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简明医彀",免费读到尾

  传尸

  此证父子、兄弟、夫妻,患病传染,相延数世,甚至灭门者,实有劳虫出死入生,群书绘形,逐世变易,计九种,弱人切宜防避。万病解毒玉枢丹(方见蛊毒)治传尸劳,每用一锭,鸡鸣时磨服,俟下恶物,或有形,或如乱发、红丝亦是也。次进饮食。未下,明早再服,下为度。又榧子百枚,空心食,杀虫。

  又尸虫。雄黄(一两,水飞)松香(一两)溶化和丸莲子大,平旦吞一丸,七日虫尽出。

  苏合香丸用石榴皮、桃、柳、梅、桑枝、青蒿、鬼臼、赤箭煎汤服。

  又桃仁(百二十粒,泡去皮),捣、为丸,平旦水服完,饮酒至醉;未下再服,忌肉百日。

  尸虫、骨蒸∶百部(一斤,酒炒),青蒿子(八两)为末,蜜丸。每百丸,早晚米汤下。泻,减服。

  音声

  经曰∶内夺而厥,则为喑俳,皆肾虚也(俳者废也)。盖心为音声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音声之根。舌乃心之苗,故心绝者,舌不能转而为言也。然而又有暴感风邪咽闭者,有因争兢叫伤者,有因歌唱损气者,风寒暑湿燥火,并可干于音声,皆为易治。惟酒色过度,肾脏亏伤,不能纳气归元,气奔咽嗌,嗽痰喘胀,诸病杂揉,致气乏失音者,俗名哑劳是也,神人莫疗。脉浮紧为风寒,洪大为火,滑为痰,微弱气虚,惟细数、急涩危候。

  主方桔梗甘草茯苓陈皮石菖蒲木通诃子(煨,取皮。各等分)加灯心捻枝,水煎,食后服。

  风寒,冬加麻黄、杏仁,少加桂枝;夏,紫苏、葛根、前胡。痰,半夏、竹沥、姜汁少许。

  火加芩、连、栀、翘、玄参、薄荷。嗽加金沸草、麦冬、贝母。咽痛,山根、射干、牛蒡。热痰壅盛,音不出,盐汤探吐之。便秘,大柴胡汤。感湿、哑,不换金正气散(并见伤寒)。诸风,哑加防风、羌活、僵蚕。痰多,甘,桔、诃子煎汤,吞滚痰丸(痰门)。

  龙脑膏治讴歌叫伤,及痰火等诸般失音。

  薄荷叶(四两)甘草桔梗连翘(各二两半)百药煎(二两,如无,用五倍子)川芎(两半)诃子(皮)砂仁大黄(酒蒸热。各一两)

  为末,鸡子清和,临睡噙化。

  肃音汤一切痰火,劳瘵失音。

  麦门冬(二钱)桔梗茯苓(各一钱)橘红甘草(各七分)杏仁(七粒,研)

  取金竹刮茹一团,劈取竹衣(一钱)竹叶(十片)水煎,加竹沥服。

  杏仁煎治咳嗽音不出。

  杏仁(泡去皮尖,捣如泥)蜂蜜姜汁砂糖(各一盏)桑皮(去赤皮,炒)木通贝母北五味紫菀茸(各一两)石菖蒲款冬花(各五钱)

