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厘正按摩要术",免费读到尾

  惊风

  属性:惊风者,惊生于心,风生于肝。小儿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则肘臂伸缩

  ,十指开合为搦,肩头相扑为掣,手足动摇为颤,身仰后向为反,手若开弓为引,目直似怒

  为窜,露睛不活为视,是为八候也。疗惊必先豁痰,豁痰必先祛风,祛风必先解热,而解热

  又必辨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之邪,必先辨之而后去之。其惊风有急有慢,分为两门

  ,其证异,其法亦异。

  急惊,证多暴发,壮热烦急,面赤唇红,痰壅气促,牙关紧急,二便秘涩,或由风寒郁

  闭,或由热邪阻塞,痰滞经络所致。

  掐揉合谷穴,(三十六遍。)掐揉中指巅,(二十四遍。)掐揉威灵穴(五十遍。)分阴阳,

  (三

  百遍。)推三关,(二百遍。)退六腑,(二百遍。)推肾水,(一百遍。)推天河水,(二百遍。)推脾土,补清(各一百遍。)推补肺经,(二百遍。)运五经,(二十遍。)掐五指节,(二十六

  遍。)猿猴摘果,(二十遍。)咬昆仑穴,(三次。)推三阴穴,(急惊由上至下二十四遍。)清

  天河水,(二百遍。)揉内劳宫,(二百遍。)运八卦。(一百遍。)

  凡推法,用葱椒水,再以水调蛤粉,敷头顶心,手足心,并太阳等处,暂禁乳食。用汗

  法,

  (见卷二,二十一页。)通脉法,(见卷二四十四页。)寒用疏表法,(见卷二,三十七页。)热

  用清里法,(见卷二,三十八页。)痰用开闭法。(见卷二,四十页。)

  慢惊,面青唇白,四肢厥冷,人事昏迷,手足搐掣,两目无神,睡则露睛,神色凄惨,

  大便色青,总由误汗误下,脾土虚败所致。

  掐老龙穴,(三次。)灸昆仑穴,(三壮。)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二百遍。)推肺

  经,

  (二百遍。)推肾水,(二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掐五指节,(二十遍。)运五经,(三

  十遍。)运八卦,(一百遍。)赤凤摇头,(二十遍。)二龙戏珠,(三十遍。)天门入虎口,(三

  十遍。)推三阴穴,(慢惊从下往上。)揉小天心,(二百遍。)

  凡推法,用葱姜加香麝水,用法,(见卷二,三十页。)用纳气法,(见卷二,四十三

  页。)用灸法。(见卷二,二十六页。)

  按∶惊风原小儿应有之证。第近来各家言惊风者,沿为二十四种,后增四种,后又增数

  种,

  至三十余种,列名既多,愈觉诞妄。治法应豁痰以疗惊,驱风以止掣,一以祛邪为主。奈庸

  夫村妇,用针挑筋以治惊,不知惊之为惊,而误以为筋骨之筋也。舌吐如蛇舌,故惊名蛇丝。手足乱舞如马蹄,故惊名马蹄。口动如鱼吮水,故惊名鲫鱼。倘因病形以立名,则将来惊

  风名目有不可胜数者矣。夏禹铸辟谬甚是。余以急惊、慢惊为两门。急惊属阳,古称阳痫,

  慢惊属阴,古称阴痫。盖是证,中土已虚,风木始动,延久即见惊骇之状耳,实则非因惊而

  起也。奈世俗不知,一询医者不识惊名,即以医为无技。以故种种惊名不可不知,亦以免俗

  眼抑揄尔。(惕厉子)

  疳疾

  属性:疳者,干而瘦也。由小儿禀赋气血虚弱,脏腑柔脆,或乳食过饱,或肥甘无节,停滞中

  脘,传

  化迟滞,肠胃渐伤,则生积热,热盛成疳,则消耗气血,煎灼津液。凡疳疾初起,尿如米泔

  ,午后潮热,或因吐泻疟痢,日久失治,以及久热、久汗、久咳、久疮,致令青筋暴露,肚

  大坚硬,面色青黄,肌肉消瘦,皮毛憔悴,而疳证成矣。然当分其所属而治之。心疳,则面

  红便赤,壮热烦渴,切牙弄舌;肝疳,则面目爪甲皆青,目胞赤肿,翳生泪多,白膜遮睛

  ,粪青如苔;脾疳,则黄瘦,头大胫细,或喜吃米,吃茶叶,吃泥土,或吐泻烦渴,大便腥

  粘;肺疳,则面白咳逆,毛发焦枯,肌肤干燥,憎寒发热,常流清涕,鼻颊生疮也;肾疳,

  则面色黧黑,齿龈出血,口臭足冷,骨瘦腹痛,泄泻,啼哭不已,汤药宜分经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脾土补清,(各二百遍。)推肾水,(一百遍。)揉肚,(一百遍。)摩脐左右旋。(各一百遍。)

