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最后的蜜月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历史的真相",免费读到尾

  荆州失守,关羽丧命,无疑如一张多米诺骨牌,在蜀国震动极大,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张飞随之丧命,刘备七十万大军损失殆尽,蜀国从此国力大削。

  虽然诸葛亮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可是却无可阻挡的成为蜀国有强盛到衰落的转折点。可以说,诸葛亮的措施只能算小的修补罢了。比如说将领元气大伤,五虎上将的局面不复存在,乃至一步步演变为蜀国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蜀国虽与吴国再次修好,但间隙已经不可逆转,两国蜜月也随之宣告,蜀国昔日的光辉从此不复存在。

  蜀国与吴国长期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对付曹魏,那么导致这种关系的根源是什么呢?

  首先,两国有合作的的基础,在赤壁之战中,两国共同对付过曹操,并且成绩斐然。

  其次,曹魏是两国共同的公开敌人,虽然从内心深处讲,三国都想将其他两国灭了,可是曹魏表现的更加咄咄逼人和明显。

  再次,两国具有政治前提,通过联姻,刘备娶到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却都是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最后,但就两国实力,任何一方对付曹魏都比较吃力,因此合作成了必然选择。

  康熙打了一场失败的战争

  虽然康熙总是喜欢将平定三藩之乱作为自己一生的丰功伟绩挂在嘴上,实际上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康熙却打了一场失败的战争。

  从时代发展趋势而言,天下一统才是大势所向,历史的必然,所以康熙削藩的决策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三藩虽然未明目张胆的打出自己的旗号,尾大不掉的现实却成为满清表面一团和气的大一统的实质割据势力乃至埋下分裂危机的极大隐患,这个问题很难回避,必须面对,并且从理论上讲有两种可能消除这种隐患。一种是立即削藩,刻不容缓,因为拖得时间越久,三藩只会越强大,这个问题也就越难解决;第二个方案是等待时机。三藩中最强大的是镇守于云南的吴三桂,此人一身戎马生涯,历经数次战役,经历明清两朝,可谓老谋深算之极,并且手握重兵,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而他已经六十多岁,所以很有可能会死去,从而使这个团体变成一盘闪沙,任凭康熙处置,乃至发生内斗,康熙轻易解决此事。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似乎第二种方法更为稳妥,可是康熙采取的偏偏是第一种方式,先发制人,乃至不惜武力解决。

  可是,康熙却低估了对手,也太高估了自己,急于求成,建立万世伟业的他以为轻易搞掂了鳌拜,就可以轻松搞垮三藩。却不想竟吃了大亏。

  在吴三桂振臂一挥间,不但三藩立即响应,迅速集结,甚至各地心怀异心者也高举叛乱大旗。一时之间,叛军如同破竹,势不可挡,忠于满清者却节节败退,两军对垒,实力悬殊。从兵力而言,康熙的军队从人数还是战斗力都远不及对手,从阅历看,康熙虽然志向高远,聪慧过人,可是在一群历经磨练的老油子面前,简直嫩的可怜,康熙唯一的优势就是还年轻,可以和对手拼耐力,慢慢拖垮,乃至拖死对手,以寻求扭转形势的机会。

  一时之间,人心骚动,京城惶惶,弄得康熙无兵可调,无将可用,无御敌之兵,也无攻占之才,捉襟见肘,胆战心惊,甚至想到迁都而遭孝庄斥责。于是竟让驻守京师的军队到前线作战,甚至一度想御驾亲征。再看对手,稳扎稳打,有条不紊,似乎横扫京师指日可待。

  可是,形势却突然逆转,主要原因不是康熙军队的打击,而是七十多岁的吴三桂死去,一时间,没了领头人,分崩离析。此时,康熙总算在充分领教这些对手的厉害之后,及时汲取了教训,对这些人赶紧又拉又打,才终于将三藩之乱以一塌糊涂的方式草草收尾。

  可是康熙仍对吴三桂恨入肌骨,所以他虽然死去,依然将他撬开棺木,剉骨扬灰,分发各地,以泄私愤,用这种近似变态的方式掩饰自己在这场失败战争中的丢人表现。

  袁崇焕悲剧背后的权利角逐

  袁崇焕的悲剧的主要推手是当时的京师权贵,而导致京师权贵最终撕下装作满腹经纶,深晓孔孟之道,而暴露出一张张狰狞的丑恶本真嘴脸的重要事件就是一场京师保卫战。

  满清骑兵多次向京师进发,并数次威胁京师,但都被明军成功击退。其中的一次,满清骑兵趁袁崇焕带兵驻守边关,京师兵力空虚之际,再次直扑京师,一时间,京城上下,人心惶惶,岌岌可危。

  但袁崇焕最终率援军火速回师,再次击溃满清。于是,见强攻不成,就改为智取。用离间计祸害袁崇焕,四处散布袁崇焕的谣言。引起本就多疑的崇祯皇帝的警觉,于是派了两个太监去满清军营探听情报。可是偏偏派去的是两个更愚蠢的混蛋,竟不但未获得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反而被清军察觉,将计就计,大肆利用一番,对散布的关于袁崇焕的不堪谣言更加蔓延开来。这两个混蛋便以为收获满满,孩子以为聪明得意,竟丝毫未白清军察觉,便大功告成,赶紧回去邀功请赏,还不忘添油加醋一番,以使利益更大化。