  上咀,水五碗,煎半,去渣;入杏、姜、糖、蜜,微火煎至二碗,两日夜服。

  风寒留滞∶桂花二钱,石菖蒲一钱,煎,细细呷。

  火盛失音∶桔梗(两半)甘草(二寸半,生、炙各半),诃子(四个取肉),分二服,水煎,入童便服。

  缠喉风闭∶靛花、薄荷叶等分为末,蜜丸噙化。

  简便方萝卜捣汁,入姜汁少许,慢呷。治痰闭,陈皮五两,水煎顿饮。

  又诃子,水煮软,入蜜煮干,常噙一个,慢咽汁,少时徐嚼咽。

  虚烦

  经曰∶因于暑汗,烦则喘喝(大声也)。又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是证多属阴虚,水亏火盛,其烦(心不安也)必躁(身不安也),暑月多有之,吐泻后烦而口渴。伤寒后及妇人产后,烦渴而手足厥冷脉沉者,乃内伤元气,邪伏至阴,从其所化。六脉沉、迟,津涸舌干,宜干姜、附子之剂,复阴回阳。苟荣卫失调,亢烦复起,或证明相似而脉沉数有力,口渴大便秘,属实热,宜承气汤下。有表里实热烦渴,人参白虎汤。有伤寒大渴,点水入口取呕,烦躁欲绝,竹叶石膏汤(并见伤寒)去参,加知母。烦渴,辰砂六一散、灯心汤服;烦热、渴,五苓散(方见便癃);恍惚,妙香散(方见痫证);不寐,清心莲子饮(见淋)。脉大缓吉、急数凶。

  主方麦门冬(三钱)茯神(二钱半)枣仁(炒,研,二钱)当归(钱半)半夏(制一钱)炙草(七分)加姜三、枣一,竹茹一团,小麦(炒,三钱),煎服。

  虚加参、、小草;心虚,人参、远志;有痰,橘红,竹沥;大渴,石膏、知母。

  小草汤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烦躁不安。

  小草(远志苗)黄当归酸枣仁(炒,研)麦冬石斛(各一两)人参炙草(各五钱)

  上咀,每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八分服。

  酸枣仁汤霍乱吐泻增剧,虚劳烦扰,气奔不眠。

  枣仁(炒,两半)人参桂心(各一钱)知母茯苓(各三钱)炙草(二钱)石膏(,五钱)

  上咀,每七钱,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简便方大病后及诸虚烦。竹茹、麦冬各三钱,水煎服。

  又枣仁(炒,研,三钱),竹叶汤下。

  又苦竹笋煮食(亦治消渴,利水下气,风热脚气)。发汗不得,心烦骨疼呕逆,人参、陈皮(各二钱),竹茹、甘草(各一钱),加姜,枣煎服。

  惊悸

  (附∶怔忡)

  经曰∶阳气与阴气相搏,水火相恶,故惕然惊也。夫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主者血。心血一亏,神气不守,此惊悸之肇端也。惊者,谓实有见闻;悸者,恍如见闻,虚之甚也。血不足则神不守,神不守则惊恐、悸怖、恍惚,众证作焉。肝脉急数,主惊;心脉涩数,虚热。治宜镇心神,安魂魄,清痰制火,养血疏肝。

  怔忡

  怔忡之证,无时而作,忽然虚火上浮,烦闷昏眩,心中惕惕动摇,不能主持,少顷复安,治亦大同小异。

  主方当归人参黄连远志炙草茯神石菖蒲(炒。各一钱)加竹叶、龙眼、灯心煎成,调朱砂(飞一钱,临睡服。)

  心虚加柏子仁,麦冬;有汗,黄、枣仁;痰加半夏、胆星、橘红,痰多,在膈上稀涎散吐之,膈下滚痰丸利之。养血,生血、芍药;宁心,龙齿、金银箔(或金银入药前)造命丹(效,见幼科急惊)。

  养心汤治心虚血少,惊悸不宁。

  当归川芎茯神远志(各一钱)人参黄半夏曲(三分)茯苓柏子仁枣仁(各五分)官桂甘草(三分)五味子(九粒)

  加莲肉七个,枣一枚,水煎服。

  宁志丸治惊悸,定心神。安神丸宜服(方见不寐)。

  人参茯苓茯神柏子仁枣仁(酒浸,去壳)远志(肉)当归琥珀(另研)石菖蒲(各五钱)乳香朱砂(研。各二钱)

  上为细末,入珀、乳、砂,匀,蜜丸绿豆大。每服二钱,临睡枣汤下。

  温胆汤心胆虚祛,怔忡惊悸。

  二陈加竹茹、枳实、远志、姜、枣。

  简便方金银煎汤或朱砂水飞服。因惊,九窍出血,水面止。

  健忘

  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气虚,则荣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夫善忘者,乃忧思过度损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则忘。

