天下之大,都属于周天子,卫国亦如此,丘的理想就是愿为实现天下大同、小康出力,也愿意为卫国的富强竭尽全力。”

  “夫子有何具体想法。”南子急促地问。

  孔子略一思考,侃侃而谈:“如果能够名正言顺地任用我们,我们就能全心全意地为君侯献计献策,复周礼、施仁政、重教化、正民风,以德治国,发展经济,确保民富国强。”

  南子一听,心中暗道:“如果真的以德治国,自己的丑行就会受到制止,也许自己的情夫弥子暇就首当其冲的成为夫子的刀下鬼。”想到这里,南子的感到不寒而栗,只得言不由衷地应付道:“好啊,我会向君侯推荐,让主公启用你。”

  听到南子那种言不由衷的语气,他感到一股寒气袭来,他不明白说错了哪句话,令南子的态度突然转变,使原有的热情一下子降下来,变得冷冰冰的。他清楚依靠南子推荐的希望又成泡影,于是,连忙施礼告辞,快步走出宫。

  在返回的路上,子路十分气愤地说:“老师,作为一位受天下尊敬的圣人,怎么能去见那位天下最妖冶淫荡的妇人呢。”

  他连忙解释说,自己只是为了应付南子的召见,而且希望能够通过她向灵公推荐,这才不得已去了一趟,见面时隔着珠帘,我只是低头看着地板,根本没有看她,为了证实自己的清白,他指着上天发誓道:“如果我有半句虚言,就让老天厌弃我,上苍饶不了我。”

  8、再次离卫

  孔子的直觉没有错,回到蘧府一晃就是几个月,也一直没有得到灵公启用的信息。不过,他已不对灵公抱什么希望了,因而心态十分平和的将心思全扑在给弟子们讲学上了。

  这天一早,卫君打发来一位使臣,专程请孔子一同去郊外游春,他欣然应允。君侯的这一邀请,又燃起了他原本放弃的希望之火,他想莫非南妃真的说服了君侯,准备启用自己了。揣着这种喜悦之情,他按照使臣的吩咐,提前来到宫门等候。不一会灵公与南妃乘坐在一辆豪华的马车出来,却安排他与侍臣同坐在一辆普通的车上跟在后面。

  一路上只见灵公与南妃叽叽咕咕,窃窃私语。对于坐在后面的孔子连望都没有望一眼,他再次感受到了失落,宛如被遗弃被愚弄般地失落。他想假如灵公真的是想谈政事,又怎能让女人随行呢,即便是让南子陪同,也只能让她乘坐在凤车之上呀。由此看来,灵公并无用我们师徒之意,甚至对我起码的尊重也没有。如果不是顾及礼节,他真想甩袖而去。

  车子驶到河堤边,灵公与南妃已经下车,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河堤,只见不远处一大群鸟儿在河滩上嬉闹。

  灵公急令道:“弓箭手,赶快搭弓射鸟。”

  从后面跟上来的孔子大声阻止道:“君侯,此刻正是鸟儿繁殖季节,以丘之见,还是不伤这些生灵为宜。”

  未等灵公回答,南妃就娇滴滴的说道:“夫子有所不知,此地流传‘鸟肉下酒,强身高寿’快快放箭吧。”

  就听一阵“嗖嗖”地箭声,十几只大鸟应弦跌落在地。

  灵公哈哈大笑道:“好啦,好啦,够一桌鸟肉宴了。”

  一见灵公如此残忍,心中十分不快,恰好看到子路驾车过来,于是上前一步朝灵公道:“子路过来了,一定有急事找,我只好先行告退,还请君侯见谅。”

  灵公本来找他来只是为了寻开心,并没有什么事,可发现他并不是那种十分风趣的人,因此见他要走也不再勉强,当即答应说:“好,好,你有事就先走吧。”

  见灵公应允,他如释重负地上了子路的车。

  子路见老师一脸懊脑,问道:“老师,为什么不高兴,难道灵公让您来不是要启用您么?”

  “唉——只是陪游罢了。卫灵公现在不过是一位既好色又失德,怠政废政之君,如此昏庸无能,即便启用我们,也无法实现我们恢复周礼,以德治政的主张啊。”他忧心忡忡地感叹道。

  子路愤愤不平道:“真想不到现任的鲁君和卫君,都是一丘之貉呀。”

  他点点头,无可奈何地说:“是啊,我们只好另找机会,再寻明君了。”

  没了指望,倒使他把全副心思放在教育弟子上。

  而在这时,卫国宫廷发生了一次内乱,卫灵公的儿子蒯聩,得知南子的淫乱,感到十分羞辱,深夜潜入内宫欲行刺南妃,却被南子的侍卫发现,蒯聩刺杀南子不成,只得只身逃出卫宫奔往晋国。

  卫灵公听到儿子叛逃的消息,十分气愤,但也拿不定如何处置儿子的主意,便一大早召孔子进宫。对于卫宫发生的内乱,他倒并不感到意外,淫为万恶之首,也是致乱之因。只是南妃的不检点,却能够得到君侯的宽宏大量,灵公带着那顶爱妃送给自己的绿帽,心安理得。但老子的心甘情愿,却使儿子蒙受了奇耻大辱,为了雪耻这位儿子只能铤而走险。

  对蒯聩的行为,他虽不赞同,却也有些同情,不过这是别人的家务事,自己可不能胡乱表态,必须慎之又慎。沉思一阵他入情入理地说:“事已至此还是以冷静处置为佳,毕竟太子已外逃,不会再给南妃带来威胁,大家都可以相安无事地生活下去,不如息事宁人,不了了之。这样才能使父子之情和夫妻之情得到兼顾,对国对家都是有利无害。”

  灵公听他这么一说,默默地思忖一阵,感到他所提出的中庸之道,的确很有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件事平息,才能逐步抹去国人心中的阴影。于是由衷谢道:“感谢夫子为寡人理顺了这件事……。”

  从宫中回来,他又开始作离开卫国的准备,这时他听说晋国的赵简子正在招贤纳士,便领着弟子前往晋国,一行人来到大河边,正准备登船过河时,却听到了赵简子杀掉两位提出以德治国的贤臣,他只得又回到了蘧府。没多久卫灵公去世,太子蒯聩之子辄即位为卫出公,蒯聩心中不服,父子因君位之争同室操戈,卫国变得兵荒马乱,他觉得在这乱世之地是无法呆下去的,于是领着弟子再次离开卫国,登上前往宋国的征途。

  二、流浪列国

  1、入宋受困

  孔子一行终于登上了宋国的土地,他踏上祖辈生息的地方,心情十分激动,按照一贯的风格,立即吩咐弟子在当地采风。于是,他们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把持宋国大政的权臣司马桓魋为使自己死后尸体不朽,竟不惜重金给自己雕制一口大石棺。对于这种劳民伤财的行为,他毫不客气地给予了批评:作为一位主持国政的大臣,应该为民着想,爱惜民力。而像他行此荒唐之事者,与其死后防腐,不如快点烂掉。

  在评论这件事时,他只是有感而发,没想到司马桓魋因为倒行逆施,民怨极大,为了排斥异己,各地都派有耳目,监听民声,因此他的评论很快传到了司马桓魋的耳里。司马桓魋原本就十分霸道,听到别人的批评,自然暴跳如雷,于是,亲自带着一队杀手,追踪而来,欲对他们师徒一行施以杀手。

  那日他们在一棵大樟树下演习礼仪,那群杀手冲了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子路、冉求、公良孺三位武功高强的弟子见状,立即拔剑护住老师。孔子十分冷静地审视面临的形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面对满脸横肉的头目,平静地说道:“我是鲁国的孔丘,和弟子路过此地,不知阁下是何人,为什么围住我们。”

  那头目气势汹汹地怒吼道:“我就是司马桓魋,就是因为你这个孔丘,在这里胡说八道,蛊惑民心诽谤本大人,因此本大人这就打发你们下地狱,让你们永远开不了口。”说着手一挥,一群持刀弄棒的恶煞凶神冲上前来。

  公良孺一见,飞身上前,拳打脚踢,不一会那群恶徒被击倒在地,爬不起来。

  司马桓魋看见自己十余名兵丁,竟被对方一人而且不到一炷香功夫全部击倒在地,心中不由得大吃一惊,暗忖:“人传这孔丘才智过人,而且其弟子中人才济济,文武双全,看来此言不虚,对方只有一人,赤手空拳就将击倒我们十多人兵丁,那里还有三十多人,真要厮杀起来,恐怕自己难有胜算,对,先围住他们,再调兵马来。”于是,司马桓魋喝令手下围而不攻,只是站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面对这群穷凶极恶地杀手,孔子视若无物,依然领着弟子们演习着礼仪。

  司马桓魋见孔子师徒没将自己放在眼里,被围之际仍如此镇静地搞什么礼仪,不知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一丝恐惧袭来,为了掩饰自己的胆怯,司马桓魋忍不住气急败坏的大声吼道:“快,快砍倒这棵树,看他们还能站在什么地方。”

  杀手立即拥上前,挥刀扬剑,朝大樟树砍去。子路等欲待上前与杀手相拼,他摇手制止,等杀手走开后,他笑着宽慰弟子们说:“既然上天将推行仁德治政大道的重任赋予了我,这个桓魋又怎能奈何了我。”

  孔子临危不惧豁达大度的态度,稳定了弟子们的情绪。他十分冷静地分析了面临的严峻形势:桓魋之所以围而不攻,一定是在等待援兵到来。于是,他作出了兵分几路乘夜突围的部署,弟子们暗中作好了一切准备。

