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血证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李翰卿",免费读到尾

  吐血证治二十法

  吐血一证,总由胃络受伤所致。因胃腑本身或他脏疾患的影响,导致胃络损伤,血溢胃内,以致胃气上逆,血随气逆,经口吐出而形成吐血之证。吐血成因复杂,其中主要有暴饮暴食,饥饱失常,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胃中积热,胃络受损;或肝气郁结,脉络阻滞,郁久化火,逆乘于胃,胃络受伤;或劳倦过度,中气亏虚,气不摄血,血溢胃内;或因外感风热,或外感风寒,郁久化热,热犯血分;或因温病、暑热,热陷营血;或因色欲过度,阴虚火旺,迫血妄行等等。上述各种原因均可导致或引发吐血之证。

  吐血一证,原因较为复杂,所以其治则治法较为丰富多彩,归纳起来有以下二十法:

  1.治胃法

  吐血多为胃口出血,当然以治胃为第一大法。

  2.治肝法

  凡吐血时兼见腰胁疼痛之症者,即以治肝为主,因为胁下是肝脏所在之部位,腰胁痛是血从肝之界分而来也,故宜治其肝。

  3.治肺法

  凡吐血时兼见胸背痛之症者,即以治肺为主,因为肺脏位于背与胸膈之间,胸背痛是血从肺之界分而来也,故宜治其肺。

  4.治冲法

  冲为血海,冲脉隶于阳明,未有冲气不逆上而血逆于上者,所以,仲景治吐血以治冲为要。

  5.止血法

  人身之血,本自潜藏,是人体之重要组织之一,当血液失去1/4至1/3的时候,即有生命之危险。古人云,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故凡出血之证,止血自是要法常法之一。

  6.祛瘀法

  血止之后,其胸中已动之血不能复还故道,形成瘀血疼痛之证者,即宜消而去之,因瘀血能够壅塞气道,阻滞生机.瘀血不去,不但吐血容易反复,久之则会变为骨蒸劳瘵之证.故应即时祛瘀。

  7.宁血法

  在血止、瘀消以后,数日或数十日之间,其血偶然还有吐出的时候,这是血不能安其经常的现象,所以应该用宁血的方法治之。

  8.补血法

  因吐血之后,血未有不虚者,故宜补其血。

  9.宜行血不宜止血

  因血不循经络而吐血都是气不降的缘故,故宜用降气行血之法,则血自止。若急用止血,则易致血凝,必发热,胸胁疼痛,病日沉痼。

  10.宜养肝不宜伐肝

  因肝主藏血,吐血是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而血有所归,伐之则肝虚而不能藏血,血愈不止矣。

  11.宜降气不宜降火

  因为气就是火,火就是气,故气降则火降,血随气行,自无溢出上窍之患,若用苦寒降火,则反伤脾胃,脾愈虚则益不能统其血,而出血不止矣。

  12.清气泻火生津法

  因嗜酒及煎炒厚味而吐血者,症见脉数滑,口干燥,胸中烦热,大小便不利。治宜清气泻火,生津止血,方用白虎汤加茵陈、炒栀子、大黄、藕节之属。

  13.解表法

  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犯于血分而致吐血者,症见头痛,恶寒发热,脉浮紧,为风寒;恶风,脉浮数,为风热。风寒治宜辛温散寒,方用麻黄人参芍药汤;风热治宜疏风清热,方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当归、白芍、丹皮、蒲黄、知母、石膏、杏仁。

  14.清温解毒,凉血散瘀法

  因温病热入营血,症见口渴,心中烦躁,恶热羞明,小便短赤,大便浊垢,脉滑数。治宜清温解毒,凉血散瘀,方用升降散加桃仁、丹皮、花粉、生地、薏苡仁、生石膏、杏仁、甘草治之。犀角地黄汤亦治之。

  15.清热利湿法

  因伏天外感暑湿之邪,湿热二气合化为暑而吐血者,症见发热心烦。治宜清热利湿为主,方用升降清化汤加防己、木通、苡仁,轻者去大黄。

  16.疏肝凉血解郁法

  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火横逆而致吐血者,治宜疏肝凉血解郁,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青皮、牡蛎、蒲黄、龙胆草,火甚者,当归龙荟丸治之。

