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尊师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

  【正文】

  三曰:

  神农师悉诸①,黄帝师大挠②,帝颛顼师伯夷父③,帝喾师伯招④,帝尧师子州支父⑤,帝舜师许由,⑥禹师大成贽⑦,汤师小臣⑧,文王、武王师吕望、周公旦⑨,齐桓公师管夷吾⑩,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驪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辨说,以论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无矜,失之无惭,必反其本。

  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治唐圃,疾灌寝,务种树;织萉屦,结罝网,捆蒲苇;之田野,力耕耘,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所以尊师也。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絜;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解说】

  本篇旨在论述尊师与敬学。文章列举了古代十六位圣贤从师学习的事例,以及六位“刑戮死辱之人”从师学习而成为“天下名士显人”的事例,说明:无论是圣贤,还是不肖之人,只要尊重老师、努力学习,都能功垂后世,名扬青史。文章提出:“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反映了儒家学派对于教学的高度重视。文章还详细地列举了尊师的具体做法,而把不尊师的人称作“背叛之人”,对他们给予了极大的蔑视。【注释】

  ①师:用如动词,以……为师。悉诸:姓悉,名诸,传说为神农之师。

  ②大挠(náo):传说为黄帝史宫,始作甲子,创造了以干支相配纪日的方法。

  ③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古帝名,号高阳氏。伯夷父(fǔ):传说为颛顼之师,又称伯夷。父,古代对男子的敬称、美称。

  ④喾(kù):传说中的古帝名,号高辛氏。伯招:传说为帝喾之师。他书或作“柏招”。

  ⑤子州支父(fǔ):传说中的古代隐士。

  ⑥许由:传说中的古代隐士。

  ⑦大成贽(zhì):传说为禹的老师。

  ⑧小臣:指伊尹,商王朝的开国功臣。

  ⑨文王:指周文王,商末周族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也称伯昌。武王:文王之子,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吕望:西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封于齐,号太公望。周公旦:文王之子,名旦,辅佐武王灭纣,封于鲁。

  ⑩管夷吾:字仲,齐桓公相,辅佐桓公称霸诸侯。

  咎犯:即狐偃,字子犯,晋文公之臣。随会:即士会,字季,晋大夫,食采邑随及范,所以又称随会、随季或范季,死后称随武子、范武子。

  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名任好。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百里奚:姓百里,名奚,秦大夫。他书或作“百里傒”。公孙枝:姓公孙,名枝,字子桑,秦大夫。

  孙叔敖:即敖,字孙叔,楚庄王令尹。沈尹巫:春秋时楚国大夫,又作“沈尹筮”。

  阖闾:春秋末年吴国国君,一作“阖庐”。伍子胥:名员(yún),吴大夫。文之仪:吴大夫。

  句(ɡōu)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范蠡(lǐ):越大夫。大夫种:即文种,越大夫。

  十圣人:指神农、黄帝……武王等十位帝王。六贤者:指齐桓公、晋文公……勾践等六位诸侯。

  无:不。

  奚:何。

  爽:口伤病不能言。

  益:增加。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弟子。鄙:鄙陋。

  颜涿聚:名庚,字涿聚,春秋齐大夫。他书或作“颜烛邹”、“颜斫聚”。梁父:泰山下一座小山名,在今山东新泰县西。

  段干木:战国初魏国的贤士,隐居不仕。驵(zǎnɡ):牙侩,古时集市贸易中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高何、县子石:战国时人,墨子的弟子。

