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開原縣志",免费读到尾

  黃泥岡,城東南四十里

  聶家溝山,城東南五十里

  喜鵲溝山,城東南五十里

  照壁山,城東南七十里

  范家山,城東南七十里

  臺子山,城南十五里東起史家堡西至清水溝南及遼河

  光頭山,城南四十里

  松山堡峰,即松山堡哈達城南四十五里沙河發源於此

  黃龍岡,城北三里按遼史上京北帶潢水南控黃龍遼太祖征渤海還次扶餘府有黃龍見遂改黃龍府岡或以此得名也

  黃山頂,城東南九十里

  東關門山,城東南一百十里

  黑背山,城東南一百十里

  西關門山,城東南一百二十里

  大黃山,城東南一百六十里

  小黃山,城東南一百七十里

  拐磨子山,城東南一百九十五里沙貝河發源於此

  英額口山,城東南二百十里

  長龍山,城東南二百五十里

  歪頭山,城西南一百八十里

  駱駝山,城西南一百九十里

  自黃頂山至此皆奉天將軍轄

  扣河,城東三十里源出邊外占尼葉赫兩河入境即為扣河南會清河

  華家溝河,城東四十里源出邊外嘉色山至尚陽堡入清河

  十八里河,城東南七十里源出邊外昂邦何托峰北入境會清河

  沙河,城南三十里源出松山堡峰入遼河

  馬鬃河,城西二十里源出邊外自漾鋪西入境至史家堡入遼河

  亮子河,城西四十五里明一統志云源出三萬衞東北槍杆嶺南流入遼河今按其河源出邊外由慶雲堡西入境至史家堡入馬鬃河

  阿綠河,城東南九十里源出邊外昂邦何托峰西入清河

  覺羅河,城東南一百八十五里源出邊外木黑連布占會哈達河入清河

  哈達河,城東南一百九十五里源出邊外大央阿嶺河會為清河

  清河,城南二里明一統志云出分水嶺今按阿綠覺羅哈達諸河經拐磨子山合流即為此河西入遼河

  沙貝河,城東南一百九十五里源出拐磨子山及鐵嶺分水嶺合流入渾河

  噶桑阿河,城東南二百十里源出邊外納綠窩集入邊會納綠河為渾河

  ○城池志【屯堡附】

  古之設侯牧以守斯土又必築城池以衞之此非特美州縣之觀瞻兼有倉庫囹圄人民之重寄是固金湯所以捍牧圉也開邑修築城池之時歷年久遠其雉堞雖經蕩然而舊址猶存作城池志

  城池

  屯堡

  ●城池

  按開原本元開元路地明洪武二十二年設三萬衞二十五年設遼海衞因舊土城之東修築磚砌週圍十二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闊四丈週圍二十三里二十步門四東曰陽和西曰慶雲南曰迎恩北曰安遠角樓四鼓樓在中街今按其地週圍十三里二十步高三丈五尺池湮

  尚陽堡,城東四十里週圍三里南北二門舊名靖安堡

  英額口城,城東南二百十里週圍一百八十步一門

  松山堡,城南四十里週圍一里南一門

  中固城,城南四十里明永樂五年建為撫順站弘治十六年參將胡忠奏展築高一丈八尺週圍七百三十五丈池深二丈八尺今站廢城亦圮按其城週圍二里八十步南北二門

  樣鋪城,城西十八里週圍一里南一門

  慶雲堡,城西四十里週圍一里南一門

  威遠堡,城東北三十里週圍三百【百:衍文】里南北二門

  八寶屯城,城西三十里週圍一里南一門

  屯堡附

  自井田之制廢而民皆散處於是屯堡村落里社各直省立名不同而守望相助之義則一今開邑星分碁布相望於野者雖不能煙火萬家比屋可封而將來之生齒浩繁富庶可觀豈不由此始基之乎作屯堡志

  ●屯堡

  東

  清河屯,距城十里民居

  養馬大屯距城二十里民居

  八社屯,距城八里民居

  張秀才屯距城二十五里民居

  老虎嵎溝距城四十五里民耕

  黃泥岡,距城三十五里民耕

  空心臺,距城三十里即古瓦峪堡民居

  石人溝,距城五十里臺下

点击下载App,搜索"開原縣志",免费读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