  果然不出所料,半夜时分听到司马桓魋的围兵后面一阵骚动,他一声轻呼,几辆马车同时往外疾驰猛奔,分几路突围而去。

  司马桓魋的兵马还没醒悟过来,马车已经突破了包围圈,急奔远去,桓魋急令士兵往前追杀,只可惜两条腿的士兵,赶不上四腿两轮的马车,眼见车马越走越远,士兵们只能在后面咋咋呼呼地叫嚷几声而已。

  2、小孩辩日

  连夜的奔波,终于摆脱了司马桓魋的追击。孔子这才让公良孺将车速放慢,等待其他弟子的汇合。此刻天已大亮,一轮红日似火球喷薄而出,将天边染得通红。望着五彩缤纷的朝霞,他心里浮想联翩,离开鲁国后到了卫国,前前后后陆陆续续整整呆了四年,等到的依然是亡命天涯,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唉”地长叹一声。

  听到老师在哀叹,公良孺连忙“吁——”地一声将马车停住:“老师,我们干脆下车休息一下,等一等师兄他们吧。”

  他满腹心思地点了点头,慢腾腾地走下车。眼前是一片田野,两个放牛的小孩任凭牛自由自在的在收割了庄稼的田里吃着草,他们两个却在那里争得面红耳赤。

  满头白发的孔子,看见在田野放牛的孩子,心里一热,仿佛回到自己孩提的时代,那个时候为了帮助母亲,他也偷偷地帮人放过牛,那时候和伙伴们坐在牛背上,一边看着书,一边悠哉游哉的在宽阔的田野里漫游着,那可真是一种十分惬意的生活呀。

  想到这里,他忘记了心中的烦恼,举步往孩子们走去。却听见两个男孩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他忍不住上前问道:“孩子们,你们在争论什么呢?”

  “我们在争论太阳离我们最近是什么时候。”两个小孩异口同声。

  “哦——”孩子们的回答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忍不住问道:“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离我们最近呢?”

  “当然是太阳早晨升起时离我们最近,到中午时离我们远了。”年纪稍大一点的男孩说。

  “不对。”稍小的男孩立即反驳:“是太阳早晨升起时最远,而到中午时离我们近了。”

  听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孔子一时也无法辨明谁是谁非,便道:“说说你们的理由。”

  大男孩说:“太阳早晨升起时像一个撑开伞的车蓬那么大,而到了中午只有果盘那么小。男孩说到这里,指着前面吃草的牛说:“比如那牛离我们近就大,如果离我们远了,看起来就小,所以说太阳早晨离我们最近,中午离我们就远。”

  孔子听后点了点头:“不错,有点道理。”

  小男孩说:“我们冬天里在家里烤火,离火盆远就感觉不到热,只有离火盆近才能够觉得热,。而太阳早晨升起时我们感觉不到热,到了中午就感到特别热了,这就说明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到中午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听小男孩这么一说,他他忍不住也点头说:“也有道理。”

  “到底什么时候的太阳离我们近呢?”两个小孩同时拉着他的手焦急地问道。

  他沉思一阵,又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

  “你不是博学多识的老师、圣人么,怎么也有不知道的事呀……。”两个小孩讥笑道。原本还想说几句,却见牛已经走远,立即追牛而去。

  望着两个男孩远去的身影,孔子不由自主的自言自语道:“任何人都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即便圣人也不例外呀。”说到这里,他沉思一阵又说道:“天地的学问真是无穷无尽呀,同一个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可如何才能推行真正的大道呢。”望着宽阔的田野,他紧锁双眉沉浸在深深地思索里……。

  3、郑村收徒

  休息一阵,孔子见续续来了几个弟子,决定还是到郑国去汇合。于是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一路上颠颠簸簸,车子来到宋、郑交界的一个村落里,看看天色已晚,他吩咐停车借宿。

  子路敲着村中一家大院的门,开门的是一位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老人。

  子路深施一礼:“老人家我是鲁国孔子的弟子子路,路过贵庄天色已晚,想在老人家这里借宿一晚,不知方便否?”

  “你是孔圣人的弟子,你们老师在哪里。”老人面带喜色地问。

  子路朝村外一指说:“老师就在前面的车上。”

  老人疾步走出来,往马车走去。孔子见一位老者走过来,立即下车,迎过去施礼道:“鲁国孔丘,拜见老先生。”

  老人仔细端详一阵,暗忖:不错,就跟人们口头传说的孔圣人一个样。于是双手一拱:“圣人大驾光临,有失迎迓,告罪、告罪。”

  他连忙还礼:“冒昧前来,甚为唐突,打扰、打扰。”

  老人拉着他的手,往院里走去,边走边问道:“夫子是鲁国的大司寇,不知怎么会来到这穷乡僻壤之地。”

  他略有所思地说:“普天之下,礼崩乐坏,纷争不断,战火连天,百姓疾苦,民不聊天。为解民之倒悬,丘立志劝说天下诸侯,实施仁政,克己复礼,造福百姓,这才游历列国路经贵村。”

  老人点头连声赞道:“对,这才是圣人之道。”说到这里,老人看了子路一眼说:“不知夫子弟子中有几个叫子路的?”

  他指着子路说:“就只有这一个。”

  老人诧异道:“刚过去不到一个时辰,一位年轻人自称是子路,说老师被宋国权臣司马桓魋围困,粮食被吃光,前来借十袋米,老朽当即给了他,可他走了没多久,这位子路又来借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听老人这么一说,他微一沉思,分析道:“有道是‘齐鲁出响马,宋郑多刁诈’,一定是宋郑一带的诈骗犯,得知我们被困的消息,便假借我们的名义,进行诈骗。这说明这些小人不懂得礼仪廉耻,更需要进行礼仪仁德的教化呀。”

  老人朝他鞠躬施礼道:“夫子言之有理,令人受益匪浅。老朽郑仁,现已七十有三,早闻夫子大名,如雷贯耳,平生之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能与夫子见上一面,今天可是天赐良缘,令我如愿以偿。快,快到寒舍里去歇息。”

  孔子和弟子们跟在郑仁老人后面,走进了大院。

  郑仁立即吩咐仆人收拾房子,将他们一行安顿下来,又摆上一顿丰盛的酒宴,为他和弟子们接风。

  晚饭后,郑仁领着一位英俊少年来到孔子的房间,向他深施一礼说:“这是我的小儿子郑正,今年十七岁,已读了十年书,因为久仰圣人的大名,一心想拜您为师,追随左右,恳请夫子能看在这小子虔心致志的份上,收其为弟子,学习仁德为政,克己复礼的学问,能修身立业,造福百姓。”

  少年十分乖巧,听父亲说完,未等老师表态,就跪在地上,梆、梆、梆地叩了三个响头,行完拜师大礼后说:“弟子郑正拜见恩师。”

  初见这眉清目秀的少年,心中就有几分喜欢,及至看到少年十分乖巧,悟性极高,心中可有十二分欢喜了。他满面笑容,十分亲切地说:“好,我收你为弟子,快起来吧。”

  “谢恩师!”郑正又叩了三个头,这才站起来立在一旁。

  “郑正,这个名字很好。”他接着解释道:“郑重正直这可是为人立身的基本准则,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实施我们推行仁德治政的大道啊。这样,我给你取字‘子奇’就是希望你做一个具有经天纬地之奇才的男子,好不好。”

  “太好啦,太好啦。”郑正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

  于是,郑正就成为他周游列国的一行中最年轻的新成员。

  4、惶惶如丧家犬

  孔子一行历尽艰辛,这才来到郑国都城新郑的东门外。一路上风尘仆仆,人显得十分疲惫,下车没见到失散的弟子,心中颇为担心,忧虑之情溢于脸上,人也显得焦虑不安。失神的目光在人群中苦苦搜索,不停地在城门口来回走动,尤为显得仓猝与凄惶。

  路边行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这位落魄的老人,谁也想不到这就是名震列国的圣人。

  却说子贡一行来到新都西门,来回几趟也没有找到老师,心中十分着急,看见一位老人过来,便上前施礼问道:“请问老人家是否看见我们的老师?”

  老人望着子贡噗哧一笑,道:“小伙子你的老师是谁呀?”

  子贡这才发觉自己因焦急失态,连忙说道:“我的老师就是大圣人鲁国的孔子,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老人,您——”

  “哈哈,是有这么一个人。”老人没等子贡把话说完,就大声笑道:“我在东门是看见一个老人,他的面腮像尧帝,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子像大禹,就是因为相貌奇特,我才多看了几眼,他在东门徘徊不定,心神不安,看上去惶惶如一条狼狈不堪的丧家犬,哪里像什么圣人啦。”

  “老师在东门。”听了老人的话,子贡立即往东门跑去,在东门找到了他。

  当子贡将西门那位老人的话转告老师,他听了哈哈一笑说:“说我像古代圣贤,愧不敢当,而说我惶惶如一条丧家犬,倒是十分贴切,你们看看我现在这个样子,衣履不整,满身灰尘,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呀。”

  他这一幽默,令弟子们开怀大笑起来,一扫连日来一路奔波疲劳和担惊受怕的情绪,浑身轻松起来。

  颜回感概道:“老师豁达宽阔的胸怀和临危不惧的稳定,够我们学一辈子了。”

  子骞接口道:“我们的老师真伟大,遇到从政机会,就能一展所学,使国家迅速地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一旦遭遇磨难,又能历尽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仁德治政,富民强国的大道,真的好伟大。”

  话题一拉开,弟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起来,当然都是对老师的赞誉和钦佩之词。

  见大家心情开阔起来,他吩咐子路找了个饭馆,吃完饭后又吩咐子贡去郑宫禀报,大家在饭馆等待。

  子贡领命而去,没多久子贡满脸怒气地走了回来。

  一见子贡这神情,他心中一沉,知道子贡此行不顺,便问:“没见到郑君么?”

