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秦国公子成长日记——启蒙,秦国爱国教育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嬴政——谋略天下",免费读到尾

  丰富的王宫生活让嬴政第一次感到人生的美好。此时的他真正的成了快乐的王子,在这里,每个人都把他当做真正的王子。

  父亲异人对他更是疼爱有佳,他总是在处理完繁杂的国事后来看望他。父亲这样做,也许是为了对他这个历经磨难的儿子进行补偿,然而,嬴政还是从眼前这个略显沧桑的男人眼中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也许这就是父爱吧。

  一次,父亲略显严肃的找到了正在玩耍的嬴政,并且带来了几位老师。

  孩子,作为未来的秦王,你该补补课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你才会变得强大,才能担负起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大好江山。

  父亲的语气凝重而充满期待,嬴政认真的点了点头。

  按照秦宗室法律,太子公子五岁要接受嗣子基础教育,包括诗、书、礼、乐、射、御和剑法。十二岁教养成教育,学习项目包括政经之术、兵法、刑名等深一步的学问,此外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研读其他天文地理、诸子百家等较高深的学问。十五岁接受个别教育,按照太子、嫡嗣子、庶出公子……等等级,分别受不同的训练。而太子和嫡嗣子所受训练特别严格,有太师教授帝王学;太傅督导品德修养,管理生活泼居,以及外交应对等仪节;太保则负责身体保健及安全护卫等事宜。

  嬴政的刚刚回国,在邯郸的日子根本谈不上受教育,当然要区别对待。异人深知流浪他国的苦楚,寄人篱下的日子不仅要遭受屈辱和痛苦,哪有受教育的可能,对这些他深有感触,他要抓紧时间给儿子补课了,所以,他必须让这个未来的国王接受最为系统和深入的教育,为此,嬴政的几个老师都是异人亲自精挑细选的。

  随后,在之后的日子里,嬴政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堂课:秦国的创业史。显然,异人对这个王储用心良苦,他要以先辈的奋斗史来激励嬴政树立雄心壮志。

  嬴政天资聪颖,记忆力超强,在邯郸的艰苦岁月中,母亲赵姬曾经对他或多或少的提到一点儿先人的事迹,然而,由于母亲对这方面也不是很了解,故而常常让嬴政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如今,他将深入透彻的了解这些,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嬴政表现出的这种浓厚的兴趣不难理解:谁不对自己曾经的叱咤风云的先辈们顶礼膜拜?嬴政也不例外,因为这是一种荣耀,是一种给后人以巨大动力的荣耀。

  之后,嬴政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同时也被先辈们的精神震撼着,折服着:

  襄公立国:秦国的建国是从襄公开始的,此后,秦国第一次成为一个国了,而且跟诸侯取得了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

  穆公东扩:穆公继承了秦襄公立国所留下的遗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奠定了秦国长期发展的根据地。他就积极网罗人才,积蓄力量,百里奚和蹇叔这两位人才的引进,为秦穆公的东扩增加了有生力量。

  孝公变法:秦国立国较晚,又偏处关中一隅,在战国中后期仍然是综合国力较弱的一个诸侯国。如果不能变法图强,秦国兼并六国无异痴人说梦。秦孝公看到了这一关键点,起用并重用商鞅,施行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发展,国富兵强,由此奠定了秦灭六国的经济基础与军事基础。秦孝公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重任,变法图强为秦国以后的快速持续发展夯实了根基。

  惠文王连横:秦惠文王即位后,随着商鞅变法后秦国的迅速崛起,六国有识之士意识到秦国的强大对他们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于是积极寻找对策,开始用联合(合纵)的办法对付秦国。这是秦国崛起之后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六国联军将会重创秦国,秦国的强盛也会因此夭折。虽然,此时东方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不足以对强秦构成重大威胁,但是,若六国联合成功,以六国之力攻打一秦,即使秦国已经很强大,仍然是无法承受的。在这种情况下,秦惠文王审时度势,重用纵横家张仪。张仪根据新的形势与发展势态,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连横策略,对六国一一瓦解,逐个击破,最终化解了六国的合纵之谋与军事行动。秦惠文王也为秦国统一大业的继续发展做出了自己的杰出贡献。

  秦武王窥周:在秦国的崛起史上,秦武王他在位时间极短,只有三年。但是,即使是这么一位如流星般的国君,他对秦始皇最后统一中国也功不可没。秦武王有一句名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三川”原指黄河、洛河、伊河三条河,这里指含有这三条河的地区,辖境是今天河南灵宝县以东至洛阳的这片土地。在位仅仅三年的秦武王一心向往的是能够坐车到达洛阳,看看周天子的王城。秦武王的“窥周室”并不是他喜欢旅游观光,想参观一下周天子的都城而已,他实际上是想取周而代之,一统天下。一句“死不恨矣”,为秦国下一代的君主定下了一统天下的远大目标。

  昭襄王称霸:秦昭襄王任用范睢,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使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大大加快。当秦昭襄王去世的时候,秦国对于六国的优势更明显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如今接任大秦的伟大事业的人正是父亲异人,而接下来的重任就落在了嬴政的身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有人曾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散播一种榜样,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

