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西升经集注",免费读到尾

  劉曰:乖宗者偽,會理者真,無為所致者吉,有為所致者凶,故《德經》曰:福兮禍所伏也。

  罪有公私,明者纖密。

  劉曰:為道者公也,為俗者私也。夫修道者,不契玄宗,情行尚起,應物失當,事或有違,春春匪躬,志在濟物,篤誠\於道,理異私懷,義屬中孚,難過可亮也。纖密猶贏細也。

  占往知來,不如朴質。

  李曰:達於過去,占往也,明於未來,知來也。雖有智慧,終始皆知而多敗,叉有顛蹶,唯當存之朴素,敦之質真,可以立身,可以事君,可以養親,可以成道動修也。劉曰:逆慮多憂,知來近辱,絕聖棄智,純素以居。

  『言處』,政和御制注本作『言出』。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風聲豈可聚』。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四時氣往緣』。

  此句,政和御制主本作『天地常昭然』。

  此句,當為『故日必為是所誘也』,『足』為『是』之誤。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合會微漸滋』。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非緘艾所愈』。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邪多卒驗』。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空虛滅無』。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所是反非』。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孰之能追』。

  『脩然』,疑為『鯈然』之誤。

  此句,疑當作『如存有欲』,『恕』為『如』之誤。

  『終有』,政和御制注本作『中有』。

  此句,政和御制注本作『福有凶吉』。

  華陽韋處玄句曲徐道邈沖玄子

  任真子李榮劉仁會註碧虛子集

  虛無章第十五

  老子曰:虛無生自然,自然生道。道生一,一生萬物。

  徐李劉本並作道生天,天生地,地生萬物。韋曰:虛無者,無物也。自然者,亦無物也,寄虛無生自然,寄自然以生道,皆明其自然耳。一者,即道之用也,天地萬物皆從道生,莫有能離道者。復謂之一,一之布氣,二儀由之而分,故日一生二也,萬物莫不由天地氤氳之氣而生,故曰天地生萬物也。李曰:此謂有像之物也,自上生下,次第相生也。劉曰:推窮生本,以致虛無,此乃名理相階,其實不知所以也。

  萬物抱一而成,得微妙氣化。

  李本作化生。韋曰:天地萬物皆微妙一氣而化生也。徐曰:二儀、萬物皆一而成,人獨得微妙之氣,故能精靈變化也。李曰:天地、人物,並皆抱真一之道。受微妙之氣,所以方得化生,是知一氣者萬物之本也。

  人有長久之寶,不能守也,而欲益尊榮者,是謂去本,生天地之道也。

  徐曰:長久之寶,一也,人不能懷微妙之氣,守一以長生,不保其所寶也。而保人所寶,增益情欲,慕樂尊榮,是謂去其本也。生真寶二儀之正道也。劉曰:長久之寶,謂真性也。夫食益尊榮者,喪其本生之性也。

  恍惚章第十六

  老子曰:虛無恍惚,道之根。萬物共本,道之元。

  李曰:至本空寂,名曰虛無,虛無即非空寂,有無不定,稱之恍惚。云虛無生自然,自然生道,故知虛無者,此即道之根本,萬物得生,皆由於道,是知道為物之本元也。

  在己不忘,我默焉。

  默,韋本作異。韋曰:言一切萬物,莫不共道同其本源,而常生流蕩,不能官同於道,是以輪迴生死之波,若能存道於我,則其命不滅不亡矣,眾人皆不能存道,唯我獨能存之,故我異於眾人。李曰:道者物之元,氣者生之本,失道則死,喪氣則亡。若也不亡,聖人默然不說,今之廣說至言,大敷妙教,而教其養氣抱道,復本歸根。人若能納氣於內,抱道於懷,水火之所不能災,生死之所不能害,長存入道,端坐成真,得意忘言,故云默焉,知而不默,乃失之也。

  生置章第十七

  老子曰生我於虛,置我於無。

  徐曰:置者,立也。虛氣和合,變生我形,精妙無物,化立我神也。劉曰:實不生實,生實者虛也,有不容有,容有者無也。

  生我者神,殺我者心。

  韋曰:生者,存也。我所以長生者,心同於虛也,我所以長存者,形同於無也。神無形兆,故生我也,心有所存,故殺我也。李曰:形不自生,得神始生,身不自殺,由心故殺,心不為惡,足可長存也。

  夫心意者,我之所患也。我即無心,我何知乎!

