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竹宣纸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大明第一侦探",免费读到尾

  秦白摇了摇头,不过虽然不明白这人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但是造谣生事的方向已经造成了。

  至于喜帖上面的玉生到底是什么人,顺天府已经在朝这个方向调查了,冥婚这件事情并不是一般条件的家庭能够做到,必须得是富商员外一类财力的人才能支撑得起。

  虽然说只有一个名字,不过叫做玉生,家里面有钱,而且才刚刚死亡,有这三点线索想要找出这个死者的真实身份并不算太难。

  而秦白主要帮着顺天府的人找到这个放风筝的人,这一点的难度则相对要大了一些。

  既然把方向判定为放风筝的人了,秦白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南城附近最有利于放风筝的地方。

  捕头手上带着整个南城的與图,展开之后难免让人有些失望。

  “想要把风筝放得高放得远,必须要有开阔的空间,这南城属于整个京城当中的中心地带,四下的位置都是建筑物,没有什么空地可以让人放风筝的。”

  师爷对于自己的判断,有些失望地说道。

  秦白却说道:

  “我听说过陕西地区有一种百足蜈蚣的风筝,整只风筝长有十余米,用丝线连接而成,哪怕是这么大的风筝,也不乏个中高手能够借着风势走向,在很短的距离之内把它飞起来,你怎么就不相信嫌疑人也是这种高手呢。”

  “可是这未免太牵强了一些吧,能够载得动这么纸张的风筝一定非常大,如果在街道上放飞的话,难道不引人注意吗。”

  师爷说道。

  “那如果在这一处呢。”

  秦白伸手指向了舆图上的城南高怀寺,这座寺庙是京城当中的一处古刹,不过因为年久失修,现如今已经破落不堪了,但是在其中最为著名的乃是一处骨塔。

  在京城传说当中,这地方曾经埋藏着高怀寺第1任住持的尸骨,而且当年这座塔按照明7暗8的格局修建,相当高耸并且其中能够走得上人,供人登高远眺。

  旁边的捕头听到这话之后却连连摇头道:

  “大人,这地方绝对不可能。”

  “您知道这么大一座庙为什么现如今已经没人了吗,因为这地方闹鬼,传说那有好几个人都在这座塔里面上吊自杀过,每每到了晚上都能听到古庙当中传出来孤魂怨鬼哭泣的声音,就算是大人您说的那样,恐怕也没人敢去这地方放风筝。”

  秦白只是冷冷笑了一声,对于这一点他绝对不相信。

  偌大一个城南最高的地方就是高怀寺,假设放风筝的人是一个高手,能够在几步之内放飞风筝,而这样在高怀寺这个制高点就能够把风筝放到自己能力以内最高的地方。

  这样的情况之下,老百姓看不到风筝,才能觉得那纸片是从天上的云朵里掉下来的。

  是夜,秦白安排老齐带着几个人在高怀寺的塔边蹲点,现在是廿三日,还有两天时间才到冥婚的日子,至少嫌疑人在隔天还会在放一次风筝。

  蹲点这种工作无疑是刑侦工作当中最痛苦的一种,原因就在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嫌疑人才会来临,并且为了避免被人注意,这吃喝拉撒都得在一个地方进行。

  之前老齐还有秦白为了破一个案子,足足在一个坑里面待了两天的时间,吃的拉的都在里面,那感觉别提多痛苦了。

  老齐无可奈何的长叹了一口气,但是也没法拒绝只能接过了任务。

  而秦白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找到手上这种用来制作冥婚喜帖的特别的纸张的源头。

  京城这地方,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所以纸制品和印刷行业尤为发达,想要找到认识这种纸张的人并不算太难。

  秦白和师爷两个人在走访了京城当中几家纸行的人,就有纸店老板告诉秦白道:

  “这种纸张是对半劈地竹宣纸,并不是用来写字的,而是用来做风筝的材料。”

  秦白问道:“那这种纸张在什么地方有出售,又会有谁买这种纸张。”

  “这话说的,当然是做风筝的人才会买这种纸张呢,不过京城当中制作风筝的人并不多,就算有几个也是直隶府来的外乡人,那些纸张也都是由那个地方进入京城的。”

  纸店老板说这话的同时,拿过毛笔,在纸张上写下了迎风轩,翠雨阁,山风轩几行字样道:

  “据我所知,京城当中有出售这种纸张的应该只有这三家店都是打直隶府来的外乡人开的,他们或许知道几位想要知道的。”

  秦白点头客气了一句,按照店老板给的名单来找这三家店的老板,问的事情只有一件,最近有没有什么人来过店里面拿过这种对半劈的竹宣纸,而且量还很大。

  最后问到迎风轩的老板的时候,这人点了点头,开口道:

  “还真有一位,是一个年纪大概在20出头左右的年轻人,在我这里拿了50刀这种纸张。”

  所谓的一刀,也就是宣纸折叠完经过裁剪之后的量词,一刀大概在100张,50刀也就是5000张。

  而按照宣纸一张的大小,至少能够再裁剪出10张喜帖。

  这么一算很有可能来迎风轩购买宣纸的人也就是撒喜帖的那个嫌疑人了。

  “这人具体长什么模样,你还记得吗。”

  店老板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道:

  “总之脸生,来我这里买这种纸张的都是做风筝的手艺人,这饺子看上去应该是个书生,白白净净的,别的没什么印象。”

  能得到这么大的线索已经是来之不易了,秦白也不好意思再强求些什么,拱了拱手道了一声谢。

  两个人正准备要走之际,店老板又开口道:

  “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情来,那人身上有很重的药味。”

  突然来了这么一个线索,不由得让两人双目对视了一眼紧接着陷入了深思当中。

  一个常年患病的人,熬药的炉子那就在房间里面搁着,熬制中药的水雾在房间里缭绕着,长此以往身上难免沾着药气。

点击下载App,搜索"大明第一侦探",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