  子贡气愤地说道:“见倒是见到了,不过比没见着更气人。”

  原来子贡来到郑宫求见君侯,郑君让子贡进来后,还没等子贡开口,就用一种十分傲慢的腔调说道:“现在是乱世时期,只有在武力上强人一筹,才具有说服力,你们老师宣讲的那套仁德治政的理论,在这里根本用不上,寡人可没兴趣把时间浪费在这无用的空谈上,让你们老师到别的地方去游说吧,郑国不欢迎他。”

  听完子贡的述说,弟子们义愤填膺地说:“这个郑声公可真是个无道的昏君,怎么能说出这种无理无德、寡廉少耻的话。”

  就在弟子们厉声谴责郑君时,他心事重重地走出饭馆,眺望空中那缕飘荡的白云,感觉到自己就如那缕漂浮无定的云朵,身无所系随风飘荡,还不知道到底飘向何方呢。

  公良孺是个十分聪慧的青年,虽然入门不久,可一路上都是紧随老师左右,因此对老师的心思已经琢磨得八九不离十,看到老师一个人默默地站在那里,知道老师是在为往何处去担忧。于是走上前宽慰道:“老师,郑声公给我们吃闭门羹,说明他是个昏君,即便接纳了我们,也同样的无所作为,我是陈国人,对那里十分熟悉,我们不如到陈国去。”

  他沉思一阵,点点头说:“好吧,我们就往陈国去。”

  于是,七辆马车登上了驶往陈国的旅程。

  5、辨矢穿珠

  孔子一行来到了陈国,客居在司城贞子家中,并得到了陈湣公礼遇,虽然陈湣公没能启用他,给他一个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但是却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陈湣公还经常召他进宫,请教各种知识,称赞他是当代最伟大的圣人,他想只要假以时日,也许能够让陈国的君侯信任自己,有机会在陈国推行德政治国的抱负。

  可惜陈湣公只是一位安于现状的君主,并没有远大的抱负。那日,陈湣公根据自己国家夹在吴楚两个大国之中艰难生存常受欺凌的状况,向他讨教如何摆脱面临的困境、使陈国能稳定长久的治国方针。

  他稍稍理清思路说道:“陈国目前处在吴楚夹缝中生存,的确十分艰难,但是如果只是满足于维持稳定的局面,这是不行的,树欲静而风不止,陈国想稳定,吴楚不允许,与其被动求稳定,不如设法使自己强大,让别人不敢欺负你。陈国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得实施仁德治国,以爱民惠民为第一要务,君候爱护人民、人民就会拥护君候,臣子也能忠心耿耿地为君侯做事,为百姓服务,形成忠君爱民的风气,全国上下就能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就会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同时我们大力发展农业,发展商贸,繁荣经济,壮大兵力,一个民富国强的陈国就能傲然挺立,那么谁还敢来欺负我们陈国呢。”

  陈湣公听到这里,忍不住高声赞道:“好!说得好!说得太好了。我真想按照夫子所说的去做,只是陈国的处境太复杂了,实施起来还是十分艰难啊。”

  看到陈湣公满脸的无奈,一丝失望袭上心头,只能暗暗叹道:“可惜啊,君侯只是一个安于守成的君侯,缺乏那种积极进取的勇气。”想到这里,他只能无奈地摇摇头,看来在这里寻找舞台还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呀。

  陈湣公虽然十分佩服他,但并不想启用他。陈湣公认为他的那套学说虽具诱惑力,但实施起来却有很大的风险,毕竟吴楚在一旁虎视眈眈,是不会允许陈国强大起来的,也许自己的振国政策还刚开始,就会遭遇到吴楚两国的大兵压境,还不如维持现状的好。因此,只是把他当作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而已,每有疑问总是向他请教。

  一天,陈湣公上朝时看见了一只被箭射死的小鹰,发现是一只长杆石箭,好奇的湣公拿着箭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也没看出这箭的来历,问遍了朝中所有的大臣,可谁也不知道,湣公只得派人将孔子请来。

  他拿着石箭反复看了一遍,神情凝重地说:“这箭来自于北方的肃慎国。当年周武王推翻商纣建立周朝,四方九夷均将本地的珍稀物品贡献上来,肃慎国上贡的就是这种箭。后来周武王将这些贡物分赠给异姓国家,目的是提醒他们忠心赤胆的为周朝守疆卫土,当时赐给陈国的就是这种箭,按理说陈国的库房里应该会有这种箭。”

  湣公派内侍去库房查看,果然找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箭。湣公对于他的学问更是心悦诚服,无比佩服。当着众臣赞叹道:“夫子学识之渊博可谓举世无双,看来天下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夫子了。”

  正在这时内侍总管捧出一个盒子呈上来道:“主公,能不能请夫子将这个珠子穿起来。”

  陈湣公将盒子递给他说:“这串明珠是家父传下的传家宝,可是因为丝断珠脱,无人能将珠子穿起来,夫子智慧超群,能否帮我解决这个难题。”

  拿起盒子仔细地端详着,明珠的孔很小,丝线也很细,要穿起来也的确不容易,可是既然前人能够穿起来,今人难道就穿不起来么。于是他凝目注视,静静思考,突然他的心里一动,朝湣公微微一笑道:“这件事丘从未见过,不过可试穿一下,请君侯与众卿切勿见笑。”

  他将子贡叫到身边,附耳细细讲述了一遍。子贡领命受计而去,不一会回来将每个珠子摸了一下,又放到珠宝盒里交与内侍锁好放在宫里派专人看守。

  第二天一大早,他陪湣公来到宫里,让内侍打开盒子,湣公惊奇地发现这串珠子都被丝线穿起来了,他上前接好丝线,明珠恢复了原样。

  陈湣公十分惊讶地问道:“夫子,寡人并没有见你穿珠,而且这珠子昨晚明明就放在宫里,怎么一夜之间,丝线自己竟穿上了呢。”

  他解释道:“这种珠丝极细,如果用人工来穿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想到了用糊蚁帮助完成这件事,便将蜜汁滴入珠孔内,将丝线栓在糊蚁的脚上,糊蚁为了吃到珠孔内的蜜,就会千方百计的钻到里面去,于是顺利地帮我们完成了穿丝线的工作。”

  陈湣公和文武百官被他的智慧所折服,大家齐声赞道:“圣人,真是圣人啊。”

  6、巧谏救人

  孔子一行在陈国一呆就是三年,陈湣公虽然在生活上给了他优厚的待遇,但在政治上始终没有提供给他一个合适的平台,没多久陈湣公去世,陈惠公即位。

  这位陈惠公比他的老子陈湣公还差劲,陈湣公虽然缺乏励精图治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他不扰民,而且基本上还是比较爱民的。可陈惠公就不一样,一上来就大兴土木,建造一座凌阳台。

  这个工程十分浩大,役使民工多达上万,风雨无阻,日以继夜,民工不堪其劳,许多人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工地,丧心病狂的惠公竟然下令要将累倒的民工活活地埋在凌阳台下,这种灭绝人性地作法,激起了民工的愤怒,民工强烈要求释放这些民工,可惠公竟然派兵以造反的名义将民工抓起,要处以极刑。

  这种高压的行为连三位监工也看不过去,他们以不误工期为名,请求惠公网开一面,可这位残暴成性的暴君,居然将三位来说情的监工也拘禁起来。

  惠公这种蛮横霸道的作风,令群臣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明知其倒行逆施,却也没人再敢出来劝谏了。于是,整个陈国都笼罩在修建凌阳台的乌烟瘴气之下。

  自从湣公去世,孔子再也没有进过宫,他知道这位惠公既刚愎自用又心高气傲,根本不可能接受德政治国的建议,因此也不愿意自讨没趣去晋见惠公了。

  惠公对这位闻名列国的大圣人,只是敬而远之。道不同不相与谋,这位古怪的老头根本不会赞成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避免听他啰嗦,除了按期供给俸禄外,再也不召见他了。

  本来他也不想见到这位惠公,可得知惠公拘押了数百名民工,而且还要将这些人处死,他可坐不住了,为了挽救数百条活生生地生命,他主动去拜见惠公。

  拜见之前,他作了详细地分析,如果按正常途径规劝惠公,肯定难以奏效。于是他提出要去参观惠公亲手监造的凌阳台。

  听说大圣人要来看凌阳台,惠公先是吃了一惊,继而一想,这位圣人看来还是蛮通情达理,不仅没有责备自己,还要来参观,这说明他认同这个凌阳台。于是亲自陪同他走过来,指着凌阳台洋洋得意地说:“夫子,这个台怎么样,也还气派么。”

  他登台眺望一阵,故作惊叹地说:“哇,没想到这台如此雄伟壮观,高大坚固,实在太完美了。君侯可谓是当今至高无上的君侯呀,自古高台多白骨,这么雄壮的高台,不知垒上多少白骨,君侯你建这高台杀了多少人呢,该不会也像这高台一样,超过前人吧。”