  韋曰:夫有心有意,則有所存,故息害生焉;若我無心,則無所知,又何息哉。李曰:心有分別之知,能造有為之過,過成息我,是實由心,若也忘心無知,自當無患。

  念我未生時,無有身也,直以積氣聚血成我身耳。

  韋曰:此遺形存神之方也。徐曰:厭我有身大息,思念未生無身無累也,及氣血積聚成此肉身,假借不足為有,而人貴重,益成息累也。

  我身乃神之車也,神之舍也,神之主人也。

  徐曰:夫馬之運\車,如神之載形也,神處人身,若人居室合,合全則人安,身康則神樂,故智士保身以養神,運\形而昇仙也。李曰:身能載神,神能乘人,故日車也。身能容神,神以身為屋,故云合也。自外來寄於身,故云主人也。

  主人安靜,神即居之,躁動,神即去之。

  徐曰:身形靜,神即止其官府也,躁動有為,神即去其居館。即者,言應用急也。李曰:車牢始能載物,舍靜方可安人,為主既也誼譁,作客何能久住?鈴須堅守於身,而神自乘之,淨洗於心,神自正之,內外安靜,神自居之。若身有染穢,心腹躁動,神即離人,故云去之。劉曰:神住日生,神去日死,生由靜載,死由躁危。

  是以聖人無常心者,欲歸初始,反未生也。

  李曰:愛染罪垢,躁競有為,是常人流俗之心也。聖人清淨捐欲,無常俗之心也,有心者逐末,入於生死,無心者反本,歸於真道,無復生死也。劉曰:寂然無物。

  人未生時,豈有身乎?無身當何憂乎?當何欲哉。

  韋曰:夫有欲有憂,皆由存身生生之厚也,若反未生,則惡有身矣,何憂息之有也!李曰:已生之後,方可有形,未生之前,理無身也。有身則百憂競起,五欲爭興,無身則萬累都捐,千愁並盡,尚無有身之息,豈有身外之災!

  故外其身,存其神者,精耀留也。道德一合,與道通也。

  韋曰:精耀,神明也。夫外其身者,則精耀不去其形也,精常留,則其道德自然與一合體,與一合體,則其道通同也。徐曰:疏外逆旅之形,親愛生我之神,故虛心靜形,存神守素,則玄精光耀,留止官室,與道通一,是謂無身之身也。李曰:營生之士,學道之人,鈴須外忘於身,不得多養於味,先宜內存於神,志之於道,恍惚精微,智慧自歸,精彩光明,無不照了,故言精耀留。若得智慧止,乃將道德一合,均之無德,契以虛通,故言與道通也。

  為道章第十八

  老子曰:古之為道者,莫不由自然。

  李曰:古昔修道之士,皆由有自然,道德清虛無欲,未待師教,而自然修道,無有不由自然也,若強為之,則不然矣。

  故其道常然矣,強然之即不然矣。

  劉曰:非有心而作之,強為之則有心也,是故不然矣。李曰:凝情合道,無欲全真,行之有常,常得自然之道。若外不立行,內不修心,強令為之,道終不得。

  夫何故哉?以其有思念,故與道反矣。

  劉曰:何故即不然,蓋道無思念,有心者違。

  是以崇籥之器,在其用者。

  徐曰:籥有六孔,如筧,樂,器也,言器空虛,在人所用,喻聖人空虛無心,有感必應,在綠所用,應物處方也。

  虛實有無,方圓大小,長短廣狹,聽人所為,不與人爭。

  李曰:崇,排棄,籥,管籥也,棄能出氣,籥能出聲,皆悉無心,任人所動。氣之大小,聲之長短,若方若圓,或廣或狹,從人所為造,不與人爭。此舉喻也。劉曰:無心求用,故不爭也。

  善人在於天下,譬如崇籥乎,非與萬物交爭,其德常歸焉。

  劉曰:應物而已,聲氣之美,常歸棄籥,無為之德,常歸聖人。

  以其虛空無欲故也。

  韋曰:天無心順物者,使萬物各得其性,天下莫不歸之以為主也。李曰:此合喻也。善行君子立德淑人,外則與物無競,內則無欲謙虛,德自歸身,道當在己也。

  欲者凶害之根,無者天地之原。莫知其根,莫知其原。

  李曰:有欲則傷身,故云凶害之根,無欲則會道,故云天地之原。而几情迷亂,蒙昧無知,不知有欲是凶害之根,不知無欲為福善之原,故曉示也。

  聖人者去欲入無,以輔其身也。

  李曰:外去責欲,自守無為,唯有聖人方能,以道輔翼此身,可以長存。若同流俗,未免凶害,然則大聖豈有安危,亦無穢淨。今言去欲入無者,亦教几流以為行也,能依聖行可以成道矣。劉曰:不去欲者,非輔身之道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西升经集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