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道人之境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燃灯之路",免费读到尾

  两行热泪从屈继祖的脸颊处慢慢留了下来。

  他已经透过“天目”的观察,知晓了自己前世的种种经历,也初步明白了今生的使命。

  魔教的凶残暴虐、倒行逆施,人类的所受到的苦难,千百万仁人志士所发起的浴血反击,等等。

  一桩桩、一幕幕,在屈继祖的脑海里闪现。

  一股热血直接涌上了他的心头。

  只见屈继祖伸出右手,对着漆黑的夜空郑重地宣告:

  “我发誓,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尽我所能,消灭魔教。我一定要打破魔教的黑暗天幕,还天地一个朗朗乾坤,只要我有一口气,就点一盏灯,照亮这个天下。”

  屈继祖的誓言刚刚对天宣读完毕,一道巨大的清光从屈继祖的百会穴处猛然冲出,直上九重云霄深处。

  天地之间仿佛出现了一阵钟鼓仙乐,与屈继祖体内的气息相互共鸣,连天空中的星星也出现了好一阵的颤动。

  ......

  行愿之后的屈继祖正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之中。

  之所以说特殊,是因为他发现自己仿佛站在一面巨大无比的镜子里面,而镜子的外面,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镜子内外的两个世界,除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细小差别之外,其他的诸如人物、景观等等,几乎完全一致,也包括了那一群不停地围绕着自己转动,随时准备发动攻击的半兽人。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屈继祖再定神一看,终于发现了镜子世界里面的一些奇妙之处。

  在镜子的世界里面,那些半兽人的身体,包括血液的流动,各处气脉的运行,甚至连全身的骨骼,都一一出现在自己的眼中,巨细无遗。

  屈继祖甚至还能看得见,半兽人眉心深处的那团黑色的神识火焰,在驱使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屈继祖的观察完全正确。

  事实上,屈继祖如今已经踏入道童之境,他的躯体自然散发出一种让半兽人感觉到害怕的气息。但半兽人依然不敢就此离开,因为识阴使徒虽然被灭,但它们的命令依然在发挥作用。

  所以,那些半兽人围绕着屈继祖在团团乱转,不愿进攻,也不敢撤退。

  屈继祖这时候才记起来,虽然在石门村里只剩下他一个孤家寡人了,虽然四个领头的识阴使徒也已经被消灭了,但还有半兽人在他附近,魔教对石门村的进攻还没有结束。

  ......

  突然间,屈继祖产生了一个念头,把藏在半兽人眉心深处的那一团黑色的火焰神识毁掉.

  这个想法才刚刚冒出来,屈继祖发现自己手中的那根黝黑短棒,自行飞将出去,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半兽人的眉心逐一敲打了一遍。狼人、半人马,甚至天上的鹰身人,无一遗漏。

  结果是,那些半兽人甚至连呻吟声都没有响一句,全部倒地身亡。

  失去了五阴使徒的牵制和指挥调度,半兽人在修士的眼中,也是土鸡瓦狗一般的存在。

  如此的威力,让屈继族心里一惊。

  难道这就是父亲以前常说的“全凭心意用功夫?”

  ......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阵清风吹过,还在定中的屈继祖有了一丝异样的感觉。

  屈继祖睁开慧眼一看,有五六位身穿道袍的修士出现在他的前方。

  屈继祖犹豫了片刻,心想:“我是不是该出去了?”

  念头刚起,屈继祖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失去了方向感一样。

  下一个念头刚起,屈继祖发现自己已经到了镜子外面的世界。

  屈继祖轻轻活动了一下身体。与在镜子世界里面的那种轻松自如,随心而动相比较,镜子外的世界仿佛有很多无形的绳索在着身体,显得有些难受。

  这时候,一句略呈阴柔的说话飘然而至,让小光回过神来,重新面对外面的现实世界。

  “你手中的短棒虽然看上去颇为丑陋,但也不失为一件好法宝,我希望你能转让给我。你想要什么补偿?丹药、符箓,或者是金银财宝?你但说无妨。”

  屈继祖抬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身穿龙纹法衣,头顶五岳星冠的一名年轻道童。

  这名年轻道童的态度轻佻,在多位修士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之下,趾高气扬地发出了他的命令。

  这位年轻道童自然就是青城派的流云。根据他刚才所制定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策略,青城派的诸人如今要到石门村来收割利益了。