  此刻,在嬴政的心中,统一天下的宏愿已经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他期待着,盼望着。

  在此期间,嬴政还见到了他的弟弟——成蟜,这是一个长相俊俏、活泼可爱的小男孩,比嬴政小三岁。成蟜看到嬴政后,亲切的叫着哥哥,并且还给嬴政带来了许多没有玩过的礼物,两个孩子很快就熟悉了。

  成蟜是异人的另一个儿子。异人回到秦国后,王储的位置已经确定,此时,他最想见的还有一个人,就是他的生母夏姬。

  夏姬本是韩国人,后来被安国君这个情种看重,从此走进了秦国的王室。哪知道,安国君的爱情总是转移,不久,他又喜欢上了其他的女子,只留下赵姬一人独守空房,好在,两个人的激情碰撞没有空留遗憾,产生了一个邂逅的结晶,异人横空出世,异人的到来无疑给在无尽的孤独寂寞中老去的夏姬带来了欢乐,孩子成了她的唯一。夏姬此时的愿望并不高,她不再奢望安国君的宠幸,她只希望儿子能够平平安安健康成长,可是,命运却总是把人来捉弄,眼见成人的儿子却成为入赵为质的首选,夏姬的天塌了,可是她没有能力来挽救这一切,她只能在每个夜晚来临的时候企盼儿子能够平安归来。如今儿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自己身边,夏姬为儿子高兴,她感谢吕不韦,感谢华阳夫人,感谢上天保佑,她与子异之间,自然少不了劫后重逢后的喜悦。

  在听到异人的夫人赵姬和年仅三岁的长子嬴政都被留在邯郸,生死不明后,夏姬赶紧为儿子张罗终身大事。按照当时的惯例,王子的婚姻多由母后决定。夏姬是异人的生母,在儿子的政治前途上她插不上话,得听华阳夫人的;在儿子的第二次婚姻上,她则是当仁不让,故此,韩国王族出身的韩夫人就成了夏姬为儿子选取的侧室夫人。成蟜就是异人与韩夫人的第二个儿子。韩夫人是夏姬从自己的娘家选定的儿媳,她生下的成蟜,自然得到夏姬的喜爱和关照。如此一来,内以夏姬、韩夫人和成为中心,外以韩国为支援,在秦国的王室里面,自然形成一种新的韩系外戚政治势力。可以说,异人的第二次婚姻,为后来的成蟜之乱埋下了伏笔,这是后事,我们暂且不提。

  时间如逝,半年很快就过去了,嬴政的历史课已经收获颇丰。接下来,他需要学习的是如何治国。

  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超人的智慧和手段。这样才能驾驭全臣,使他高高在上。没有人来威胁他的王位,这样才能治理国家,使国家富强。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王位都坐不稳的人,靠什么来治理国家呢?所以,嬴政必须学会当国家首脑的本领。

  很明显,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学习到相应和必要的文化知识,没有形成对客观世界正确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恐怕连自己都没有能力把自己管好,还谈什么去领导别人或一个庞大的组织。可见,中国古代谈领导的成长,就是从最初的出发点,即领导者自己应该如何培养自己开始谈起,这不仅十分正确,而且正本清源,找对了源头与根本出发点。

  故而,嬴政所学习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都是嬴政学习的内容,当然,要根据当时秦国的具体国策而有所侧重。秦国的治国理论侧重法家思想,所以,法律是嬴政学习的科目,另外,商鞅、范雎的治国理论都是学习的重点。

  就这样,在父亲的庇护下,嬴政如饥似渴的吸收着养料,同时,他的思想和智慧也在不断地增长,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嬴政一生中最为平静、幸福的三年,然而,幸福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如此的短暂,不幸又降临了。

  正当嬴政在书海中发奋的时候,父亲异人即将离他而去。作为嫡长子,理秦国的重任将担负在嬴政的尚显稚嫩的肩膀上。年仅13岁的嬴政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注:

  关于嬴政少年时代的教育情况,史书中五明文叙述。然而,从亲政前后的嬴政的能力和智慧来推断,他应该在归国后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尤其是其父异人执政的三年中,一定把教育太子当作了国家的头等大事来做的。

  《战国策?秦策五》记载,当年异人回国的时候,父亲安国君就命他读书。异人自称,年少的时候屈居国外,一没师傅辅导功课,二自己又疏于学习,对此深表遗憾。故此,作为当时大国的秦王异人,不会让自己的继承人再步自己后尘了。而且,为王储选师傅并使之接受系统的教育在当时也是一种成型的制度。

  大量历史资料表明,自商周以来,国家就有教育储君及贵族子弟的制度和措施,而王储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因为储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秦国贯彻这种制度也是有据可考的,如安国君在立异人为储君时任命吕不韦为异人的师傅。后来,嬴政统一天下后,任命赵高为公子胡亥的老师。

点击下载App,搜索"嬴政——谋略天下",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