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论
属性:妊娠患疟,无论胎息月数多少,总以安胎为主。而世之所谓安胎,无过黄芩、白术、不知黄芩
乃治热盛胎动不宁,白术乃治脾虚胎气不固。若气虚下陷,误用黄芩;气滞壅逆,误用白术,为害何
可胜言。故善治胎产症者,必审孕妇形体之肥瘦,气血之偏盛。若形色苍,肌肉坚者,必多湿
多痰,无论何疾,必显湿热本病,脉多滑实有力,绝无虚寒脉弱之候。可峻用豁痰理气药,治其
本质,然后兼客邪见症而为制剂。治宜二陈汤,随经加透表药,或合小柴胡用之。盖柴胡为疟疾之
向导,故多用之。然有自汗过多,尺中微弱,或热盛,手足清,始终不用柴胡,而用建中、桂、芍
收功者,或见烦渴脉实,大便六、七日不通,阳明腑实,又宜凉膈去硝、黄,加鲜首乌调之。大
抵病邪初发,元气未耗,疏风涤痰,消导饮食,在所必需。然必宜大剂白术,培护中土。以脾胃
为一身之津梁,土浓自能载物。其最可虑,在三、四发至六、七发,其势最剧,若过半月,虽淹缠
不止,邪热渐衰,可无胎陨之虞也。或有疟久,气血虚败而小产
者,此皆失于调治也。若六、七发后不止,即当和营健脾。若禀质柔脆,虽有风邪,不得纯用表
药,以风药性散,能使胎气上逆,而为呕逆、喘胀、膈塞、痞满之患。虽有实滞,不得过用降
泄之味,能引邪气下陷,致胎坠不安,而为泄利不食、小腹疼重之患矣。若疫疟毒盛势剧,急与凉膈、
承气、黄连解毒救之。瘟疟不爽,烦热大渴,或壮热无寒,或先热后寒者,当与桂枝、
白虎、人参白虎,撤其在里之热,不可与夏、秋疟比例而推也。盖有是症,用是药,有故无陨,
惟在速祛邪毒以救胎息之燔灼。若迟疑未决,救无及矣。又有气血虚损,其疟由虚致,不因
暑气而作,如《经》云∶阳微恶寒,阴弱发热。或风寒因虚而乘之。若寒热不已,重蒸其胎,
胎亦受伤而坠。宜轻解表邪,兼大补气血以主之。更有患胎疟者,一遇有胎,疟病即发,此人素有
肝火,遇孕则水养胎元,肝虚血燥,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也。以逍遥散清肝火,养肝血,兼六味
丸以滋化源,寒热自退。余常用加减丹溪安胎饮,治孕疟甚觉稳妥,从未用截药,而孕症未尝不愈也。
加减丹溪安胎饮治孕妇疟疾。
白术(土炒)当归熟地(各二钱)川芎条芩(各八分)制半夏(七分)人参(一钱)
藿香(五分)草果青皮(各三分)紫苏广皮炙草(各四分)乌梅(二枚)姜(一片)
伤寒温热时疫论
属性:妊娠伤寒,时值冬令,为寒所伤,其轻者淅淅恶寒,翕翕发热,微嗽鼻塞,数日即愈,不药亦
可。或用葱白(连须)三、五茎,生姜三片,煎服即解。如所感者重,以致头疼,先寒后热,久必
伤胎,药多避忌,务宜谨慎,不可与常妇概治,竟用发表,以致损胎,误其母子性命。但服葱白香豉汤自愈,故《千金》
治妊妇伤寒,用葱白、生姜,水煎热服,取汗即安。是以葱白香豉汤、香苏散可解表邪,又可安胎。况葱白不惟性能解
表,且善安生胎、下死胎。若感寒孕妇,胎伤未死,但用葱一把,水煮食之,汗出即安。如胎已死,须臾自
出,不应,加生姜、苏叶,不可轻用表药招尤。若妊娠邪在半表半里,择《纲目》内黄龙汤,即小柴
胡汤变体用法,其加减亦可采择而用。如表症已愈,但发热大渴,用香苏散,加金花汤。便结者,加
入大黄。或用三黄解毒汤,所以胎前疫症,与伤寒阳明腑症,内实便秘,须急通大便,方不损胎。若大
便自利,乃正气下泄,胎必难保。惟大小便如常,知里无热,则不伤胎气,至妊娠热症,亦须急治,恐
致落胎。《千金》用葱白香豉汤,取汁即愈。又有用柴葛安胎饮者,如呕吐烦躁,用生津葛根汤者,
甚则斑出黑色,用栀子葱豉汤者,密斋用加味化斑汤,此皆热入于里,阳明症之方药也。《医通》治
孕妇温热时行,及伤寒邪气内犯,热毒逼胎,并宜《千金》石膏大青汤急救,庶可保全,迟则不救。又
有石膏六合汤、升麻六合汤,立方甚稳,录后以备采用。凡胎孕药内,不得已而用大黄转药,须用酒制。
姜、桂、附子,用黄连、甘草制之,则无害矣。
葱白香豉汤《千金》治时疫伤寒,三日以内,头痛如破,及温病初起寒热。
葱白(连须一握)香豉(三合)
水煎,入童便一合,日三服。秋冬加生姜二两。
黄龙汤治妊娠伤寒,得之三、五日后,有恶寒发热,内有烦渴引饮,小便赤涩之症。此邪在半
表半里,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钱)黄芩(一钱半)人参甘草(各一钱)姜、枣为引。
水煎服。如寒热往来,无汗口干,加葛根二钱,去枣,入葱白三根,如头痛不止,加川芎、白
芷各一钱,去枣,加葱白三根;如发热,有汗口渴,加土炒白术一钱半,栝蒌根一钱半;如脉浮大
