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白话反经",免费读到尾

  察相第六

  为在用人之前就能知人,作者从源远流长的相人术中摘其实用而合理的经验,分类予以概述。清末儒将曾国藩结合他阅人无数的实践和二千多年的相术理论,总结出二句经典性的相人总则,可作为本篇的提要:“端庄厚重、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心存济物是富相。”

  【经文】

  《左传》曰:“周内史叔服如鲁,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

  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杜预曰:

  “丰下,谓方面也。”

  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子也。请皆赋以卒君贶。”子展赋《草虫》。赵孟曰:“善哉!人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印段赋《蟋蟀》。赵孟曰:“善哉!保家之主。吾有望矣。”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乐以安人,不淫以使之,后亡,不亦可乎?]

  《汉书》曰:“高祖立濞为吴王。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状有反相,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非汝耶?天下一家,慎无反。’”

  [《经》曰:“眉上骨斗高者,名为九反骨。其人恒有包藏之志。”又曰:

  “黄色绕天中,从发际通两颧,其两眉下各发黄色,其中正上复有黄色直下鼻者,三公相也。若下贱有此色者,能杀君父。”

  《春秋左氏传》曰: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后谋反,以宫甲围成王,缢之。

  又曰: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人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子良不可,后果反,攻主,楚王鼓而进,遂灭若敖氏。

  又曰:晋韩宣子如齐,见子雅。子雅召其子子旗,使见宣子。宣子曰:

  “非保家之主也。不臣。”(杜预曰:“言子雅志器亢也。)后十年来奔。

  周灵王之弟儋季卒,其子括将见王而叹。单公子愆期闻其叹也,入以告王曰:“不泣而愿大,视躁而足高,心在他矣。不杀必为害。”王曰:“童子何知?”及灵王崩,儋括欲立王子佞夫。周大夫杀佞夫。

  齐崔杼帅师伐我,公患之。孟公绰曰:“崔子将有大志,不在病我,必速归,何患焉?其来也不寇,使人不严,异于他日。”齐师徒归,果弑庄公。

  鲁、楚会诸侯而盟。楚公子围设服离卫。鲁大夫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杜预曰:“设君报也。”)此年子围篡位。

  卫孙文子来聘,君登亦登。叔孙穆子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今吾子不后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孙子无辞亦无俊容。穆叔曰:“孙子必亡。为臣而君,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后十四年林父逐君。

  初,郑伯享赵孟,七子赋诗,伯有赋《鹑之贲贲》。享卒,赵孟告叔向曰:“伯有将为戳矣。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

  魏时管格相何晏、邓扬当诛。死,辂舅问之,曰:“邓扬行步节不束骨,脉不制肉,起立倾倚,若无手足,谓之鬼碜。何之视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枯木,谓之鬼幽。鬼碜者,为风所收;鬼幽者,为火所烧。自然之符,不可蔽也。”

  宋孔熙光就姚生曰:“夫相人也,天欲其圆,地欲其方,眼欲光曜,鼻须柱粱。四渎欲明,五岳欲强。此数者,君无一焉。又君之眸子脉脉如望,羊行委曲而失步,声嘶散而不扬。其唯失其福禄,将乃罹其祸殃。”后皆谋反,被诛杀之矣。]

  由此观之,以相察士,其来尚矣。

  【译文】

  《左传》上说:“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内史叔服到鲁国去参加葬礼。

  公孙敖听说他很善于看相,于是就把自己的两个儿子谷和难引见给他。叔服看过后说:“你的儿子谷可以供养你,名叫难的这个儿子将来可以安葬你。

  谷的下额丰满,他的子孙一定会在鲁国兴旺起来。”

  [郑简公在垂陇(今郑州市西北)宴请赵孟,有七个人跟随着简公。赵孟说:“有七个人跟随着君王,这是对我的宠幸。请让他们诵诗助兴,以示我对大王恩宠的感谢。”子展诵了《草虫》。赵孟说:“好啊!这表示可作者百姓的保护人。可我还不够当君子啊!”印段朗诵的是《蟋蟀》。赵孟说:

  “好啊!这是能守成的象征。我有希望了。”后来事实证明了赵孟的预测:

  子展亡在最后,身居高位而心情安宁;印段后来喜好歌舞而不荒废时令。乐舞本是用以安定民众的,不过分侵害百姓,亡在最后,不是很应该的吗。]

  《汉书》上说:“汉高祖封刘濞为吴王之后对他说:“看你的相貌,有谋反的迹象。这以后五十年的时间里,东南方向将有大乱,难道会应验在你身上吗?天下都是我们刘姓一家的,你一定注意不要这样做。”

  [《相经》上说:“眉上的两块骨头太高,叫‘九反骨’。表示这种人常常有反心。”又说:“上额正中头发边线处的骨头叫天中,如有黄色沿着头发边一直通到两太阳穴,或两块眉骨上发黄色,或黄色从天目穴(这里的骨头叫中正)直通鼻梁,这都是位至三公的贵相。如身为下贱的人有这种骨相,那就是弑君杀父的表示。”

  《左传》中记载了这样几件事:

  楚成王想立商臣为太子,征求令尹子上的意见。子上说:“商臣这个人两眼像胡蜂,声音像豺狼,这是生性残忍的标志。这样的人不能立为太子。”

  楚成王不听他的话,后来商臣果然谋反,率领太子东宫的甲士包围了楚成王,并逼他自缢而死。

  楚国的司马子良生了儿子越椒。他的兄长令尹子文说:“一定要杀死他。

  这小子长得像熊又像虎,声音如豺狼,现在不杀,将来必然会使若敖氏一族灭亡。民谚说:‘狼子野心。’这孩子就是狼,怎么能收养他呢?”子良不同意,后来果然造反围攻楚庄王,被楚王击鼓进军打败,若敖氏因此被灭族。

