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刮痧在临床各科的应用5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刮沙健康法大全",免费读到尾

  面神经炎

  概述面神经炎系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周围性面瘫。此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较多于女性,多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见,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临床通常呈急性起病,病前多有受风寒或上感病史,往往在晨起洗漱时发现口角漏水,或进食时,食物存积于齿龈间,闭眼、皱眉不能,同侧耳后、耳内、乳突区或面部轻度疼痛,面部有木僵感及出汗减少。或有病侧舌前2/3味觉障碍,或有病侧的泪液分泌减少,病侧面部的出汗障碍。

  刮痧部位

  1.头颈部翳风、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攒竹、风池。

  2.上肢部曲池、外关、合谷。

  臂丛神经炎

  概述臂丛神经炎指的是急性非损伤性臂丛神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性疾病。常见于成人,多在受寒、流感后急性或亚性起病。本病从肩外侧面的酸痛开始,首先在颈根部及锁骨上部,迅速扩展至肩后部,数日后即传布到臂、前臂及手。开始时疼痛呈间隙性,但不久即为持续性而累及整个上肢。如上肢外展或上举动作,可诱发疼痛。患者常取上肢屈位,减少活动,避免诱发疼痛,睡眠时只能向健侧侧卧,数小时至数日内,即有肌肉软弱出现。

  刮痧部位

  1.肩背部大椎、大杼、缺盆、天宗、脾俞、肾俞。

  2.上肢部肩髃、肩髎、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

  3.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阳辅。

  周围神经炎

  概述周围神经炎系指由于中毒、感染、感染后或变态反应等所引起的多数周围神经同时发病,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或单一性的周围神经麻痹,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肢体远端感觉障碍,弛缓性瘫痪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发病较多。本病可以急性、亚急性、慢性起病,病初四肢远端麻木或自发性疼痛,且呈烧灼样,刀割样疼痛,也可有疼痛过敏或蚁行感等感觉异常。站立或行走时足底有针刺感。亦有四肢无力,肌肉松弛或萎缩等症。

  刮痧部位

  1.背部肝俞、脾俞。

  2.上肢部曲池、外关、合谷。

  3.下肢部足三里、承山、悬钟、解溪。

  股外侧皮神经炎

  概述股外侧皮神经炎是指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性疾病,所以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症”。主要表现为大腿外侧部感觉异常如疼痛、针刺感、烧灼感、寒凉感、蚁走感、麻木感等,久站或行走较久后症状加剧。临床以感觉迟钝多于感觉过敏,多单侧发病。本病多发于成年人,男女发病率为3∶1。

  刮痧部位

  1.背部肾俞、命门。

  2.腹部气冲、气海。

  3.下肢部髀关、风市、中渎、足阳关。

  三叉神经痛

  概述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神经系统常见疾患。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大多数为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症状特点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撕裂样、通电样、切割样、针刺样或犹如拔牙样疼痛,疼痛发生急骤、剧烈,有无痛间歇、间歇期长短不定、短者仅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乃至数日,长者可达数年,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十几秒至1~2分,发作时用手遮面用力捂脸,呈极度痛苦的表情。常见于咀嚼运动、刷牙、洗脸、谈话、有时简单的张嘴等可诱发。

  刮痧部位

  1.头部太阳、阳白、鱼腰、颊车、四白、下关。

  2.颈背部风池、风门。

  3.上肢部外关、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太冲、内庭。

  肋间神经痛

  概述肋间神经痛是指循着该神经径路出现的疼痛性疾病。由于疼痛多继发于肋间神经炎症的基础上,所以又有“肋间神经炎”的别名。临床表现在一个或几个肋间隙出现阵发性剧痛(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呈带状分布,有的可放射到背部及肩部,在咳嗽、喷嚏或深吸气时可诱发或加剧疼痛。相应的皮肤有感觉过敏及肋骨缘压痛。