有力,大热大渴,人参白虎汤去姜、枣。
柴葛安胎饮治孕妇热病,骨节疼痛,如不急治则落胎。
柴胡葛根青黛(各八分)石膏(一钱半)升麻(五分)栀子(一钱)知母(七
分)葱白(三根)
生津葛根汤治孕妇热病,呕吐不食,胸中烦躁。
人参葛根芦根麦冬知母(炒)栀子(炒各一钱)竹茹(一团)葱白(三寸)
栀子葱豉汤治孕妇热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气急欲绝,胎落之症。
栀子(炒)黄芩升麻(各一钱)生地(二钱)青黛(八分)豆豉(四十九粒)
杏仁(十二粒)石膏(一钱半)
加味化斑汤治孕妇伤寒,热病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文者。
人参知母生地黄芩栀仁甘草(各一钱)石膏(二钱)淡竹叶(二十片)豆豉(半合)
食远服。
《千金》石膏大青汤治妊娠伤寒,头疼壮热,肢体烦痛。此方既可散邪,又能安胎,允为
孕妇伤寒温热时行神方也。
石膏(二钱)大青黄芩(各八分)前胡知母栀仁(各一钱)葱白(一茎)
水煎温服。
石膏六合汤治妊娠伤寒,身热大渴而烦。
当归川芎白勺生地(各一钱)石膏知母(各五分)
水一盅半,煎一盅,温服。
升麻六合汤治妊娠伤寒下后,过经不愈,湿毒发斑如锦文者。
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一钱)升麻连翘(各七分)
水煎温服。
谵语论
属性:妊娠谵语,为脏腑热极之候,急宜童便时时灌之,不应,用生地黄黄连汤,清其血中之火,
庶胎得安。脉实者,加酒大黄下之,下迟则伤胎也。亦有伤胎,胎下而下血,心神无主谵语,虽用峻补,
亦难有效。其治法方药,俱载产后妄言妄见门。若孕妇症见舌青者,其子已死腹中,急当下之。
若双胎一生一死者,必腹中半边冷、半边热。如母患热症,脏腑热甚,蒸其胎,儿因致死,但服黑神
散,加生蒲黄以暖其胎,则胎即出矣。胎未死,井泥涂脐,以护胎气,多有保全者。
生地黄黄连汤治失血后燥热、、脉数盛者。
生地(二钱)防风川芎(各八分)当归(一钱半)黄连(七分)黄芩(炒)黑山栀
(各一钱)赤芍(一钱)
血症黑神散治吐血、衄血,屡发不止。
炮姜肉桂(各一两)熟地(四两)当归蒲黄(筛净,炒黑各三两)白芍(酒制)
炙草(各二两)
上为散,每服四钱,用黑豆半合,微炒香,淋酒半盏,和水半盏,煎一半,入童便半杯和服。
气虚,加人参三两,炙六两,以固卫气,庶无营脱之患。
鬼胎论
属性:凡妇人气血虚损,精神衰弱,邪思蓄注,冲任滞逆,脉道壅瘀不行,状如怀娠,故曰鬼胎。然细
究其理,鬼胎者,伪胎也。如人邪淫之念一起,则肝肾相火自动。有梦与鬼交者,非实有鬼神交
接成胎也,即《经》所谓“思想无穷,所愿不遂”,白淫、白浊流入子宫,结为鬼胎,乃本妇自己血
液淫精,聚结成块,血随气结而不散,以致胸腹胀满,俨若胎孕耳,非伪胎而何?故鬼胎之脉,沉细
弦涩,或有时虚浮,有时沉紧,忽大忽小,皆阳气不充之验。其腹虽渐大而漫起重坠,终与好胎不同,
当脐或脐下左傍虽微动,亦与正胎迥别。所以一见经候不调,就行调补,庶免此患。若停经瘀滞而得,
即血气瘕之类,则病已成,当调补元气为主,而继以去积之药乃可。然欲于补中兼行,无如决津
煎,欲去其滞而不猛峻,无如通瘀煎。若由阳气不足,或肝脾郁怒所伤,不能生发,致阴血不化而经闭
为患,肚腹渐大,以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再加去白陈皮八分。如干嗽,用蜜制治之自愈。此外
如狐魅显类之遇者,则实有所受,而又非鬼胎之谓,当于瘕类求法下之。又常见妇人得孕经止,尺脉
或涩,或微弱而无他病,此子宫正气不全,精血虽凝,而阳虚阴不能化,终不成形,每至产时而下血
块、血胞,必大剂温补预调,而后方能成孕也。
决津煎治妇人血虚经滞,不能流畅而痛极者,以水济水。若江河一决,而积垢皆去,用此
汤随症加减主之,此用补为泻之神剂。
当归(三、五钱或一两)泽泻(一钱半)牛膝(二钱)肉桂(一、
二、三钱)熟地(二、三钱或五、七钱或不用亦可)乌药(一钱)水(二盅)
煎七分服,须食前。如呕恶,加焦姜一、二钱;阴滞不行,非加附子不可;如气滞而痛胀,
加香附一、二钱,或木香七、八分;如血滞、血涩,加酒炒红花一、二钱。
通瘀煎治妇人气滞血积,经脉不利,痛极拒按,及产后瘀血实痛,并男妇血逆、血厥等症。
归尾(三、五钱)山楂制香附红花(新者炒黄各二钱)乌药(一、二钱)青皮
泽泻(各钱半)木香(七分)水(二盅)
煎七分,加酒一、二小盅,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