  然思伤脾,亦能令人健忘。心脉洪大而散主于火,涩为血少。治宜养血安神,宁心醒脾。

  主方人参石菖蒲远志肉茯神丹参当归麦冬生地(等分)甘草(减半)

  加灯心,龙眼七枚,水煎,临睡服。

  中脘有痰,妨于心窍,亦令健忘加橘红、胆星、黄连。

  归脾汤忧思伤脾,心血耗损,健忘惊悸,怔忡恍惚,盗汗烦热,神乱少睡,或嗜卧减食,女人经愆晡热,瘰流注,不消不敛。

  人参白术龙眼肉白茯苓远志肉当归酸枣仁(研,炒)黄(各一钱)木香甘草(炙。各五分)姜三,枣一,水煎服。

  二神散治健忘,十日效,久服日记千言。

  茯神远志石菖蒲(等分为末)

  早晚各四钱,水一钟,煎十沸,连渣服。

  简便方健忘。

  吉祥草为末(三钱,酒下);书室栽之,明目强记。

  又莲子(泡,去皮心)研粉,先以粳米二合煮粥,次入粉煮食。

  恐喜怒

  经曰∶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欲人作伴,夜设灯烛是也。又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怒在阴之阳,阴气闭遏其阳,而阳不得伸,故怒也。又曰∶肝木太过,其病怒而勇敢,喜笑不休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又曰∶精气并于心则喜笑,皆属心火之甚,犹燔烁之火而鸣笑也。

  主方(治恐)人参枳壳五味子桂心(各六分)柏子仁熟地茯神(各钱半)

  枸杞子甘菊花山茱萸(各一钱)加姜、枣,水煎服。

  不能独卧加远志、白术、前胡(各七分)、细辛(三分)。

  抑肝散治怒。甚者,服当归龙荟丸(方见胁痛)。

  香附(四两)柴胡黄连青皮(各二两)甘草(一两)为末,每二钱,白汤下。

  黄连解毒汤治喜(方见火门)。加半夏、竹沥、姜汁。

  先以食盐(二两)烧赤,河水二碗,煎三沸,徐啜之;以指探喉中,吐痰为度。

  因惊邪、心虚致笑,宜服牛黄造命丹(方见小儿惊门)。

  自汗

  (附∶头汗心汗汗斑经曰∶汗者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自汗者,无时而然出,动则更甚,属阳气虚。阳实则无汗。人赖卫气固其表,卫弱则自汗津津时泄,当补阳助卫,腠理可实矣。亦有心火上腾,脾湿不降,犹湿热蒸而为雨,故汗多出,宜清利之。脉微涩而濡,主虚汗。

  主方人参黄(蜜炒)白术茯苓当归黄连白芍枣仁(炒,研)牡蛎(。各一钱)桂枝(七分)甘草(炙,五分)上加浮小麦一撮,乌梅一个,枣二枚,水煎服。

  不止加五味子、肉桂、麻黄根,煎成,调龙骨末。虚人加山茱萸、肉苁蓉。湿胜者,泽泻、茯苓、防风、白芷。阳虚加制附子。火盛倍黄连。热极者另煎凉膈散(方见火门)。甚不止,浮小麦半升,煎汁去麦,用汁煎药。兼痰盛气滞等,随证加减。

  黄氏建中汤治虚劳自汗。

  黄(三钱)芍药(二钱)桂枝(一钱五分)甘草加姜三、枣二,水煎服。

  黄汤喜、怒、惊、恐、房劳致伤,阴阳偏虚,自汗。

  黄(蜜炒)茯苓熟地肉桂麦冬麻黄根龙骨(另研)当归(各一钱)防风甘草(炙。各七分)五味(九粒)

  加浮小麦一撮,水煎,食远服。四肢厥冷加熟附子(五分);发热加石斛。

  大补敛汗汤治气虚自汗。

  人参茯苓熟地苁蓉黄(各一钱)当归防风山茱萸白术(各八分)肉桂甘草(炙。各四分)五味(十粒)