  17.健脾益气养血法

  因劳倦困苦,饥饱不匀,以及忧思抑郁而致吐血者,症见怔忡食少,气短虚烦。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方用归脾汤。中土虚寒者,加煨姜;虚热者,加紫草、山栀。

  18.滋阴补肾法

  因色欲过度,阴虚火旺而致吐血者,症见入夜则发热,盗汗,梦交,耳鸣,不寐,六脉细数芤革。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蒲黄、藕节、阿胶、五味子。

  19.温阳益气法

  因虚寒而致吐血者,乃阳不摄阴,阴血走溢故也,其症必见手足青冷,便溏遗溺,脉细沉迟涩,面色淡白,唇口淡,或内寒外热。治宜温阳益气,方用甘草干姜汤。

  20.活血补血法

  因跌打损伤,或用力努挣而致吐血者,必有跌打或勉强举重、赛跑等历史。治宜活血补血法,方用四物汤加减。

  血证发热辨治

  发热,是一常见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过程中。血证(血瘀、血虚、出血等)中更为常见。发热一症因其特点兼症的不同,往往性质不同,治法各异,不得不察。

  1.失血家,身有微热,皮毛似汗者,为阳来求阴,水来就血,自愈之征。

  2.失血家,身热兼郁冒头汗出者,为阳气郁于血分之证。治宜解其郁,使遍身微汗,则气达于外,阳不乘阴,其病即愈。方宜小柴胡汤主之。

  以上二条,均为出血时发热之证,仅提到一点,其余详各出血证内。

  3.寒热往来兼刺痛者,瘀血在腠理也。方用小柴胡汤加当归、白芍、丹皮、桃仁、红花、荆芥治之;桃奴散(桃奴、炙甘草、炒杏仁、麝香、桔梗、赤芍、黄芩、柴胡、升麻、炒大黄、鬼臼。出《太平圣惠方》)也治之。

  4.发热口渴,心烦,像白虎汤证兼肢体刺痛者,为瘀血在肌肉之证也。方用当归补血汤合甲己化上汤(白芍药、甘草。出《血证论》)加桃仁、红花、柴胡、知母、石膏;血府逐瘀汤亦治之。

  5.日晡(下午3~5时)潮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此为瘀血在腑(血室)也。桃仁承气汤治之;小柴胡汤加桃仁、丹皮、白芍亦治之。

  6.骨蒸劳热,手心烧,眼睛黑,毛发折,为瘀血在脏(肝脏)之险证。方用柴胡清骨散加桃奴、琥珀、干漆、丹皮治之。

  以上四条均为失血后血瘀证之发热。

  7.发热汗出,为血虚气盛外泄之证。其中夜间发热,夜主血分,血虚则夜间发热;上午3~7时(即寅卯时)发热,寅卯属少阳,肝血虚,则少阳之相火当旺时而发热。方用地骨皮散加柴胡、青蒿、胡黄连、云苓、甘草治之。

  8.日晡(下午3~5时)潮热者,为血虚胞中之火上合阳明燥热之证。方用犀角地黄汤治之。

  9.午后发热兼皮毛枯燥,口咽生疮,遗精淋秘,为血虚水津不足热盛之证。方用五蒸汤(炙甘草、茯苓、葛根、干地黄、人参、知母、黄芩、竹叶、石膏、粳米。出《外台秘要>)治之。

  10.产后发热,或失血后发热,方用四物汤加炮姜治之。

  11.失血后肾阴不足,真阳外浮,发热兼喘促者,为阴不恋阳、阳不入阴之证。治宜从阴引阳。方用二加龙骨汤加五味子、麦冬、阿胶,或三才汤加盐炒肉桂(少许)、桑叶、云苓、白芍、虫草、山萸肉、牛膝、五味子、知母、沉香、龟板治之。

  以上五条,均为失血后血虚证或血虚引起的其他虚证后发热证。

  12.手足心腹发热兼胸满哕呃,大便不调,日晡及夜间发烦,为食积发热证。治宜用枳壳、厚朴、大黄消去之。此为失血后虚实夹杂证,即血虚中之实热证。

点击下载App,搜索"李翰卿",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