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春秋穀梁傳",免费读到尾

  (傳)以者,不以者也。叛,直叛也。

  (經十三六)冬,晉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經十三七)晉趙鞅歸于晉。

  (傳)此叛也,其以歸言之,何也?貴其以地反也。貴其以地反,則是大利也?非大利也,許悔過也。許悔過,則何以言叛也?以地正國也。以地正國,則何以言叛?其入無君命也。(

  經十三八)薛弒其君比。

  定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衛公叔戍來奔。

  (經十四二)晉趙陽出奔宋。

  (經十四三)二月辛巳,楚公子結、陳公孫佗人帥師滅頓,以頓子牂歸。

  (經十四四)夏,衛北宮結來奔。

  (經十四五)五月,於越敗吳于槜李。

  (經十四六)吳子光卒。

  (經十四七)公會齊侯、衛侯于牽。公至自會。

  (經十四八)秋,齊侯、宋公會于洮。

  (經十四九)天王使石尚來歸脤。

  (傳)脤者,何也?俎實也,祭肉也。生曰脤,熟曰膰。其辭石尚,士也。何以知其士也?天子之大夫不名。石尚欲書《春秋》,諫曰:「久矣周之不行禮於魯也!請行脤,貴復正也。」

  (經十四十)衛世子蒯聵出奔宋,衛公孟彄出奔鄭。

  (經十四十一)宋公之弟辰,自蕭來奔。

  (經十四十二)大搜于比蒲。

  (經十四十三)邾子來會公。

  (經十四十四)城莒父及霄。

  定公(經十五一)十有五年

  春,王正月,邾子來朝。

  (經十五二)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傳)不敬莫大焉。

  (經十五三)二月辛丑,楚子滅胡,以胡子豹歸。

  (經十五四)夏,五月辛亥,郊。

  (經十五五)壬申,公薨于高寢。

  (傳)高寢,非正也。

  (經十五六)鄭罕達帥師伐宋。

  (經十五七)齊侯、衛侯次于渠蒢。

  (經十五八)邾子來奔喪。

  (傳)喪急,故以奔言之。

  (經十五九)秋,七月壬申,弋氏卒。

  (傳)妾辭也,哀公之母也。

  (經十五十)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經十五十一)九月,滕子來會葬。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

  (傳)葬既有日,不為雨止,禮也。雨不克葬,喪不以制也。

  (經十五十一)戊午,日下稷,乃克葬。

  (傳)乃,急辭也,不足乎日之辭也。

  (經十五十一)辛巳,葬定弋。

  (經十五十二)冬,城漆。

  穀梁傳哀公

  哀公(經一一)元年

  春,王正月,公即位。

  (經一二)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

  (經一三)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

  (傳)此該之變而道之也。於變之中,又有言焉。「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志不敬也。郊牛日展觓角而知傷,展道盡矣!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時也。夏四月郊,不時也;五月郊,不時也。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蓋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者也。郊三卜,禮也;四卜,非禮也;五卜,強也。卜免牲者,吉則免之,不吉則否。牛傷,不言傷之者,傷自牛作也,故其辭緩。全曰牲,傷曰牛,未牲曰牛,其牛一也;其所以為牛者異。有變而不郊,故卜免牛也。已牛矣,其尚卜免之,何也?禮,與其亡也寧有。嘗置之上帝矣,故卜而後免之,不敢專也。卜之不吉,則如之何?不免,安置之,系而待六月上甲,始庀牲,然後左右之。子之所言者,牲之變也。而曰:我一該郊之變而道之,何也?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系牲。十一月、十二月,牲雖有變,不道也。待正月,然後言牲之變,此乃所以該郊。郊,享道也。貴其時,大其禮,其養牲雖小,不備可也。子不忘三月卜郊,何也?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時也。我以十二月下辛卜正月上辛;如不從,則以正月下辛卜二月上辛;如不從,則以二月下辛卜三月上辛;如不從,則不郊矣!