  按∶疳疾一证,身多发热,宜分别轻重虚实治之。《医宗金鉴》于疳证分列各名,方法

  俱在,勿拘于外治也。(惕厉子)

  呕吐

  属性:吐证有三,曰呕、曰吐、曰哕。哕、即干呕也。先贤谓呕属阳明,有声有物,气血俱病

  也。

  吐属太阳,有物无声,血病也。哕属少阳,有声无物,气病也。独李东垣谓呕、吐、哕,俱

  属脾胃虚弱。洁古老人又从三焦以分气,积,寒之三因,然皆不外诸逆上冲也。宜分虚实、

  寒热以治之。

  热吐小儿为稚阳之体,邪热易感,或则乳母过食浓味,以致热积胃中,将热乳吮儿,

  或则

  小儿过食煎爆之物,以及辛热诸品,遂令食入即吐。其证面赤唇红,口渴饮冷,身热便赤,

  吐次虽少而所出甚多,乳汁化而色黄也。内治,以温胆加黄连麦冬主之。

  分阳阴,(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肺经,(一百遍。)推脾

  经,

  (一百遍。)运水入土,(一百遍。)运八卦,(一百遍。)赤凤摇头,(五十遍。)掐十王穴,(

  二十四遍。)掐右端正,(二十四遍。)揉总经,(八十遍。)揉斗肘。(八十遍。)

  寒吐因小儿过食生冷,或乳母当风取凉,使寒气入乳,将寒乳吮儿,以致胃虚不纳,

  乳汁

  不化。其证喜热恶寒,面唇色白,四肢逆冷,朝食暮吐。吐出之物,不臭不酸,吐次多而所

  出少也。内治宜温中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补脾土,(一百遍。)推

  肺经

  ,(八十遍。)运八卦,(一百遍。)掐右端正,(三十六遍。)黄蜂入洞,(二十四遍。)赤凤摇

  头,(二十四遍。)摇斗肘。(五十遍。)

  实吐内伤食滞,胃不能纳,每吐必有酸臭之味,身发潮热,见食则恶,胸腹胀满,二

  便秘涩,痞硬疼痛,口渴思饮寒凉也。内治以下法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脾土,(一百遍。)运八

  卦,

  (八十遍。)掐五指尖,(二十四遍。)掐右端正,(二十四遍。)捞明月,(三十六遍。)打马过

  天河,(三十六遍。)摇斗肘。(五十遍。)

  虚吐胃气虚弱,不能消纳乳食。其证精神困倦,囟门煽动,睡卧露睛,自利不渴,时

  常呕吐者是也。内治以四君加丁香、沉香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运八卦,(八十遍。)推补

  脾

  土,(二百遍。)掐右端正,(二十四遍。)运土入水,(八十遍。)赤凤摇头,(二十四遍。)推

  补大肠,(五十遍。)揉斗肘,(八十遍。)推补五经。(八十遍。)

  按∶《灵枢》足厥阴所生病者,胸满呕逆,呕吐,证虽属胃气失降,而多由肝逆冲胃致

  之。

  故汤药治法,宜泄肝安胃,以苦降辛通,佐以酸泄主之。甚至呕而绝粒者,取生鹅血热饮。

  每食必吐者,煮羊血熟食之,皆主之。则虽有按摩外治之法,特其一端耳。司命者,当博采

  旁搜,于每证必须有审证之法,极效之方,庶几无愧。(惕厉子)

  泄泻

  属性:泄泻者,胃中水谷不分,并入大肠,多因脾湿不运。《内经》所谓湿多成五泄也。小儿

  致病

  之原,或内由生冷乳食所伤,或外因风寒暑湿所感,抑或饥饱失时,脾不能运,冷热相干,

  遂成泄泻。甚至久泻不止,元气渐衰,必成慢惊重症。内治宜分消,宜温补。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

  推心

  经,(八十遍。)推清肾水,(一百遍。)掐左端正,(二十四遍。)侧推大肠,(八十遍。)揉外

  劳宫,(四十九遍。)运八卦,(一百遍。)揉脐及龟尾,(二百遍。)掐承山,(三十遍。)打马

  过天河,(八十遍。)摇斗肘。(八十遍。)属寒者,加黄蜂入洞,(二十四遍。)属热者,加捞

  明月。(二十四遍。)