  惠公一听,感觉这话语十分刺耳,但见他的态度诚恳,自己也不好发火,知道这是夫子借题发挥,有意规劝,只好回答说:“寡人这座凌阳台并没有白骨。”

  他起身拜道:“君子无戏言,老夫代那数百名民工和三位监工,感谢君侯的宽宏大量和不杀之恩。”

  惠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夫子是为那群被押的民工说情来的,不过既然答应岂可反悔,便下令将关押的那些人统统放了。

  7、一言熄战火

  见识了惠公的荒唐行径后,孔子对陈国已经完全失望,便动了前往楚国,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心思。于是一大早,辞别陈君,离开陈都直往楚国的郢都走去。

  一路上他引经据典详细地为弟子们讲解《尚书》,倒也不觉得劳累。正行进时,驾车的公良孺发现前面一长队战车急速驰来,急忙告知老师,他命弟子们将马车停在一边,站在路旁等战车走过再走。

  就见一辆挂有“帅”字大旗的战车驶了过来,车上站着一位虎背熊腰威风凛凛的大将,一见他们便喝令停车,用戟指着他们厉声问道:“看你们气质不凡,绝非一般百姓,莫非是陈国的探子。”

  孔子缓步上前,双手一拱道:“我是鲁国的孔丘,携弟子前往楚国途经此地,不知将军尊姓大名,因何来此。”

  将军闻声立即跳下战车,深鞠一躬道:“鄙人巫马成,奉吴王之命,率兵攻打陈国,有幸在此遇见圣人,实乃天赐良缘,还望圣人多多赐教。”

  他问:“你们因何要对陈国动武呢。”

  巫马成道:“当今乃是天下争雄之际,陈国处在吴楚两强之间,虽小却举止轻重,陈国依附楚国,则楚强吴弱,倘若依附吴国,则吴强楚弱,君侯恐楚吞食陈国,故命我先行出兵占领陈国,借以增强吴国的国力,从而具有与楚国抗衡的能力。”

  听了巫将军的话,孔子稍稍理清了一下思绪,这才说道:“国家要强大,靠的是仁德治政,而不是依靠武力,实施霸权主义。实行仁德治国,就是以仁爱待人,比如吴强陈弱,吴国就应该主动地帮助陈国,让陈国自立自强,这样陈国就会心悦诚服地尊重吴国,陈国百姓会衷心地感谢吴国,吴国虽没有占有陈国的土地,却拥有了陈国人民的心。而如果仅仅是依靠武力,强占陈国,虽然表面上陈国的领土被你们强占,但陈国百姓心里不仅不服你,而且会怨恨你,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拼命反抗你,因此即便吴国占领了陈国,也不能增强国力,反而多树了一个敌人。而且,杀人一万,自损三千,如果你们遭遇了陈国的拼命抵抗,你们也同样会遭受严重的创伤,而这时别人趁虚而入,也许你们自己的国家也会保不住,这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害了别人也害己,将军是明智之人,你想依靠武力,能达到征服陈国的目的么。而将军是这场战争的主要执行者,自然也将留下千古罪名了。”

  巫将军听到这里,浑身一震,尔后又十分为难地说。“只是君侯已作决定,鄙人只能奉令行事,为之奈何?”

  他略一考虑便道:“以丘之见,将军应该力挽狂澜,立即修书回国,向吴王陈述利害,说服大王趋利避害,立即退兵,既可免除吴陈两国人民之难,也能保全吴王之贤德、将军之贤名,可谓一举三得,将军何乐不为。”

  巫将军如拨云见日,眼前豁然开朗,大喜道:“圣人之言令鄙人茅塞顿开,我将立即修书上报大王,希望大王能收回成命!”说完,当即命人取下笔、墨、帛,挥笔疾书,写完后立即派快马疾驰奔回吴都。

  见巫将军如此通情达理,他十分欣慰地赞道:“深明大义当机立断,巫将军可谓君子。”

  “多谢指教,还请圣人在此歇息两日,以便鄙人向圣人随时讨教。”巫将军态度诚恳。

  孔子欣然点头应允。巫将军大喜,立即下令安营扎寨,等候吴王之命,并安排酒宴热情招待他和弟子,同时向他请教礼仪之事。

  不几日巫将军接到吴王之旨,急令班师回朝。于是皆大欢喜,巫将军对他感激不已。众多弟子更是欣喜若狂,公良孺深有感概地说:“仁德治国,礼仪安邦,老师一言平熄战火,挽救了两国无数条生命,可见仁德之力量。”

  孔子与巫将军互道尊重后,握手告别,等巫将军走了后,这才令弟子们上车往楚国驰去。

  8、受困陈蔡

  孔子一行快马加鞭地匆匆赶路,刚来到陈、蔡边境之地,忽然来了一队官兵,将他们的车马团团围住。他上前问道:“请问你们是何方兵马,为什么拦住我们呢?”

  官兵们宛如聋子、哑巴,对他们不理不睬,不问不答,也不攻打他们,只是将去楚国的路封住,使他们只能返回去,不能往前去。

  面对这队没有标志、又举止怪异的官兵,孔子虽然知识渊博,也无法解答这满腹疑问。

  原来陈惠公得知孔子一行前往楚国的消息后,心中后悔不迭,这才意识到自己不该放走这位圣人。虽然自己不喜欢他,可这个家伙的确是个治国的天才,如果让他去了楚国,被楚国启用,那么楚国将会更加强大,陈国就有可能被楚国吞并。想到这种严重后果,陈惠公立即召集几位重臣密谋,最后决定派一队官兵阻住前往楚国的去路,迫使他们返回陈国,这样就能将这批人才困在陈国,使他们除了为自己服务外,不再替别人服务。于是,这队官兵扯下了能够识别真实身份的标志,追过来将他们团团围住,只留下返回陈国的路。

  一见这阵势,孔子有所察觉,密遣一名弟子趁黑混入官兵中,溜出包围圈,往楚国求救。

  面对官兵的包围,孔子沉着应付,将马车围成一道屏障,行成露天课堂,就地为弟子讲学。时而是《诗》的烂漫,时而是《礼》的严谨,时而又是拉家常式的议论,他以雄浑的声音,渊博的知识,传播着仁政德治的大道,让弟子们忘却了面临的困境,沉浸在实现小康乃至大同社会的憧憬里。

  然而,一个十分严峻的困难出现了,被困的第三天,带来的粮食全部吃光了,弟子们只能用白开水来充饥,人是铁饭是钢,没有食物裹腹,一个个饿得手脚发软,浑身无力心发慌。眼见弟子们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而他依然神情自若,为弟子们讲学,甚至还抚琴高歌。

  围困的第六天,在饥寒交织的折磨下,几个体质较差的弟子病倒了,一部分弟子思想情绪产生了波动,甚至还提出了质疑:“我们在陈国不愁吃穿,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离开呢。”有几个弟子还发出了怨言。

  听到师弟们的怨言,子路回顾周游列国的这段经历,感觉心里有了许多许多的疑问,忍不住走上前问道:“老师,自从离鲁周游列国,我们经历了多少磨难呀:过匡被围、经蒲被扣、入宋被困、进郑被拒、现在绝粮,今后还有可能遭遇更多的不幸,即便是在卫、陈,这些君候也是对我们敬而不用,我们不是推行的仁政德治么,我们不是为了恢复周礼么,这些不都是大好事、大善事么,都是为了实施百姓幸福,天下一统的大道么,为什么会遭受到重重磨难、挫折和痛苦呢,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国家肯接受我们的主张呢,难道实行仁德就这么艰难么,善有善报乃是天理,我们实行仁德就应该拥有美好的结局啊……。”

  听完子路的牢骚,他略一思考,回答道:“不错,善有善报乃是天理,可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什么事都须经过磨难方成大器,甚至还得牺牲自己的生命。古之仁德贤哲之人就有许多境遇凄惨的,微子因谏离开殷室,箕子正直沦为奴隶,比干忠心剖心而死,叔齐、伯夷饿死首阳山……,古之一些大仁大德之人,却因时运不济而屡遭厄运,可他们至死不渝,坚持不懈,这种仁德的君子之风,得到后人的赞扬和推崇。我们就得学习这种君子之风,即便在极为困难的时候,仍能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坚守信仰,推行仁政德治的大道。”

  他这一席话,令弟子们深受启发,几位曾经口出怨言的弟子羞愧的低下了头,子贡深有感触地说:“怪不得老师身处逆境,仍然百折不挠,毫不动摇,就是因为您有着坚定的信仰。”

  颜回喝了一杯水,感觉体力有所恢复,这才说道:“虽然我们目前处境磨难重重,诸如诸侯不肯任用我们,恶人却要围困我们等等。可这无损老师的德高望重,反倒说明老师的品德、主张高尚而又完美无缺,这才因曲高和寡,才高遭妒而难容于诸侯之间。这当然不是我们的错,错的是那些君相。”

  听了颜回的话,他十分欣慰的笑道:“回呀,能够这么思考问题,可见你具有较高的仁德之心了,假如你成为手握大权的大夫,我倒愿意成为你手下的管家呢。”

  弟子们听见老师的幽默,都开心地笑了起来,从而驱散了压在心上的阴霾。沉思良久的子贡这时提议道:“我们这样坐等可不是办法,得想办法弄点粮食来。”子贡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赞同,经过周密的计划,子贡与公良孺深夜溜出包围圈,买来两袋粮食。

  颜回在一间破屋里负责煮饭,适巧,屋上有团黑灰,掉落在饭上,颜回当即将之吃掉。不料站在屋外井边的子贡,看到了这一幕,以为颜回偷吃饭,对颜回的人品产生怀疑。于是走进来问老师:“品德高尚之人,到了穷途末路,也会变节么?”