  指:指斥。乡曲:乡里。

  索卢参:复姓索卢,名参,墨家学派禽滑黎的弟子。狡:指狡诈的人。

  禽滑黎:墨子的弟子。他书多作“禽滑釐”。

  非徒:不仅。

  营:通“荧(yínɡ)”。惑乱。

  疾:努力,尽力。讽:背诵。

  司(sì):通“伺”。等候。

  驩(huān):同“欢”。

  顺:顺适。

  志:指老师的心意。

  所谓:指老师所言之道。

  辨说:指推理。辨,通“辩”。

  无:通“毋”。矜:自负贤能。

  养心:这里指使老师心情愉快。《礼记·祭统》中说:“养则观其顺也”,古人认为奉养尊亲,当以顺其心为贵。

  时节:合于四时之节。务:要务。

  唐圃:园地。唐,通“塘”,堤。圃,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子。

  寝:今作“浸”,灌溉。

  务:致力。树:种植。

  萉(fēi)屦:即后人所谓麻鞋。

  罝(jū):捕兔网。

  捆:砸。编织蒲苇要边编边砸,使之牢固。

  之:往。

  如:往。

  舆:车。

  适:用如使动。

  临:治,备办。

  蠲(juān):清洁。絜:同“洁”。

  调和:指调和五味。

  颜色:脸色。

  趋翔:行步有节奏的样子。翔,通“跄(qiānɡ)”(依毕沅说)。

  义:通“议”。论:这里是阐明的意思。

  内(nà):接纳。

  知(zhì):才智。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智”。盛:大。

  强(qiǎnɡ):勉强。

  正:长,主。

  称:称道。

  勿已者:一定要提的话。已,止。

  太学:这里指明堂。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关于古代的明堂,历代一些礼家认为,太庙、清庙、太室、太学为一事,似可信。

  齿:并列。弗臣:不作为臣子看待。臣,用如动词。

  诬徒一作诋役

  四曰:

  达师之教也①,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②。此六者得于学,则邪辟之道塞矣③,理义之术胜矣④;此六者不得于学,则君不能令于臣,父不能令于子,师不能令于徒。

  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⑤。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⑥。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

  子华子曰⑦:“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⑧,嗜其脯则几矣⑨。”然则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祸福亦不同。

  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见亲权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妒而恶之;弟子去则冀终,居则不安,归则愧于父母兄弟,出则惭于知友邑里,此学者之所悲也,此师徒相与异心也。人之情,恶异于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

  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

  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愠于师,怀于俗,羁神于世,矜势好尤,故湛于巧智,昏于小利,惑于嗜欲;问事则前后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⑩。此不能学者之患也。【解说】

  所谓“诬徒”就是欺骗弟子的意思,“诋役”与“诬徒”义同。

  本篇旨在论述教学的道理。文章提出,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是“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而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讲求教学方法。作者根据“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提出了“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师徒同体”等教学基本原则,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文章以大量篇幅批评了不善于教学的老师“志气不和”、“喜怒无处”、“言谈日易”、“愎过自用”、趋炎附势、嫉妒成性的错误;批评了不善于求学的人“用心则不专”、“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羁神于世”、“矜势好尤”的错误治学态度;从反面论证了教育与治学所应采取的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注释】

  ①达师:通达事理的老师。

  ②安:安心。休:安闲。游:优游,悠闲自得。

  ③塞:阻隔,断。

  ④术:道。胜:等于说“行”。

  ⑤得:指有所得。

  ⑥犹若:犹然,仍然。劝:努力从事。

  ⑦子华子:古代道家人物。

  ⑧烹:煮。尽兽:尽食所煮的野兽。

  ⑨嗜(shì):喜好。脯(fǔ):干肉。几:近,差不多。

  ⑩有:这里有“专”的意思。暴慢:残暴轻慢。

  固:本来。

  晏:清朗无云。处:常。

  恣(zì):放纵。

  愎(bì)过:坚持错误。愎,任性,执拗。

  证:谏。移:改变。

  亲:亲近。

  :同“驱”。驰。

  阿(ē):曲从,迎合。谄(chǎn):谄媚,巴结奉承。

  居处:指平时,日常。修洁:指操守清白美善。

  身状:即身貌。出伦:出众。伦,同辈,同类。

  疏达:等于说“通达”,这里是广博的意思。

  就学:学生去向老师请教。敏:疾速。

  本业:指主要的学业。

  难:诘难。悬:这里有疏远的意思。

  冀:希望。终:卒业。

  居:止,留下。

  怨尤:怨恨不满。怨、尤义同。

  情:真情。这里指教育的真谛。

  师徒同体:即师徒一体。指师徒间没有隔阂如同一体。

  章:彰明。

  苦(gǔ):粗劣。功:精良。

  谯诟:疑即“诟(xǐɡòu)”,粗暴、过分的意思。

  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草木无知,其“谯诟报人”之义正如《庄子·则阳》中所说:“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为禾,种谷。卤莽,草率,粗糙。实,果实,指生穗结谷。芸,除草。灭裂,苟且,胡乱从事。)

  中:通“忠”。

  不审:指是非不明。

  教:效法。

  愠(yùn):恼怒。

  怀:安。

  羁(jī):牵制,束缚。

  矜(jīn)势:自恃权势。尤:罪过,过失。

  湛(chén):通“沉”。没,沉溺。

  章:这里指言辞详明。有:通“又”。

  简:简约。

  离则不能合:大意是,分散的事情不会综合。

  事:从事,努力。至:极。受:这里有成的意思。

点击下载App,搜索"吕氏春秋",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