  刮痧部位

  1.背部肝俞、胆俞、膈俞。

  2.胸部膻中、中府。

  3.上肢部尺泽、鱼际。

  坐骨神经痛

  概述坐骨神经经臀部而分布于整个下肢。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症,称为坐骨神经痛。男性青壮年多见。以单侧性为多,起病多急骤。急性起病的坐骨神经炎常先出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病侧下肢疼痛由腰部、臀部开始,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背外侧放散,呈“针刺”、“刀割”、“触电”样持续或间歇性疼痛。弯腰、咳嗽、喷嚏、大便时均可加重;病侧下肢微屈可减轻疼痛。病久者下肢无力,肌肉松软,伴有小腿或足部麻木感。

  刮痧部位

  1.背部脾俞、肾俞、大肠俞。

  2.下肢部环跳、风市、秩边、殷门、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

  桡神经麻痹

  概述桡神经是来自颈5~7及胸的神经根纤维。桡神经麻痹是上肢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者。发病原因常因肱骨干骨折损伤桡神经,熟睡、酒醉后姿势不当压迫桡神经、中毒性神经炎等。桡神经为上肢最易受损的神经。其损伤后主要是手腕,手指及大拇指不能伸直或外展,因此形成特征性的腕下垂。手背桡侧面麻木,握拳无力。很少出现自发性疼痛。

  刮痧部位

  上肢部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大陵、劳宫、八邪。

  周期性麻痹

  概述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疾病。发病以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1.低血钾型,发病以20~40岁多见。多在半夜熟睡中醒来时感到四肢无力或瘫痪。无力从下肢向上发展,近端较远端重。可伴肢体麻木,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高血钾型,多在10岁以前起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下肢近端首先受累,累及躯干、上肢和颅神经支配肌肉,并伴肌肉疼痛、痉挛和肌肉僵直,症状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3.正常血钾型,多在10岁以前起病,常在清晨醒来或夜间醒后发生四肢麻痹,或肩胛肌,小腿肌肌肉无力等。

  刮痧部位

  1.背部大杼、脾俞、肾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肩鹘、曲池、外关、合谷。

  4.下肢部环跳、髀关、伏兔、风市、阳陵泉、悬钟。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概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萎缩和无力。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主要特征为:1.假性肥大型,多见于学龄前男孩,突出症状为步行时挺腹,骨盆及下肢摇摆状,似“鸭步”。2.肢带型,10~30岁多见,首发症状为步履缓慢,鸭步、起蹲困难,或举臂、梳头无力。3.面一肩一肱型,起病以青春期多见,症状为表情淡漠,口唇突出增厚,闭眼不全,闭嘴不紧,喝水时水从口角流出等所谓“肌病面容”。

  刮痧部位

  1.背部大椎、大杼、脾俞、肾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肩髃、曲池、合谷。

  4.下肢部环跳、髀关、伏兔、承山。

  重症肌无力

  概述重症肌无力是以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2~5人/10万人口。起病多隐匿,最常见的症状为眼肌无力即眼睑下垂。肢体无力以近端为重,患者从椅中站起、上楼、或举臂过头均感困难。讲话过久声音逐渐低沉且带鼻音,咀嚼及吞咽障碍,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因呼吸肌麻痹及继发肺炎而死去。肌无力症状多于午后或傍晚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

  刮痧部位

  1.头部攒竹、太阳、颊车、人中、禾髎、风府。

  2.颈背部大椎、风池、肺俞、肝俞、脾俞、肾俞。

  3.胸部膻中。

  4.上肢部曲池、手三里、外关。

  5.下肢部足三里。

  面偏侧萎缩症

  概述面偏侧萎缩症为一种单侧面部组织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病变部位的皮下脂肪、结缔组织、皮肤、毛发和脂腺先后受累,重者影响面骨。该病大多进展缓慢,起病多在儿童、少年期。萎缩过程可以在面部任何部位开始,以眶上部和颧部较为多见。病区皮肤萎缩、皱折,常伴脱发、色素沉着、白瘢、毛细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或减少,颧骨、额骨等下陷。部分病例呈现瞳孔变化,眼球内陷或突出、眼球炎症,继发性青光眼,面肌痉挛、面部疼痛,以及内分泌障碍等,极少数伴有偏头痛或癫痫。