  孔子说:“既然变节,怎能说是品德高尚呢?”

  子贡说:“老师常常夸赞的颜回,应该属于品德高尚吧!”

  他点点头道:“不错,颜回是品德高尚之人。”

  “可颜回却在煮饭时,偷偷吃饭。”子贡将刚才亲眼所见如实相告。

  孔子诧异道:“对颜回的品德我十分自信,虽然是你亲眼所见,也许其中有隐情,你暂且不要声张,等我来试探一下。”

  他将颜回召来说:“我昨夜梦见先人,似乎对我有所启示和庇佑,您快点煮饭,我想祭奠一下先人。”

  颜回说:“先煮的饭,因有屋上的黑灰落上,我想若将饭倒掉太浪费了,就将那饭吃了,因此那饭根本不能作祭。”

  他赞许道:“不错,我遇到这种情况,也要吃了的。”等颜回退下,他对子贡说:“我对颜回的品德是十分信任的!”子贡对颜回更加佩服了。

  围困的第七天,楚国兵马带着粮食赶了过来,围兵一见打着“楚”字旗兵马,立即作鸟兽散地逃走了,陈蔡之围顿解。

  三、适楚返卫

  1、拜访叶公

  孔子一行得到楚国军队的帮助,这才解除了陈蔡之围,来到了楚国管辖的负函。为了消除陈蔡之围造成的身心损伤,他决定就地休息几天,以调整大家的身体或心情。

  当身体稍稍得到恢复,他准备去拜访负函的主宰叶公。这位叶公可是一位名人,源于广为流传的叶公好龙故事。据说这位叶公十分喜欢龙,家里到处都画着龙、雕刻着龙,可是真龙来了,却吓得逃跑了。人们以此来比喻表面上自称喜欢某种事物,实际上却是害怕甚至反对这种事物的表里不一的行为。

  由于这个故事给叶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引起世人对叶公的误会。所以心直口快的子路听老师说要去拜访叶公时,睁大诧异的眼睛迷惑不解地问:“这么一个言行不一的人,还值得我们去拜访么。”

  孔子微微一笑,解释道:“其实所谓的龙也只是听人说过,谁也没见过,那么钻入叶公家里的应该是蟒蛇,而不是龙,如果是这样,叶公的躲避就是正确的,趋利避害这是智者的行为,怎么能指责呢。最主要的是,叶公作为一位地方主宰官,为楚国为叶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可称得上是一位贤人了,至于是不是好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去拜访,就是访贤。”

  孔子一行来到叶府,得到了叶公热情款待,盛宴之后,叶公十分诚恳地请教道:“久闻圣人任中都宰,一年就使中都得到大治,我作为叶地的主管官,虽然竭尽全力,努力多年,也无法达到大治,哦,不,连中治也没有达到,请教圣人,应如何为政,才能将叶地治理好。”

  孔子沉思一阵,将了解叶地情况稍事理顺,说:“叶地地处偏远,不太富裕,百姓也缺乏教化,因此要想治理好这样的地方,就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拥有民心。为政之道,重在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果你能够凝聚起民心,使叶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不过要想凝聚民心,就得为百姓谋幸福,首先要让百姓富裕起来,只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才能顾及其他。那么我们必须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尽快让百姓摆脱生计的困挠。同时,我们要加大对百姓的教育力度,也就是说要重教化,让大家都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懂得仁爱礼让,忠信孝义的道理,就能发扬正气抑制邪气,那么何愁叶地不得到大治呢。”

  听他讲完,叶公有一种茅舍顿开的体悟,于是激动地说:“圣人之言可谓价值千金,令我拨云见日再见光明,我将谨记圣人之言,用心治理好叶地。”

  叶公稍一停顿又继续说道:“学生还有一件事请圣人指教,我们这里有一人十分正直,其父偷了人家一只羊,他主动予以举报,致使其父被判罪,颇遭人们非议,此人之行为究竟是不是有违孝道。”

  他当即回答说:“我以为这种行为应该属于不孝,按照鲁人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也在其中了。”

  叶公听后十分赞同道:“哦,对!对!圣人八字真言给学生指点了迷津。”

  在回来的路上,子路对他提出了质疑:“老师,您刚才对叶公所说正直标准,我感到有些不妥,按照老师平常教导我们的,正确的道德标准应当是是非分明,而不应该互相隐瞒,不然人们怎么会高度赞扬大义灭亲的美德呢。”

  听子路这么一问,他低头思考了一会,说:“不错,子路你说的没错,正确的道德标准应当是是非分明,我说的那八个字是错误的,应该予以纠正,以免这种错误流传误人,快,你就去告诉叶公,纠正我的错误。”

  子路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转身来到叶府,对叶公说:“老师要我回来告诉你,刚才他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话是错误的,真正的正直应该是是非分明,而不是互相隐瞒,老师还特别提醒,千万不能让这种错误流传误人。”

  叶公听子路这么一说,十分敬佩地道:“正视自己的错误,知错即改,这正是圣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啊,我因此更感到了圣人的伟大,可惜无法了解他伟大的具体,子路你一直在他的身边能够告诉我么。”

  子路沉思一阵,感觉到老师有如泰山之巍峨,东海之深邃,却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概括的。他十分抱歉地说:“我一时半刻也找不出恰当词汇来评价。”

  子路告辞叶公回来后,将叶公的问话转告了老师,他幽默地说:“子路呀,你怎么不对叶公说,孔丘这个人:发奋勤学,废寝忘食,诲人不倦,乐而忘忧,连自己老了也不知道呀。”

  2、七岁之师

  在叶城休整了一段时间,弟子们的身体已经完全复原,孔子决定前往郢都,于是又开始了漫漫旅程。此刻已是金秋十月,一路上花红柳绿,丹桂飘香,麦浪翻滚,稻谷金黄,好一派丰收景象。

  孔子一路欣赏着这美丽风光,一路为弟子们讲解仁义之道,倒也忘却车马劳顿。

  这天他们一行来到新洲道观河南面的旧街境内。只见大崎山似美女横卧于蓝天白云之下,风高林茂;沙河漪澜清清,流水潺潺;狮子岩如猛狮踞伏,气吞日月。眼见山色迷蒙,水光潋滟,真是好一片人间仙境。

  马车走出街南不远,公良孺突然勒住缰绳,马儿长啸一声,车子停下了。孔子诧异地问:“怎么停车了?”

  公良孺答道:“老师,前面有一群小孩挡道。”

  “请他们让道呀。”他说。

  “让我去。”子贡跳下车,没好气地说:“小孩,你们见马车来了,为什么还不让道?

  “凭什么要我们让道,你们不能走其它的道吗?”一个似乎是领头的小孩回答。

  子贡生气地说:“你知道这是谁的车吗?告诉你,这可是大圣人孔夫子的车!”

  听到子贡与小孩在争执,他下车走上前。孩子们并不搭理,依然用石块垒筑“城池”。

  他伸手抚摸着俊俏的小男孩的头,和颜悦色地说:“小孩子,请你们将石块搬开,让我们过去行吗?”小孩仰望着他说:“对不起,我们正在筑城,恕难从命。”

  “那好,我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答不出来,你就给我们让道。”孔子暗自思忖,虽然是小孩,也得一视同仁,以“礼”服人。

  “好,你出题吧。”小孩心有成竹

  “你听好了。”他问:“父母与夫妻孰亲?”

  “夫妻亲。”小孩答。

  “不对,父母亲,没有父母哪有后代!”

  “夫妻亲,没有夫妻,哪有父母!”

  两人各执一词,可谁也说服不了谁。“父母亲”、“夫妻亲”地反复争辩着。

  “父母者,衣食也。父母从小抚育儿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传道授业,那样不操心!父母当然亲。”他振振有词。

  小孩还之以颜色:“夫妻也,恩恩爱爱,男耕女织,同眠共枕,相濡以沫,爱意绵长,白头偕老,永不分离。一日夫妻还百日恩呢!当然夫妻亲。”

  孔子想:“自己名闻天下,称圣华夏,怎能说服不了一个小孩,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可转念一想:“君子无所争,我应该气度如海,有容乃大,又岂能与小孩一般见识呢。”想到这里他上前一步朝小孩鞠躬施礼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礼了。我们有要事在身,万望高抬贵手,借道给我们。”

  小孩眨了眨眼睛回答:“你是天下闻名的大圣人,依我看您只是浪得虚名,因为自古以来,只听说车子躲避城,那里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他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

  孩子回答:“我叫项橐,今年七岁。”

  他觉得这孩子口齿伶俐,十分聪明,就是傲气十足,心想得想个法子难难这孩子,于是说道:“项橐你的嘴很厉害,我来考考你吧:什么山上没石头?什么水里没鱼儿?什么门儿没门闩?什么车子没车轮?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妻子?什么女人没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东西有雄无雌?什么树没树枝?什么城没官员?什么人没别名?”问完,他盯着项橐露出微笑。

  项橐想了想故作轻松地说:“哦,这个问题太浅薄了,你听着我来告诉你:土山上没石头;井水中没有鱼;无门扇的门没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车轮;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火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孤雄无雌;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小孩答完用一种挑衅的目光望着他。

  见项橐对答如流,他微一沉思又问道:“孩子,你知道什么屋上生树?什么门上长苇?家鸡怎么变成野鸡?家狗怎么变成狐狸?”