  上加生姜三片,黑枣一枚,水煎,食远服。

  玉屏风散治表虚自汗。

  白术(二钱)防风黄(各七分)

  加姜三,枣一,水煎服。

  简便方自汗。

  朱砂(水飞)白芷末(各二钱)麦冬茯神枣仁,煎汤服。

  又牡蛎(火,醋淬)麻黄根黄(各五钱)分二服,加浮小麦,水煎服。

  又黄(六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又人参茯苓枣仁为末,每三钱米汤下。

  又麦麸(炒黄)椒末(等分)为末,每三钱。水煎,露一宿,温服。

  又浮麦、黑豆煎汤作饮。

  又粳米(炒,三合),磨末,龙骨末(三钱),绢袋扑身。

  头汗

  惟头出。乃阳气上脱,或寒热胁满,心烦而呕,小便涩。

  主方柴胡桂枝黄芩天粉干姜牡蛎()甘草(等分)水煎服。

  渴欲水,必发黄,五苓散治之。

  心汗

  汗为心液,人多有之。忧、怒、惊、恐、劳伤心气,或郁结成。

  主方人参白术当归生地枣仁白芍麦冬黄连陈皮(各一钱)甘草(三分)加姜,枣二枚,乌梅一个,浮麦一撮,水煎服。

  简便方思虑太过,心汗。

  茯神为末,艾汤调下。或败蒲扇烧灰,绵包周身扑。

  汗斑

  暑汗湿热郁于皮肤,日久不散;或汗衣晒热未燥而穿,湿热蒸侵,发而为斑,黑白相杂。有变癜风者,亦当祛之。

  主方玄参滑石(各二钱)防风荆芥升麻甘草(各一钱)水煎服。

  外以白附子、硫黄、密陀僧为末,擦之。

  敷方密陀僧一钱黄丹硫黄雄黄(各三分)信(五厘)研极细,先以肥皂擦洗斑净。用生姜捣细,稀纱包令汁出,蘸末涂斑(三日后肥皂擦洗,愈。)

  盗汗

  (附∶阴汗脚汗)

  是证属阴虚血弱,阳蒸阴分而液出者,为盗汗。然阴虚阳必凑,阳火乘之,故睡中出汗如洗,觉来即收,非若自汗常出也。脉虚细而微濡,宜补阴清火,实腠理,壮肾水。

  主方当归芍药生地熟地黄麦冬枣仁茯神(等分)水煎服,加麻黄根亦可。

  当归六黄汤阳乘阴分盗汗,一服安。

  黄(二钱)当归黄连黄柏黄芩生地熟地(各一钱)水煎服。

  敛汗益脾汤治气虚脾弱盗汗。

  黄人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陈皮半夏葛根甘草(炙,等分)水煎服。

  麦麸散止盗汗。

  麦麸(炒黄)防风白术牡蛎黄(各钱半)加枣煎。

  简便方止盗汗。

  白术(八两)切块,浮麦一升,水十碗,煮干将术切片为末,每三钱,另取浮麦汤下。或牡蛎(,研,二钱,)防风末(一钱),麦汤下。

  盗汗不止∶椒目、麻黄根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无灰酒下。

  盗汗有热∶龙胆草、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脾虚盗汗∶白术(三钱)茯苓(二钱)加姜、枣,水煎服。