  可是袁崇焕又偏偏给人授以把柄,让人可以说他篡权,试图谋反,因为他未经请命,便斩毛文龙。毛文龙虽然对待明朝命令很消极怠慢,可是也并未对满清产生任何好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满清进攻还是有很大牵制作用的,可是袁崇焕却将他斩杀。虽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许情况紧急,无法及时请命。可是,却成了他致命的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袁崇焕的援军跟在满清后面很长时间,几乎在满清靠近京师时,才赶到京师布防,让权贵的贪生怕死的嘴脸尽显无遗,丑态百出,颜面尽失。并且权贵中脏官甚多,巧取豪夺,贪污勒索,产业很多,而京师附近更是成为热捧之地,因其得天独厚,既不太张扬,可以掩人耳目;又靠近京师,便于管理。可是,却让满清骑兵洗劫无数,于是怀恨在心,可是对外不行,搞窝里斗的馊主意却层出不穷,想来想去,就把怨恨发在袁崇身上。虽然袁崇焕的打法可能有他的考虑,并且挺身而出,取得最终胜利。可是这群混蛋不讲这些,都疯狗一般的认为袁崇焕故意拖延,为他们下菜,于是寻找机会,公报私仇。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此举大捷,功不可没,按常规受重赏就在所难免,于是心生嫉妒,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要别人得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袁崇焕搞臭,让他身败名裂,死无全尸。

  其中,自保因素也是十分值得考虑的重要方面。满清突袭,人人自危,袁崇焕奋勇出击,身先士卒,而权贵个个丑态百出,大仗之后,有大赏,必有重罚。所以,为了逃避惩罚,只能转移视线和矛盾,把水搅浑。所以,就不折手段颠倒黑白,把皇帝搞晕,让他无暇细想。所以,甚至可以不排除那两个混蛋太监收受权贵们的某些好处,进而乱说一气,置袁崇焕于死地的可能性。因而,袁崇焕的悲剧是一个正直的坦荡的君子对一群心怀叵测,诡计多端的卑鄙小人,这是他的悲剧根源,更是许多君子翻船的本质所在。

  刘邦对项羽的胜利的实质

  项羽曾封刘邦于汉中,刘邦在汉中休养生息,渡陈仓出谷据有关中。在这一战刘项对决中,刘邦遣韩信取得齐地,北联张耳、陈余,南结彭越、英布,诸军会合,大败项羽于垓下。项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至此楚汉之争就此结束,有人对此说结局的缘由是来自二人性格的不同,并说是因为刘邦有好的性格……

  那么二人到底有哪些不同的性格呢?其实主要有以下不同:

  一、志向不同

  虽都参与了反秦斗争,可是二人起义的起源却全然不同。他们曾看秦始皇风光出游时,都说过相当皇帝的言语。

  项羽说的是,我将取而代之,这是一种决心与毅力,是一种远大志向,所以努力学习兵法,提高自身修为,积极参加对秦作战,目标明确而崇高,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方式;刘邦说的是大丈夫当如此,也就是只是羡慕而已,根本没有为此立下什么志向,也未做任何这方面的努力,整天吃喝玩乐,标准的地痞无赖和流氓,后来押着一批人去咸阳时,人们大批逃跑,要受处罚,无可奈克何,才参与起义,这是一种无目的的投机行为,是一种无趣的人生态度,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二、能力不同

  项羽直接指挥兵将作战,并亲自参与所有重大战役,熟悉兵法,作战英勇,所向披靡,战败无数秦国名将;刘邦耍耍无赖,说说无耻的话还行,其他全靠别人,自己只剩逃跑的份,无能之极……

  三、对亲情的态度不同

  项羽将刘邦的父亲抓了,威胁说要煮成汤,刘邦竟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好啊,我们结拜兄弟,我爸就是你爸,煮成汤了,分我一碗啊,有人说这是一种策略,实际上也够无耻了吧?对父亲竟说出这样的话来,目的却仅是自保,为了个人苟且偷生,简直不忠不孝之极。虽然项羽没有真的煮他的爸爸,这只能说明人家项羽重感情,心地善良,不忍心做,否则,有人这么激他,刘邦的爸爸只会死得更快、更惨,还能完整的活着回去吗?这事刘邦就干的出来,英布还是功臣呢?不照样把他剁成肉酱,还拿来厚颜无耻的在众人面前展览,简直惨无人道之极,让人不寒而栗,凶残无比……

  同时,项羽有个妻子叫虞姬,是他正红的时候娶的老婆,可真的当成自己,处处带着,不弃不离,垓下还不忍抛弃。他身边绝不乏其她美女,可是听过他和谁有染吗?听过他又别的女人或情人吗?

  刘邦呢?为了逃命给车子减重,一路上将吕氏从车上踹下三次,连子女也不例外,可是了吕氏真的是他的结发妻子啊,是在他最落魄时嫁给他的啊?并且还未事业有点起色,就忘乎所以,原形毕露,拼命贪杯找女人,有名士拜访也不例外,照样一边搂着一个美女在那亲亲我我,给他洗脚了,这成何体统,难怪名士当即扭头便走了……

点击下载App,搜索"历史的真相",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