  他的话音刚落,项橐就回答道:“屋椽上生树,门帘上生苇,家鸡丢在荒野里变成野鸡,家狗扔在深山里变成狐狸。”

  他暗吃一惊,想不到这只有七岁的孩子,竟是智慧过人!正思忖时,就听项橐说:“刚才你考了我,现在该轮到我考你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

  他原本以为一个小孩提不出什么难题,谁知项橐提出的问题还真有一定难度,为了不失身份,他来不及细细思量就回答道:“鹅和鸭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他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

  “错!”项橐大声反驳说:“龟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脚方吗?青蛙善于鸣叫,难道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吗?胡竹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吗?”

  听项橐这么一说他还真的无言可对,就听项橐继续问道:“你知道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有多少树?”

  他一想这问题还真答不出来,于是推脱道:“你这一会天一会地的,相差太远啦。”

  “好,那就说眼前吧。”项橐又问:“您有多少根头发、多少根胡子?”

  这孩子的问题还真回答不出来,只得拱手说道:“唯楚有才,后生可畏,老夫甘拜下风,还请神童多多指教!”

  项橐一笑,说:“指教不敢当,只是你这车还请绕城而走。”

  孔子心中默然,只好令公良孺架车绕道而行,在车上他想到自己的确还有许多学问不知道,看来在有生之年里,还得抽出时间好好地研究学问。

  3、问津渡河

  孔子一行不得已绕道而行,由于道路失修路面坎坷不平,马车因转弯过急,将车轱辘折断了。无奈只能下车,见前面有一个村庄,他让子路前去借一把斧子来修理。

  子路急步来到村庄,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屋里织布。便深施一礼,十分恭敬地说:“大嫂,请向你借一件东西。”

  妇女未等子路把话说完,已转身从里屋拿出一把锃亮的斧子递了过来。

  子路惊讶不已,问道:“大嫂,您怎么知道我是要借用斧子呢!”

  妇人微微一笑说:“你不是要借一个‘东西’吗?‘东’即东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铁做的,‘金’乃铁也。你不是借斧子又能是什么呢?”

  子路拿着斧子跑回来,将借斧子的经过告诉了老师。孔子他听后慨叹不已,刚才遇到的孩童聪颖无比,现在遇到的村妇,不仅乐于助人,而且还十分聪敏。想到这里忍不住由衷赞道:楚国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呀!

  马车修好后,一行人继续往前驰行。约走了几个时辰,前边一条山谷河流挡住了去道。河流水深岸阔,却不知津口在哪儿。他们踌躇在岸边,看见河的上游有两名男子正在田间并头而耕,便叫子路去问渡口之处。

  子路来到那两人的身旁,恭敬地揖揖手,问:“先生,请问这条河流的渡口在何处?”

  一个叫长沮的农夫反问道:“车上坐着的执辔的人是谁呀?”

  “是孔夫子。”“就是是来自鲁国的那个孔夫子么?”

  “是的。”子路恭敬地答道。

  “那么,他用不着问我们,就应该知道渡口在什么地方。”高大农夫冷冷说道。

  另一个叫桀溺的农夫问:“你又是谁呢?”

  “我是子路。”

  “是孔丘的徒弟么?”

  “是的。”

  桀溺说:“你看,天下哪儿都是一样的动荡不安,谁能够改变它呢?可你们跟着孔丘到

  处流浪四处奔波,希望寻求贤君明主推行周礼,结果是碰得头破血流,吃了不少苦头吧。我劝你们与其跟着孔丘到处流浪,还不如跟着我们避开乱世,做一个享受清静地安逸之民呢。”说完头也不抬地继续耕田去了。

  子路不仅未问到津口,反而还遭到一番奚落、教训,沮丧地走了回来。听完子路的讲述,他怅然长叹:“人是应该有社会责任的,怎么能够隐居山林,置天下的黎民苍生于不顾,而终日与鸟兽为伍呢?如果天下太平的话,那也用不着我孔丘四处奔波了。”

  没找到渡口,看看天色已近黄昏,他令马车停下,吩咐就地休息一晚。

  子路因为没找到渡口之处心有不甘,独自闷闷不乐的沿着一条小径往前走去,走了一阵看见一位用拐杖挑着耘田器具的老人,便深施大礼道:“老丈您好,我是孔夫子的弟子子路,请您指点渡口在什么地方?”

  老人看了子路一眼,说:“哦,就是那个到处漂流的孔子呀,你回去告诉他,一个叫荷蓧的老朽说他,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怎么能称得上夫子呢。”说完,荷蓧放下拐杖,忙着耘田除草。忙了良久,荷蓧见子路仍恭敬地拱手站在那里,赞许地点了点头,便请子路一起回家住下,并杀鸡招待,第二天又将渡口的位置告知。

  子路回到停车之处,将荷蓧老人之言转告,他听了后深有感触地说:“又是一个隐居的高人呀,只是这些高人,只知道明哲保身,而不愿意为推行礼义出力,这怎么行呢。我们与这些隐者的最大区别就是要积极进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有通过艰辛的付出,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

  弟子们听了他的话,点点头,陷入了沉思。

  在子路的指引下,他们一行来到渡口,是一位老翁在摆渡。他们将马车一起推上船,船夫用竹杆吃力地撑着,马儿在水中随着木船过河。

  船到河心,突然大风骤起,木船在波涛中颠簸摇晃,船儿忽高忽低,有如醉汉站立不稳。船上的人和马车经不住上下颠簸左右折腾,就在风吹浪涌之下,船一歪失去重心,翻落河里。顿时,这一行人众成了落汤之鸡,子路、公良孺几个水性强武功高的弟子立即将老师救起来,可孔子却大声喊道:“不要管我,快救我的书!”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了上来。但是,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正焦急之际,颜回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丘说:“那地方正好晒书。”

  于是,弟子们立即将打湿的书搬到山丘上,铺开晾晒起来。好在周边无人,子路、子贡、颜回、公良孺等一干弟子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多美的水呀,波涛汹涌滚滚东流!,何等壮观!只可惜这儿没有桥,如果有一座桥该多好,过往行人就不会象我们这样饱受涉水之苦了!”

  子路念叨道:“看来这楚国之行也十分不利,欲到楚境便遭受陈蔡被围之难,刚入楚境又受项橐戏弄,这下又人车落水,可见前程磨难重重”。

  他哈哈一笑:“上天授予我们实现周礼,天下归仁的大任。就得能够承受忍饥挨饿,受苦受难的折磨。因此我们必须拥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呀。”

  4、大同小康

  孔子一行刚来到来到郢都,楚昭王十分高兴,竟然支撑着病体在楚宫召见了他。

  楚昭王道:“久闻圣人乃治国奇才,任中都宰仅仅一年,就使中都繁荣昌盛,令百国效仿,在鲁国任大司寇不到四年,鲁国就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可寡人执政已有二十六年,楚国仍处在振兴之中,离富强尚有较远距离。寡人现已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能够见到圣人,也是寡人之大幸,因此请教请教,依据目前之现状,楚国应如何治理?”

  孔子稍一思考便道:“丘游历列国,历尽艰辛,为的就是推行仁政德治,用仁德来治国,就能使国家飞速发展,并在短期内达到民富国强的效果,最终实现大同社会。”

  楚昭王诧异道:“什么大同社会,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呀。”

  他一正身子神情凝重地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奉养自己的父母,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而是要使所有的老年人能终其天年,所有的成年人能为社会效力,所有的幼童都能够顺利地成长,使那些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老而无子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和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也用不着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昭王听他这么一说,眼里放出光芒,十分动情地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呀。”说到这里,昭王眼色一暗,有些无奈地道:“只是这社会虽然美好,就怕难以实现啊。”

  他点点头说:“不错,根据目前的形势,要实现大同社会,的确很困难,不过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去实现小康社会吧。”

  “小康社会,快说说小康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情景。”楚昭王连忙催促道。

  “先王的仁德就是为了天下大同,可是到了今天大道消隐不见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家族,各自孝敬各自的亲朋好友,各自去爱护各自的儿子女儿,好东西也会尽力去争取,也全是为了自己。统治者世代相传形成一种习惯,修筑高墙坚城,开沟蓄池,以此作为屏障。制定礼仪作为法纪,用以规范君臣,用以督促父子,用以和睦兄弟,用以亲爱夫妇,用以设立制度,用以建设乡村,用以激励勇士智者,用以奖勤罚懒。所以,计谋就开始兴盛起来,因而争斗也就开始普及。象大禹、汤王、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些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六个堪称君子的人,没有不崇尚礼的,以此来推行他们的主张,以此来衡量他们的诚信,以此来制定赏罚的标准,来促使人们追求仁义,彼此谦让,用规范来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如果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就会大势将去,人们就会感到大难临头了。这就是小康社会了。”他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好啊,圣人之指教令寡人受益匪浅,就请圣人在这里住下吧,寡人将有劳圣人辅助,让楚国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昭王诚恳说道。