  阴虚盗汗∶黄柏(炒)知母(炒。各二钱)甘草(七分)水煎服。

  睡中出汗∶酸枣仁(炒)人参茯苓(等分)水煎服。

  阴汗

  下焦湿热不行,以致阴间及囊汗出,宜渗湿,利小便。

  主方滑石(三钱)龙胆草猪苓泽泻茯苓白术(各一钱)桂(三分)加灯心二十枝,水煎服。

  简便方大蒜煨熟,同淡豆豉捣丸,朱砂为衣,每三十丸,空心灯草汤下。

  又蛤粉、牡蛎俱,研极细,绢袋盛扑。

  脚汗

  脾经湿热内淫,手足心汗,至冬阳气内伏,则汗愈多。

  主方白术苍术茯苓半夏黄连滑石(各一钱)羌活(七分)柴胡升麻甘草(各三分)灯心煎服。

  简便方白矾、黄煎汤,频洗。

  又牡蛎、陀僧、枯矾、黄丹,研,掺脚指缝中。

  痰饮

  经曰∶诸痉强直、积饮,皆属于湿。稠浊者为痰,属肺火;清稀者为饮,属脾湿。论痰有五,曰∶风、湿、食、火、酒是也。夫风痰者,形寒饮冷,外感内郁,清白多涎,或成瘫痪;湿痰者,生冷寒湿,停积不散,倦怠软弱,或面、腹肿;食痰者,膏粱浓味,煎爆辛辣,重叠褥,多成癖块;火痰者,诸经火炎,煎烁肺金,津液稠粘,有成痈痿;酒痰者,酷饮过纵,不得运导,次日犹呕,伤肺成积。夫人之气血流行无一息间断,才有壅滞,郁而为热,痰遂生焉。亦有因寒者,然而百病生于痰。如中风口噤,言謇流涎,不能行动,二便失常,眩运嘈杂,颠仆丧神等证、以至妇人白带,小儿惊痫,周身诸疾,多因痰成。论饮有四,曰,痰、悬、溢、支是也。

  如人素肥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水入四肢,失汗身痛,谓之溢饮;咳逆形肿,短气不卧,谓之支饮。诸饮因于酒后饮冷所致,脉滑大有痰;两关大实,膈上有痰,宜吐。眼胞及眼下黑者亦痰。肝脉濡散,弦而浮滑,饮证。治痰清肺利气,治饮实脾燥湿。

  主方(二陈汤)陈皮半夏(各三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姜三、枣一煎。

  顺气加枳壳、桔梗。火盛,芩、连、栀子。清肺,桑皮、杏仁。热痰,天粉、青黛、玄明粉。老痰,贝母、海石、栝蒌。虚痰,参、术。痰在胁下,白芥子。痰在四肢经络,竹沥,姜汁(实人,荆沥。)风痰,天麻、白附、胆星。湿痰,苍、白术。积痰,香附、楂、曲、芽。酒痰,葛根、砂仁、乌梅。结核在咽,海石、芒硝。寒痰,官桂、干姜。湿痰流注肿,壳、苍、羌、防、酒芩、香附、木香、红花、竹、姜。停痰流饮,南星、香附、青皮、木香、苍、蒌实。诸饮,旋花、白术、猪、泽、肉桂。

  导痰汤治痰多气滞。

  主方加南星、枳实。

  温胆汤宁神、豁痰、止呕。

  主方加竹茹、枳实。

  蠲痰疏气汤一切痰疾及肺气壅塞,日服此汤,夜服滚痰丸。

  前胡(素多郁怒,先用柴胡数服)半夏(各二钱)人参(虚者用,痰火忌)枯芩陈皮南星枳壳紫苏薄荷叶厚朴羌活甘草(各五分)加姜五片,水煎服。中风,加独活。无热去黄芩。

  滚痰丸治痰因火炎,肺金受克,煎熬津液而成,昼夜吐咯不已。一切实热,咳嗽痰多及颠狂、瘫痪、风毒腮颐肿硬,颈项结核,遍身走痛,头疼牙痛,噎气吞酸,胸痞气块,涎饮翻胃,怔忡惊悸,阴阳关格,久痰喘嗽,喉闭赤眼,结核瘰,女人经闭,小儿嗽热,痰喘惊痫,功难尽述。中风后言謇肢痿,奇病皆治。泄泻、孕妇勿服。

  大黄(锦纹者,切好酒拌,饭上九蒸,晒)黄芩(枯片者,去腐,竹沥制佳。各八两)。礞石(硝金色,水飞,重研一两)沉香(紫色,上火成油珠真,五钱)

  俱为末,水叠丸如芥子大,每服实人一钱,虚、老五、七分,小儿二分。晚饭后茶汤一口,送过咽喉,即便仰卧,使药攻喉间之痰,从上而下。次早去,多减服。痰不下,加服。素多痰而大便不润者,每晚服三分,永无中风诸患。拌蜜含化尤妙。

