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免费读到尾

  諸天中大梵隱語无量音

  第一解諸天中大梵

  第一科諸天中者,三十二天,各有八字,在諸天中之八方。大梵者,元始大梵之炁,合離以成音也。天真皇人昔書其文,敷譯洞章,申以解說,凡有四事。一者以梵音名此物,二者還以梵音標梵名,三者以一神為兩神,四者以兩事為一事也。梵音名此物者,如天樓音,非是名樓觀之樓音,而今隨地上樓觀音,用以名玄都之樓觀也。梵音標梵名者,如梵音名天中王為易邈,而今此猶謂王為易邈也。一神為兩神者,如吁員本是一神,而今解為吁員、員音,二號也。兩事為一事者,如梵行、大梵本是兩事,而今合為一大梵也。其餘以例推之。

  問曰:西域天竺之音,多與梵音同,而中國音異,何也。答曰:音故是真文之音耳,道以音化彼,以文化此故也。又問:音者,言也。文者,書也。書不盡言,文則為劣。答曰:不然。書不盡言,是世間之文耳。真文為三才之本,言教在布化之末,本勝末也。

  第二解隱語

  第二科隱語二字者,大梵之音,與地上不同,而有用與不用,故隱顯之事生也。隱者,隱秘不顯於外也。此中亦有隱顯。今但言隱語者,有二種事。一者書是梵書,音是梵音,而隨地上之用。地上之音顯其外,大梵之音隱其中,以此物覆梵音,梵音蘊不用,隱在於內,故言隱語,以明應變之事也。二者今以一字之中,含眾多事義,若直就一字而求事義,不可見,自非解訣,其旨不顯,故言隱語,以明玄奧之理也。隱語之中有四,一者隱名,二者隱諱,三者隱事,四者隱義也。不言名諱事義,而言隱語者,何也。語者,悟也,其字吾言。以吾之言而示語,開悟人心,故以語為稱也。

  第三解无量音

  第三科无量音者,有二義。一者變通无量,二者教化无量也。變通无量者,內音中天真皇人,雖止解為中國之正音,然此音之用,通无量國土,異方殊類,皆得名物,各得其解,音通元量,故曰无量也。第二教化无量者,既異方殊類,各名其物,皆成善語,普得妙義,无有限極,无有惡言,周化无量,聲備五文,故曰无量音也。

  道君撰元始靈書中篇解

  上題之所出也,言此靈書中篇也。此書凡有二百五十六字,字方一丈,八角煥明。此中篇之用存三,一者分置三十二天,天各八字,以禳不祥,成濟一切。二者又書玄都及諸天宮闕門戶樓觀,若脩服其字明,則隨人所習,乘炁各昇其處。三者攝召制勒,總御十方也。

  亶樓阿薈无惒觀音解義

  此東方第一黃曾天音也。亶者,天元綱紀之貌。亶然廣遠,以維羅八極也。樓者,樓都也。樓都者,玄都天中心長樓之名。上乘玉京六梵炁周,則鳴此樓都之鼓,則十方上朝也。阿者,即玄都阿那之神,主六梵之炁,數周鳴鼓者也。此三字,書玄都長樓之上。蒼者,蒼秀是帝君之遊臺也。薈蔚華秀,故曰薈秀也。无者,无量也。无量之音在遊臺之上也。此二字書帝君遊臺之上。惒者,惒答,是日月門戶之名也。觀者,觀覺也。主長夜之錄音者,亦日月中无量洞章之音也。此三字書日月之門戶。

点击下载App,搜索"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