  屈继祖看了一眼手中的短棒,它通体黝黑,触手冰凉,并不显眼,不知道为什么会引起他人的兴趣。虽然如此,他自小和父亲隐姓埋名在石门村生活,贫苦人家出身,对于流云这种纨绔子弟最为反感,于是冷冷回答道:“这是我的家传之物,孝之所在,岂可随便与人交换。”

  流云根本没有料到屈继祖居然会这般回答,一时语结,不知如何是好。

  停了好一会儿,流云才恶狠狠地说道:“你根基不足,道行浅薄,根本不足以保护这一件人类至宝;万一遇到魔教的修士,被魔教抢去,这既是你自己的损失,也是人类的重大损失,我这是为了你好。”

  流云也算是临急生智,给自己找了这个一个籍口。

  这个回答,几乎把屈继祖给逗笑了,便顺着流云的语气反问道:“按你的这个说法,我只能把家传之宝给你,别无选择了?”

  “那是当然”

  此时的屈继祖脚着草鞋,一身粗布短打,典型的农夫装扮。流云并不认为这样的乡下佬胆敢拒绝他的要求。

  “假如我就是不换呢?”屈继祖脸色一沉,腰板一挺,紧握着手中的那根黝黑短棒,随时准备一战。

  对于屈继祖的拒绝,流云不怒反笑,摇了摇头,轻轻叹息了一句:“无知莽夫”。然后将右手向前一挥。

  看见流云这个手势,除了易居道人之外,青城派的其他几位道童心领神会,一齐纵身向前,要把屈继祖拿下。

  一场厮打眼看又将发生。

  这时候,一把声音在半空中响起:“堂堂一个青城派,也要以多欺少?还不给我停下来!”

  话尤未了,一位手持拐杖的清瘦老者已经出现在屈继祖的身边。

  也不见他有什么动作,青城派的几位道童全部被定在半途中,动弹不得,如同一个个木偶,滑稽之极。

  见到这种情形,不单是流云的脸色发白,连他身后的易居道人也是心里一紧,不由得冲口而出:“言出法随、如影随形,你是至人境界?”

  ......

  释教在菩萨这个境界上细分为十重果位,并称之为十地菩萨。相对于释教的严谨细密,阐教在道人这个境界上的划分相对要宽松一些,只有至人、元人和真人三个果位。

  在阐教的《道枢》卷十二、《大丹篇》当中,对于“至人”有这样的记载:“易成子尝遇至人,谓曰:无为之道莫过乎金丹,得道必由乎金符焉。欲还其所已去,返其所本有,此系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之道。”

  由此可见,“至人”的境界就是得大药,结金丹。

  《悟真篇》中说得好: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一个人若果证到了“至人”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拥有有多个化身(意生身),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事务;初步体验到“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五种神通的妙用;他还可以用他的功德力来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保持色身不坏,等等。

  阐教的“至人”果位,大致相当于释教的欢喜地、离垢地、和发光地这三地菩萨的果位。

  阐教的“元人”其实就是“无人”。

  《悟真篇》有诗云:“始之有作无人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力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阐教上代前辈刘一明的说法是:所谓无为者,非枯木寒灰之说。盖以真种不能到手,须假法以摄之,既已到手,则原本复回,急须牢固封藏,沐浴温养,防危虑险,以保全此原本,不至有得而复失之患

  简单地说,元人的境界,是在修炼到金丹之后,二次还虚和沐养的过程。

  如果证到了“元人”的果位,“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五种神通已经非常稳定,可以运用自如。正如《庄子》中的记载:“夫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

  阐教的“元人”果位,大致相当于释教的焰慧地、难胜地、和现前地这三地菩萨的果位。

  真人是阐教之中道人境界的最高果位。

  在阐教圣典《庄子.大宗师》中的记载是:“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而《淮南子.本经训》中的说法是:“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简单地说,“真人”的境界就是金丹大圆满。

  如果证到了“真人”的果位:除了原先的五种神通之外,还多证得另外一种神通---漏尽通,能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在这样的境界当中,诸漏净尽,无有垢染;就像是人世之中的珍宝,内外莹彻,体无瑕秽,活灵活现的大圆满金丹一跃而出。

  正如《楞严经》中所描述的,观世音菩萨证道的一刹那---“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阐教的“真人”果位,大致相当于释教的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和法云地这最后四地菩萨的果位。

点击下载App,搜索"燃灯之路",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