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加入书架 A- A+
点击下载App,搜索"古今名医方论",免费读到尾

  黄连阿胶汤

  属性: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心中烦,不得卧。

  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药,取二升,去滓,纳胶溶,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

  温服

  柯韵伯曰∶此少阴之泻心汤也。凡泻心必藉连、芩,而导引有阴阳之别。病在三阳,胃

  中不

  者,

  神明

  非得

  不归

  和,取

  急趋下

  精神乃

  当归四逆汤

  属性: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加吴萸、生姜。

  当归桂枝芍药(各三两)细辛甘草通草(各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柯韵伯曰∶此厥阴初伤于寒,发散表寒之剂。凡厥阴伤寒,则脉微而厥。以厥阴为两阴

  之交

  相火

  脉细

  也;

  通

  草

  气血

  手足

  发散之

  细辛,

  阴内外

  程郊倩曰∶少阴所主者气,厥则为寒,当纳气归肾;厥阴所主者血,厥则为虚,当温经

  复营

  吴茱萸汤

  属性: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少阴症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阳明食谷欲呕

  者。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罗东逸曰∶仲景救阳诸法,于少阴四逆汤,必用姜、附;通脉四逆汤,加干姜分两,其

  附子

  断鳌

  茱萸

  一阳

  具,

  生矣

  升之

  之燥

  四末

  之间

  气。学人

  王又原曰∶少阴、厥阴,俱有躁烦。少阴之躁在水,由龙火不归,故姜、附得而阳回;

  厥阴

  (两

  白头翁汤

  属性:治厥阴热利,下重,脉沉弦,渴欲饮水者。

  白头翁(三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二两)

  上四味,水煎服。

  柯韵伯曰∶三阴俱有下利证。自利不渴者属太阴,是脏有寒也;自利渴者属少阴,以下

  焦虚

  撞心

  脉沉为在里,弦为肝脉,是木郁之征也;渴欲饮水,厥阴病则消渴也。白头翁临风偏静,长

  于驱风,用为君者,以厥阴风木,风动则木摇而火旺,欲平走窍之火,必宁摇动之风;秦皮

  木小岑高,得清阳上升之象为臣,是木郁达之,所以遂其发陈之性也;黄连泻君火,可除上

  焦之渴,是苦以发之,黄柏泻相火,可止下焦之利,是苦以坚之也。治厥阴热利有二∶初利

  用此方,以升阳散火,是谓下者举之,寒因热用法;久利则用乌梅丸之酸以收火,佐以苦寒

  ,杂以温补,是谓逆之从之,随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四逆汤

  属性:治脉沉、厥逆等证。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温服。

  通脉四逆汤

  属性:治少阴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

  或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三两,炙)附子(一枚,生)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温服。

  加减法∶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

  痛者

  王又原曰∶仲景真武汤一方,于水中补火;四逆与通脉四逆二方,是于水中温土。二方

  用药

  阳未

  内阳微

  姜,树

  气已离

  等分者

  四逆;

  内,面

  出,而

  外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属性:温热内发,表里俱热,头痛,身疼,不恶寒反恶热,无汗而喘,大烦,大渴,脉阴阳俱

  浮者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甘草(炙,二两)石膏(半斤)

  上四味,煎服同麻黄汤法。

  柯韵伯曰∶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招祸,故

  青龙

  但热

  语、

  桂枝

  出,

  程扶生曰∶此治寒深入肺,发为喘热也。汗既出矣,而喘是寒邪未尽。若身无大热,则

  是热

  散除

  附子汤

  属性:治少阴病,身痛,手足寒,骨节痛,口中和,恶寒,脉沉者。

  附子(二枚,生)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一升,日三服。

  柯韵伯曰∶此仲景温补之第一方,乃正治伤寒之法,为少阴固本御邪之剂也。夫伤则宜

  补,

  中之阴,又为寒水之脏,故伤寒之重者多入少阴,所以少阴一经,最多死证。方中用生附二

  枚者,取其力之锐,且以重其任也,益少火之阳,鼓肾间之动气以御外侵之阴翳,则守邪之

  神

  脏

  阳无

  水。

  以散

  子汤

  于经

  脉

  表

  与

  尚

  学人

  参胡三白汤

  属性:治汗下后,虚微少气,发热,口燥。去柴胡,名人参三白汤。

  人参柴胡白术白芍白苓姜枣

  柯韵伯曰∶汗下后里气既虚,当求之于三阴∶而表热复发,又当责之三阳。三阳以少阳

  为枢

  不得

  达少

  太阴

  为大

  冬、

  表热

  济生肾气丸

  属性: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腹胀,喘急,痰盛,已成鼓症,其效如神。

  熟地黄(四两)白茯苓(三两)牡丹皮干山药泽泻车前子山茱萸牛膝肉

  桂

  上十味,蜜和丸。每服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张景岳曰∶水肿乃脾、肺、肾三脏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

  在肺

  无所

  关,

  即为

  必先

  失其

  之真

  故用

  牛膝

  即所

  减。

  大伤

  桂、

  盖

  如

  散

  以

  自

  斗

  胜

点击下载App,搜索"古今名医方论",免费读到尾