  他谢恩离宫,郢都令尹子西亲自给他们安排好了馆舍。

  第二天楚昭王召集群臣,提出赐封七百里地,并由他辅助治理楚国的建议,没想到却遭到了令尹子西的强烈反对。子西说:“这孔丘的确是当世之圣人,学识才智天下无双,济世治国无与伦比,尤其是他的弟子可谓是文武兼备,能人辈出,可他们都是鲁国人,能够忠心耿耿地为楚国服务么,一旦大权落入他手,谁也无奈其何,那么到时楚国也将受制于他了,也许这就是其他国家不敢启用他的原因吧,因此还请大王三思。”

  听了子西的话,楚昭王悚然一惊,觉得子西说得有理,便将封地委以重任之事搁下。

  孔子住在馆舍一边给弟子讲课,一边等着楚昭王的消息,有时还同弟子们一起出去散散心采采风,谁知没多久,楚昭王病死,临死前将任用他的事托付给了继任者楚惠王,而这位继任者早将启用孔子一事拋诸脑后,就这样他们在楚国呆了将近一年,眼见在楚国推行仁政德治的希望又将落空,他萌生离开楚国之意,恰在这时,留在卫国的弟子写信来,希望他能够重回卫国去,而且卫出公也常常透露出口风,想请他回来并将委以重任,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便着手重返卫国的准备,遗憾的是他想在楚国实现小康社会的愿望,又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5、拜祭周公与正名之说

  孔子领着弟子又登上旅程,清风扑面细雨绵绵,他心中的愁思也如那雨丝,扯不断理还乱。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已度过了整整十年,在这漫长的过程里,他的心灵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折磨,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总象影子一样纠缠着自己,只可惜希望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初现即逝,而失望却有如恶魔般地缠住自己,不肯脱身。

  他坐在车上扶轼而望,只见天边的云朵,有如断线的风筝,摇摇曳曳漂浮不定,真有如四处漂泊的自己。想想面临的处境,心潮就如奔腾的江水,波涛起伏汹涌澎湃。他不知道命运为什么老是和自己作对,为了推行仁政德治恢复周礼的大道,已是殚精竭虑费尽心血,可惜机遇总是擦肩而过,每每来到一个国家,初始君候都是充满期待和热情,遗憾的是这种热情就如熄了火的木柴,没多久就凉了。

  他当然知道,这都是君候身边的重臣在作怪,也许是因为妒忌,也许是这些人对于自己的担忧。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些弄臣怎么能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想到这里,他无奈地摇摇头,就是这些小人,阻碍了自己施行大道的路。

  他的眼前浮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仿佛看到了老人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见到这种目光,他感到浑身一震,满腹的忧虑一扫而光,他有力地朝前挥了挥手,似乎想将头上的阴霾拂去,虽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却让他从忧郁中解放出来。

  他这才发现车子已来到淮河边,只见河岸边的水田一片绿油油,这是农夫们刚栽下的秧苗,几个头戴斗笠的农人在田埂上来回走动,他又想起来的时候,在这个地方遇见的长沮、桀溺两位隐者。心中暗自赞道: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呀。

  就在这时,就见一位农人从路旁的树丛里走了过来,他心中暗道莫非又是一位隐者想对自己说什么。他准备下车迎上去,可刚站起来,那人已来到跟前,俯身从腰上的鱼篓里掏出一条大鲤鱼,递过来说:“你们是外地来的吧,送你一条大鲤鱼尝尝新吧,这可是刚从河里捞起来的。”

  他双手接过大鲤鱼,说:“你们捕鱼不容易吧,我怎能白白地接受你们的馈送呢。”

  农人道:“这河里的鱼可是取之不尽,如果想吃鱼,只要将网撒下就能捞上几条,我看你们风尘仆仆的,一定是因为长途跋涉十分辛劳,喝喝这鲜鱼汤可解乏呢。”农人说完笑哈哈的唱着山歌走了。

  望着农人远去的身影,他百感交集,自己千辛万苦到处寻找能够推行仁德的明君,可仁德君子在宫廷里没找到,而在民间、在田野却遇到了,他心里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恍惚间他感觉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眼前晃动,那种慈祥、那种威仪、那种令人可亲的面容,令他怦然心动,他突然涌起一种祭拜周公的冲动,立即令公良孺停车,让子贡为他做准备,他要用那位农人送给的大鲤鱼作为祭品。祭奠心中的偶像周公,他心中默默地祷告道:“周公,我即便吃再多的苦,也要一以贯之的推行你的礼制。”

  祭奠完毕后他望着鲁国的那片天空,默默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只到子路来到跟前,喊了三声,这才醒悟过来,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马车,在路上他的思绪依然还沉浸在与周公的神交之中。

  马车已跨入卫国的领土,沿途的官员得知圣人回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宰相孔悝很想请他出来和自己同掌朝政并列宰相。

  听到这个消息,子路十分兴奋,满面笑容的问老师:“卫君这次请你治国,你觉得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听了子路的问话,他静静地思考一阵,这才缓慢却又坚定地说了两个字:“正名!”

  “正名?”子路用诧异地眼神望着他说:“老师,您辛辛苦苦周游列国,为的是推行仁礼的大道,现在您拥有了这种机会,您为什么还去在乎什么空洞的正名呢。”

  “你错了,子路。”他神情十分严峻地说:“正名怎么会是空洞的呢,要知道无论干什么事首先就得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治理国家是一件大事,首先就得推行礼乐教化,如果没有名分,礼乐教化就兴办不起来,民无信不立,国无法不立,如果不实行礼乐教化,国家的法律、人民的诚信都无法树立起来,国家又怎能治理好呢。所以说正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他进一步解释道:“根据卫国现在的情况,现在的公子辄接替的是祖父的位置,当时因为南子在世倒还情有可原,现在既然南后也死了,就应该请其父亲蒯聩回来当国君,这才叫正名,我才能够名正言顺地辅助国君治理卫国,否则我是不可能出仕的。”

  为了正名他还是毅然地放弃了这次难得的机会。不过,他虽然没再出仕,可他的弟子却分别担任了鲁国、卫国的官员,诸如宓子贱担任单父宰;子路担任蒲邑之宰;高柴担任刑狱官;冉有担任季府家臣等等……。

  6、弟子政绩

  ①、宓子贱鼓琴而治

  孔子推荐宓子贱去鲁国任单父宰。起初,鲁君对他不放心,派了两名亲信同去单父辅助他。到任后,宓子贱叫他们写东西,让其他人在一旁看。但当两人一动笔,宓子贱就故意拉两人的胳膊,使他们写出的字乱七八糟。宓子贱大发脾气,责备他们连字都写不好。这两人生气地的跑回去向鲁君告状说:“宓子贱叫我们书写又扯我们的胳膊,使我们写不好字又大发脾气,我们实在无法做下去。”

  鲁君思忖一阵恍然大悟:我派去这两人不也是掣宓子贱的肘么。于是立即撤回两名亲信,并亲笔写信表示单父全权交由他负责。宓子贱这才放手治理单父,他没有象别的官员一样,一上任就是三把火,而是不声不响的来到集市,将买来的满肚子鱼籽的大鱼和一篓子小鱼苗都放回河里,望着在水中游弋的鱼,他感概地对围观的人说:“如果我们吃了有孕或没长大的鱼,鱼就会越来越少啊。”

  宓子贱买鱼放生,以行代言,令单父的老百姓深受感动,在他以身作则的感化下,单父的民风有了根本性好转,他又选贤任能量才用人,很快就把小小的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宓子贱每天弹琴取乐,显得悠然自在,甚至连公堂也不用走出了。

  宓子贱的弹琴而治,令原来的单父宰巫马期十分惊奇,巫马期当初治理单父时,每天星星还高挂在天上时就出门工作,直到星星又高挂天上时才回家,日夜不得安宁,事事都亲力亲为,可是单父的治理也没有现在这么好。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巫马期特意登门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你用的方法是只用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治理,自然会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依靠众人齐努力,那当然就安逸得多了。”

  ②、子路治蒲孔子三赞其善

  孔子因为正名的原因,没有在卫国出仕,却推荐子路担任了蒲城宰。子路上任之前,向老师请教治蒲之道,老师告诉他:蒲城多壮士,是个很难治理的地方,嘱咐他谨慎从事,尊重他人,对百姓既严格又要宽容。子路谨记在心,上任三年,大见成效,蒲城一改过去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治安情况十分良好。偷盗的、杀人的也大为减少,而田野到处是一片绿色。绿林成荫,绿油油的蔬菜,绿色的庄稼长得十分喜人。为了对学生负责,孔子带着子贡到蒲地去作实地考察。

  师徒二人,驾着车子很快到了蒲城。车子一进蒲城境,坐在车上的孔子拍手说:“干得好呀,子路对人尊重而有信用。”孔子这么一赞赏,却使子贡莫名其妙。车子又向前去,走了一个时辰,进了蒲城城。城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房舍俨然。孔子又非常高兴地拍着手说:“干得好啊,子路。对人诚实,施政宽宏。”坐在车上作驭手的子贡,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更是茫然。车子沿着蒲城内的道路向前走,很快到了子路的官署。子贡停下车,牵着马,拉着缰绳,准备卸车。孔子下了车,踏上官署的台阶,刚到院内,又非常高兴地说:“干得好呀!子路。能认真分辨是非,并作出判断。”这时的子贡更是大惑不解了。他实在忍不住,拉住孔子问:“老师,您到蒲城来,还没见到子路,就三次说子路干得好,这是什么道理,能告诉我吗?”