  (經一四)秋,齊侯、衛侯伐晉。

  (經一五)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哀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取漷東田。

  (傳)漷東未盡也。

  (經二一)及沂西田。

  (傳)沂西未盡也。

  (經二二)癸巳,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繹。

  (傳)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經二三)夏,四月丙子,衛侯元卒。

  (經二四)滕子來朝。

  (經二五)晉趙鞅帥師,納衛世子蒯瞆于戚。

  (傳)納者,內弗受也。帥師而後納者,有伐也。何用弗受也?以輒不受也。以輒不受父之命,受之王父也。信父而辭王父,則是不尊王父也。其弗受,以尊王父也。

  (經二六)秋,八月甲戌,晉趙鞅帥師,及鄭罕達帥師,戰于鐵。鄭師敗績。

  (經二七)冬,十月,葬衛靈公。

  (經二八)十有一月,蔡遷于州來。

  (經二九)蔡殺其大夫公子駟。

  哀公(經三一)三年

  春,齊國夏、衛石曼姑帥師圍戚。

  (傳)此衛事也,其先國夏,何也?子不圍父也。不系戚於衛者,子不有父也。

  (經三二)夏,四月甲午,地震。

  (經三三)五月辛卯,桓宮、僖宮災。

  (傳)言及,則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則一也。

  (經三四)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

  (經三五)宋樂髡帥師伐曹。

  (經三六)秋,七月丙子,季孫斯卒。

  (經三七)蔡人放其大夫公孫獵于吳。

  (經三八)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經三九)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圍邾。

  哀公(經四一)四年

  春,王二月庚戌,盜弒蔡侯申。

  (傳)稱盜以弒君,不以上下道道也。內其君而外弒者,不以弒道道也。《春秋》有三盜:微殺大夫,謂之盜;非所取而取之,謂之盜;辟中國之正道以襲利,謂之盜。

  (經四二)蔡公孫辰出奔吳。

  (經四三)葬秦惠公。

  (經四四)宋人執小邾子。

  (經四五)夏,蔡殺其大夫公孫姓、公孫霍。

  (經四六)晉人執戎蠻子赤歸于楚。

  (經四七)城西郛。

  (經四八)六月,辛丑,亳社災。

  (傳)亳社者,亳之社也。亳,亡國也。亡國之社以為廟,屏戒也。其屋亡國之社,不得達上也。

  (經四九)秋,八月甲寅,滕子結卒。

  (經四十)冬,十有二月,葬蔡昭公。

  (經四十一)葬滕頃公。

  哀公(經五一)五年

  春,城毗。

  (經五二)夏,齊侯伐宋。

  (經五三)晉趙鞅帥師伐衛。

  (經五四)秋,九月癸酉,齊侯杵臼卒。

  (經五五)冬,叔還如齊。

  (經五六)閏月,葬齊景公。

  (傳)不正其閏也。

  哀公(經六一)六年

  春,城邾瑕。

  (經六二)晉趙鞅帥師伐鮮虞。

  (經六三)吳伐陳。

  (經六四)夏,齊國夏及高張來奔。

  (經六五)叔還會吳于柤。

  (經六六)秋,七月庚寅,楚子軫卒。

  (經六七)齊陽生入于齊。齊陳乞弒其君荼。

  (傳)陽生入而弒其君,以陳乞主之,何也?不以陽生君荼也。其不以陽生君荼,何也?陽生正,荼不正。不正則其曰君,何也?荼雖不正,已受命矣!入者,內弗受也。荼不正,何用弗受?以其受命,可以言弗受也。陽生其以國氏,何也?取國于荼也。

  (經六八)冬,仲孫何忌帥師伐邾。

  (經六九)宋向巢帥師伐曹。

  哀公(經七一)七年

  春,宋皇瑗帥師侵鄭。

  (經七二)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經七三)夏,公會吳于繒。

  (經七四)秋,公伐邾。

  (經七五)八月己酉,入邾,以邾子益來。

  (傳)以者,不以者也。益之名,惡也。《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其言來者,有外魯之辭焉。

