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膀胱诸穴歌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免费读到尾

  属性:足太阳兮膀胱经。目内角始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曲差发际上五分。五处发止一寸是。

  承光发上二寸半。通天络玉枕穴。相去寸五调匀看。玉枕挟脑一寸三。入发二寸枕骨现。天柱

  项后发际中。大筋外廉陷中献。自此夹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俞五椎

  之下论。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大肠十六之下椎。小肠十八膀十九。

  中膂内俞二十椎。白环廿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排之。更有上次中下。一二三四腰空好。会阳

  阴尾尻骨旁。背部二行诸穴了。又从脊上开三寸。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第五椎下

  神堂尊。第六膈关七。第九魂门阳纲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仓穴已分。十三肓门端正

  在。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廿秩边。背部三行诸穴匀。又从臀下阴文取。承扶居于陷中主。

  浮扶下方六分。委阳扶下寸六数。殷门扶下六寸长。中外廉两筋乡。委中膝骨约纹里。此下三

  寸寻合阳。承筋脚跟上七寸。穴在肠之中央。承山下分肉间。外踝七寸上飞扬。辅阳外踝上

  三寸。昆仑后跟陷中央。仆参亦在踝骨下。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脉下一寸。京骨外侧骨际量。

  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节前陷中强。至阴却在小趾侧。太阳之穴始周详。(计六十三穴左右共一百

  二十六穴)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内。

  出外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

  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是动则病

  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KT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

  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

  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为此诸病。盛则

  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灸则强食生肉。缓

  带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KT音荒强上声)

  趋、向也。足少阴起足小趾之下。斜趋足心之涌泉。转出内踝前。起大骨下之然谷。下循内

  踝后之太溪。别入跟中之大钟照海水泉。乃折自大钟之外。上循内踝。行厥阴太阴两经之后。经

  本经复溜交信穴。过脾经之三阴交。上内循筑宾。出内廉。抵阴谷。上股内后廉贯脊。会于

  督脉之长强。还出于前。循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当肓俞之所。脐之左右属肾。下脐过任脉

  之关元。中极而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肓俞属肾处上行。循商曲石关阴都通谷诸穴。贯肝。上循

  幽门上膈。历部廊入肺中。循神封灵墟神藏中俞府。而上循喉咙。并人迎挟舌本而终。其支者。

  自神藏别出绕心。注胸之膻中。以交于手厥阴心包络经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少阴是动为病。

  则上下之气不交。故饥不欲食。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于下则善恐。不足于上。心惕惕如人将捕

  之。少阴属肾。肾上连肺。而肾为生气之原。面如漆柴者。少阴之气不升也。咳唾则有血。喝喝

  而喘者。少阴之生气。不上交于肺。而肺气上逆也。坐而欲起者。躁动之象。少阴之气。厥于下

  而欲上也。骨之精为瞳子。目KTKT无所见者。精气不升也。此少阴肾脏之生气。厥逆于下。

  而为此诸病。故为骨厥也。夫肾主藏精。如主肾所生之病。则精液不能上滋。而为口热舌干嗌痛

  烦心诸证。盖水不上济。则火盛于上矣。气

  逆于下。则为痿厥诸证矣。生当作牲。周礼云。始养之谓畜。将用之谓牲。又牛羊豕曰三牲。夫羊

  为火畜。牛为土畜。豕为水畜。其性躁善奔。强食牲肉。以助肾气上升。而与火土之相合也。缓带

  者。取其伸舒也。夫肾脏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发乃血之余也。披发者。使神气之下交也。大

  杖重履者。运筋骨之气也。夫阴阳之气。有厥于肾者。有厥于者。有厥于踝者。有厥于骨者。

  此章论少阴之气。厥逆于下。而曰强食牲肉。曰缓带披发。盖少阴为阴阳生气之原也。尚御公曰。

  陷下者。谓气之下陷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水火阴阳之气。发原于肾脏。故于少阴肾经。则

  曰强食生肉。缓带披发。拽杖步履。盖欲阴阳之生气上升。而环转出入也。是阴阳六气。本于脏腑

  五行之所生。故曰是动者。谓六气运用于外。应司天在泉。上下升降。动而不息。所生者。谓神

  机化运。从内而生。外内出入。生化无穷。是气之生于内。而运动于外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