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萧何的悲剧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历史的真相",免费读到尾

  有人这样评价萧何:“能力不太,却也不坏。”

  实际上,纵观萧何的一生,这种说法完全是不准确的,其实对萧何更准确的评价应是:能力不小,但也不是很好。

  这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萧何在秦时就已是官吏,且政绩考核名列榜首,弄得朝廷一度想将他调到京都;萧何在人才辈出的汉初名列三杰之列,并且是被普遍认为三杰中唯一善终者。如果没有很大的能力,这些,无论如何,恐怕都是很难做到的吧。

  萧何曾在刘邦困难时,月下追韩信,并坚持要求刘邦拜他为大将军,可是韩信与萧何无怨无仇,萧何后来却仅为了保住刘邦及吕后的信任,便诬陷着将韩信杀害。这未尝不是有点歹毒残忍了吧。所以韩信临死时才发出一声长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即便萧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使尽手段,可是依然常常处于被怀疑的地位。因而,刘邦与项羽战斗正酣时,对他十分怀疑,一再写信说些你辛苦了之类的话来。弄得他不得不把家族成员尽数压上,派了几十个家里亲人上了战场,为刘邦打天下。

  天下打下来了,刘邦将他封为功臣之首,可是这事还不算完,刘邦消灭造反的异性王时,再次表现出了对他的极大地不信任,所以专门让一个心腹带着五百精兵日夜守在他的身边,名义上是保护他,实际上却在监视他。弄得他又不得不散尽家财,可是再后来名声太大,又要故意败坏名声,故意恶意低价强行占有别人土地。在败坏自己的名声的同时,又想要提高刘邦名声,于是暗示他,皇家田苑荒废很多,不如干脆让出来给农民耕作吧,刘邦当时恼了,你自己低价强行购买土地,却打起我的主意来。于是让人给他打个半死。后来刘邦以为心腹看出苗头,一再劝说下,刘邦才去道歉,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人们都知道你是好臣子,我打你只是为了向天下证明我不是好皇帝。

  如果真正信任他,刘邦何至如此呢?

  因此,萧何虽然一为刘邦累死累活,可是却并未得到多少信任,却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着揣摩刘邦的心思中,真是一种莫大的悲剧了。

  袁崇焕之死的恶果

  一群各怀私心的臣子们对付满清束手无策,可是搞起窝里斗的本事一个个都相当了得,简直个个不学自通,全是一等一的天才。加上一个多疑的崇祯皇帝和一群深信不疑的混蛋太监,整个朝野一片狼藉。于是,在黑白不分,是非颠倒中,一代忠臣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一群无耻臣子仍然每日干着欺上瞒下的勾当。

  袁崇焕之死,有人形容为崇祯皇帝自毁了长城,并断言此后大明再无可用之人。其实,具体言之,恶果着实很多。

  其中,最直接的恶果就是失去了一员文武全才且有忠心耿耿的大将。为什么这么说呢?袁崇焕是进士出身,虽然当时的八股文被人批判的狗屁不是,一塌糊涂,但至少还是可以证明他在文这方面还是很厉害的;同时,面对满清劲旅,大明节节败退,大有势不可挡之势,可是袁崇焕一出场,立即让他们止步不前;同时,对于崇祯皇帝的冤枉,他手下将领都个个不服气了,他也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实力为自己鸣冤,大不了,放手一搏,软的不行来硬的,来个武力逼宫,可是,至始至终,他不置一词,反而劝说祖大寿等人不要轻举妄动。这三种品格在集中于一身的人物别说那个不名一文的明朝,就连整个五千年历史中恐怕也找不出来几个吧。所以,他的被杀,其中直接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后来,再无可以抵挡满清的将领,就连那个崇祯皇帝深信不疑,甚至投了满清还以为战死,大肆纪念的洪承畴也没能摆脱全军覆没、自己做了俘虏的败北命运。

  另一个后果就是寒了忠臣们的心,好做什么忠臣啊,没看袁崇焕就在那摆着吗?那就是忠臣的下场。于是,导致忠臣要么心灰意冷,无心于官场,要么明哲保身,甚至干脆学习祖大寿,直接带兵投奔满清而去。虽然被劝回过一次,可是他的最后投靠满清与袁崇焕的死并非是完全毫无关系的。

  最后一个后果就是那些奸臣们更加认识到崇祯的真面目,哦,咱皇帝原来这么好糊弄啊,整个就一糊涂蛋。于是,更加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同时,忠臣们的失势,也导致了这种局面的恶性循环。于是,整个朝野上下更加奸臣当道,忠臣遭受打击陷害,乌烟瘴气中,大明王朝注定气数已尽,离彻底玩完不远了。

  一个大明王朝忠臣的无奈

  —还原真实的吴三桂

  崇祯十六年秋天,关外清太宗皇太极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军征伐大明,一直深入到山东兖州等地,铁骑踏遍河北、山东等地。至次年,即崇祯十六年春,吴三桂奉命,迅即率部驰援京师。同他入援的,还有山海关总兵马科、山东总兵刘泽清等数镇兵马。大学士周延儒督师,集结官兵,在螺山附近,同清兵展开激战。大多将领不战而逃,惟三桂、马科所部敢战,屡有斩获。据《山中闻见录》记载,崇祯皇帝指示兵部:“如各总兵入援,至近郊许陛见。”