  按∶泄泻证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举,必至脱滑不禁,方以涩药固

  之。

  李士材治泻有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然有因痰

  而泄者,又宜以痰泄之法治之,若仅以按摩施之,则拘矣。(惕厉子)

  寒证

  属性:风、寒、暑、湿、燥、火,谓之六淫。仲师有《伤寒论》,其中分六经见证,列三百九

  十七

  法,一百一十三方,精矣,备矣。小儿感寒证,憎寒,畏风,身热,头疼,项强,肢节痛,

  胸满痞,内治以疏表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运内八卦,(五十遍。)掐

  五指

  尖,(五十遍。)摇斗肘。(五十遍。)无汗,掐二扇门,(五十遍。)掐心经(五十遍。)揉内劳

  宫,(一百遍。)推脾土,(一百遍。)天门入虎口,(一百遍。)推肺俞穴,(一百遍。)推由大

  椎至龟尾,(一百遍。)凡推法,用葱姜水,用疏表法,(见卷二,三十六页。)汗法,(见卷

  二,二十一页。)通脉法,(见卷二,四十三页。)

  按∶寒证,感冒则轻,伤寒则重,中寒则尤重。仲师《伤寒论》其中有云∶若汗之者,

  是不

  当汗而汗,为误汗也。有云∶若下之者,是不当下而下,为误下也。《伤寒》一书,为后世

  救误之书,不然,六经证候,只立数方,足以尽之,何以着一百十三方之多耶?吁!仲师虑人

  之误也,而设方以救之,凡为司命者,可不揭其所以误,而体仲圣救世之心哉。(惕厉子)

  热证

  属性:小儿发热,有表里虚实之异。何谓表热?外感寒邪,脉浮紧,苔微白,头疼,发热,身

  痛,

  无汗,恶风,恶寒者是也;何谓里热?小儿肥甘过度,致生内热,面赤,唇焦舌燥,小溲赤

  涩,脉实有力者是也;何谓虚热?小儿气质虚弱,营卫不和,其证神倦气乏,又有阴盛格阳

  ,外浮发热者,其面色虽赤,烦躁不宁,然小溲必清白,四肢必厥逆,方为真寒假热;何谓

  实热?小儿午后潮热,蒸蒸有汗,肚腹胀满,面唇红赤,口舌干燥,溲赤,便难,烦渴不止

  ,啼哭不已,脉洪数有力者是也。辨证确,则施治不难矣。

  胎热儿生旬日间,目赤,身热,溲黄,啼哭,惊烦,由母受胎后,过食五辛,以致热

  蕴于

  内,熏蒸胎气而生,名曰胎热。久则有鹅口、重舌、木舌、赤紫丹瘤等证,不可不予防也。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三焦,(三十六遍。)

  清天河水,(五十遍。)揉外劳宫,(一百遍。)运内八卦,(一百遍,自坤至坎,宜多二次。)

  掐肾水,(三十六遍。)掐十王穴,(三十六遍。)运斗肘,(三十六遍。)水底捞明月。(三十

  六遍。)凡推用葱水。法,虎口曲池,(见卷二,三十页。)

  惊热小儿见异物则惧,或闻声而心骇,心既受凉,气则不顺,身发微热,梦寐不安,

  脉数烦躁,与急惊相似。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心经,(一百遍。)推二

  扇门,

  (一百遍。)推肺经,(一百遍。)掐中指巅,(五十遍。)掐合谷,(五十遍。)掐总经,(五十

  遍。)清天河水,(三十六遍。)掐揉威灵,(五十遍。)运斗肘,(五十遍。)捞明月。(三十六

  遍。)凡推用葱汤。

  疳热小儿食积于中,郁久生热,自脾经失治,传之各脏,致成五疳之疾,若脾病去则

  余脏皆安矣。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天

  门入

  虎口,(一百遍。)推大小肠,(一百遍。)运内八卦,(一百遍。)掐揉总经,(五十遍。)运斗

  肘,(五十遍。)摩运肚脐左右旋转,(各二、三百遍。)分胸腹阴阳。(二百遍。)凡推用葱姜

  水。

  按∶诸病属热者多。病机十九条,大半皆言热,此热证所宜辨也。其中真热假寒,真寒

  假热

  ,一经差误,生死攸关。然必辨之于平时,而施之于当境。庸工不读书,不辨证,即至病者

  就诊,既无主见,有何把握,随意疏方,草菅人命,良可慨也。噫!病者不死于病而死于

  医,并不死于医而死于病家之延医者。(惕厉子)

点击下载App,搜索"厘正按摩要术",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