  刮痧部位

  1.头面部颧髎、下关、瞳子髎、丝竹空、头维。

  2.背部肝俞、脾俞、肾俞。

  3.上肢部神门。

  4.下肢部足三里、太冲。

  红斑性肢痛症

  概述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血管性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年,无性别差异性。表现为足底、足趾的红、热、肿、痛。疼痛剧烈,呈阵发性,如烧灼、针刺,夜晚发作次数较多,在发作之间仍有持续性钝痛。受热、活动、肢端下垂或长时站立,皆可引起或加剧发作。若用冷水浸足、休息中将患肢抬高,可使灼痛减轻或缓解。尚可见患肢多汗,晚期皮肤与指甲变厚,偶有皮肤坏死,严重可致残废。

  刮痧部位

  1.上肢部外关、大陵、间使、合谷。

  2.下肢部三阴交、太溪、解溪、太冲、临泣、商丘。

  发作性睡病

  概述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白天发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先感到睡意加重,随即立刻入睡,在单调的环境下尤易发作,可在任何情况下发作本病,1天可发作数次,每次睡眠时间不等。多数患者合并有猝倒症,在强烈的情感刺激下突然发生局部性,以至于全身性肌张力减退,出现眼睑一时性闭合,面肌松弛,下颌下坠,头前倾,膝屈曲,握拳不紧;甚者可见全身松弛,倾倒于地,但意识清醒,一般持续数秒种至几分钟。

  刮痧部位

  1.背部大椎、心俞、脾俞、肝俞。

  2.上肢部内关、神门、合谷。

  3.下肢部足三里。

  自发性多汗症

  概述自发性多汗症为全身性、偏侧性或局限性的多汗。多数病例原因不明。因为本病可继发于神经系统的一些器质性病变中,又常为多种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且尚有先天为病者,故临床上又有原发性多汗症和继发性多汗症之分。表现为阵发性、局限性多汗,亦有泛发性、全身性,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全身多汗表现周身易出汗,外界或内在因素刺激时加重,局限性多汗好发于头、颈、腋及肢体的远端,尤以掌、跖部最易发生,通常对称地发生于两侧,有的仅发生于一侧或身体上某一小片部位。偏身多汗表现为身体一侧多汗。

  刮痧部位

  1.背部肺俞、脾俞、肾俞。

  2.腹部气海。

  3.上肢部太渊、鱼际、间使。

  4.下肢部足三里。

  (九)精神疾病

  老年性和早老性痴呆

  概述本病是一组慢性进行性退化性疾病,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病理改变以大脑萎缩和变性为主。早期症状为人格改变,患者变得主观、任性、顽固迂执,自私狭隘、不喜与人交往,对家人缺乏感情,情绪不稳、易激惹。有时吵闹,无故打骂家人,缺乏羞耻及道德感等。病加重时,表现低级意向增强,当众裸体,性欲亢进,甚至发生违法行为。另一重要症状是记忆力障碍,以近记忆减退尤为显著,例如忘记刚刚作完的事,忘记吃过饭而又要求进餐,出门后认不出回家的原路,认不出几天前见过的人等。

  刮痧部位

  1.头颈部哑门、大椎。

  2.背部肾俞。

  3.胸腹部鸠尾。

  4.上肢部手三里、劳宫。

  5.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太冲。

  精神分裂症

  概述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精神活动方面皆发生障碍,其中以概念的形成及抽象思维异常最为显著。本病症状的特点,表现为思维、情感、意向活动三个方面互不协调,而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也遭受破坏,故称作“分裂症状”。思维障碍表现为思维松散,破裂性思维,思维贫乏或言语零乱等。情感障碍表现以情感平淡,情感倒错为多见。行为方面以退缩、脱离现实,沉思于幻想的小天地之中,即所谓孤独性特点为最。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总患病率约为5.69%,居精神病的首位。

  刮痧部位

  1.背部心俞、肝俞、肾俞。

  2.腹部中脘。

  3.上肢部神门。

  4.下肢部丰隆。

  神经症

  概述神经症系指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个性特点为基础而引起的轻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躯体或精神的不适感,往往伴有情绪焦虑或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为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所苦恼,而不具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其病理体验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但缺乏任何可查明的器质性变化;患者对疾病状态有自知力,并力图摆脱,却无能为力。不管病程反复或延长,患者人格保持完整。本病多发20~40岁之间,女性高于男性。

