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破赵总动员——桓齮(yi)的叛变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嬴政——谋略天下",免费读到尾

  公元前234年,秦国大将桓齮率军伐赵。桓齮的战绩与当时的王翦不相上下,深得嬴政的信赖。接到嬴政的命令后,桓齮从东北方向进攻。

  赵王迁赶紧派出扈辄领兵10万依托漳水的北岸的武城(今磁县西南)构筑工事,以抵秦军。

  扈辄见赵军依托漳水防守,这给秦军的顺利推进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作为与王翦齐名的桓齮毕竟还是有一定的作战经验的,经过仔细观察地形后,桓齮下令:安营扎寨。这样,桓齮的大军就与河对面的的赵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夜深人静后,桓齮命令一小部分部队原地留守,以迷惑赵军。他亲自率统领秦军主力,在夜色的掩护下,向东迂回百里,从漳水的下游,偷渡过河,一举攻下防备不严的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

  然后,桓齮乘势从扈辄的左后方杀将过来,赵军对突然出现在自己后方的的秦军,措手不及,仓促应战,漳水对面的秦军乘机渡河,加入战斗。最后,扈辄率领的10万赵军被全歼,鲜血把河水都染红了。

  桓齮一鼓作气,顺势拿下武城,从太原郡继续继续北上,占领了赵国的西北部地区,设立雁门郡和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就这样,秦军一路凯歌,桓齮的名气也扶摇直上。作为一位刚刚成名的将领,桓齮不免有些飘飘然了。

  公元前233年,在嬴政的授意下,桓齮又被作为总指挥领军伐赵。此次,秦军改变了主攻方向,由太原郡穿越太行上,直逼赵国的北部门户,与已经占领的漳河流域的秦军配合,对赵国形成了大包围之势,企图一举拿下赵国。

  赵王迁得到战报后大吃一惊,如今赵国已经无精兵可守,无良将可派了,国内仅有的10万大军的家底已经被扈辄给败光了。不得已之下,赵王迁启动了赵国的最后一张王牌:李牧。

  李牧能否抵挡秦军的前进的步伐,挽救赵国的命运?

  话说桓齮率军一路未遇到多少抵抗,已经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直奔赵国的都城邯郸而来。攻下邯郸,桓齮的命运将从此改写,他将达到蒙骜所拥有的辉煌。然而,桓齮的命运很不济,因为他遇到了李牧。

  此时,李牧和他统领的边防军正日夜不停的赶往邯郸,李牧的边防军常年累月跟外族打交道,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一些勇猛的气息,这也许是六国中唯一还能与秦军一较高低的队伍了。

  经过几天的昼夜奔波,李牧率君来到了漳水东岸,他宣布大军安营扎寨,筑造防御工事,准备抗击秦军。

  李牧很清楚:秦军连战连捷,鼻孔朝天,兵锋难抵;而赵军千里奔波、疲惫不堪,此时两军交战,赵军必败无疑。另外,秦军知道赵军来援,肯定在必经之路设下埋伏,等待赵军上钩。为此,李牧只有在河东修建工事,才能守住赵国最后的防线。

  桓齮的计划落空了,他在赤丽、宜安附近布置了好几路伏兵,本想把赵国的援军诱而歼之,没想到却被李牧识破了他的阴谋。桓齮并没有因此而恼羞成怒,倘若李牧也如扈辄般庸碌无为,人生岂不寂寞?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才会有轰轰烈烈的大战,这正是桓齮所期待的。

  看来只有主动主动出击了。桓齮清楚:秦军远出,不利持久。只有让赵军动起来,秦军才有机会破敌。

  为此,桓齮亲率主力进攻赵国的另一座城池肥下,意在诱使赵军前往增援,等到赵军脱离营垒后,将其击歼于运动之中。

  桓齮的战术可谓精妙,李牧的手下战将赵葱得到消息后要求李牧派兵增援,然而李牧并非赵葱之辈,那会轻易上当,故没有批准属下的请求。

  李牧的理由是:敌人攻击什么地方,我们就去救什么地方,这无异于敌人在支配我们的行动。此乃兵家大忌。秦军分兵攻打肥下,其营中一定空虚,我军坚壁固守日久,秦军习以为常,疏于戒备。偷袭敌营才为上策。

  李牧遂乘机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全部留守秦军及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将主力配置于两翼。

  果然,桓齮率军回救。当正面赵军与撤回秦军接触时,李牧立即指挥两翼赵军实施钳攻。经激烈战斗,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

  桓齮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侥幸突围,却再也回不去秦国。秦国法苛令严,对败军之将的处罚惨无人道,桓齮又使全军尽覆,更是死无可赦。为了活命,他隐姓埋名,逃亡燕国。

  秦王暴怒,以金千斤,邑万家购求桓齮之首(此头后来被荆轲经过友好协商,借去作见面礼刺杀秦王去了)。可见此次大胜为赵国赢得了喘息之机。

  由于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李牧击退秦军以后,赵王迁说:“李牧是寡人的白起”,因而封李牧为武安君。“武安”者,武力安抚天下也,这是对李牧的评价也是期许。那么,李牧能否延续不败的战绩,挽救赵国的命运呢?

点击下载App,搜索"嬴政——谋略天下",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