  三花神丸治一切湿热沉积,痰饮气滞,变生诸病。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痛肿,风痰喘嗽,气血不通,水鼓、胀满痞塞,大便不利。

  黑牵牛(取头末,二两)大黄(生,研,一两)芫花(醋拌炒)大戟(红芽者,取皮另研)甘遂(研末。各五钱)轻粉(一钱)和匀,水法丸芥子大,每服一分,早、午、晚各一服。大便利,日一服。

  此攻结破饮瞑眩之药,用合宜必得中病。惟要量虚实,能推陈致新,顺三焦,调五脏神品。婴儿腹胀便闭,每服三厘。

  牛黄豁痰丸治中风颠狂,惊痫僵仆,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牙关紧急。男妇老幼一切痰盛喘满,危笃者多服。痰下即安,痰不下难治。

  胆星天竺黄熟大黄黄芩(枯。各五钱)贝母黑丑(头末)玄明粉白附子天麻(各三钱)雄黄朱砂礞石(俱水飞。各钱半)沉香(真者,一钱)牛黄(真陕西者,五分)麝香(三分)冰片(二分)

  各研极细末,称配匀,蜜丸弹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小儿量,用竹沥入姜自然汁一匙调,或金银煎汤,或灯心姜汤化下。

  丹溪化痰丸治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烦热,胸满气急。

  陈皮半夏枳实(各六两)茯苓黄芩(枯)黄连南星(各五两)栝蒌仁杏仁天粉前胡(各四两)甘草(二两)

  上为末,竹沥、姜汁或水叠丸,绿豆大,每二钱,食后白汤送下。

  加味润下丸治湿热痰涎久积。丸服法与化痰丸同。

  橘红(八两,食盐五钱,水调拌,过夜晒)南星(制)半夏黄芩(枯)黄连(各一两)

  石膏丸治久、近痰火,效。

  软石膏(一斤,火红,火HT入无灰白酒、米泔、水各一碗内,如此三次)土山药(如手者,湿纸裹,煨熟,晒燥,四两)蚌壳(火,二两)

  俱研极细,水叠丸或末服,早、晚大麦汤下,或蜜和丸噙。

  医林蠲痰丸治风痰、冬月冷痰,安神定志。

  半夏(泡七次,六两)南星(泡,三两)明矾(另研,两半)辰砂(五钱为衣)姜汁糊丸,百丸姜汤下。

  五饮丸治一切停痰留饮,理脾顺气,消食宽胸。

  青皮陈皮茯苓枳实白矾(各一两)白术半夏南星(俱制)皂荚生姜(各二两,捣)香附苏子山楂(肉)神曲(各半两)

  上末,竹沥、姜汁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临睡白汤下。

  稀涎散痰在膈上,喉如拽锯,中风口噤,乳蛾、喉风,并宜吐愈。

  瓜蒂散甚者用之。女人宜束定两乳(二方并见中风)。

  矾蜜汤白矾(一钱),水一碗,煮十沸,入蜜小半杯,温服。未吐,再饮熟水即吐。

  简便方风痰。

  僵蚕七条,洗、炒为末,姜汁一匙,温水调下。

  又蚶壳或蛤蚌壳,研细,栝蒌黄熟者,捣饼晒为末,每一钱蜜汤调下。

  寒痰恶心∶荜茇或胡椒末,每五分姜汤下,吐涎水清痰,赤石脂研服。

  痰饮昏眩∶吴茱萸(泡)白茯苓等分为末,蜜丸白汤下。

  痰厥气绝∶古塔上陈锻石(两许),水煎滚,去水。用清水一碗,煎滚,澄取汁,灌下。

  痰盛喘急∶好牛黄(一分)贝母(一钱)研匀,白汤下。单服贝母亦可。

  颈项痰核∶五倍子南星大黄朴硝为末,醋,蜜调围,日久者亦消。

点击下载App,搜索"简明医彀",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