  (經七六)宋人圍曹。

  (經七七)冬,鄭駟弘帥師救曹。

  哀公(經八一)八年

  春,王正月,宋公入曹,以曹伯陽歸。

  (經八二)吳伐我。

  (經八三)夏,齊人取讙及闡。

  (傳)惡內也。

  (經八四)歸邾子益于邾。

  (傳)益之名,失國也。

  (經八五)秋,七月。

  (經八六)冬,十有二月癸亥,杞伯過卒。

  (經八七)齊人歸讙及闡。

  哀公(經九一)九年

  春,王二月,葬杞僖公。

  (經九二)宋皇瑗帥師取鄭師于雍丘。

  (傳)取,易辭也。以師而易取,鄭病矣!

  (經九三)夏,楚人伐陳。

  (經九四)秋,宋公伐鄭。

  (經九五)冬,十月。

  哀公(經十一)十年

  春,王二月,邾子益來奔。

  (經十二)公會吳伐齊。

  (經十三)三月戊戌,齊侯陽生卒。

  (經十四)夏,宋人伐鄭。

  (經十五)晉趙鞅帥師侵齊。

  (經十六)五月,公至自伐齊。

  (經十七)葬齊悼公。

  (經十八)衛公孟彄自齊歸于衛。

  (經十九)薛伯夷卒。

  (經十十)秋,葬薛惠公。

  (經十十一)冬,楚公子結帥師伐陳。吳救陳。

  哀公(經十一一)十有一年

  春,齊國書帥師伐我。

  (經十一二)夏,陳轅頗出奔鄭。

  (經十一三)五月,公會吳伐齊。

  (經十一四)甲戌,齊國書帥師,及吳戰于艾陵。齊師敗績。獲齊國書。

  (經十一五)秋,七月辛酉,滕子虞母卒。

  (經十一六)冬,十有一月,葬滕隱公。

  (經十一七)衛世叔齊出奔宋。

  哀公(經十二一)十有二年

  春,用田賦。

  (傳)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賦,非正也。

  (經十二二)夏,五月甲辰,孟子卒。

  (傳)孟子者,何也?昭公夫人也。其不言夫人,何也?諱取同姓也。

  (經十二三)公會吳于橐皋。

  (經十二四)秋,公會衛侯、宋皇瑗于鄖。

  (經十二五)宋向巢帥師伐鄭。

  (經十二六)冬,十有二月,螽。

  哀公(經十三一)十有三年

  春,鄭罕達帥師取宋師于嵒。

  (傳)取,易辭也。以師而易取,宋病矣。

  (經十三二)夏,許男成卒。

  (經十三三)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

  (傳)黃池之會,吳子進乎哉!遂子矣。吳,夷狄之國也,祝發文身,欲因魯之禮,因晉之權,而請冠端而襲。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吳進矣。吳,東方之大國也,累累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吳能為之,則不臣乎!吳進矣。王,尊稱也;子,卑稱也。辭尊稱而居卑稱,以會乎諸侯,以尊天王。吳王夫差曰:「好冠來。」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經十三四)楚公子申帥師伐陳。

  (經十三五)於越入吳。

  (經十三六)秋,公至自會。

  (經十三七)晉魏曼多帥師侵衛。

  (經十三八)葬許元公。

  (經十三九)九月,螽。

  (經十三十)冬,十有一月,有星孛于東方。

  (經十三十一)盜殺陳夏區夫。

  (經十三十二)十有二月,螽。

  哀公(經十四一)十有四年

  春,西狩獲麟。

  (傳)引取之也。狩地,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大獲麟,故大其適也。其不言來,不外麟於中國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於中國也。

点击下载App,搜索"春秋穀梁傳",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