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經古本篇",免费读到尾

  六十言。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者,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隨,或噤或吹,或彊或到,或培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七十九言。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彊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刑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彊焉。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彊。物壯則老,是謂非道,非道早已。

  一百三十五言。

  夫美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是以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以恬憺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樂之。樂之者,是樂殺人也。夫樂人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故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居上勢,財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則以悲哀泣之。戰勝者,則以喪禮處之。

  七十一言。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也。

  四十六言。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彊也。知足者富也,彊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也。

  七十三言。

  大道汎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居。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之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四十四言。

  執大象者,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五十九言。

  將欲翕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彊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之勝剛,弱之勝彊。魚不可侻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四十九言。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王侯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靖,天下將自正。

  道經古本篇上竟

  德經古本篇下

  唐太史令傅奕校定

  一百三十一言。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故去彼取此。

  一百三十九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王侯無以為貞,而貴高,將恐蹷。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王侯自謂孤寡、不穀,是其以賤為本也,非歟。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碌碌若玉,落落若石。

  二十一言。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九十七言。

  上士聞道,而勤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夷道若類,進道若退。上德若谷,大白若黑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質真若輸。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七十九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袌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惟孤寡、不穀,而王侯以自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以教我,亦我之所以教人。彊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學父。

  四十四言。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出於無有,入於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稀及之矣。

  四十二言。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其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三十九言。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滿若盅,其用不窮。大直若訕,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靖勝熱,知清靖以為天下正。

  四十五言。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播。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言。

  不出戶,可以知天下。不窺牖,可以知天道。其出镾遠,其知镾尟。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四十八言。

  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則無不為。將欲取天下者,常以無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六十八言。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矣。聖人之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渾焉。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咳之。

  八十八言。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之生,生而動,動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無死地焉。

  七十二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七十三言。

  天下有始,可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彊。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五十四言。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惟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釆,帶利劍,猒飲食,貨財有餘。是謂盜夸,盜夸非道也哉。

点击下载App,搜索"道德經古本篇",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