  十五日,崇祯皇帝把入援的吴三桂、刘泽清、马科等请入宫中,在武英殿设宴,慰劳他们。崇祯特别看重三桂,把他视为关外的保障,赏赐独厚,赐上方剑,寄以重托。三桂亦“慷慨受命,以忠贞自诩也”

  崇祯十六年九月,清军绕过宁远,打下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前后七八天,三座城池全部失陷,这样,吴三桂的宁远,成为山海关外一座孤城,已经失去战略意义。但当清军攻打宁远时,却遭到吴三桂的坚决抗击。宁远,这座城市简直是清的梦魇。从1626年到1643年,清军三次猛攻它都铩羽而归。

  在经过与李自成起义军的长期战斗之后,明军主力损失殆尽。此时,李自成起义军又师出西安,北渡黄河,很短时间内,连下临汾、太原、真定、宣府。崇祯十七年三月初一,大同总兵姜镶投降大顺军,京师震动。因大同乃京畿西边门户,大同陷落,大顺军直指京师,北京危殆。矛头所向,直指北京。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在这种舆论的推动下,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此时崇祯再也顾不得驻守关宁的吴三桂部所负北防重任,急令吴三桂入卫京师。一时之间,朝野舆论几乎一致把吴三桂看成是挽救明皇朝的唯一救星了。在北京发出撤兵通知后,获令后的吴三桂立即着宁远地区几十万辽民内迁,不过十天,吴三桂便已将宁远兵民五十万众撤至山海关。三月十九日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日抵达永平。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但是,就在此时,北京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腐朽透顶的明皇朝未待吴三桂率师至京便已于三月十九日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了。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同时又获悉明居庸关总兵唐通已降大顺,并奉李自成令乘虚占领山海关。吴三桂进退失据忧心忡忡。

  同时李自成派唐通带4万两白银前去招抚吴三桂,吴三桂不答。

  四月初五日,吴三桂行到永平西沙河驿,见到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为闯王部下行掠,吴三桂大怒,考虑到自己和清军结仇甚深,北归很难,而“李害父陷于不知,不必仇”,到北京后再辨明。接着听到京城被李自成部下大掠,拷掠净尽,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抢占,于是与李自成彻底决裂。

  在政治上和李自成相决裂使得吴三桂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山海关之西,李自成重兵近在咫尺,一场恶战迫在眉睫。山海关之东,又有日益逼近的宿敌强大的清兵。降李的道路既已堵塞,为图本身生存之计,吴三桂被迫把目光转向了雄踞东北的清朝政权。

  就当时形势而论,吴三桂投向清朝虽然是势所必然。

  清兵入关后,由于各种政治势力的对比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清政府又实行了高官厚禄收买的政策,亡明官僚纷纷归降清朝。尽管如此,作为降清的汉族地主阶级的代表,吴三桂和清政府之间仍有着相当大的距离。首先,吴三桂之乞师击李,打的是“复君父之仇”的旗号。在清兵入关之初,这一旗号因有利于清政府联合汉族地主阶级共同镇压李自成起义军,也一度为清朝统治者所容许。但从长远看来,这一旗号又和清政府取代明朝、建立其对全国的统治的总目标相矛盾。其次,吴三桂在降清之初,仍与明朝残余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对南京福王政权,他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再次,和其他降官不同的是,吴三桂还拥有一支由自己独立统率的部队。因此,在入关之初,清朝政府对其外示优宠,内存疑忌,并未授之以事权。除在政治上对其严加防范之外,在军事上,也只是利用他对李自成起义军的仇恨,使其率兵击李。根据清政府的指令,顺治元年六月,吴三桂师出山东,平定李自成余部,九月,又从英王阿济格西征李自成。

  满清打着“为君父报仇”的名义叩关,相对于攻占北京逼死崇祯帝的李自成,被明朝册封过的建州女真反而是自己人。联合清兵共同打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当时看来再合理不过。然而后续的发展并不如忠直的明朝旧臣所想。清以大明臣属的名义公开寻找崇祯之子,声称会将崇祯之子奉为正统,令其即位。却又自食其言,将明朝旧臣和内宫老太监都认定是崇祯第三子朱慈炯的人处死,并称此人是假冒的崇祯后裔。自此明庭失去了正统的继承人,明室的诸亲王都缺乏正统性和号召力,南明小朝廷也不得不走向了衰亡之路。此时的三大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已是骑虎难下:清廷已经坐大,只有协助清廷消灭南明,才能保他们家族的平安,并消除他们降清的道德危机。明室虽从未薄待过吴三桂,身为降将的吴三桂却不得不积极的消灭南明,并最终手刃永历帝以向新主子表忠心。

点击下载App,搜索"历史的真相",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