  孔子看到子贡疑惑不解的样子,这才说:“一进入蒲境,我就看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青青的蔬菜,老百姓都在田间操作,还有许多人都在深挖沟。他们都竭尽其力,这就可以看到子路是下了许多功夫去组织百姓进行生产。能够如此,是因为他有威信,所以我说“干得好呀,子路对人尊重而有信用。”进入城内,我看到老百姓住的房屋坚固,屋舍俨然,没有脏乱的现象,所以我说:“干得好啊,子路。对人诚实,施政宽宏。”进入官署,我看到子路非常清闲,属下都听从命令,非常尊重他,所以我又说:“干得好呀!子路。能认真分辨是非,并作出判断。”这样看来,我“三称其善”,恐怕还不够呢!

  子路作为蒲城宰,为防备洪水灾害,组织百姓,开挖排水沟渠。他看到百姓劳累困苦的样子,就拿出自己的俸禄亲自给百姓送饭、送汤。孔子听到后,连忙让子贡去阻止。子贡将孔子的意见告诉子路后,子路很不高兴。一见孔子就表示了自己的不满。他说:“我看到暴雨将到,怕有水灾,所以与百姓挖沟排水。老百姓因缺少食物而挨饿,所以我又给他们送饭、送汤。但您不仅不支持我,反而让子贡来阻止我,这岂不是不让我施行仁政,做好事么?”孔子回答道:“你知道百姓缺少食物而挨饿,为什么不向国君报告,用国库的粮食去救济他们,而只是用自己的食物赠送给他们,这不是明白地告诉老百姓,国君没有恩惠给大家,而只有您恩惠他们吗?”子路听了,再也不言语了。

  ③、高柴执法

  孔子将弟子高柴推荐担任了卫国的执法官,高柴执法如山也十分勤政爱民,一次他抓住了一位与卫国妃子赵姬有奸情的男子,这名男子是在赵姬的威逼下才与之偷情的,如果按照法律制裁,这男子必死无疑,可一旦这样,赵姬淫乱之事就会传开。为了消弭后宫这场乱宫之事,也为了保住这名男子的性命,高柴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这名男子抓住,以盗贼之罪将男子驱逐出宫,不仅保住了这男子的一条命,也暗自平息了后宫乱宫之事。

  还有一次,有个人犯了法,按照当时法律,要砍掉犯人的一条腿。严格守法的高柴,是不可能违背法律的,可一想到这人以后就将少一条腿的惨景,心里就感到十分悲痛,因此在执法行刑的时候,脸上露出痛苦怜悯的神情。???????几年後,卫国发生内战。有一位曾被高柴执过法的罪犯,成为这次动乱的首领,这首领一定要报高柴的判罪之仇,高柴只得仓促逃命,经过郭城时,他才发现把守城门的正巧是当年被砍脚的人。高柴心想:冤家路窄,这下可惨了!这位断了腿的人一定会报当年的断腿之仇,可追兵已至,想躲已是不及,怎么办?正在高柴焦急万分时,却见守门人上前催促说:“快,快请进来,里面有个密室。”说着将高柴拖进了密室。这时,追杀高柴的乱军赶上来,没找到高柴,询问守门人是否看到高柴,守门人摇了摇头。那位追杀的首领,见守门人也是遭遇高柴行刑的仇人,认为不可能会为高柴隐瞒,因此毫不犹豫地掉头跑往别处去寻找了。???????高柴这才死里逃生,他问守门人:“我当初砍掉了你的一条腿,你今天遇到报仇的机会,为什麼还要救我?”守门人说:“您当时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何况当我被砍脚的时候,您脸上露出痛苦怜悯的表情,我知道您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怎么能害你呢?”?

  ④、有若卫国

  吴王派大军伐鲁,得到这个消息,鲁国的宫廷里陷入一片恐怖之中,要知道失去孔子的鲁国,早已没有夹谷会盟时的威风,现在已经是不堪一击了。面对吴国的大军压阵,鲁国的国君这才感到身边无良将,手下无能人,季孙肥和鲁哀公在宫里商量来商量去,竟挑不出一个可以抗击吴军的将领来,正在发愁时,有若进宫面见哀公,自告奋勇地要求率兵抗敌。

  鲁哀公诧异地问:“你是什么人,怎么敢领兵抗击吴军呢。”

  有若回答说:“我是孔门弟子,老师离开时特意将我留下,嘱咐我一旦国家有难,就得挺身而出,捍卫国家。”

  鲁哀公惊奇地问道:“夫子教过你怎样御敌么?”

  “当然。”有若十分自信地回答说:“老师临走时教导我,一旦外敌入侵,我就得自告奋勇为国效力,如果国君重用,一是要用仁德之心凝聚军心,二是要利用地利和灵活战术以逸待劳,三是要集中兵力给予敌人有力打击,这样就能打败一切侵略者。”

  听了有若有条有理的回答,哀公连声赞赏道:“好!好!有夫子的弟子在,寡人无忧也。你需要多少兵马?”哀公问道。

  “如果主公信任,给我五百乘兵车,我将用老师授予我的用兵之道,保证能够一举打败入侵之敌。”有若信心十足的回答。

  “好!寡人就任你为鲁军统帅,率战车五百,迎战吴军。”原本优柔寡断的鲁君,此刻变得决断起来,而喜欢与君侯唱对台戏的季孙肥,此刻也表现出与君侯意见惊人的一致,点头表示了同意。

  于是,有若率领五百兵车日夜兼程抵达南疆,比吴军先一步到达了前沿阵地。有若占据了有利地势后便安排士兵们就地休息,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几天之后,吴军这才到达前沿阵地,吴军大将梁和自以为兵多将广,鲁军不敢率先攻击,便传令三军,搭帐休息,准备等天明之后对鲁军发起攻击。可就在半夜时分,鲁军向吴军发起了攻击,鲁军百余人用豆油、干柴点燃了吴军的帐篷和战车,待吴军察觉后,已损失了二百辆战车、伤亡了不少人马。

  梁和气急败坏,天明时分立即整理八百辆战车,气势汹汹杀奔鲁军而来,哪知道鲁军早已张好罗网在等待着吴军呢,很快吴军进入了鲁军的伏击圈,就听战鼓齐鸣,四周弓箭齐发,鲁军隐藏在丛林里,越战越勇,可吴军陷在伏击圈里,找不到敌人,只有被动挨打的分,很快就溃不成军了。好在梁和作战经验丰富,经过拼命搏杀,这才杀开一条血路,收集残存的二百辆战车狼狈的逃回吴国了。

  ⑤、子贡索回鲁地

  孔子得知齐国独自撕毁夹谷会盟,派兵夺取了鲁国北疆的灌邑、阳关两地,十分着急,他知道现在的鲁国已经衰弱得不堪一击,凭武力根本无法与齐国抗衡,于是他让子贡去齐国索回失地。

  子贡受命而去,一路上子贡都在回忆老师的分析:“齐悼公少年气盛血气方刚,尤其刚上台就抢占了鲁国两地,可见其野心勃勃。因此说服他只能用巧,不可直言,要善于抓住他的心理,由浅入深,步步为营,一步一步让他明白事理,使他感到不退回强占之地,就是不仁不义,这样才有可能索回失地。”

  来到齐国,子贡立即进宫求见齐悼公。悼公此刻正踌躇满志,颇有效先祖一霸天下之雄心,因此,听说当代孔圣人之高徒子贡求见,立即宣召。

  寒暄已毕,子贡道明来意:“我老师曾伴鲁君与先君会盟夹谷,结盟兄弟,并盟约世代修好。得知新君继位,老师特命我来看望君侯,表示祝贺。”

  齐悼公听说闻名天下的圣人,专程派弟子前来祝贺自己继位,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忍不住哈哈一笑:“感谢圣人不忘齐鲁旧情。”说到这里,悼公心中暗忖:孔子门下三千弟子,都是才智双全,鲁卫两国用其弟子治邑,均已取得极大成就,而这子贡仪表堂堂,口才极佳,如果能为我所用,既能博得任用贤才之美名,又能取得治国安邦之实惠,可谓一举两得。于是悼公话锋一转,问道:“久闻圣人门下弟子都是安邦治国之栋梁,寡人看你也是大贤大才,能否愿意在齐国出仕。”

  子贡深施一礼道:“谢君侯厚爱,只是子贡此来非为求官,一是为续故有情谊;二是有疑难向君侯请教。”

  悼公听说圣人的弟子有事向自己请教,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大咧咧地说:“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吧!”

  子贡见悼公已经进入自己设置的圈套,这才不急不缓地说道:“我们卫国有一位叫卜仁的富商,仗恃着财大气粗,竟强抢邻人之良田用于建造花园,致使邻人生活无着,君侯将如何看待这个卜仁。”

  悼公一拍桌子,怒道:“这哪是什么卜仁,简直就该叫做不仁了,强抢邻人之地,可谓不仁不义之至也。”

  子贡问道:“如果齐国也出现卜仁这样的人,君侯将如何处置?”

  “首先令他将强抢之地归还邻人,同时还要严惩其罪,以儆效尤。”悼公凛然说道。

  子贡乘势说道:“如今齐强鲁弱,齐国将军仗势欺人,私自带兵强抢鲁国之灌邑、阳关两地,违背齐鲁夹谷之盟,这与卜仁强抢邻地有何区别,岂不有意玷污君侯的仁德之心。”

  听了子贡的话,齐悼公只觉得汗水淋漓,深感有愧,立即书写诏书,召回驻鲁齐军,将所占两地归还给鲁国。

点击下载App,搜索"让孔子的智慧照亮人生——献给孩子和家长的书",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