  刮痧部位

  1.头部太阳、率谷、百会。

  2.背部心俞、肝俞、脾俞。

  3.胸腹部天突、中脘、期门、气海。

  4.上肢部内关、神门、支沟。

  5.下肢部足三里、丰隆、照海。

  反应性精神病

  概述反应性精神病又名心因性精神病,是由于急剧或持久精神创伤直接引起的疾病。本病可为急、慢性两类。前者以意识模糊为主并可出现幻觉,表情紧张、恐怖、杂乱而无目的动作,精神运动性兴奋,类似轻躁狂状态,或对周围事物和刺激无反应、表情呆板、不语不动等。病程较短,一般持续数天即可恢复。后者以情感、思维或感知综合障碍为主,常见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悔恨,沮丧,对生活或未来失去信心和兴趣,可伴有神经衰弱症状。或表现为敏感,多疑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言行,跟踪或迫害自己。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但预后良好。发病年龄大多数在20~40岁之间。

  刮痧部位

  1.头部百会。

  2.背部肝俞、脾俞。

  3.上肢部内关、神门、间使、合谷。

  4.下肢部足三里、昆仑、太冲。

  更年期精神病

  概述更年期精神病是指初次发病在更年期,以情绪忧郁、焦虑紧张、猜疑和疑病等为主要症状,并多伴有植物神经机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心率加快或减慢,畏寒,四肢麻木,肢端发冷,出汗。女性可有月经失调、闭经,男性可有阳痿、遗精以及头晕、头痛、周身不适、关节疼痛,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的一种精神病。发病年龄,一般男性在55~65岁,女性多在停经前后(45~55岁),临床上发病率女性多于男性。

  刮痧部位

  1.背部肝俞、胆俞。

  2.胸腹部章门、期门、膻中。

  3.上肢部支沟。

  4.下肢部行间。

  神经衰弱

  概述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系指精神活动长期持续的过度紧张,使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以精神活动易兴奋和脑力与体力易疲劳为特征,伴有多种躯体主诉,大致包括过度敏感、容易疲劳、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疑病和焦虑等五个方面症状,症状特点常表现为失眠、多梦,对躯体细微的不适特别敏感,常感到精神疲乏,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用脑稍久即觉头痛、眼花,还常感肢体无力,不愿多活动。

  刮痧部位

  1.头部百会、太阳、风府、印堂、睛明。

  2.胸部膻中、期门、章门。

  3.背部心俞、胆俞、脾俞、肾俞。

  4.上肢部曲池、内关。

  5.下肢部血海、三阴交、行间。

  癔症

  概述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系指在某种素质基础上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的精神障碍或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1)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时哭时笑,言语增多,愤怒粗暴,打滚吵闹。或表现为朦胧状态,或表现为木僵状态。(2)感觉障碍:可表现为感觉异常、缺失或过敏,也有表现为视觉障碍,以视力下降为多见。(3)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障碍:表现为呕吐者较常见且顽固。(4)运动障碍:以痉挛发作较常见。此症一般以女性多见,多发于青年人。

  刮痧部位

  1.头面部人中、承浆。

  2.胸腹部天突、膻中、中脘、章门、期门。

  3.下肢部太冲、三阴交、血海。

  强迫症

  概述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指在强烈的情感体验影响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孤立的病理惰性兴奋灶所致病症。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强迫现象,即病人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抗拒的观念或行为。如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强迫怀疑,强迫性仪式或动作、强迫情绪又称恐怖症。

  刮痧部位

  1.背部胆俞、肝俞、心俞。

  2.上肢部劳宫、神门、内关。

  3.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

  智能发育不全

  概述本病又称精神幼稚症,是指由于各种先天性或早期后天性原因引起智能发育障碍,以致智能活动始终停留在比较低级水平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事实上患者不仅智能低下,而且整个精神活动,包括情感、意志、思考能力均较正常人差。临床可根据智能缺损程度分为愚鲁、痴愚和白痴三级。在成年后因脑损害引起的智能减退不属于本病范围。

  刮痧部位

  1.头部哑门、百会、四神聪。

  2.背部肾俞、大椎、夹脊。

  3.胸腹部膻中、中脘、关元。

  4.上肢部内关。

  5.下肢部足三里、上巨虚、涌泉。

点击下载App,搜索"刮沙健康法大全",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