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随机应化录",免费读到尾

  是歲丙寅九月,師至華陽東嶽、廟歇禪,值雨屋漏,乃作詩一首。

  屋漏人不漏,人忙我不忙。

  移身安穩處,俗念總相忘。

  當月十五日,全真道人董孤雲、王夷山、何懶雲三人,赴丹陽萬壽宮作主鉢\,即賦詩一首,別眾而行。

  深山幽谷是吾家,受用平生實可誇。

  瓦鉢\常盛蜂蜜酒,磁瓶時煮构芽茶。

  閑來笑指天邊月,悶後行觀澗畔花。

  今日別辭諸友去,遙瞻林壑謾咨嗟。

  是時九月二十二日,到長安丹陽萬壽宮,有鄧指揮謁師曰:久聞先生道矣。師曰:貧道居山養拙而已。指揮曰:只這拙字若能會,養其道至矣。師曰:匿光藏輝,見素抱朴,雖辯無言,雖巧如拙、眼不觀色,耳不聽聲,口雖應事,心固無欲,心無其心,念中無念。此者余養拙之用也。指揮請問:性命二字何?師曰:性乃命之體,命乃性之用。用無體不明、體無用不備。根梢本相連;權且分為二。指揮曰:既是體用並行,因何分二?師曰:性命本一,因慾念離隔為二。古云木金間隔分烏兔,是也。指揮曰:論性在道為何物?師曰:即金丹比喻。真性亙劫常存,出入無礙,故比如金之堅,如剛之利,如丹之圓。重陽帝君云: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假為爐煉作團,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輥出赴仙壇。此也。次日大眾參畢。師曰:朽木免彫

  琢,拙夫省役心。辯不如訥,巧不如拙,石有玉而損石,蛤懷珠而喪蛤,誠\無妄耳。乃詩曰:

  成村百尺青松,不覺春風一送。

  枝梢一任翻騰,本來根深不動。

  松漢道人無垢子何道全述

  門人賈道玄編集

  或問:牛皮董先生坐環之理。師答日:先師有言,環則一理,傳授有殊。環者,乃返本還元之義,不過靜功而已。

  或曰:法有三千六百門,汝行何門?師答曰:得師之口訣,不在三千六百數內。

  或曰:莫非旁門乎?師答曰:先師云:四邊無壁落,八面亦無門,大道無邊際,虛空難度量。因學人有賢愚,而生大小乘之法,乃人心自生偏邪,大道本無逆順。

  或曰:既無偏正,焉有上中下三乘之理?師云:先聖在人賢愚不同,根基深淺\,所以立此三法,量人根基而接也。且乘者載物之義,譬如大車可載大器之物,中車載中器之物,小車載小器之物。量人根基利鈍而提之,此乃聖人隨機立教。用則有三,道即一也。古云:水流異派,到海同源,豈有差別之分。

点击下载App,搜索"随机应化录",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