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痹论第四十三篇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素问直解",免费读到尾

  属性: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三气之痹,有皮肌脉筋骨,五脏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脏亦

  有俞;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或痛、

  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

  周身经脉不和,拘挛闭痹,从何而生?

  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

  者为着痹也。

  痹之生也,生于风寒湿三气,杂至于身,合于经脉而为痹也。三邪之中,复有偏胜,其风气胜者,风

  无定体,故为行痹。寒气胜者,阴盛阳虚,故为痛痹。湿气胜者,留滞不行,故为着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四时合五行,其因时受邪,而有五痹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

  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痹,闭也。闭主冬,故论痹始于冬,以冬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骨痹;以春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

  则为筋痹;以夏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脉痹;以长夏至阴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肌

  痹;以秋时遇此风寒湿三气者,则为皮痹,须知五痹,虽有在骨在筋在脉在肌在皮深浅之不同,亦以风

  寒湿三邪之偏胜者,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各异也。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

  皮肌脉筋骨,既合四时之气,若内舍五脏六腑,则何气使然?

  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合,外内相合也,肾合骨,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肌,肺合

  皮,五脏皆有合也,痹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所合,而为脏痹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

  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

  重,平声。病久不去,则逾年矣,故骨痹不已,至冬复感于邪,则内舍于肾。筋痹不已,至春复感

  于邪,则入舍于肝。脉痹不已,至夏复感于邪,则内舍于心。肌痹不已,至至阴复感于邪,则

  内舍于脾。皮痹不已,至秋复感于邪,则内舍于肺。所谓内舍五脏

  之痹者,乃病久不去,亦多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

  重感于邪,则入于脏,故申言凡痹之客五脏者,肺脉起于中焦,为心之盖,故肺痹者,烦满,肺

  主呼吸,脉循胃口,肺痹故喘而呕。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心主脉,故心痹者脉不通。心虚则烦,故烦则心下鼓。鼓,犹动也。心脉上肺,故暴上气而喘。

  《经脉》论云,心是动则病嗌干。《宣明五气篇》云,病心为噫。故嗌干善噫。心气下交于肾,

  心厥气上,不交于肾,则恐。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

  数,音朔,下同。人卧血归于肝,故肝痹者,夜卧则惊,木郁则热,故多饮,郁而不升,故数小便。

  《经脉》论云,肝病丈夫疝,妇人少腹肿,故上为引于下,有如怀物之状。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人之生气,发原于肾,生气不升,故善胀。尻,尾骨也。尾骨下

  蹲,以代踵,足骨痿也;脊骨高耸以代头,天柱倾也。

  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脾主四肢,故脾痹者,四肢懈惰;土灌四旁,痹则上气不灌,气惟上逆,故发咳。入胃之饮,借

  脾气以散精,痹则不能散精,故呕汁。脾气不能转输,则肺不能通调,故上为大塞。凡此皆痹之客于五脏也。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肠,小肠大肠也。小肠为心之腑。《灵枢·经水》论云,手太阳外合淮水,内合于小肠,而水道出焉。

  小肠痹,则热郁于上,故数饮。气滞于下,故小便出不得。大肠为肺之腑。大肠痹,则中气

  逆于上,故喘争;清浊混于下,故时发飧泄。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胞痹,即膀胱痹也。膀胱居于胞中,胞中位于少腹。故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其痛也,若沃以

  沸汤之热,膀胱之气不出于皮毛,则涩于小便,胞中之血,不渗于肤腠,则上为清涕。言

  六腑之痹,不及胃胆三焦者,肠胃皆受糟粕,言肠不必更言胃矣。胞为经血之海,胆为中精之府,言胞不必

  更言胆矣。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言膀胱,不必更言三焦矣,凡此言痹之客于六腑也。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藏,如字。结上文藏痹之意。五脏为阴,以静为本,故阴气

  者,宁静则神气内藏,躁扰不宁,则神气消亡,神气亡,致有五脏之痹矣。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结上文腑痹之意。六腑为阳,传化饮食,若饮食自倍,则传化

  有愆,而肠胃乃伤,肠胃伤,致有六腑之痹矣。

  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

  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溺,鸟去声。申明躁则消亡者,如淫乱之气,使人喘息而躁,

  则痹聚在肺,而肺气消亡矣。淫乱之气,动人忧思而躁,则痹聚在心,而心气消亡矣。淫乱之气,令人遗

  溺而躁,则痹聚在肾,而肾气消亡矣。淫乱之气,使气血乏竭而躁,则痹聚在肝,而肝气消亡

  矣。淫乱之气,使肌肉断绝而躁,则痹聚在脾,而脾气消亡矣,此淫气内乱,致有五脏之痹,以明静则神

  藏,躁则消亡之意。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易,去声,下同。益,增也,申明肠胃乃伤者,诸腑痹不已,亦增五内之病也。其腑痹而风气胜者,