  晋国的韩宣子出使到了齐国,齐大夫子雅让他儿子子旗见宣子。宣子看了子旗的面相后说:“他不是能保护家族的人。他的相貌很不温顺。”(杜预注释说:这里的意思是韩宣子看出了子旗器宇高傲。)十年后子旗果然因犯罪而投奔晋国。

  周灵王的弟弟儋季去世,他的儿子儋括要去见灵王的时候发出一声声的叹息。单公的儿子公子愆期听到儋括的叹息声,入宫对灵王说:“儋括这人,父亲死了不哭泣,表明他心愿不小。看人的时候烦躁不安,趾高气扬,证明他心思在别的事情上。不杀他今后肯定要为害国家。”灵王说:“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后来灵王一死,儋括就想立王子佞夫,周朝的大夫一致起来杀了佞夫,儋括逃到了外国。

  公元前548年春,齐国的崔杼率领军队攻打鲁国,鲁襄公很忧虑。孟公绰说:“崔杼有更大的心愿,志不在鲁,很快就会班师回国,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崔杼这次来,既不攻掠,军纪也不严明,与往日大不相同。这说明他的目的不是要攻打鲁国。”果然崔杼空跑一趟,率兵回师。回去后就杀了齐庄公。

  鲁国与楚国约会各国诸侯结盟。楚公子围使用了国王的服饰和仪仗离开卫国去会盟。鲁国大夫叔孙穆子说:“楚公子真威风啊,俨然像个国王!”

  这一年公子围真的夺权篡位。

  卫国的孙文子访问鲁国,鲁襄王上一个台阶,他也上一个台阶。叔孙穆子快步上前对他说:“诸侯会盟的时候,我们大王一向走在你的国君前面,今天你总是走在我们大王前面,不知我们有什么过错。请你慢一点儿。”孙子无言以对,也没有悔改的表示。穆叔说:“孙子肯定要灭亡了。身为大臣却要摆出一副君王的派头,有了过错又不知悔改,这就是灭亡的根本原因啊!”后十四年文子继位,被林父驱逐。

  郑简公宴请赵孟的时候,七子赋诗,当时伯有也朗诵了《鹑之贲贲》。

  宴会结束后,赵简子对叔向说:“伯有恐怕要被处死了。诗以言志,其志在诬蔑国君,还公开表示了他的怨恨,以此来恭维客人。这样做怎能长久的了?”

  魏时管辂给何宴和邓扬相面后认为他俩将会被诛灭。等到何、邓死后,管辂的舅爷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他说:“邓扬走起路来节奏约束不住骨头,筋脉约束不住肌肉,起立坐卧就像没有手足,这种命相叫做‘鬼碜’。何宴看人,魂不守舍,面无血色,神气飘浮,相貌有如枯木,这种命相叫做‘鬼幽’。有‘鬼碜’相的人,将会被风收去性命;有‘鬼幽’相的人,会被火烧灭。这都是自然界物质相生相克的征兆,是遮掩不住的。”

  南北朝时宋朝的孔熙光对姚生说:“相面要首先看额头是否饱满,下额是否丰厚,眼神是否灵光,鼻头是否挺直,两眼、人中和嘴要棱角分明,五官要圆满完整。这几样你一样都没有,而且你的眼神流动不止,好象老在观望什么。走路曲曲折折像羊,说话声音嘶散低哑。你不但没有福禄,而且要遭殃。”后果然因谋反被杀。]

  由上述这些历史事例看来,看相论人由来已久。

  【按语】

  在我国,相术之道源远流长,至晚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很流行,即使在儒家如孔子和孟子的著作中也多有所见。上面作者引述的这些例证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相面术,最初实际上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俗语所说的“见面识高低”

  的经验总结。人常说:“看样子就不是一个好人。”这里就包含着很多实用的相面经验。然而由于相术家把自汉代以后兴起的阴阳五行术与相人经验杂揉、结合之后,使相术梁上了神秘色彩,因而也招致了人们的鄙薄。可是也不能因此而说相术完全是无稽之谈。

  相人术是根据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以及声音、动静、威仪、清浊、精神等等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贫富、贵贱、穷通、荣枯、得失、寿夭、休咎等等的一种方术,其中又以相面为主。上面作者所举的这些事例也说明,古人用以预测人的前途命运的方法很多,有时从服装、诗词方面都可能看出人的吉凶祸福。

  古人的脑子是“一锅粥”,对听腻了“唯物唯心两军对垒”、“科学与迷信不共戴天”的我们来说,别说对古人的东西要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太难,就是按现代观念予以分类都不大可能。但这个领域,混沈也自有混沈的妙处,不仅研究宗教史、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人绕不开,就连讲科学技术史的人也得上这儿来淘金。

  在浩如烟海、灿若星汉的中国典籍文化中,最古老最悠久,历代都风靡朝野、深入人心的其实正是这些被称之为“方术”的书籍。方术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术数”(亦称“数术”),以研究“大宇宙”亦即“天道”

  为主,内容涉及天文、历法、算术、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实际上是研究宇宙自然规律的;一是“方技”,以研究小宇宙即生命和“人道”为主,内容涉及医药工生,动植物学等,实际上古代的科技史大多囊括于其中。然而无论是哪一类“方术”,都以阴阳五行理论统筹,其中的特殊用语既无法翻译成符合现代现代规范的语言,也难逐字逐句解释明白。所以我们这一章有的采取“译文”的体例,有的只用“译注”的方式,将注释和翻译交错揉合,以说清楚为准。

点击下载App,搜索"白话反经",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