  风以散之,不但不增内病,而其人之痹且易已也,以明肠胃乃伤之腑痹,重则益内,轻则易己之意。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其病且有死者,有疼久者,今有易已者,其故何也?并举以问,殆欲详明易已之痹。

  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痹时有死者,乃入藏者死,或疼久者,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若其易已者,乃留于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帝欲详明六腑之易已,故为是问。

  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是为六腑之痹,故申言此亦其食饮居处,犹言食饮自倍,居处失宜,以为腑痹

  之病本也。

  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中,去声。五脏皆有合,而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三气中其俞,而食饮无节以应之,则风寒湿之邪,循

  俞穴而入,各舍其腑也,与五脏之病久不去,复感于邪,内舍于其合者,同一义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以针治六腑之痹,奈何?

  岐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不但六腑有俞,而五脏有俞,不但五脏有合,而六腑有合,循其六腑经脉之分行,各有所发之部,各随

  其所过之路,因而针之,病可瘳也,此腑痹之所以易已也。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承上文五脏六腑之痹,复问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络六腑也。

  《灵枢·荣气》篇云∶荣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

  者,行于经隧,是荣气者,乃水谷之精气,以相资益也。其气先和调于五脏,次洒陈于六腑,乃能

  资益其荣,而入行于脉中也。荣行脉中,故荣气循脉上下,从内出外,内则贯五脏,外则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

  盲膜,散于胸腹。

  《灵枢·卫气》论云,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荣气,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是卫者,乃水谷之

  悍气,以相辅助也。其气疾滑利,不能化精气而入行于脉中也,不入于脉,故但循于皮肤之中,

  以及分肉之间,内则气熏于盲膜,外则气散于胸腹。

  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承上文荣行脉中,卫行脉外之意,而言逆其荣卫之气则病,从其荣卫之气则愈。荣卫之气,循行不息,

  不与风寒湿三气相合,是以不为痹也,承五脏六腑之痹,而申明荣卫之不为痹者如此。

  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营运不息,故不为痹。所以风气胜而痹易已,帝故善之。复问痹或有身痛者,

  或有身不痛者,或有不知痛痒而不仁者,或有身寒者,或有身热者,或有无汗而燥者,或有有

  汗而湿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

  痹之痛者,寒邪之气多也,身有寒,故痛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此之谓也。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

  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次痛,旧本讹通,今改。其痹之不痛与不仁者,痹病久而邪入深,病久则荣卫之行,失其常度而

  涩矣。入深,则经脉络脉,时疏于外矣。荣卫行涩,经络时疏,血气外而不内,故不痛。其不仁

  者,皮肤之血气,不营运于通体,皮肤不营,血气内而不外,故不知痛痒而为不仁。

  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其痹之有寒者,以人身阳气少,阴气多,阴气多而与病相益,故寒也。

  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

  其痹之有热者,以人身阳气多,阴气少,阳气多则病阳气胜,

  阳气胜而遭阴气之不胜,故为痹热。

  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其痹之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气之甚也。其人身亦阳气少,阴气盛,湿,阴类也。阴气盛而逢湿,

  是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湿也,知阴气盛而主湿,则知阳气盛而主燥矣。此申明痛痒寒热燥湿之痹者如此。

  帝曰∶夫痹之为病,不痛何也?

  凡痹必痛,今夫痹之为病,有不痛者,何也?

  岐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

  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

  外内之气,不相交合则痛,病有形之皮肉筋脉骨,而气机得以

  相交则不痛。如痹但在于骨,而筋脉皮肉之气自和,则身重而不痛;痹但在于脉,而皮肉筋骨之气自和,

  则血凝不流而不痛;痹但在于筋,而皮肉骨脉之气自和,则屈不伸而不痛;痹但在于肉而皮

  骨筋脉之气自和,则不仁而不痛;痹但在于皮,而骨肉筋脉之气自和,则寒而不痛,故不痛者。具此在骨在

  脉在筋在肉在皮五者,余气得以相通,则不痛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承上文痛痒寒热燥湿之痹,而曰凡痹之类。类,犹合也。谓寒合于湿,热合于燥也。如湿痹逢寒,

  则寒湿相薄,故生虫,虫生则痒矣。燥痹逢热,则筋骨不濡,故纵。纵,弛纵也。弛纵则痛矣。

  帝曰∶善。

  上文未言燥痹,于此明之,帝故曰善。

点击下载App,搜索"黄帝素问直解",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